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请叫我威廉三世

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354节

  船长正要说些什么,却吃了对方非常突然的一拳。他一个踉跄倒在地上,船上的水手们愤愤不平,但德国人的枪口让他们不得不强压住怒火。

  “乔斯·勒涅上校,晚上好!”

  那位德国军官背着手走到船长面前,威严而轻蔑的看着对方。

  船长拭去嘴角的鲜血,对于德国人对他的称呼没有反驳。

  军官右手一挥,他的士兵立即将甲板上的船员包围起来,而他照着那位“船长”的肚子就是狠狠一脚。

  “您的演技还真是不赖,居然骗过了我的眼睛!”

  “船长”仍旧不作声。

  军官不再理他,而是用德语朝自己的士兵喊道:

  “检查燃料舱!”

  潮湿的甲板上,“船长”的脸猛地抽搐了一下。

  短短一刻钟之内,大批德国水兵从德国军舰上爬上这艘邮轮,人数比下午的时候多了许多。在德国人的武力驱使下,船上的水手哆哆嗦嗦的扒开燃料舱里的煤块,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在堆积如山的煤堆深处,一些木质的箱子被挖了出来。

  “打开它!”

  上尉指着其中一个木箱子对自己的士兵说道,之前由于受到蒙骗而大为光火的情绪此时已经被兴奋和喜悦所取代,这就是刚刚从海军部发来的紧急电报中所称的“贵重货物”了。

  箱子被撬开之后,在场的德国人连同美国人一起被惊呆了,那里面是一块块黄澄澄的金块!

  在船上的4个燃料舱里,随后被发掘出来的这种箱子足足有上百个之多。

  晚上10时10分,美国邮轮“肯佩尼”号的广播里传出德国海军上尉尼克·佩拉特的声音:

  “我代表德意志海军宣布,这艘船因为携带了违禁物资而被我们正式扣押!所有人立即回到自己的房间并且不得随意走动,我们会安排你们的饮食,谢谢合作!”

  报告传回柏林,这个发现给大臣和将军们带来的惊喜不亚于一场战役的胜利。海军部随即调集了一支分舰队前去为这艘邮轮护航,而外交部很快起草了一份外交文函递交给美国政府,文函中正式声明“肯佩尼”号是因为携带了违反中立法的物资而被德国政府扣押,但德国政府会保证所有乘客特别是美国公民的人生和财产安全。

  4月28日,即“肯佩尼”号被德国海军扣留的第四天,美国政府以德国海军侵犯美国公民为由向德国政府表示强烈抗议,并以降低两国外交级别相威胁,德国外交部则坚持称“肯佩尼”号上携带了违禁物资。此后,两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磋商,但直到那艘邮轮被押送回德国港口,双方也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5月5日,“肯佩尼”号在德国海军的控制下驶入德国威廉军港,随后船上装运的15000公斤黄金被德国政府宣布没收,而这艘邮轮也将被扣押到战争结束为止。在进行严格的审查之后,部分美国船员和中立国乘客先后搭乘德国邮轮前往美国,由英国海军人员假扮的船员包括那位船长则被送进德国战俘营。

  此后,美国人认为船上运载的黄金并不属于违禁物资——而德国政府宣称在船上发现武器纯属捏造,德国政府则坚持自己不仅发现了武器,而且那些黄金也是英国政府用于购买军火的,此外这艘邮轮上还搭乘了一批英国现役军人和间谍人员。

  最终,美国召回了驻柏林大使,而德国政府也作出相应的举措,不过双方的针锋相对并没有使得争端继续升级,双方都无意为此彻底得罪对方。在船上的美国和其他中立国公民被送往纽约之后,美国国内相关的舆论也渐渐平息下来——虽然仍有好事之途认为美国的尊严和形象大受打击,但绝大部分美国人和他们的政府一样希望离战争越远越好。战争结束之后,德国如约原封不动的归还了那艘邮轮,并对无辜船员和乘客进行了道歉和象征性赔偿,这场引起德美两国政治纠纷的事件终于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肯佩尼事件中”,柏林感兴趣的并不是和美国人打口水仗,德皇也一再提醒自己的大臣和将领不要因为这件事情而认为美国政府是软弱的、好欺负的,这个强大的经济和工业大国一旦动员起来,其战争潜力是绝对不亚于德国的。现在从皇帝到内阁,从陆军部到海军部,所有人都对截获英国人秘密运送的黄金而感到兴奋和激动,要知道“肯佩尼”号上价值超过3亿马克的黄金仅仅是大英帝国财富的一小部分!一想到数以亿计的黄金、珠宝、古董和其他珍宝,任何人都会忍不住垂涎三尺,何况是积极期待战后经济、工业全面赶超美国的德国统治者。

  “为了巨额的财富,做一次强盗又有何妨?历史本来就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私下场合,辰天这样对自己的将军们说,“骑士精神并不抵触黄金,何况它能使我们拥有更加强大的武力!”

