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谍战日记 第293节
这自然是职务军衔, 37年抗战爆发后,铨叙军衔就停止了授予,名存实亡,因为不适用。
民间戏称国军的军衔“上校不如狗,少将遍地走”,虽说军衔廉价,但这个军衔是不是来的太容易了?
国党为了不让军衔显得廉价,特意成立了军事委员会铨叙厅。
所以军衔分为铨叙(正式)和职务(临时)之分。
铨叙军衔由政府主席签发,审查资格严且有名额限制,它是委任状,只标注海陆空军种和军衔等级,没有部队番号和职务。
职务军衔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颁发,目的是根据作战需要,它是任职令,标注部队番号、职务、军衔。
例如戴春风此刻出任少将副局长,是因为副局长是少将编制,而戴老板的铨叙军衔此刻不过是陆军上校。
说廉价确实廉价,戴老板的弟弟戴春榜原来在甘肃景泰做县长,抗战开始后,尤其是忠义救国军成立后,他立刻挂了一个少将军衔吃饷。
戴老板的儿子大学肄业,跑到了江山老家,同样学着老爸的样子拉了一支队伍,挂少将军衔。
但这是戴老板的弟弟和儿子。
连他最为看重的“干儿子”沈西三现在不过中校军衔,此刻自己晋升少将无异于出尽风头,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不管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和人性的角度看,人们对于过于表现突出、与众不同的个体都会产生嫉妒、排斥等负面情绪,在竞争中率先崭露头角的人一定会成为众人针对的目标。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怕兄弟生活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自己的失败固然可怕,兄弟的成功却更令人揪心。
礼毕,张义一脸惶恐道:
“局座,这合适吗?我这才刚晋升上校不久,再说了,抓捕间谍卑职分所当为,不敢居功,而且此事多亏了何处长居中指挥,局座运筹帷幄.”
“有能力做事的人,自然要给予奖励。”
戴春风笑道:“刚才在委座那里,就有人反对,说什么娃娃少将不合适,但委座对你印象很深,他一锤定音,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戴老板说的轻描淡写,且让旁边的杨荣、何志远、杜成友立刻意识到张义这个少将的分量格外不一样了。
“那那我听局座的。”张义谦恭地说了一句,见戴老板心情正好,瞅准时机说道:
“侯、钱二位属下在这次抓捕间谍过程中同样表现出色。”
“你打报告上来。”
两个尉官的晋升罢了,戴老板丝毫不在意,他沉默了一会,说道:
“万家岭取得大捷,武汉保卫战内迁政府和工厂的目的已经达到,军委会讨论决定,吸取淞沪战场溃败的教训,主动提前撤出武汉,保存有生力量,这个时间定在10月25日。”
“等军队撤走,当晚你即刻执行爆破任务。”
张义心神一凛,立正敬礼道:“是,局座,保证完成任务。”
“我等你到长沙一起庆功。”戴春风含笑举起手中的红酒!
第281章 出事了
“张副处长真是平步青云啊!”
“是啊,看来不用多久我这个处长就要退位让贤嘞。”
大千世界,事物的变化总是出人意料,而且任何一种变化都可能是一种双刃剑。
而官场之事往往好比戏台,又常常好似赌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程式,变化和意外才是常态。
听着杨荣和何志远的揶揄之词,张义苦笑一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平步青云并不代表着一帆风顺,或许以后就要在矛盾、夹缝中生存、发展了,毕竟很多事情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没有矛盾和摩擦,别人如何生存、发展,如何壮大?
他真在思忖以后的工作,就见贾副官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
“老板,出事了。”
戴春风正高兴呢,听他这么说,窝火地问:
“出什么事了?”
“周区长被捕了。”
戴春风愣了愣,不可置信地问:“谁?”
贾副官小心翼翼地说:“上海区区长周志龙。”
“租界当局对我们军统暗杀唐绍义极其不满,今天先后逮捕了区长周志龙、潜伏区情报组组长刘方熊、助理书记王方南。”
暗杀唐绍义自然是军统“三大杀手”之一赵理彪的手笔。
唐此人在整个北洋、民国史上地位、声名显赫,曾代表“袁大头”和南方派谈判,达成“共和体制”,在袁大头出任大总统后,此人出任了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
此人又是同盟会元老、果党元老。
但因为反对过常某人,没有捞到一官半职,抗战爆发后蜗居在上海当寓公。
上海沦陷之后,撤退到香江的杜月生奉常某人命令,负责将沦陷区有头有脸的过气军政要员接到香江,再由香江转移到山城供养起来,以免被日本人利用,但遭到了唐绍义拒绝。
此人日常生活奢靡,光是每月抽进口的古巴雪茄就耗资不少,再加上日常挥霍、开支浩大,眼看即将坐吃山空,日本人这个时候找了上来。
唐某人内心早就想法,自然不会放过送到嘴边的肥肉。
他和土肥圆见面之后,立刻搬进了日本人给他租好的洋房--静安寺路上的华安大厦。
在这座洋房里面,唐某人草拟了组建联合政府的计划,自荐出任新政府的“总统”。
有道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唐绍义自觉事情进行的很隐秘,还是被军统上海区探查到消息。
上海潜伏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锄奸,自然瞪大眼睛盯着他们这些“有缝的蛋”,一获得情报立刻上报戴老板。
你做汉奸可以,常某人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决不允许有人在沦陷区组建伪政府,尽管军统没有拿到确凿证据,还是下令即刻制裁。
接到任务的上海区行动队长赵理彪了解到唐此人酷爱古玩后,立刻行动起来。
赵理彪艺高人胆大,搞到唐某人亲戚的名帖后,抱着藏有利斧的古董花瓶大摇大摆地进了防守严密的唐公馆,杀完人后,再抱着藏凶器的花瓶离开,没有枪声,没有留下凶器和任何证据,一气呵成,让租界巡捕房根本摸不着头尾。
唐某人死了,他那些蜗居在上海租界的狐朋狗友瞬间炸锅了,这些人都是满清、北洋的遗老遗少,一个个得不到重用本就满腹牢骚,此刻抓到机会,迅速联合了一批文人骚客、果党左、派、法租界工部局的董事开始抗议搞事。
常某人瞬间头大,捏着鼻子下令以国民政府的名字褒扬唐绍义,不但拨了5000元大洋用来治丧,还将其生平事迹写入国史馆。
说起来也是讽刺。
此刻法租界巡捕房针对上海潜伏区动手无疑是报复行动。
听说是租界当局动的手,戴春风微微松了口气,阴沉着脸问:
“巡捕房是怎么知道上海区秘密机关的?”
