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370节

  此时,一个中士走到了洪九面前,看着他空荡荡的饭盒道:“你小子吃的倒是够快的,不过吃得快也好,等真正打上了那会可没有什么时间吃饭!”

  洪九听到他说打仗没时间吃饭,又是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有了些害怕,兴许也看出了洪九的害怕,那中士道:“不过到时候你也别担心,真的打上了后,你也不用管那么多,跟着别人做就行了,他们开枪你也开枪,他们躲着你也躲着,不逞英雄的话我保证你死不了!”

  一天后,海参崴外,第五十八师的师长郭庄同再一次向南京的国家军事委员会请求指示后,接到了来自国家军事委员会的进攻命令,随后郭庄同下令部队对海参崴展开进攻,六个小时后,卡塔尔斯基中将率领他的三千残部和郭庄同的第五十八师成功汇合,随即在俄军的引导下,第五十八师对海参崴内的俄国叛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进攻。

  十一号,中国陆军第十军下属的第四师抵达海参崴,并加入了进攻序列当中,进攻数天后,城内的叛军已经是陷入崩溃,城内的叛军虽然兵力不少,但是很可惜的是他们连一个团级以上的军官都没有,那些士兵委员会的士兵把他们所看见的所有军官都一股脑给枪毙了,缺乏足够军官指挥的叛军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来有效的抵抗,士兵委员会的那些人虽然短时间内掌控了军权,但是几天前他们自己都还是喊着乌拉冲锋的普通士兵呢,根本就没有指挥部队作战的能力。

  失去了军官的叛军在中俄联军的进攻下,很快就是崩溃!

  九月十四号,第四师率先攻入海参崴,随后第五十八师攻克海参崴的数个重要炮台后,城内叛军发生了大规模的投降。而卡塔尔斯基中将对于这些叛军没有半点的怜惜,他们刚投降俄军的那三千多白军就是把投降的一万多叛军给屠杀近半后扔下了冰冷的海水里,如果不是郭庄同实在看不下去出言说了几句,说不准剩下的近半降军也得被屠杀完毕!

  当中俄联军夺回了海参崴后,日本远道而来的那个混成旅团也是抵达海参崴并登陆!

  在这样的大局变动背后,洪九死了!

  进攻的第一天,他跟着战友们进攻的时候被一枚俄国叛军的炮弹给炸死了,临死前他想不通,他没有逞英雄,他只是跟着战友一起进攻,然而他为什么还是战死了?

  半个月后洪九的老父亲接到那支薄薄的阵亡通知书后,满是皱纹的脸瞬时挂满了泪痕!

第〇五二八章 中俄南京条约

  九月十六号,原俄罗斯帝国海军上将,黑海舰队司令,二月革命沙皇退位后第一个宣布效忠临时政府的俄罗斯帝国海军上将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高尔察克由日本抵达上海,当天他会见了诸国驻华公使并发表了强烈反对社工党在国内进行大屠杀的演讲后乘坐火车抵达南京准备面见陈敬云以寻求来自中国方面的支持。

  中国南京共和政府对高尔察克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甚至派出了由政务院院长安华林为首的欢迎代表团在南京南火车站迎接高尔察克的到来。

  当天晚上,南京共和政府为高尔察克以及其他流亡在华的原沙俄军政要员举行了盛大的晚宴,总统陈敬云亲自出席,并盛赞高尔察克奋不顾身而准备回俄国对抗社工党残暴统治的伟大情操,并承诺中国人民将会和俄国人民站在一起。

  来自陈敬云的承诺让这位俄国海军上将对回国的旅程充满了信心,尤其是当他再一次得到了来自于陈敬云的承诺,中国将继续履行协约国盟友的义务,为部分俄军继续提供武器和弹药等物资,而这个部分俄军指的自然就是远东地步的部分俄军。

  然而任何东西都是需要代价的,次日也就是九月十七号,流亡到法国的俄罗斯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组建流亡政府内阁,在华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被任命为军事部部长。

  而与此同时,高尔察克代表流亡临时政府和中国签订协议,俄国和中国重新划定边界线,俄国承认外蒙古为中国领土,同时为了中俄时代友好,俄国归还前清时代割让给俄国的领土,其中包括库页岛和外兴安岭以及新疆西部地区等!

  当陈敬云看着手中的这份中俄南京条约时,脸上满是笑容,而身边的安华林等人也是笑容满面:“这样的机会算得上是千载难逢啊!”

  陈敬云道:“这种振奋国民士气的事情要好好的宣传,大大的宣传!”

  说到这里,陈敬云转头看向了陆军上将沈纲,然后道:“陆军统一编制计划我已经看过了,很好,把两团制的师改成三团制的师是必须的,所欠缺的炮兵部分可以从独立炮兵部队中抽调,欠缺的部分以后再慢慢补充,先把三团制的架子给搭起来!”

  听到此话,沈纲大喜:“总统明鉴!”

