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谍战日记

我的谍战日记 第380节

  “我是这样设想的。”

  戴老板笑了笑,侃侃而谈:“新的上海实验区下设四个组。

  把所有人事、经费、电台业务全部集中在区部处理。

  然后在山城分别建立情报组、行动组,再化整为零,分别携电台潜入上海。

  完成潜伏工作后,各组直接和山城区部联系,由山城区部统一指挥。”

  “是。”

  “这样,为了加强对新上海实验区的领导,我再派个人给你。”

  “谁啊?”张义揣测着戴老板的意图。

  “王一心,山城稽查处二科科长。

  他是上海人,做过军统上海区的总督察和沪一区的书记,对上海的情况十分熟悉。”

  张义心里一寒,这个人肯定是来出任副区长,来挟制自己的?

  他正在思忖,就听戴春风冷不防插了一句:

  “听说你在上海和红党联手了?”

  ……

第339章 怀疑

  “听说你在上海和红党联手了?”戴春风声调一变,阴沉地问道。

  张义心里一惊,不过眼神中却没有流露出丝毫不安。

  他愣了愣,故作委屈和困惑,然后起身抬起头,直视着戴春风,不忿道:

  “局座,您听谁说的?这不是污蔑吗?

  在上海酒店的行刺中,我手下的杨文轩还和郑呼和有过交手呢,要不是忙着撤退,早就将这个叛徒铲除了。

  再说了,红党是我们的生死大敌,我怎么会和他们合作呢?”

  戴春风看了看他,语气已经温和了不少,问道:

  “红党怎么会参与上海酒店的行动呢?”

  “这我哪知道?”

  张义怒气冲冲说:“李士君这个人奸诈狡猾,肯定是他故意放出的消息,引我们中计。

  兄弟们九死一生,提着脑袋干活,可忍受不了这样的怀疑,到底是谁这样说的,我要和他对质,只要他能拿出证据,卑职愿意接受任何惩罚。”

  “行了,行了,我就随便问问,你那么激动干嘛?”戴春风倒是笑了,摆手让张义坐下。

  “局座,是我失态了,可我受不了这样的质疑,尤其是您怀疑我?”

  “我没有怀疑你,要是怀疑你就不会赋予你重任了。”戴春风望着张义,沉吟了一会,继续说道:

  “谍报界有句名言,‘永远不要去贸然怀疑一个人,也不要放弃怀疑一个人。’

  这话听起来很矛盾吧?

  可我们干的就是这么矛盾的活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就是靠怀疑才活到现在的,不是吗?包括怀疑自己。”

  “您还是怀疑我!”

  戴春风摇了摇头,看着张义,神情变得凝重:

  “你在上海工作,有些事情可能不知道,前番一处紧锣密鼓培训出来的一批壮士,秘密派往宝塔山后一去不返.他们总是能提前一步知道我们的计划。”

  张义一脸不可思议:“暴露了?”

  “暴露?”

  戴春风冷笑一声:“虽说红党有三头六臂,脚上都长着眼睛,但我相信,暴露只是一种小概率事件。

  几十个训练有素的特工怎么可能全部暴露?他们是被人出卖了。”

  “内奸?会是谁呢?还是那个美人鱼?局座,要不要我找机会查查?”

  “不,这件事你先别插手。”戴春风摆摆手道。

  “你目前还有重要的事做。”

  “我只是不甘心,我总觉得这个美人鱼就潜伏在我们身边,既普通又神秘,却让人看得见摸不着。”

  “有时候耐心是一个猎手最好的武器,你说呢?”

  “可放着这么一个人在我们身边,我们在明,他在暗”

  戴春风语气坚定地说:“现在还不是时候。

  上次出了电台窝案,委座震怒,让我们军统丢尽了脸面,家丑不可外扬,尤其是涉及内部,涉及高层的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

  “局座.”张义一脸诧异地看着他,这可不是戴老板的性格。

  觉察到张义的异常,他端起茶几上的茶水抿了一口:

  “家丑不可外扬是一点,另外

  就像这杯茶,水不够解不了渴,水多了马上会溢出来烫手。

  怀疑的分寸稍有差池,就会让很多本来就敏感的人失去安全感,我们的工作也就被动了。”

  “我明白了。”张义故作沮丧地叹了口气,问:

  “局座您刚才说有重要的事交给我.”

  “是很重要。”戴春风起身从办公桌上拿过一个文件夹递给张义。

  文件夹中只有几张黑白照片——一具从江里打捞出来的女尸静静地躺着。

  尸体的皮肤苍白而肿胀,仿佛被水泡得失去了生机。

  湿漉漉的头发凌乱地贴在脸上,看不清面容。一袭旗袍紧紧地裹在身体上,沾满了泥沙和水草。

  四肢无力地伸展着,仿佛在述说着最后的挣扎。

  “这是?”

