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816节

  也就刘德与刘继祖两位老爷家中有些钱粮,其余百余户,不倒欠就不错了。

  大明与民休戈,兴水利、修沟渠,俨然是一副太平盛世,但百姓手中的银两却没有多少。

  看看京畿八县,若是没有商行带他们赚银子,

  多少村庄都要荒废,让他们拿出十文钱,都能要他们的老命。

  只可惜,朕不能与天下人为敌,无法将那些大户银钱尽数抢夺,

  否则黄河治水不过千万两,

  将整个开封大户刮一刮就足矣,何至于朝廷出钱。”

  温诚扑通一下跪倒在马车中,瑟瑟发抖。

  原本能与陛下隐秘出行的窃喜消失得无影无踪,

  听到这等陛下心迹,让他心神紧绷,

  此话若是传出去,整个天下又要大乱了。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

  “起来,到地方了。”

  温诚连忙爬了起来,不停地擦拭额头冷汗

  “礼金准备好了吗?”

  “回禀老爷,已经准备好了.”

  温诚从车座下拿出一个小木盒,捧在手里。

  “嗯”

  马车缓缓驶进下城新天街,

  这里距离聚宝门很近,是一些外地商贾来到京城,第一个散货的地方。

  一进入这里,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商铺,

  锅碗瓢盆、瓜果蔬菜等一应用度样样皆有,

  不少商贾会来到这里采买,再带回中城、上城去卖,赚取差价。

  马车摇摇晃晃,朱元璋掀开车窗,

  看着周围人声鼎沸的模样,坚硬的脸庞一点点柔和。

  很快,他看到了不远处一个门头,那里摆放着几个巨大花篮,洋洋洒洒的红色纸片铺陈。

  门口有十几人站立,前后忙活、接待客人,一股喜气开始弥漫。

  马车停稳,朱元璋理了理衣物,起身走下马车,

  打开帘幕,喧闹声在这一刻涌入耳廓,

  他抬头一看,匾额上挂着大红花,“李氏牙行”几个大字尤为显眼。

第764章 李老爷大驾!

  “呦,这位老爷许久不见,快快请进,敢问是哪家掌柜?”

  毕云站在门口,

  见从马车上下来的两人气度不凡,身上隐隐有一股威势存在,

  连忙迎了上来,稚嫩的脸上也带上了娴熟笑容。

  朱元璋在原地站定,上下打量着眼前孩子,

  十六七岁的年纪,相貌平平无奇,但一双眸子炯炯有神,最为显眼的是其黝黑粗糙的皮肤,像是干惯了重活。

  他身上还穿着一件朴素灰色衣裳,胸口位置有“李氏牙行”四个大字,

  绣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

  朱元璋笑着指了指:“字是自己绣的?”

  毕云一愣,低头看了看身上衣服,不好意思地笑了,大大方方承认:

  “这位老爷,小店刚刚开业,能省一点是一点。”

  朱元璋点了点头,提醒道:

  “刚开业的小店是该省,

  但人靠衣裳马靠鞍,不该省的地方绝对不能省。

  做生意出门在外不能寒酸,

  你穿这等衣裳出去拉生意,会被人轻视,还要费尽心力解释,徒增困难。”

  毕云一愣,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睛,不知眼前之人是谁,为何又说这等话。

  不过他觉得,眼前之人应当是哪家的大掌柜,说起话来都中气十足,带着不容置疑。

  “这位老爷,我等小店卖的是省心、服务,注重内里,不注重外在。”

  朱元璋点了点头,看了看门头以及周围热闹场景,说道:

  “做生意最忌讳解释,

  像不远处的应天商行,

  他们穿着应天商行的衣服,旁人一看就知道财大气粗,绝对吃不了亏,可以直接谈生意。

  而你们去谈生意,旁人不知你的底细,也不知你的财力,

  你们每次解释都要费上一番口舌、精力。”

  “这位兄台言之有理!”

  几人看去,只见一位五十多岁的掌柜在一旁含笑点头,慢慢走了过来。

  毕云一看他来了,连忙迎了上去。

  眼前之人是新天街最大的瓜果贩子,销路遍布应天城,

  李氏牙行很大一部分生意是依靠眼前之人,

  “陈老爷您来了,快快请进。”

  “哎~不着急。”陈老爷站在门口,看了看毕云身上装束,点了点头:

  “这位兄台说得对,今日之后就要将这身衣服换了。

  不说穿得气派,也要规整。

  李氏牙行这几个字要大一些,现在太小了,还歪歪扭扭。

  若是不知道你们的底细,与你们做生意,我也含糊啊,哈哈哈。”

  见两人都这么说,毕云也郑重起来。

  虽然他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

  但无论如何,眼前两位老爷总会比自己厉害。

  想明白了这点,他连忙向着两人躬身一拜:

  “多谢两位老爷指点,小人记下了,稍后小人就给掌柜说。”

  “哎~不用说了。”

  陈老爷笑着摆了摆手,而后看向身后。

  身后两名侍者连忙上前,将手中捧着的两个盒子递了过去。

  “赶快拿着,我从古道轩给你们定做的,与应天商行一个料子,只是款式有些不同。

  跟你们掌柜说,既然开了店,就不能像以前那般邋里邋遢,会被人看不起。”

  毕云接过两大箱衣裳,尚处在震惊之中:

  “多谢,多谢陈老爷!”

  温诚见到这一幕,眼中有些古怪,凑近了一些,低声道:

  “老爷,这李氏牙行的人缘不错啊,在场的看着都是非富即贵。”

  朱元璋扫了一圈,轻轻点了点头:

  “为人厚道,总能交上一些朋友,进去吧。”

  说罢,朱元璋便迈步往里走,温诚躬了躬身,端着盒子跟随。

  这一情景让陈掌柜看在眼里,若有所思.

  “这人是谁?”

  他看向停在门口的马车,虽然看着平平无奇,

  但他做瓜果生意,接触最多的就是车马。

  眼前这辆马车可谓是奢华内敛,仅仅是那两个大轮子,就值几十两银子,更何况上面还有精美雕刻。

  陈掌柜觉得,家中若是没有个万两银子,根本用不起这等马车。

  想到这,陈掌柜抿了抿嘴,跟了过去

  李氏牙行里面不大,只是寻常的三房小屋。

  进门第一眼便是挂在墙壁上的一个个小木牌,十分显眼。

  朱元璋停在木牌前,仔细打量。

  上面写着运送的货物以及要送达的时间,还有一些对车马的要求:

  “漕米二十,孟夏望日前抵淮安仓,需备双轮牛车三辆,牛具油毡悉备。”

  “茶百篓,旬日抵丹阳,备骡车五,驭者善山路。”

  “贡品荔枝三百筐,两日内速抵扬州,每五十里换马不换人。”

  朱元璋静静地看着,越看脸色越怪。

首节 上一节 1816/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