  陆军在1915年的整编方案中,进行的是旅改师规划,由此国民军体系中1至32师乃是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的整编师编制,而剩下的33至59师乃是两个步兵团,炮兵也只有一个营的简编师编制。陆军一直都想要能把这些简编制变成整编师,不过之前受限于人员薪资过高以及和平状态等因素而无法完成,现在眼看着国内就要为了那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介入俄国内战了,所以陆军的扩编是势在必行的,义务兵的实行让人员的薪资大大降低,虽然增加新番号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把那些简编制改成整编师却是陆军一直所希望的,把这26个简编制也改成整编师后,陆军规模至少可以扩充十万人以上的规模。

  随着中俄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上下都是陷入了亢奋之中,就连平时里的和平主义者在面对那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时候都是缩回了脖子不在出言反对出兵。

  而俄国临时政府和南京共和政府签订的中俄南京条约遭来了社工党的强烈反对,并宣布绝不承认这个所谓的中俄南京条约,不过他们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去,除了之前拿出同样的条件谋求和中国达成协议以让中国放弃支持白俄外、更是为了和德国停战以便用全部力量来应对俄国的内战,社工党迅速的和德国正式签订了停战条约,也就是所谓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

  而这份条约相对比俄国临时政府和中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更为苛刻,条约规定苏俄承认芬兰、乌克兰、格鲁吉亚之独立,并有义务同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立即缔结和约;

  苏俄将爱斯特兰、立夫兰、库尔兰、立陶宛、俄属波兰等地割与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而上列各地今后之政治状态,仅德奥二国有权决定;苏俄撤出阿达罕(Ardakhan)、卡尔斯、巴统等省,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接管;苏俄拆除阿兰群岛上所有防御工事,其未来地位由德奥瑞芬四国共同决定。

  如果说南京条约让俄罗斯失去了远东地区的一百多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损失了面子外,那么这份苏德停战条约就是彻底把半个俄罗斯给送了出去,这份条约让俄国损失了六千多万的人口,相当于当时俄国的44%的人口,农产损失33%;工业损失54%;制糖业损失80%;铁矿损失73%;煤矿损失75%;财政收入损失约27%,另外还有高达数十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当然了列宁给出的理由是这只是一个空间换取时间的外交,等实力强大了就可以随时再拿回来,但是在其他人看来,这根本就是赤裸裸的投降。

  而正是这份苏德条约让大量的俄国人对社工党更为不满转而加入俄国临时政府当中!

  十月份,俄国临时政府正式把海参崴定位临时首都,随即以原俄国驻满洲部队以及远东地区的部分俄军为基础组建了俄罗斯临时政府国防军,高尔察克就任总司令,紧接着由捷克、奥匈等国战俘组成的捷克兵团哗变并控制了贝加尔湖到乌拉尔山脉的西伯利亚铁路,高尔察克从远东地区组建的俄罗斯临时政府国防军沿着铁路迅速向西推进,并准备抵达鄂木斯克和当地的捷克兵团进行汇合,与此同时,俄国境内的其他部分地区也是相继出现大规模的反抗势力,一时间,俄国内到处都是硝烟冲天,爆炸声不断。

  1917年的世界局势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俄国的内乱而发展,而作为主要参战国的俄国所爆发的内乱已经不单单影响到了他们,更严重影响到了其他参战国!

  而最明显的就是苏联和德国在十月份签订了正式停战条约后,德国和奥匈两国开始把大量的兵力调往西线,一时间英法联军的压力迅速增加,而刚刚参战没几个月的美军登陆了欧洲战场后,也是首次尝到了世界大战中伤亡惨重的滋味!

  在1917年9月份英法美三国联合发动的秋季进攻当中,英法联军一如既往的伤亡了好几十万人外,首次参加大规模战役的美军在短短一个月内的战役里伤亡高达十万人,而当时美军在法国登陆的部队一共也才五十来万而已!

  巨大的伤亡加上冬天来临,更重要的是德军终于是在东线把俄国给逼降了后,奥匈和德国抽调了大量兵力往西线,使得英法美三国联军根本就无法取得寸进。

  西线中双方战略对峙的局面在1917年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哪怕是英法两国的坦克相继登场后,依旧没能改变这一局面,因为仅仅在英法两国的坦克登上战场不过两个月,德国人自己的坦克也是登上了战场,而如果仔细看看欧洲战场的这些坦克,那么就会发现,这些坦克的外形几乎是一样的,甚至连主炮的口径都是一样的。

  而之所以又这样的情况出现,那是因为他们的坦克都是仿制自中国所研发的第一代履带式坦克T1式坦克。

  中国坦克的研发始于1914年,同年参谋部也成立了装甲科并开始研发并试验装备坦克,芜湖拖拉机厂在引进的汽油拖拉机的基础上,设计研发出了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的一款坦克,重五吨,采用了一门1916年式47毫米二十五倍炮以及两挺重机枪为火力,同时正面有着高达十二毫米的装甲,侧面也有着六毫米厚的装甲,最高时速为十二公里每小时,最大航程为五十三公里。

