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第38节
因为文帝这一朝,事实上是陈氏也好、大汉也好最关键的时候!
从前读史书的时候,他最不喜欢的便是文帝这一朝的史书,毕竟这个时期的史书读起来实在是太无聊了。
他不像是刘邦争霸天下那么雄阔、更不像是吕后惠帝文帝般的刀光剑影、甚至不如景帝时期母子、兄弟之间的勾心斗角,也不如武帝时期那般的壮烈。
他就像是一碗白开水一样,淡淡的没有什么滋味。
这个时期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甚至你去搜索“文帝时期发生的大事”的话,ai都给不出来什么真的大事,只能够告诉你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多零碎的小事!
他最精彩的大事便是文帝这个“捡漏”的登基。
可年纪越大,陈熙越能够发现,事实上整个大汉朝最重要的....便是“文帝”这个所谓的承上启下的时期了。
在这个时期明面上看似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但实则波澜不断。
朝中的功臣集团是在哪个阶段没落的?文帝时期。
地方的诸多藩王是在哪个阶段开始被一步步削弱的?文帝时期。
天下是在哪个阶段逐渐恢复生机的?文帝时期。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
文帝以他的“仁德”为表面,进行了暗中的行动,将功臣集团也好、藩王也好,一步步的在暗中削弱。
更何况....这个时期也的确是陈氏的关键时期。
陈氏如今失去了“官渡侯”这个明面上的支柱,必须是迅速的涌现出第二位“支柱”,才能够将整个氏族撑起来,而且在陈喜离世之后,这个家族想要继续真正的延续,就必须是尽快站稳脚跟,无论是在家风还是方才所说的政治意义上。
这也是为何陈熙会降临在这个时期的缘故。
许多盛极一时的家族,便是在第二代、第三代的时候没有衔接好,直接跌落谷底,埋下隐患的。
听着陈熙的话语,陈云略带着些许感慨的说道:“我儿心性果决,当真是有你曾大父之风啊!昔年我曾在你曾大父膝下将养过一段时间,他的性子便是如此果断又聪慧。”
陈云摸了摸陈熙的头颅,脸上带着些许的夸耀:“不求你像是你曾大父一样厉害,只要有他十之三四,或许我陈氏便真的能够立下千年世家的根基了。”
听着陈云的话,陈熙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何止是有“陈喜遗风”啊,他这个内核根本就是一样的好吗?
.... .....
文帝三年冬,这一年的第一场大雪缓缓的落下,而陈云在处置了陈安以及陈氏中一些其他蛀虫之后,终于踏出了前往京都的脚步。
在他离开之后,官渡城中的许多百姓都纷纷出现,站在那大雪之中,望着陈云马车离去的方向,深深的叩首。
他们自然是听说了陈云的举动,也从心中明白陈云所做的事情是为了他们这些卑贱之人。
“陈侯之举,我等如何为报呢?”
黔首们跪伏在那里,默默的流淌着泪水。
他们其中一部分人暗自发誓,要在回去之后为陈云立下“长生牌位”。
这是封建时期黔首对权贵们最真挚的祝福了。
.... ....
长安城 官渡侯府
陈云看着面前的奏疏,这是丞相署在他回来了之后即刻送来的急报。
他淡淡的眯着眼睛。
“陛下这是....有意削藩?”
PS:第二更。今天出去吃了个饭晚了点,不好意思。明天一定准时。
第39章 削藩之念,稳坐鱼台
急报中的内容十分简单,只是说明皇帝最近的一部分动作,以及发布的一部分政令而已,这些事情是陈云必须知道的。
但陈云却从这些看似寻常简单的政务条令中看出了皇帝的打算。
皇帝....意图削藩。
政令条件中,有许多都是关于诸多藩王的,这些条件看似是为了藩王好、也并没有刻意针对藩王,但细究下来都是纵容藩王“犯错”的条令。
皇帝可以无缘无故的削藩吗?
