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403节

  “从他们的火力判断,顶多就是两个步兵小队的火力!”裴中尉口中的步兵小队大体上相对于中国的两个排。

  “冲上去牵制他们应该不成问题,等把他们的火力吸引过来后,连部那边就能够喘过气来,连部只要能够离开那道浅沟到达山脚下,凭借我们的火力和人数优势就不用怕什么了!”李上士虽然是个士官,但是他从统一战争时期就参军的他从军时间比裴中尉长多了,十几年从军的经验下来这判断能力丝毫不比这些基层军官们差。

  裴中尉点头:“没错,事不宜迟,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紧接着,李上士带着属下的十几个人小心的往上爬,等了十几分钟后裴中尉也是带着剩余的部队上来了,此时他们的视线里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两三百米外的那山头上有着百来日本兵正在开枪打的热闹,浑然不知他们自己的侧后已经是暴露在裴中尉的二排枪口下了。

  裴中尉点了点头后,手中的元年式手枪开了第一枪,敌人在两百多米外,这手枪自然是打不到敌人的,他开枪只是下达命令而已,随着裴中尉开枪后,二排所属的三挺1921年式轻机枪也是嗒嗒的喷出了火舌,和那数十支步枪一起形成了一道弹幕泼向了远处的日军。

  南侧遭到了突如其来的打击后,那一百多日军也是有些慌乱了,毕竟从伏击者的角色一下子变成被伏击是很难让人平静下来了,慌乱过后日军组织火力进行反击并开始隐藏,而这样一来正面火力也就弱了下去,下面农田边的三连主力终于也是能够获得了喘息之机,于是乎立即就是爬出了浅沟发起了反冲锋,当到达了山脚下之后因为视线以及山坡阻碍的缘故要比在远处海阔地的那个浅沟安全的多。

  当三连的主力也向着山上发动反击的时候,山上两线做站的日军很快就是不支,于是乎很快就是扔下了十几具尸体开始撤退。

  战斗持续不到二十分钟,整个三连死了七个,重伤十来个,还有若干人受了轻伤,大部分死伤都是发生在最开始被伏击的一分钟里头,实际上如果日军不恋战,伏击了这一分钟后立马撤退,那么也就会受到三连的反击也丢下了这十几具的尸体了。

  裴中尉端着枪走到这些日军尸体上,不过有个人的军装和别的日军不太相同,仔细翻了翻后竟然在这人的口袋里逃出了一本写着朝鲜文字的小册子来,看到这裴中尉吐了口唾沫:“竟然还是个给日本人卖命的朝鲜人!”

  这场小小的伏击战让三连受了不小的打击,全连才一百六十多号人呢,一场伏击战就是死伤二十几个,裴中尉也是心情有些不太好,李上士手中依旧拿着那把镀金的左轮手枪,手中的血迹都没擦干净,而这血迹的主人,那个耳朵被大川了的一等兵在刚才的交战中再一次被击中,这一次他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脑门上直接被穿了个洞倒在了李上士面前。

  等到了傍晚时分,三连的车队才是进入了一个小村庄里头,还没有来得及休整就已经是接到了命令向左翼的第131步兵营增援。于是乎三连的车队在匆匆的一番补给后就是再一次踏上了征途。

第〇五七五章 苏俄参战

  六月二十号,左玉刚率领的装甲集群采取主动防御策略,率领部队先一步北上后和日军第六师团一万余人残部发生激战,两天内歼敌三千余人,随后日军第六师团得到了第八师团的增援,并和左玉刚的装甲集群发生大规模战斗。

  六月二十一号,日军从丹东撤出最后一支部队,并炸断了鸭绿江铁桥,试图切断中国第八军主力的南下道路。

  由于日军主力从丹东前线撤出,左玉刚的装甲集群开始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并且装甲集群的东方补给线受到了日军骑兵部队的大规模袭击,日军的骑兵部队还是很犀利的,之前一直都活跃在丹东一线,而现在抽调回来到达了义州郡、新义州一线后给装甲集群的补给线制造了庞大的麻烦。

  装甲集群的机动和火力优势是非常明显,但那是建立在每天消耗大量补给的情况下,这三个师组成的装甲部队每天所消耗的物资可是庞大无比,而这些海量的补给物资都需要通过义州郡到新义州一带。装甲集群切断日军南部补给线的同时,也面临着自己的补给线被切断。

