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的谍战日记

我的谍战日记 第476节

  “张副处长,今天动静不小嘛!”

  “是不小,不过收获也不小。”说着,他将油纸包放在了办公桌上。

  “这是什么?”何志远问道。

  “别人送给我的茶叶,据说不错,我就借花献佛送给处座品鉴下。”

  “那就谢谢了。”何志远听说是茶叶,也没太在意,顺手拿起,才觉得略显沉重,他若有所思,顺手拉开抽屉放了进去。

  二人寒暄了几句,张义看了一眼手表说:“谍参科那边还有事要向戴老板汇报呢,我就先走了。”

  “好好好。”

  何志远起身送了送,等张义离开,他马上拉开抽屉,打开油纸包,在茶饼的下面还挤着三摞美金,不禁满意地笑了。

  另一边,张义又将一个皮箱和一卷磁带放到了戴春风的办公桌上。

  然后接着汇报:“.现在看来这个霍顿嫌疑很大,说不定就是一名潜伏的日本间谍,我准备放长线钓大鱼,您看呢?”

  戴春风思忖了一会,咂摸着嘴说:“一个小特务,有时候也会是个突破口。”

  张义一语双关地问道:“那我就‘放人’了?”

  “只要你能确保没有引起他的怀疑,他现在就可以离开。”

  “是。”

  张义走后,戴春风挑开皮箱,只见二十五扎钞票像士兵一样整齐地排队站在箱子里。

  他点了点头,合上箱子,又将那卷磁带放到桌上的一台老式钢丝录音机里,按下了播放键。

  喇叭里面传来了霍顿和唐毅的声音。

  “大老板您看。”

  “都给他,不过赌场的赌资票据一分钱都不能少,另外,他们要保证这件事不能泄露到报纸上。”

  戴春风摁下停止键,又倒回去重新听了一遍,嘴角浮起一丝微笑,将录音放进了保险柜中。

  从军统局出来,霍顿脸色有些憔悴,低着头走了一段路,他才拦下一辆黄包车回了家。

  打开房门,屋内一片狼藉,像遭了贼一眼。

  他对这一切视而不见,黑暗中小心翼翼地走到窗帘后面,警惕地观察了一会,见没有异常,才将屋内的灯打开忙活起来。

  检查收音机、茶叶罐,电话机,以及一切可能安装窃听器的地方。

  直到确定一切安全,他才长舒了口气,关了灯来到书房,又检查了一道窗帘,这才点上一根蜡烛,然后坐在桌前,打开桌上的收音机,调节着收音机的频道按钮。

  不多一会,收音机里,一个女播音员的声音渐渐清晰起来:

  “上海今日粮食价格。大米,法币一千三百五十七元一袋。玉米,法币八百四十二元三分一袋。豆油.”

  他拿出一只铅笔,在一张纸上开始记录起来。

  记录完毕,他从桌边的一摞书里抽出最下面的一本,摊开,对应着刚刚在纸上记录号的阿拉伯数字,逐一翻找着相应的页码。

  之后,他在纸上写下一串文字:隐鸮,明晚八点老地方见。

  烛光下,霍顿的脸色有些阴沉。

  出差中,还欠两章,慢慢补上。

第400章 情报

  夜色下的枫林晚大酒楼高挂着大红灯笼,宾客们进进出出,个个油光满面。

  汽车停下,张义下车,望着门匾上的招牌哑然失笑。

  谍参科组长赵大成解释说:“处座,这家酒楼最近很出名,尤其是它的招牌菜,‘轰炸东京’更是一绝。”

  “那一定要尝尝。”钱小三咧嘴一笑,又说:“枫林晚酒楼,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呢?”

  猴子说:“是不是用古诗做的酒楼名字?停车枫林晚?不过中间好像少了几个字啊。”

  赵大成一本正经地说:“据说里面有。”

  众人愣了一下,然后又一脸严肃地点了点头。

  “低俗。”张义斥了一声,问:“这酒楼谁开的?”

  “据说是总务处后勤科的王老汉。”

  “哦。”张义明白了,也就是这个给戴老板拉皮条的,才能想出这么俗气的名字。

  这家店的招牌菜是轰炸东京,其他如来凤鱼、璧山兔、辣子鸡、毛血旺、红烧肉、酸菜鱼等都是本地特色。

  张义豪气地给每桌都点了一份招牌菜,每个参与行动的便衣都能吃到,今天主打一个不差钱。

  高小伟、霍顿被放了,其他赌坊的打手、赌徒审的审,交了保释金的放,尽管大头都上交给了戴老板和总务处,但这一次谍参科和行动处依然收获颇丰。

  随着菜肴一盘盘端上来,便衣们一个个大快朵颐,大声笑闹着。

  楼梯噔噔噔的响,穿着油腻围裙的王老汉端着两个盘子笑眯眯地推开包厢门进来。

  “张副处长,您大驾光临,小店真是蓬荜生辉啊,快尝尝我新创的独家菜,轰炸东京。”

