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181节
刘邦看着那人,无奈扶额:“我说张天师,你怎么也来跟着始皇帝凑这个热闹?”
不错,来人正是大乾世祖武皇帝张一。
张一在凡俗中做的很不错,所以自然是有资格来这地府中的。
张一嘿嘿一笑:“这不是跟着始皇帝一起凑热闹?不过高祖,你怎么老是耗费自己的功德和香火,把这群类人的东西弄过来啊?”
“费这么大劲儿,就为了打他们一顿?”
“值得么?”
“帝君可是说,这些功德也好,香火也罢,之后都是有用的。”
刘邦不在意的摆手一笑:“特娘的能有什么用处?让爷开心了出了这口气就是他最大的用处!”
他脸上带着森然的笑:“至于以后?”
“我管他那么多呢,先乐呵了再说!”
一旁的刘恒、刘启、刘彻爷孙三人也是拍着胸脯:“没错!反正还有我们三个呢,父亲/大父/曾大父不够了,我们的也出来!”
几个人对视一眼,笑的森然咬着牙:“得让那个狗东西知道,这世上还有人能管得住他们!”
“做了那些事情就别怕!”
嬴政也是在一旁拉着他们:“行了行了,别管那么多了。”
“让他们自己玩去吧。”
“咱们看热闹就行。”
正说着呢,远处的黑白无常两位已经十分熟练娴熟的将“汉平帝”刘辩骗了过来,而后迅速的将黄泉路收回。
刘辩还没回过神来,从黑白无常给他画的大饼中苏醒过来,就看见了面前那虽然摆着宴,但周围一点欢喜气氛也没有的宴会.....
只是这一眼,他下意识的脱口而出:“鸿门宴!”
这一下意识的话瞬间把刘邦给气笑了,他当即长笑一声,笑声中带着数不尽的杀气:“哈哈哈哈,没错!就是鸿门宴!”
“乃公倒是要看看,你能不能和乃公当年一样逃了!”
刘邦冲着刘辩比了一个大拇指:“你在上面敢作威作福、弑父杀兄,联合世家门阀逼宫,你是这个。”
而后又将大拇指倒立:“今天让你跑了,乃公是这个!”
————————以下为大乾卷的补充材料,大乾内容的话不会从大乾的第一位皇帝开始,而且不会很多。很难编的,希望大家理解~简单写一点,人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流人物。大概十来章左右,下个月开隋唐卷!隋唐卷会多写一点的。
《乾书·太宗文皇帝本纪》
太宗皇帝,讳镫,大乾第三主也。
乃世祖武皇帝之弟,母曰昭仪单氏。
帝少骁勇,有大略,善骑射,通兵法,时天下三分,群雄并起,帝以宗室之亲,投身戎伍,为世祖麾下重将。
当是时,中原鼎沸、南汉、北汉、乾三国割据,干戈不息。
帝每战必先驱,陷阵却敌,数破强敌。
讨汉之役,亲率精骑夜袭敌营,烧其粮草,断其归路,使汉军大溃;
伐北之时,冒矢石登城,擒北将之首,遂定安城。
大小数十战,未尝败绩,累功至骠骑大将军,封万户侯。
然世祖立嫡长之制,帝以庶出,不得预储位之争。
及世祖扫平六合,一统天下,改元乾元,念帝功高,乃封帝为 “岭南王”,镇番禺,统岭南九郡,恩威并施,蛮夷皆服。
乾元二十七年,世祖春秋高,体衰多病,太子英性骄纵,暗与丞相王春结,阴养死士,图谋不轨。
英恐世祖晏驾后帝归国争位,乃矫诏征帝入朝,欲加害之。
事泄,英遂举兵叛乱,焚宫室,劫百官,天下震动。
帝在岭南闻变,仰天叹曰:“吾兄创业艰难,今太子悖逆,乱我大乾,吾岂能坐视!”