  “肯佩尼”事件之后,辰天在召见自己的情报头子时对情报部门这次的表现赞赏有佳,正是来自“胜利大街33号”的关键情报让海军从煤堆下面找到英国人企图偷运出去的黄金。

  “不论是规模还是方式,这都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官方黄金运输行动!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截获了一艘,想必英国人在利用更多的船只进行偷运,今后我们的检查必须更加仔细了!上校,这次你的人做得很好,希望你们能够继续努力!”

  “陛下,谢谢您的赞赏!”希弗特上校,那个秃顶的情报官,这次是他潜伏在英国的情报人员立下了大功,不过,上校这次也带来了并无法让人高兴的消息。

  “恐怕……我们的动作还不够及时,英国人早已将许多黄金转运出去了!根据我的间谍估算,英国黄金储备中的百分之七十已经运往加拿大,其他值钱的东西要么一同运到加拿大,要么埋藏在苏格兰的几处秘密地点,待运的黄金应该为数不多了!而且经过这次事件之后,英国人此后会更加小心,我们获取情报的难度就更大了!”

  辰天虽然有些沮丧,但对此并不意外。

  “噢,这我知道,法国人投降的时候英国人就开始做最后的打算了!加拿大……上校,让你的人查清楚英国人运到加拿大的黄金主要储存在什么地方,希望不是什么该死的加拿大国家金库!还有,查查冰岛那边的情况,我想知道英国官方和非官方的贵重物品有多少有运到那里去了!”

  “是,我尊敬的陛下!”希弗特并不知道眼前这位皇帝有什么样的打算,实际上辰天心里也还没有具体一些的计划,他的军队在登陆英格兰之后曾掀起一阵寻金热潮,不过在大大小小的金库和其他一些储存点被挖了个低朝天之后,众人对于大英帝国财富的热情一度冷却了不少。这个时候,那种埋藏在心底的欲望又一次被点燃了!

第三十六章 战争落幕

  “英国永不投降!”

  这是英王乔治五世的呐喊,这个声音让困顿中的英国军民得到极其宝贵的鼓舞。此外,这位国王还宣布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本土,他本人将率军在苏格兰北部的奥古斯都堡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如此豪情壮志是令人敬佩的,可是乔治五世和他的人民面对的是太过强大的敌人。德军的进展虽不像人们所预言的那样“比切黄油还简单”,但英国军民数以万计的性命所换取的不过是稍稍减缓德国人的进军速度。在德国人取得最后的胜利之前,连同王太子爱德华(就是历史上为爱情放弃王位的温莎公爵,这个时候他还不认识那个令他放弃王位的美国女人)在内的多数皇室成员以及内阁大臣、政府要员都转移到了加拿大,流亡政府正在秘密筹建之中。

  1915年4月24日,在战线中部投入反击的英军部队彻底被德军包围,歼灭战在两天之后打响,在持续18个小时的激战中,近30英联军官兵死伤超过8万、被俘超过20万人,至此英军全线转入死守。

  1915年4月26日,德国第5集团军、第8集团军先后从两翼突破英军防线,数十万装甲部队和步兵实施了大胆的迂回穿插,并于4月28日成功实现两翼合围,此时包括英国陆军中将艾伦比在内的三十二万英军后卫部队被包围,残余主力则在汉密尔顿将军的率领下向北撤退。

  5月3日,根据总指挥部的命令,德军集中全力对被围英军发动总攻。在东西长22公里、南北宽12公里的区域内,德军炮火的密集程度令人咋舌,加上德国空军的全力出击,战斗在第二天凌晨便以德军完胜而宣告结束。内外交困的英联军死伤逾十五万,其余则成了德国陆军的俘虏,被围部队中仅有极少数突围而出。

  1915年5月7日,又一个让英国人为之哭泣的日子。

  晴朗的天空下,那些行进在英格兰北部平原上的人心头却蒙上了一层灰色。这些在中部战役中溃败的英联军士兵散乱不堪而且无心恋战,他们中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部队——许多连队或者被歼灭,或者被打散了。这些士兵有的拿着没有弹药的枪支,有的连完整的武器都没有,要命的是他们的统帅汉密尔顿将军根本没有时间来重新整合部队和鼓舞士气。士兵们被告知跟着大部队走,然而这条路究竟通往哪里,没有人告诉他们。

