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651节

  姚修杰脸色一变,一处缺口出现,

  带来的可不仅仅是一处的变化,而是会牵扯全局,

  搞不好位于中央的灵川坡以及镇夷堡都会受到牵连。

  不过黄映之给了他一些安慰:

  “放心吧,这里终究是辽东,辽东真破了,

  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本地将领,咱们还要排在后面,他会去的。”

  既然这么说,姚修杰放下心来,快速派人去传递命令。

  做完这一切后,他回到营房,

  前前后后不过半刻钟的时间,但他却发现大人居然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姚修杰习惯性地慢下脚步,

  但轻微的踩动声还是将黄映之唤醒。

  他有些朦胧地睁开眼睛,视线有些模糊,

  察觉到自己睡着了之后,笑了起来:

  “老了,身体有些不行了”

  姚修杰连忙上前:

  “大人,已经将调粮的军令发下去了,还按上了梅义的大印,真能调来粮食吗?”

  “调不调得来也要试试,咱们现在是困兽,不必吝啬手段。”

  黄映之揉着眉心坐了起来,轻声吩咐:

  “傍晚时分,我等主动进攻前方女真人营寨,

  趁着军中士气还未崩溃,去抢女真人的粮食,

  将此事告诉军中诸位弟兄,

  这一战若是不拼命,没了粮食迟早是一个死。”

  姚修杰面容郑重,浑身散发着凛凛杀气,

  “大人,末将愿意担任先锋,率先破寨.”

  “嗯这一战要竭尽全力,将咱们带来的军资都用上,

  火药、火箭、箭矢都不要吝啬,

  破釜沉舟尚能有一战之力,

  若是再这么拖下去,迟早被女真人占据上风。”

  “是!”

  “去准备吧。”

  黄映之摆了摆手,姚修杰应了一声是,便快速走开!

  等他走后,黄映之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

  觉得清醒了不少,便看向身旁亲卫,吩咐道:

  “给本将穿甲,去看看那位汝南侯。”

  “是!”

  汝南侯此刻坐在床榻上,心中懊悔不已。

  他觉得自己千不该万不该,只带着百余人就前来天津卫营寨。

  如今大好局面白白葬送,

  他被困在这里,就算是想要腾挪也没有机会。

  梅义呼吸急促,他隐晦地抬头看向营房中站立的十名军卒,

  一双眼睛像钉在了自己身上.

  “呼”

  梅义心中陡然生出一阵烦躁,懊悔地捶了一下大腿,

  “大意了”

  他此刻就像是被困在牢笼中的飞鸟,

  天地之大,大可去也,

  但前提是要逃出这个困住他的笼子。

  正当他捶胸顿足,恨得牙痒痒几乎要抓狂之际,脚步声以及甲胄碰撞声响了起来。

  很快,一道熟悉的人影掀开军帐帷幕,走了进来,正是黄映之。

  梅义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脸色因为见到仇人而变得狰狞:

  “黄映之!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擅自囚禁朝廷勋贵,你有几个脑袋好掉!”

  尽管他大呼小叫,但黄映之脸色却始终如一,

  只是淡淡地坐到军卒身后的椅子上,默默地看着他。

  “大宁曾经向辽东发过几封公函询问边境之事,

  是你这位辽东总兵故意没有回复吧。”

  梅义的破口大骂停了刹那,继续骂了起来:

  “黄映之,你这是夷三族的大罪!

  本侯乃世袭勋贵,与国同休,你敢如此!!”

  见他还在嚷嚷,黄映之有些为难地揉了揉眉心,

  觉得眼前这位年轻侯爷有些太难说话了,像是听不懂话,

  “侯爷,您再如此咋咋呼呼,我可就走了。”

  梅义呼吸急促,粗重的声音在军帐内回荡,但他还是安静了下来,

  “黄映之,你现在迷途知返,本侯可以当作不知道!”

  “侯爷啊,你现在迷途知返,本将也可以当作不知道你们做的那些勾当。”

  黄映之毫不示弱,而后说道:

  “辽东作为边镇,每年从北平不知要送来多少粮食,

  以本官掌管漕运的记录来看,

  每年运来的粮食,够军民吃上两年,

  为的就是防止突如其来的战事,消耗激增。

  如今辽东边疆却没有粮食.

  说得好听一些是你梅义玩忽职守,

  说得不好听一些,就是你梅义勾结外邦。

  至于是什么,侯爷本将走南闯北,也见过不少事,

  你的这点把戏骗骗别人可以,现在本将来了这,你还想要骗,

  真是拿我们这些老东西不当回事啊。”

  黄映之有些感慨地看着他,见他还是一副不服气的模样,有些无奈:

  “本将不知道是什么让侯爷如此做,

  不过应该与延安侯回京有关,是他舍不得辽东的权势?

  是想要告诉朝廷,

  辽东离了他不行?又或者是别的什么事?”

  听着一连串的疑问,梅义彻底认清了现实,

  脸上狰狞渐渐消失,生无可恋地坐在那里

  懊悔的心思几乎无法控制,

  “你在说什么,本侯不清楚,

  你有什么想说的,就与朝廷说吧,

  本侯倒是要看看.你有什么说辞。”

  黄映之花白的胡子随风吹动,他轻笑一声:

  “侯爷,本将是湖广人。”

  “恩?”

  梅义一愣,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说此事。

  “北平四位佥事一个指挥使,除了本将,

  三位两淮出身,一位河南出身。

  汝南侯爷一万精兵的调动可不是什么小事,

  本将一个十多年没打过仗的漕运佥事,

  怎么会有这等机会?您难道不想想其中关键?”

  梅义脸色一变,他不是什么傻子,一下子就听懂了他说的意思。

  “朝廷派我这个漕运佥事来,为的就是避免有人与辽东沆瀣一气。

  侯爷您的处境可比本将要严峻得多啊,

  事情送到朝廷,宫中以及都督府听谁的说辞还是两说。”

首节 上一节 1651/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