乃点兵三万,星夜北进,沿途百姓壶浆以迎,郡县望风归附。
帝至京师近郊,与叛军对垒。英自恃兵多,出城挑战,帝亲执长槊,率精锐直冲敌阵,叛军大乱,英被生擒。
帝入京师,先谒世祖陵,再诛李斯等逆党,安抚百官百姓,人心遂定。
百官上表劝进,曰:“太子叛逆,罪不容诛,国不可无主,王功盖天下,德被四海,宜承大统。”
帝三让乃受,于乾元二十八年登基,改元 “永熙”,是为太宗。
太宗即位,励精图治,孜孜不倦。
念南北阻隔,商旅不便,乃命尚书右仆射王肃督建运河,自余杭至涿郡,绵延数千里,历五年而成,南北漕运通畅,货物流转,民赖其利。
又念西域久与中原隔绝,丝绸之路废弛,乃遣使者通西域诸国,复置西域都护府,命大将李晟率军戍边。
而平定西域之乱,诸国皆遣使入朝,贡献方物,丝绸之路复通,大乾声威远播于域外。
帝临御,励精图治,尤重朝堂之治。任官不私亲故,唯贤是举;
纳谏不讳己短,虚怀若谷。凡奸佞乱政者,悉罢黜无赦;忠良有识者,皆擢用不疑。由是政通人和,吏治清明,海内翕然称治。
及永熙二十年,大乾之盛,冠于前代。疆域所及,东极东海,西逾葱岭,南抵交趾,北拒大漠,四境晏然。户口滋殖,比于初定增什七;
仓廪丰实,商旅辐辏,经济殷盛。
武功则四夷宾服,文治则礼乐昭彰,典章制度粲然完备,臻于极盛,后世因称 “永熙盛世”。
永熙二十五年秋,帝崩于勤民殿,寿七十一,在位二十有五年。
群臣议谥,谓帝经纬天地曰 “文”,上尊谥曰 “文皇帝”,庙号 “太宗”,卜吉葬于昭陵。
论曰:太宗起自戎马,于社稷倾危之际,勘定逆乱,缵承大统。既登帝位,以仁政抚兆民,以远略拓疆土,使大乾由治入盛,功业彪炳。其行事为君之范,其德泽垂于后世,史册载其功烈,千古不朽云。
第21章 再次降临,今朝有酒
听着陈成所说的话,宋晨几个人都松了口气。
事实上,在这之前他们其实也有些紧张,毕竟对于陈氏的拙身楼中到底都有什么东西,他们其实并不知道,甚至连一点猜测都没有。
这么说吧,他们这种级别的人,还没有资格去大概的知道陈氏拙身楼中的藏品范围。
对于陈氏来说,他们的地位就相当于他们这些人在普通百姓眼里的地位。
不值一提。
甚至很有可能,普通百姓在陈氏这些人的眼里,比他们这些人还要重要的多。
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普通百姓得罪了陈成,以及他们这群人中的某一个得罪了陈成的话,普通百姓不会有事,甚至大概率还会得到一两句关心以及赔偿,比如让随行的助手、司机什么的带着百姓去检查一下身体。
但.....如果是他们这些人得罪了陈成,那大概率就看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宋晨的心里面也是将那一口提着的气缓缓的吐了出来,整个人心中都带着激动惊喜之色,紧接着才是看向陈成开口道:“陈先生,其实....我还有一些别的问题想要请教您。”
他带着些许的不好意思。
陈成倒是不在意,毕竟这一次既然来都来了,指教一下宋晨也不过是随手的事情而已。
“什么事情?”
宋晨轻声说道:“前段时间武帝陵出土,随之出土的还有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刘据和当时的武皇帝的书信,其中书信中提到了一件事情。”
“在武帝末年的时候发生的那场宫变的事情。”
宋晨进入到了学术状态后,就显得比较严肃,他看着陈成问道:“但是信件之中所说的那场宫变朦胧不清,而如今现存的史料也不能够证实这件事情。”
“我最近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所以想要请问先生,那场宫变是否是武帝一手策划的?否则怎么可能那么巧合?”
宫变?
陈成听了之后稍微思索了一下,毕竟他记忆中的宫变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片刻的功夫,他就从大脑的记忆中搜索出来了关于那一场宫变的记忆,当即笑了笑,看着宋晨说道:“的确是武皇帝的一手策划。”
陈成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调侃:“那个时候的武皇帝大概是处于一个谁都不相信的情况,但却又唯独信任陈氏和太子。”
“而他想要做的,就是和太子共同布置下来一场戏,想要以此来考验当时的陈氏先祖。”
“对于武皇帝来说,掌握在手中的权力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布下了一场局——至于五皇子和三皇子?他们不过是这出戏中的意外罢了。”
陈成撇了撇嘴:“恐怕唯一出乎所有人预料、尤其是出乎武皇帝预料的就是李广利那个蠢货了。”
蠢货?
这怎么说?
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是带着好奇。
不要以为这种级别的人就不会八卦了,反而这种级别的人才是最喜欢八卦的。
陈成只是笑着说道:“当初武皇帝对于李广利,也就是承恩侯的恩宠之盛,甚至看似一度超过了对当时的冠军侯、长信候,毕竟这两位也是因为军功封爵的,甚至没有招揽门客的权力。”
“但李广利却大肆招揽门客——这当然是武皇帝允许的,但武皇帝允许了,你就能做吗?”
“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知道,绝对不能这样子做。”
“武皇帝要的就是你感受到他的恩宠,然后把这样子的权利拒绝,要的就是他即便给你送好处,你也能够拿捏住自己的分寸。”
他的脸上带着不屑的神色:“当然了,这还并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在宴会之上,他敢直接坐在冠军侯的位置上——这就让当时的武皇帝暴怒了。”
陈成咂着嘴,记忆里面回忆着当初的一切。
“连带着当时的五皇子也被武皇帝厌弃——因为在武皇帝的眼里,冠军侯是他的化身,你践踏了冠军侯,就相当于是践踏了武皇帝。”
“我相信,在武皇帝最初的计划当中,肯定是没有打算把五皇子也牵扯进来的。”
“但李广利的行为、以及五皇子的不作为,让武皇帝愤怒,也因此这一出戏将他们都席卷了进来。”
说到这里,陈成看着宋晨说道:“宋师兄还没有去过拙身楼吧?”
他略微思索后,直接开口道:“拙身楼中不少资料,其中七楼的资料大多数是关于武皇帝时期的,对你的研究应该是有些作用。”
“如果有时间的话,你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