  戴春风没有回他,停了一会,反问道:

  “独臂大盗的案子你听说过吧?”

  张义点头,“独臂大盗”是川军高炮部队的一名军官。

  此人出身土匪,但会说一些英语,他和常委座的德籍顾问赫尔勾结,组成了一个间谍网,并将中国高射炮的最高射程一万两千英尺的秘密泄露给日军。

  由此日军轰炸机在一万两千英尺以上的高度飞行,独来独往,狂轰滥炸,对山城带来了巨大灾难。

  即便军统事先侦测到飞机的起飞时间,但不在高射炮射击范围内,也无可奈何。

  军统电讯处虽然侦测抄收了“独臂大盗”发出的大量电码,由于无法破译,同样无计可施。

  后来经过亚德利反复研译,终于发现独臂大盗使用的密码是“无限不重复式”,即使用过的密码绝不再用。

  他得出结论,这种秘密是书籍密码,底本应该是一本英文长篇小说。

  军统通过这一信息,经过层层筛选排除,终于将怀疑对象锁定在川军高炮部队的一名军官身上。

  为了不打草惊蛇,亚德利请他在中国认识的女友徐贞相助。

  徐贞出于爱国热忱,不避险恶,慨然应允。

  通过创造偶遇的机会,徐贞顺利结识了这位军官,并利用去其家拜访的机会,潜入对方书房找到了密码本--美国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家的长篇小说《大地》。

  有了密码本,军统立刻组织人手破译,一举捣毁了这个勾连几十人的间谍网络。

  戴春风叹息说:“该案的破获让日伪极其震惊,委座则额手相庆,亲自接见了亚德利。

  但该案牵涉复杂,害怕其余潜伏的日谍报复徐贞,我们决定让她先去香江避避风头。

  可就在她去往机场的途中,乘坐的轮船发生了事故,被淹死在江涛之中,这显然是一起蓄意谋杀。”

  “亚德利闻讯,悲愤交加,每日酗酒买醉,再无心工作,美国人也要求他马上回国”

  戴老板皱着眉头:“破获此案,不仅是对徐女士在天之灵有个交待,宽慰亚德利先生,更重要的是要将潜伏在山城的日伪残余势力一网打尽。”

  “是。”

  张义凛然应答,又问:

  “美国人为什么让他回去呢?我们虽然和亚德利签了一年的合同,但此人极其重要,完全可以续约。”

  “鬼知道呢。”戴春风气哄哄道。

  谍战、谍报、密码破译天然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31年亚德利出版了一本名为《美国黑室》的书,书中披露了不少他知道的破译密码的秘密,直接将这层神秘的面纱戳破。

  一时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导致数十个国家更换了通讯密码,其中日本人的反应最为激烈。

  亚德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美国陆军成为一名通信兵,他建议在情报部门下设立一个密码局。

  计划被采纳后,军方很快成立了一个名为军事情报局的办公室,由亚德利负责,其职能分为五部分,包括编译密码和破译密码。

  一战结束后,军事情报局被解散,但其中负责密码破译的办公室却保存了下来,继续由亚德利负责,划归美国政务院直接指挥。

  与此同时,美国海军在海军通讯处也成立了一个部门,负责海军舰队的密码安全,同时也被赋予刺探日本海军密码的任务。

  一战时期美日是盟友,但为了争夺太平洋地区的霸权,表面上“父子”和睦,暗中却花样百出,各自使出浑身解数。

  美国海军部门成立了自己的密码局,代号为“暗室”,他们在关岛和菲律宾、中国上海建立了监听站的同时,派出间谍潜入日本驻美国领事馆,偷拍了日本视为最高机密的海军密码本,代号JN-1。

  有了密码本,他们通过最新技术,使用频率计数器、卡片分类器、键盘穿孔机成功破译了一系列日军密码。

  据此,美国时任国务卿亨利在听取了“暗室”的成果汇报后,认为亚德利密码破译办公室再无存在的必要,直接将其裁撤。

  失业后的亚德利无事可做,索性做起了作家,这便是《美国黑室》的由来。

  张义揣测美国人肯定已经破译了日军使用的“红密”,不想这个时候亚德利节外生枝去刺激神经敏感的日军,让他们更换“红密”,启用更加复杂的“紫密”,才将他召回国去。

  不过军统对日密电侦收和破译已有相当基础,并在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倒也不必耿耿于怀。

  顿了顿,他问张义:“你准备从哪里入手?”

  张义皱了皱眉说:“暂时还没有头绪,我准备先去看看尸体,去事发地走访一圈。”

  戴春风不置可否,顿了顿,他端起茶杯说:

首节 上一节 380/6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