  这是一款相当标准的原始步兵支援坦克,这款被正式命名为T-1式的坦克被研发出来后小批量的装备了装甲科下属的试验部队,随后装甲科下属的这支试验部队得到了来至于陈敬云的亲自批示支持,每一年都获得了大量的专属经费,装甲试验部队对这些装甲车进行了大量试验后,根据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重新开始设计了T2式坦克,那是一款重六吨,采用和T1坦克相同的1916年式47L25坦克炮,速度上所有提升达到了十四公里每小时。这个T2式坦克相对于第一代T1坦克而言,最大的进步就是采用了诸多成熟的技术工艺,减少了坦克的故障率,而其他的纸面性能倒是没有太大的提高。

  随后T2坦克开始列装装甲试验部队,1916年陈敬云下令以装甲试验营为基础成立装甲团,同年底扩编为装甲旅,主要装备T2式坦克以及配套开发的M1式装甲车,M1装甲车乃是中福汽车公司所生产的货车底盘为基础改装设计而来,主要就是加装了部分装甲后利用其速度优势为部队提供侦察等力量。

  而为了让装甲部队拥有步兵的支援,装甲旅内除了拥有两个坦克营外,还拥有三个摩步营,一个汽车拖拉的野炮营。此外还有众多的辅助力量比如:快速工兵营,快速辎重营等,这个装甲旅是一个合成快速机动部队的模式。

  除了这个装甲旅外,参谋部还决定把一个步兵师改编为摩步师,准备大量装备汽车和摩托车,使其拥有快速机动的能力用以支援装甲旅作战,而这个摩步师的改编就是落在了第九师上面。

  这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摩步师都是属于试验性质的部队,而且还是那种高度保密的部队,坦克这种东西陈敬云是希望别人越晚知道越好,不过这些大规模的部队编制改动只能瞒过普通人,根本就瞒不过那些外国的情报人员,英国人最先知道了坦克的事情,然后他们自己本来也是有在进行相关的坦克设计,只不过中国的T1坦克出来的更早而已,而且性能上比他们自己弄出来的要好一些,所以英国人迅速向中国购买了T1坦克的设计,并以次修改了自己的坦克设计,而德国人也是通过一些情报途径获得了中国坦克的一些情报,如此一来不用多久欧洲战场上就是出现了坦克的身影。

  而这个时候的坦克并没有改变战局的能力,现在的坦克作用只是支援步兵作战,在西线当中的坦克就是用来突破敌军的战壕的,但是现在坦克的性能是无法有效的完成这种任务,所以双方的坦克投入战场上后,又是迅速的被敌军的炮火力量所摧毁以至于双方的坦克损失的速度都非常快,德国的坦克在11月份刚投入战场,等到1918年1月份的时候,德国人累计损失的坦克已经高达两百多辆。

  而这个时候作为首个发展坦克并列装坦克的国家中国一共拥有的坦克也不过一百多辆而已,由此可见战争的刺激对于军备的发展而言是有多重要。

第〇五二九章 新技术涌喷

  战争对于各国军备的发展刺激是非常庞大的,欧洲大战前夕也就是1914年下半年以前,各国虽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但是这些军备竞赛更多是对现有的技术装备进行数量的比拼,而不是战争爆发后,各国的军备竞赛不但比拼数量,更比拼创新和质量。

  1917年底开始出现在欧洲战场上坦克就是如此,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对于坦克的竞争尤为激烈,时间到了1918年1月的时候,各国正式投入坦克参战的时间仅仅数个月,但是被击毁的坦克总数已经超过了五百辆之多,而大量的实战经验后暴露出来了众多问题后使得各国的坦克设计师们快速的制定了新式坦克的设计,并且新式坦克快速列装部队奔赴战场,英法等国就已经提出并设计了高达数十余种坦克的设计,并且从中挑选了数种坦克大量生产并参战,其中坦克的种类已经覆盖了超轻型坦克,轻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当最先列装坦克的中国都还只装备了两种T式坦克的时候,英法两国的坦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成系列的坦克家族。

  而去年开始参战的美国由于之前没有进行坦克的相关设计和研究,所以参战之初是采购的英法两国的坦克,随后中国的T1式坦克曝光后,美国采购了数十辆的中国T1式坦克,不过受限于中国的生产能力无法快速大量提供坦克,所以美国又向英法等国采购,因此由英国提供零部件,设计,法国提供制造场所,中国提供劳动力,美国自己提供汽油发动机的马克8型重型坦克隆重登场。

  这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国际坦克,中英法美都参与到了其中,该款坦克乘员高达十二人,重达三十七吨,装备了两门六磅炮和七挺机枪,拥有最厚达到十六毫米的装甲以及三百匹马力的发动力,最高速度为六点五英里每小时。

  美国人在前几年里已经发足了战争财,所以财大气出的美国人一口气就下了高达一千五百辆的订单,要知道这款坦克的单价可是高达三万美元左右。而中国自产的T2式坦克是多少钱呢,只有一万三千元,也就是六千美元……换句话说买一辆马克8型坦克的钱可以买五辆T2式坦克了。

  不过两者的价格相差巨大,其重量也是相差巨大,T2式坦克不过六吨,乃是名副其实的轻型坦克,而马克8型坦克高达三十七吨,可是正儿八经的重型坦克。
首节 上一节 370/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