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124节

天下动荡,然则天子刘询却发布了一道“诏书”,准确的说是一道太宗文皇帝的遗诏。

这一道遗诏中所表述的内容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但太宗文皇帝这几个字出来之后,却让黔首们暂时安静了一段时间。

文皇帝的恩情.....黔首们都记得。

而此时此刻。

圃园之前。

一个天子的贴身内侍求见,这个内侍的身份乃为“黄门侍郎”,身份尊贵无比,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内朝”的内相了。

他的神色谦逊而又有礼,整个人十分恭敬的在门外求见,甚至是只身徒步前来。

没有一点架子。

.... ....

圃园之中

那内侍站立在一边,将手中的东西递给了陈渊、陈况,而后轻声道:“陈公、这便是当年太宗皇帝留下来的手书。”

“还请您一观。”

陈渊展开那手书,心中思绪万千....

这的确是太宗文皇帝的手书,准确的说是一封刘恒预料到刘氏后人可能会做出对不住陈氏的事情,因此留下来的一道“感情牌”。

其中有一句话,陈渊十分认可。

那便是.....

“刘氏罪责万千,然则黔首何辜?”

PS:第二更晚一点。

汇报一件事情,工资已经拿到了。

这还要感谢各位读者老爷们....本来已经不回我消息不接电话了,然后我去找了,说出了我在网上还有点影响力的事情...说了我有一百万读者老爷们的事情,说我今天见不到钱可能会在书里面说一些话的事情....然后工资就顺利的发下来了。

感恩。

读者老爷们的恩情还不完!因此,等我缓过来这一段时间的劲儿来,为各位老爷们加两更!

磕头 Or2

第151章 提剑入京,天下安稳【6k】

一旁的陈况看着这“太宗手书”,只见其上谆谆些许言语,姿态放的很低,甚至可以说是用恳求的话语,询问陈氏能否再给刘氏一个机会。

陈况的心中十分复杂。

他知道,太宗皇帝这是在打感情牌,希望陈氏能够吃这一套。

但.....

陈况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名垂青史的皇帝,为了自己不争气的后人,而无奈之下,或是在夜色烛火之中,或是在一片暗沉之下,写下了如此的手书.....

这是何等令人心中悲戚的事情呢?

但陈况却并没有代替陈渊做出决定,自十几年前,他与陈渊谈完了之后,便将陈氏的一应事务全都交给了陈渊。

此时此刻,虽然他是“官渡公”,但陈氏家主却并不是他,而是陈渊。

他心中有些许犹疑不定,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出言劝说一下自己的儿子——毕竟这个儿子太年轻了,没有监国刘氏英明神武的皇帝,或许对太宗皇帝并没有什么感情。

可实际上.....

此时此刻,看着这手书的陈渊鼻子一酸,眼泪几乎快要掉落下来了。

这是感情牌。

陈渊知道。

这是太宗皇帝为了恳求陈氏继续帮助刘氏的一道感情牌。

陈渊也知道。

这是刘恒思虑再三之后为刘氏的不肖子孙留下来的一个保障,目的便是为了安抚陈氏,其中的政治意外大于感情象征。

陈渊更是知道。

但......

陈渊依旧是心中伏念万千。

是啊,斯人已去!故人已去!

“陈渊”或许不会因为这一道手书而感动,但是“陈成”却会因为这一道手书而感动,因为太宗文皇帝乃是他的弟子啊!

他在历史中的时间太久了,太久了,久到了人的灵魂已经苍老,久到了他自己以为自己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情绪晃动的时候,这封手书出现了。

事实上,刘恒的目的、政治意味、以及功利性陈渊都明白。

但这并不代表陈渊不会因此而感动。

这很简单——当年的刘恒是真的将“陈喜”当做是自己的老师来恭敬对待的,即便是偶尔有些许的“试探”,也更像是师徒之间的玩笑把戏,谁也不会觉着对方会栽在其中。

如师如父、亦子亦知交。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和你更像是父子、好兄弟的徒弟合伙开了一家公司,他死了,他的儿子不懂事,冒犯了你,你一怒之下离开了,但这个时候那个孩子用一张与你好兄弟十分相似的脸,拿着你好兄弟的托孤书来找你了.....