  在这晴朗的天气里,德国人的飞机、飞艇,凡是涂着铁十字徽标的任何飞行器对于英国人来说都是恶魔,它们无所顾忌的在天空飞舞,它们肆意忌惮的向地面投弹、扫射,它们让成百上千的英国人曝尸荒野,它们让溃退者的步履更为沉重。

  退过谢菲尔德之后,汉密尔顿和他的士兵好歹暂时离开了德国陆基战斗机和攻击机的作战范围。不过,尽管德军的空袭次数大大减少了,但他们仍能够使用远程轰炸机、飞艇和海军舰载机对英军进行轰炸和监视,只要天气允许,德军指挥部就能够牢牢掌握着对方的动向。

  德军主力中的大部分都参与到围歼英军后卫部队的战役中,这并不意味着汉密尔顿将军可以带着他的人无忧无虑的撤退,现在他的联军主力仍旧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中。后有追兵——从德军两翼抽调的装甲部队和中路组织的骑兵部队如同饿狼般尾随而来,英军此时调派后卫部队进行阻击更像是割肉喂狼,然而这群狼的胃是永远无法填饱的;前有阻截——当初没有调集重兵夺回格里姆斯比此时看来的确是后患无穷的决定,在那里登陆的德军近两个星期以来不断得到增援,马肯森上将麾下从波兰集群和东普鲁士集群调来的部队已经达到6万人之多,这些士兵虽然没有参加法兰西之战,却也多是经历过波兰战役的老兵,而且许多人都是马肯森将军的老部下,相互之间的配合与信任是令人放心的,加上海军两大主力舰队之一的海德里希舰队,阻拦汉密尔顿回到苏格兰的力量足够强大。

  在正面战线的德军两翼合围之后,马肯森将军的部队突然从格里姆斯比出击,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路向西推进了40余公里,在与英军主力接触之前,其先头部队已经逼近特雷特河畔,这样一来几乎切断了英联军通过平原地带撤往苏格兰的道路。当汉密尔顿将军率部撤退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所面对的是一条已经构筑完成的野战防线。除了地雷、铁丝网、堑壕、机枪、大炮和装甲部队之外,英军需要面对的还有众志成城、士气高涨的德军官兵,以及来自海上的炮火和空中支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密尔顿将军是幸运的,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先后跟德国陆军中最出色的几位指挥官正面交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却是非常不幸的。此时在他面前,勇敢、睿智而且充满信心的马肯森上将正和他的部队一道严阵以待,尽管他们的兵力处于绝对的下风——连同先期登陆的部队总共6万人,其中约有1万人留在格里姆斯比附近严密保护登陆场,留给马肯森将军支配的仅有5万人,而汉密尔顿将军手里尚有42万英联军官兵,其中约有30万是英国本土士兵。

  从5月7日上午10点开始,凭着对生存下去的渴望,汉密尔顿的士兵在没有重炮支援的情况下向德军防线进行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然而面对德军强大的地面火力以及不断从海上飞来的德国舰载机,战斗打到黄昏时分英国人也没能前进一步!

  夜幕降临之后,英联军发动了他们在本土的最后一次正面进攻,这次他们投入最后的精锐部队和仅有的一百余门火炮,士兵们甚至是抱着必死之心走上战场的。此时德军无法得到来自空中的掩护,但他们投入了白天并没有参加战斗的一百余辆坦克和装甲车,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黎明,在一些阵地上双方甚至进行了白刃战,这个时候意志和决心起了决定性作用,德军官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让英国人再度在防线前饮恨,整个战役中没有一名英军是不能够从正面穿越德军防线。

  随着追兵的逼近,汉密尔顿将军被迫率领残余的英军丢弃所有重装备然后绕道山区向北撤退。五天之后,在德军陆军、空军以及饥饿、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终退过哈德良长城的不过10来万近乎崩溃的残兵败将。羞愧难当之下,汉密尔顿将军向国王辞去联军总司令一职。次月,这位曾被国人寄以重望的陆军上将在病榻上离开人世。

  “这是一场极其血腥的战斗,它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让英国赖以抵抗德国入侵的最后一丝力量在这片平原流失掉了!此后,尽管英国军民在乔治五世的领导下奋勇抵抗,但无奈双方实力太过悬殊,曾经盛极一时的大英帝国终于倒在德意志的铁蹄之下!”

  这是后世史学家们的话,而在那血腥的一天里,有超过5万英联军官兵将怨恨和自己的生命一道留在德军阵地前,而另外10余万人则选择了屈辱的在德军战俘营里继续存活。
首节 上一节 354/6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血沃轩辕

下一篇:大独裁者报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