不可以,除非你这个皇帝十分强横——比如汉武帝那样。
汉武帝时期,他的权力强横到了权倾天下的地步,即便是最后因为连年征战将家国搞得一塌糊涂快要崩溃了,仅仅是一道轮台罪己诏就可以再次平定天下,让所有人老老实实。
他想杀什么人不需要找借口、想要削谁的藩同样不需要找借口。
汉初时期强盛无比的“丞相”,甚至能够与皇帝相比肩的丞相,到了汉武帝时期就像是一只蚂蚁一样。
汉武帝时期的丞相可以说是用完就扔——到了后期甚至没有人敢当丞相了,因为皇帝让你当丞相就意味着皇帝想让你背锅之后把你杀了。
他的历代丞相之中,能善始善终的简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丞相尚且如此,更遑论是他的那些封王们了。
今日对这个封王送上来的礼物不满意——削他个几千户,明日对这个藩王送上来的贺表不满意——削他个几千户。
后日这个藩王竟然敢在背后说朕的坏话!
简直是无法无天!杀了!
什么?你说朕怎么知道?朕怎么知道关你屁事!
而除却汉武帝之外,其余的皇帝想要削藩都是要小心翼翼的,在这一点上,景帝和他的父亲文帝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
景帝时期的削藩是光明正大的、恶意满满的,皇帝和大臣们就差把“我要削藩、我要搞死你”这几个字贴在脸上了。
而文帝则是高举“我是为你好”的大旗。
比如.....这个藩王他谋逆啊,该不该死?我都对你们这么好了,他还这样!
其他藩王发自内心的觉着:该死。
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
而也正是这样子的纵容行为,让文帝时期的削藩披上了一层温柔的外衣。
如今.....文帝就已经开始这样子的举动了。
陈云长叹一声,而后缓缓的看着远处的方向,皇帝想要削藩这是正常的,毕竟削藩也削不到他们陈氏头上。
他们可不是藩王,也没有封地——只有食邑。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陈云回过头便看见陈熙缓缓的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温和的笑容。
“父亲,宫中来人了。”
“陛下请您尽快入宫。”
入宫?
陈云倒是没有犹豫,他从官渡回来后皇帝还没有召见他,这本身就是不符合常理的,如今连夜召见,这才是正常的。
当即便微微颔首,一边收拾东西往外走,一边轻声说道:“你先准备着,我将你从官渡带来京都的事情陛下一定已然知道了。”
陈云拢了拢自己的衣襟,轻笑一声说道:“依照陛下的疑心,他一定会想,为什么我要将你带到京都?你又有什么样子的才能?”
“陈氏想干什么?”
“但陛下的性格,他一定不会以这种疑问的语气来探寻,而是会以一种近乎于信任的姿态,说想要重用你——但重用你之前,却是一定要先见一见你的。”
陈云的声音中带着淡淡的笑容。
“所以,你做好准备。”
陈熙微微躬身:“我知道了。”
昏暗的烛火照亮着两个人的身影,陈云缓缓的离开官渡侯府,而后前往皇宫。
.... .....
未央宫中
大殿内灯火通明,在刘恒知道陈云将自己的嫡长子陈熙带来了京都后,他便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刘恒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
是一个看似老实、正直、善良、温和、但实则这四个词跟他一点边都沾不上的人。
“叩叩叩——”
他的手指轻轻的叩击着面前的桌子,心中百般思绪环绕。
“陈云.....为何要将长子带来京都?是试探?还是别的什么?”
刘恒微微合上眼眸。
陈云虽然此时并没有三公职位、甚至没有九卿职位,但....官渡侯所带来的势力和影响并不会因为他的职位而发生变化。
所以刘恒一直对陈云、或者说对陈氏小心提防。
如今又是“削藩”之际,若是陈氏、以及功臣集团有什么别的想法,只怕对天下来说又是一场深重的灾难。
长叹一声,周身的烛火缓缓的晃动。
“陛下,文候到了。”
刘恒脸上的神色迅速变换,变得温和而又带着些欺骗性:“哦?快快有请——”
.... .....
绛侯府内
周勃神色阴翳,他看着身旁的陈平说道:“如今我等该如何?”
“看来....陈氏是准备一条路走到黑了!”
陈平轻笑一声:“你不是早就应当预料到了吗?”
他将手中的东西放置在桌子上:“两条路,其一:你我暂时停下动作,任由皇帝和陈氏在我们的身上削肉,你我毕竟是开国功臣,陈喜那个老家伙临死之前肯定交代过不能对我等赶尽杀绝。”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