你的心中一定会思绪万千的。

“世子?世子?”

那内侍已经明白这陈氏之中到底是谁做主了,所以一直站在一旁等候着陈渊做出决定,而此时的陈渊不知为何泪流满面,让那内侍心中十分迷惑。

这陈渊怎么会如此的情绪激荡?他和太宗皇帝又没有什么感情。

难道这位十分崇敬太宗皇帝?

陈渊在这一声声的呼唤中睁开了眼睛,而后看向身旁的人,脸上带着些许的复杂:“你回去告诉陛下,一如太宗皇帝所说,天下黔首何辜?一个月后,我会提剑入京。”

“届时,天下安定。”

“然则.....”

陈渊闭上眼睛,将心中的思绪全然都是收拢了回去,他又变成了那一位处事淡然的“官渡公世子”。

“然则,陈氏无心从政,只愿在官渡之中做耕读之家。”

“在处理过天下动荡之后,某便会回来。”

那内侍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至于陈渊回不回来那就不重要了,反正到时候天下也已经安定了下来。

“奴婢知道了,这就回去禀告陛下。”

.... .....

待到那内侍离开之后,陈况才好奇的看向面前的陈渊:“渊儿,你方才思绪为何如此波澜?难道你十分崇敬太宗皇帝?”

陈渊负手而立,站在那池塘之边,眸子中带着无数的怀念。

“是啊....”

他的声音惆怅,仿佛是藏着无数的情绪一样:“我十分崇敬太宗皇帝。”

“太宗文皇帝当年何许人物?可为了这无能的后辈,却只能够对着后世不知名之人,谦逊而又卑微的写下如此言论,只想要天下的安定。”

“这其中一片慈父情怀.....令我心中万千感慨。”

陈况倒是笑了一声,摇头无奈:“你啊,这话说的倒像是在指责我这个父亲,指责我没有尽到父亲应该做的义务一样。”

陈渊心情本是十分沉重,此时却无可奈何的笑了一声:“您这说的是什么话?”

.... ....

未央宫中

刘询在听到绣衣使者以及内侍所说的话之后,心中也松了口气,而后便下令将太子释放出来,然后将其好好约束管教。

至于王莽和六难?

刘询犯了难。

其实他想要将王莽以及六难杀死的,但....王莽的女儿毕竟是刘奭的妻子,也是日后皇后的父亲,而且此时的王莽其实并没有犯下什么大错。

将他杀死....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但将其放出来,刘询又有些心中怒气未曾消散,若非是王莽不阻拦,这事情如何是会发展到这种程度?

简直是可恨!

这般想着,刘询便干脆将这件事情搁置,不去想他了。

.... ....

大狱之中

王安披着黑袍遮挡着脸面,站在那大佬之前,脸上带着些许着急焦虑之色:“父亲,此时该如何做?您可有人能够在陛下面前说话?”

“我听传闻,陛下好似对您十分不满,想要将您处死了!”

王莽虽然着急但也没办法,正当他踌躇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一旁的六难却缓缓的睁开了眼角:“王相,您可还曾记得我与您说的话?”

他的脸颊上带着些许神秘的笑容。

“民间之刘秀者,皆有太祖血脉之力,其为九之极数,您正是因为还有一位未曾杀死,所以惊动了赤帝命格,让其对您进行反噬,于是有今日的牢狱之灾。”

“只要您能杀死最后的那位刘秀,白帝便能够再次压制赤帝,您便能够安然无恙了。”

六难说完这话便闭上了眼睛。

事实上,他相信自己说的话吗?其实是不相信的,但这个时候若是不做些什么,将来若是王莽逃出来了一定会怀疑他的。

所以他必须是说些什么。

什么?你问若是刘秀死了,王莽还是没有被皇帝放过该怎么办?

凉拌呗。

死都死了,他还能干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24/18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红楼:都是我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