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2048节
看看准备甘薯收获的准备事宜做得如何了。”
陆云逸见他们面露沉思,没有给他们细想的机会,
指了指前方三间并排的硕大仓库,
那是城中预留、甘薯存放的地方。
一行人见大人开口了,也纷纷笑着点头,跟了过去。
时间流逝,眨眼一日的时间便过去,
陆云逸在外面逛了一圈,神清气爽地回到衙房。
当他看到长桌上摆放整齐的三大摞文书时。
一股疲惫涌了上来,让他神情萎靡。
“唉”
陆云逸轻叹了口气,看向身后恭敬站立的巩先之,说道:
“以后文书不用提前拿这么多,看着压力大。”
巩先之听闻,连忙走上前去,
就要搬走一摞,陆云逸连忙挥手:
“好了好了,放这吧,今日有什么重要的文书吗?”
“大人,道路进度的文书今日送来了,
还有一些草原大部也来了使者,希望能够继续通商,
再有就是京城来了信件,是曹国公与木掌柜的。”
说着,巩先之将文书信件都拿了过来。
陆云逸坐下后,吩咐道:
“去打一壶冰茶。”
“是!”
巩先之匆匆离开,走时带上了门,
陆云逸没有去看进度文书,而是打开了信件。
映入眼帘的是李景隆潦草有力的大字。
[云逸吾兄如晤:
自别后,京中风云变幻,兄所料之事,一一应验。
甘薯丰收,地价果然起伏不定,令人咋舌!
那下等田亩,本如贱泥,无人问津,一日竟如烈火烹油,价格飙升,众人争相购之,如恐不及。
吾等依兄之计,暗中售卖。
三日之间,银钱竟翻了三番有余,实乃意外之喜。
上等田亩如遭霜冻,价格一落千丈。
那些京中员外,平日里趾高气扬,今却如丧家之犬,哀号遍野,令人唏嘘。
吾等趁机购入,以待地价回升,此乃兄所言“低买高卖”之妙计也。
然!此事竟引得市易司韩宜察觉。
此等小人,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向太子殿下告状。
言吾等操纵地价,与民争利,实乃荒谬至极!!
陛下闻得此事,亦未深究。
只言商贾之事,自有其规律,朝廷不宜过多干预。
然吾等亦知,陛下心中自有计较。
吾等需更加小心行事,以免触怒龙颜。
另有一事,需告知兄长。
迁都之事,已势在必行。
太子殿下将于十一月初离京,
前往关中探查,陛下亦有口风流出。
吾等虽心中不愿远离京师,
然亦知此乃朝廷大事,不得不从。
关中之地,虽为龙兴之地,然历经战乱,已非昔日之繁华。
不知朝廷能否重振关中,使其再焕生机?
另有一事,若迁都一事流传,
上等田亩恐怕一落千丈,我等手中之田何时售卖?
关中之地的田亩可否采买?
还请云逸吾兄告知!
李景隆,二十三年十月十九日。]
看完信件,陆云逸脸色凝重了几许,
对于这等大肆赚钱不加掩饰之举,
不论是神宫监还是锦衣卫,都能够轻易探查,瞒不过太子与陛下。
而此事也不重要,
都是皇亲国戚,赚一些权贵的钱,宫中乐见其成。
毕竟,这些都是朝廷衙门所收拾不了的人。
这封信更值得关注的是迁都一事,
陛下都已经露出了口风,那的确是势在必行了。
想到这,陆云逸轻轻将文书放下,若有所思地靠在椅背上.
想着其中风波与可能发生的事。
不多时,他又打开了木静荷的信,
上面除了赚一大笔银子的报喜之外,还有一些隐秘消息,
说是从一些夫人嘴中得知,
但陆云逸很清楚,这是从锦衣卫所获。
陆云逸将这些讯息记下,拿过纸笔,沉吟片刻开始回复。
[景隆贤弟如晤:
京中风云,吾虽远在大宁,亦有所闻。
迁都之事,既已势在必行,景隆当早做打算。
应天之地,宜速出手,
待迁都之风传开,地价必又大跌。
然跌后必涨,此乃商贾之常理,
景隆可择机而动,勿失良机。
关中之地,虽为龙兴,然历经战乱,民生凋敝,非短时间可复。
迁都之事,任重道远,是否功成,犹未可知。
故关中之田,切勿轻动,
以免陷入泥潭,难以自拔。
商贾之道,利字当头,难免遭人记恨,
钱财之事,够花即可。
故行事需谨慎,切勿张扬,以免引火上身。
另,京中权贵,虽被吾等所制,然其势力庞大,不可小觑。
景隆需密切关注其动向,以防不测。
陆云逸,洪武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写完信后,陆云逸亲自用特定的手法装好封蜡,
将其放在一旁,又写了一封给木静荷的回信。
这封信就简单直白许多,他写得很快。
不多时,两封信被放在桌上,
恰好这时巩先之也提着一壶冰水走了进来。
陆云逸说道:
“来,将这两封信送去京城。”
“是!”
陆云逸又问:“孙思安还没有来信吗?”
“回禀大人,还没有。”
孙思安被安排测试木静荷的忠诚,
如今已经过了将近两月,居然还没有信件回来。
陆云逸觉得,已经可以初步摆脱木静荷的嫌疑,
此人真的没有向锦衣卫透露什么消息。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