  王老汉满脸堆笑,把盘子轻轻搁在桌上,随即把另一个盘子里的浇头利索地扣下,金黄的锅巴上淋着虾仁木耳炒制的浇头,吱吱作响。

  这便是“轰炸东京”的豪华版了,说是轰炸东京,其实就是三鲜锅巴,因浇汁时会发出爆响,叫平地一声雷,别称轰炸东京。

  张义一挑眉,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锅巴放进嘴里,说实话味道很一般,大家不过图个新奇罢了,他咀嚼了几下,回味着,装作很享受的样子,赞道:

  “名不虚传,美味,想不到王科长还有这等手艺。”

  王老汉得了称赞,小眼睛更是笑成了一条缝,得意洋洋在张义对面一屁股坐下。

  “张副处长,这道菜可是我反复琢磨出来的,老板也很喜欢,以后你可要多多捧场啊。”

  “一定一定。”

  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架不住王老汉这厮的热情,张义不得不敷衍了一会,才将他打发。包厢门关上,和猴子、钱小三聊起了正事。

  “目标有什么动静吗?”

  “暂时未侦听到电波信号,如果他只是通过收音机收电报,我们根本无法掌握,处座,要不要给他上窃听器?”

  张义摇了摇头,一脸凝重地说:“这个人潜伏这么深,一定是个老手,只要一步走错,他就会步步起疑。

  所以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得慎之又慎,先以跟踪监视为主,千万不能打草惊蛇。”

  “是。”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记得给监听监视组的兄弟带点吃的。”

  “放心吧。”

  酒饱饭足,张义嘱托几句,就驾车回家了。

  【今日情报已刷新】

  【1、您今天见过高小伟,获得相关情报——高小伟在渝中路28号有一处私宅。】

  私宅?金窝藏娇?还是美元字画?

  【2、您今天见过霍顿,获得相关情报-——霍顿代号隐鸮,真名渡边隼夫,上海特高课雾影小组成员。今晚八点他将去清香阁接头。】

  清香阁?张义记得督查室的苏启明以及警察局侦缉队的队长蒲岗都曾去过这个地方,莫非这里是日谍的一处巢穴?

  妓院三教九流汇聚,各种消息四通八达,十分便于收集情报,一点也不稀奇。

  中国用间的老祖宗将这一套玩的炉火纯青,小日子的间谍魁首土肥圆有模学样。

  他由日本的国情-——妓女多和中国的国情-——鸦片流行出发,灵机一动,同样想到了一个开展业务的好办法--在妓院搞谍报。

  他将间谍安插进妓院,依靠出卖色相刺探情报的同时,还经营着一项副业--贩卖鸦片,既为特高课解决了经费问题,也让那些有利用价值的目标染上烟瘾,便于控制。

  【3、您今天见过戴春风,获得相关情报——汉中特训班潜入名单已定,依次如下】

  夜色沉郁,渝中路街角幽暗逼仄的街角隐藏着一个面摊。

  几张歪歪斜斜的桌椅零散摆着,油腻的桌旁坐着几个搬运工,一边等吃的,一边和老板老吴拉着家常。

  “老吴,过年都没回老家啊,我记得你是西北人吧?”一个身材挺拔的粗犷壮汉问。

  老吴守着一锅将沸未沸的面汤,时不时往灶里添把柴,闻言一顿,失神地说:

  “回家过年?回得去吗?有钱吗?

  呵呵,能守住这个面摊就不错了,抬头是五光十色的霓虹灯,低下头,就是揉不完的面粉,洗不完的碗,头顶的繁华永远不属于我们,我们这种人哪配过年。”

  “谁说不是呢。”

  壮汉叹息一声,感同身受,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可没钱,这个年过得一点滋味都没有。

  辛辛苦苦一年,本来想给老婆买件新衣服,给闺女买双新鞋子,结果去了才发现,衣服鞋子都涨价了,而他手里的钱贬值了,这世道……

  熬过了初一,他带着几个兄弟从大年初二就出来讨生活了,可就是找不到活计。

  他叹息着,抬头望向小面摊上方那块被挤压在高楼之间的狭窄夜空,百感交集。

  “老大,要不你和我一起入教吧?”一个同伴从棉衣里掏出一个锈迹斑斑的十字架,虔诚地拜了拜。

  “上帝保佑,让我们找到活干。”

  “洋鬼子这玩意你也信?”

  “委员长都拜,咱们就不能拜拜?”

  “咱们三山五岳有多少神仙大神,拜了都不起作用,洋神仙还能做中国的主?”

  “那是你不够虔诚。”小弟不以为然,继续在胸前划着十字,嘴里念叨着,“上帝保佑。”

  “行了,吃面,上帝也要吃东.”

  老大话还没有说完,突然一道亮光刷地照了过来,接着是汽车的轰鸣声,然后一辆卡车猛地停在边上。

  驾驶室的玻璃落下来,一个戴着口罩的男人抬头出来问:“还做活吗?”

  老大懵了,一旁的小弟嘴里念叨着“上帝显灵了”,连忙起身跑上去接话:

  “做做做,老板你什么活路?”

  男人扫了几人一眼,从车窗递出一包哈德门:“少废话,要做活就上车,搬运,干完就结钱。”

  “好勒。”小弟毕恭毕敬地接过香烟,拉起老大和几个犹在发懵的兄弟直接翻进了车厢。

首节 上一节 476/6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寒霜千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