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779节
“六号位,六号位,停稳别乱动。”
东岳号商船很快进了港口,
在一名年轻吏员的指挥下,停到了港口的六号位。
这里距离真正的岸边还有两排船的距离。
在东岳号停稳后,年轻吏员顺着船舶间固定木板,一跑一跳地冲了过来。
当他站到甲板上时,只是轻轻一扫,便笑道:
“人挺多啊,哪来的?文书看一看。”
陈景义恢复了商贾船夫才有的谦卑,一下子腰就弯了下来:
“大人,我等从山东济南府所来,
是要去应天采买一些货物,大人多多照扶。”
说着,陈景义将两张宝钞放在文书下,递了过去。
年轻吏员二十余岁的模样,整个人漆黑无比,但身体十分健壮。
拿过文书后,摸到了后面的宝钞,
轻轻一笑,又递回了一张:
“拿着,这是规矩,你们做生意也不容易,不能多拿。”
陈景义连忙接过,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多谢大人。”
吏员翻开文书,一页一页地看着,
上面有从出发到经停的所有港口印章,还有一些货物记载,事无巨细。
“嗯,没什么问题,你们准备在这待多久?”
“回禀大人,两天。”
“好。”
吏员从腰间抽出毛笔,在上面画了两个圈,将文书递了回来:
“若是想要多停一些时日也可,要找我来画圈,否则出港会麻烦。”
“是是是,多谢大人!”
陈景义连忙躬身,只觉得心情舒畅。
南直隶就是不一样,这是他一路行来最顺利的一次,
没有被为难,也没有仔细检查,甚至连要钱都十分有规矩。
而且,他看这年轻吏员气质甚佳,想来出身富贵,
若不是和光同尘,这一贯钱可能都不会收。
年轻吏员很快离开,
等他站到岸上时,又拿出了腰间的大喇叭,指挥下一艘船入港。
陈景义看向身后收拾好行李的十余人:
“孙掌柜,快些走吧,等到傍晚我们才会下船,
这样就算是我们被发现了,你们也有辗转腾挪的时间。”
孙掌柜嘴唇紧抿,轻轻点了点头:
“告辞!”
十几人相继离船,整个甲板上一下子空洞了许多,气氛也因为他们的离开而变得凝重。
陈景义看着眼前的诸多弟兄,沉声开口:
“都回去写封信吧,晚上离船后,送去驿站。”
一众装扮成伙计的军卒沉默不语,
神情中并没有畏惧,也没有忐忑,有的只是淡然。
他们在军中都是最精锐的斥候、暗探,
每一战都在刀口舔血,
对于死亡,他们心中早已经没了畏惧。
甚至,当真正要来临之时,
他们还有几分期待。
见他们还愣在原地,陈景义忽然笑了起来:
“怎么?还有何事?”
一个个神情凝重的军卒这才面容舒缓,
有的露出笑容,有的露出感慨。
在扫视一圈之后,
他们涌回了船舱,一切都是静谧无声。
一日的时间转瞬即逝,
临近傍晚,徐州城北城门外,入城商贾已经没有多少,
而是开始原地驻扎,准备明日再排队入城。
而出城的商贾源源不断涌出,
他们并没有停留,而是趁着世间还有光亮,抓紧赶路。
整个城门外的官道并没有白日那般热闹与喧嚣,
反而多了一些夕阳西下的慵懒。
只是天气的闷热并没有褪去,让不少人汗流浃背,
忙碌一天的吏员靠在拒马上,煽动着衣服,以此来驱散燥热,
只需要等到太阳落山,
他们便可以关闭城门,完成一日的忙活。
就在这时,咚咚咚的马蹄声突兀响起,
原本眯着眼睛、懒洋洋的守城军卒立刻神情警惕,噌的一下站起身,握紧了腰间长刀。
城门守将也从阴凉的城门洞钻了出来,看向远方官道,
视线尽头,十余骑驿卒身骑战马,
挥舞着八百里加急的令旗,疾驰而来,
身后扬起的灰尘让他们的身形若隐若现。
城门守将见到那加急旗帜,脸色猛然大变,连忙挥手:
“快快快,撤开鹿寨、拒马,准备放行!”
军卒们立刻忙活起来,心中隐隐有些担忧,
怎么又是八百里加急?北方到底怎么了?
十余骑很快冲到近前,慢慢停下。
领头之人翻身下马,一边拿文书一边说道:
“我等是燕山护卫报捷斥候,需要前往京城,请安排一应吃食,再与我们换马!”
城门守将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连连点头:
“好,快快进城,城墙根就有补给点,
一应用度不要客气,战马本将会从本部调拨,都是最好的战马。”
“多谢!”
驿卒拱了拱手,牵着战马快速入城。
城门守将看着他们着急忙慌的背影,面露思索:
“捷报?哪里的捷报?”
很快,城门守将想到了年初去往关外的北征大军,眼睛猛地瞪大,
赢了?
正当他沉浸在喜悦之中时,更为剧烈的马蹄声响起:
“咚咚咚”
大地又开始微微颤动,尘土开始跳舞。
城门守将看向远方,视线尽头最先出现了一个黑点。
慢慢地,随着涌出的黑点越来越多,
一条黑色巨龙出现在官道尽头,掀起的尘沙漫山遍野,浩浩荡荡。
城门守将脸色微变,能看出前方黑甲是明军制式,
但大旗呢?这是哪一部?
“快!安放鹿寨、拒马,关闭城门!!”
随着一声令下,刚刚歇息的军卒又忙活起来,
北城墙的厚重大门也开始慢慢闭合!
一直到那千余军卒冲到近前,
城门才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嘭!”
“来者何人!!”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