在国统区,军统都是公开掩护秘密,更不要说沦陷区了,所有人都有掩护身份,此刻被人家一锅端了,无疑是出了重大疏漏。
贾副官讷讷不知如何回答。
“道三(周的字)兄误我!”戴春风冷哼一声,道:
“我早对沦陷区的情报工作有指示,无论任何地区之通讯员,均应有适当之职业掩护,而此种职业掩护,必须便于活动,切忌搞花架子,沽名钓誉,现在看来周志龙根本没有将我的话听进去。”
周志龙黄埔四期毕业,但没有效忠常校长,反而跑去了他的竞争对手唐生、智那里,戴老板此刻还在跑单帮,本想进入唐的地盘搜集情报,不想才进入就被发现遭到通缉,走投无路之下,他想起周志龙是唐手下的宪兵营营长,于是背水一战,只身进入周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将周志龙策反。
有了周志龙这个内应,唐生、智大败,通电下野,而周志龙和戴春风结拜为兄弟后,成了复兴社的高干和特务处的元老。
虽是元老,但周志龙并不擅长情报工作,上海潜伏区在他的主持下工作平平,这会更是连自己深陷牢狱
“立刻通知法租界巡捕房特别情报组,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人捞出来。”
戴春风下达了命令,见贾副官并没有离开,反而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皱眉问:
“还有什么事?”
贾副官道:“华北区区长王天林来电,说他愿意接任上海区.”
“他倒是消息灵通。”
戴春风嗤笑一声,王天林因为“尸箱案”被判了死刑,后改为无期徒刑,关押两年后,因抗战爆发,戴春风求情才释放出来,出任了西北区区长。
时间不久,华北局势吃紧,因王天林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可谓“日本通”,戴春风又将他派去北平做区长。
此刻不仅是华北区区长,还兼任忠义救国军北方支队总指挥。
他在华北接连筹划了一系列针对汉奸和日伪政府的刺杀行动,先后暗杀了天津商会会长王竹林、伪华北联合银行经理程某人,枪击伪华北组织教育部课本删订主任周、作人(鲁迅弟弟),成绩斐然。
不想此刻上海潜伏区区长的位置刚空出来,就被他盯上了。
戴春风还在沉吟,何志远建议道:
“是不是考虑下赵理彪赵队长?”
“他?”
“是啊,局座,论资历除了周区长,上海区就属他资格最老,而且赵队长一直在上海工作,熟门熟路,由他接任区长,也有利于接下来的工作。”
事实也和何志远说的一样,但特务处三大杀手,王天林、赵理彪、陈恭树虽然都是元老,起步却不相同。
王天林年纪最大,比戴春风还大一轮,日本留学归来,是高级知识分子,早年做过情报工作,所以加入特务处后直接去天津站做了站长。
而赵理彪(现年33岁)、陈恭树(现年31岁)都是黄埔五期毕业,参加特务处的经历也相同,都是“中、央军校特别研究班”毕业后,选拔进入“洪公祠特训班”。
但不同的是,特训班一结束,25岁的陈恭树就当了北平站站长,和王天林平起平坐。
而27岁的赵理彪被派去上海后,却从行动队员干起,干了五六年才做了行动队长,前后熬走了几任站长、区长,按理说,他此刻出任站长完全够资格,也该轮到他了。
但.
戴老板沉吟了片刻,看向张义,问:“你怎么看?”
‘我能怎么看?’张义心里腹诽,人事即政治,哪有那么简单。
从陈、王、赵三人的履历就不难看出戴老板对三人的看法和运用。
王天林老成持重,自然是独当一面的好手,而陈恭树也被当成独当一面的大将培养,而号称“追命太岁”的赵理彪在戴春风眼中俨然就是个打手、杀手,根本就没想过让他独当一面。
这和张义当初在江浙培训班的经历何其相似,甲乙班分科,甲班专注情报工作,乙班注重行动工作。
泾渭分明,起点不同,命运自然殊途。
张义直接忽视了何志远递的眼色,谨慎说道:
“两位都是军统的前辈人物,属下没资格发表看法,一切都由局座做主。”
“嗯。”
戴春风点了点头,沉吟片刻道:“让王天林即刻交接手中工作,去上海赴任.至于赵理彪,让他先代理上海区的工作,王接任后,他做副区长兼行动队长。”
“局座。”
何志远急道:“这样是不是不妥?王天林是河北人,上期生活工作都在北方,到了上海肯定两眼一抹黑,如果再和赵理彪不和,如何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