  二十三号,日军从平壤以及福山增援而来的部队抵达新义州南部五十公里外,并和第九摩步师发生激战,面对着两线作战以及兵力上的劣势,装甲集群开始收缩防线,而这一收缩日军也就是相当于突破了装甲集群的拦截,紧接着日军开始大规模南返。

  而等第八军好不容易才渡江而来的时候,日军第二军的主力已经是突破了装甲集群的拦截和南方增援部队取得了联系。

  被日军第二军主力逃掉了后,沈纲又是把注意打到了那第五师团,第五师团倒霉了点,一直都困守在义州郡,第二军开始全面反攻南下的时候,第五师团虽然也是撤退到了新义州,但依旧是殿后部队,第二军主力难撤的时候,装甲集群再一次出击拦下了这支日军殿后部队,紧接着第八军主力跟上了后对第五师团残部实施了歼灭性打击,后方的日军主力虽然想要北上救援,但是装甲集群在得到了临时第一兵团的增援后硬是给抗了下来,随后在中国二十余万大军的包围下,日军第五师团苦战五天后终于不支,除了三千余人分散突围逃了出去外,剩下的一万多人都是被留了下来。

  随后日军开始在宣川郡组织防线试图阻止中国主力南下,不过对于已经突破鸭绿江天堑,汇集了第八军、临时第一兵团、装甲集群三大主力的中国陆军而言,日军临时组织的宣川郡防线根本没有能够阻挡多久,尤其是在装甲集群的快速突击下,日军根本没有得到充分的准备时间,以至于这临时构筑的宣川郡防线快速中方部队突破,掩护日军第二军主力撤退的第八师团损失惨重。面对着前线部队连接遭遇惨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一咬牙就是直接下令第二军放弃清川江以北地区,退到清川江以南,并且以清川江沿岸的安州、价川两地为核心,依托清川江重新建立防线。

  而向南推进了一百多公里后,中国横跨朝鲜的四大主力部队已经是力竭而无法继续推进了,东北部战区的第十军是因为朝鲜东北部多山,推进速度实在很有限,而作为主力方向的西部沿海平原地区,那是因为推进速度过快,加上几十万的部队扎堆到了一块,装甲集群和临时第一兵团以及第八军都是乱哄哄的挤在了一起以至于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而更关键的是,这一时间好几十万兵力过江快速推进后,后方的补给却是没能及时跟上。丹东战役作战初期,装甲集群和临时第一兵团的大部分补给都是他们自身携带的,所以前期的后勤压力并不大。而等第八军也渡江之后,装甲集群和临时第一兵团自身带的补给也是用的差不多了,等经过了宣川郡一战后,连带着第八军带的补给都是用光了。

  当部队自身带的补给用完后,补给量不足的情况一下子就呈现了出来,加上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也影响里铁路运输补给,所以当部队进攻到清川江的时候,这些部队都是因为缺乏补给都不得不停了下来,那装甲集群连行军的油料都是凑不出来了,只能是原地待命等待后方的油料运输上来。

  中国部队因为补给的问题而暂缓了攻势,也是让日军得到了喘息之机,加固了防线,等中国部队有了充足的补给后,已经发现日军的防线已经不是和之前那样容易突破,于是乎战事也就是暂缓了下来。

  “此时丹东战役中,我军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历尽古楼子、义州郡、丹东、新义州以及盐州等战役,我军一共击毙日军两万八千人,俘虏六千余人。其余伤者未计。”马成给陈敬云汇报着此次丹东战役的情况。

  “我军方面,阵亡一万八千人,伤两万七千余人,失踪三千余人,其中临时第一兵团因为在中期对义州郡进行了攻坚作战,并且后期中担任了进攻新义州的主力并接应第八军渡江,所以伤亡较大!”马成说罢看了看陈敬云的脸色,见陈敬云并没有露出什么惊讶或者生气的神情,这才是心理松了口气。

  从六月初到七月初中国为了夺回丹东这个日军的桥头堡以及为了跨过鸭绿江,东北战区调集了接近三十万的部队发动了全面进攻,以装甲集群为核心进行了前期突破后,临时第一兵团和第八军的主力步兵部队正面压上最终迫使日军放弃了丹东和新义州向南撤退。这个过程里头虽然击毙击伤了不少日军,但是中国部队自身的伤亡也是非常大,虽然无法计算日军内的伤员人数,但是那时候日军撤退的很匆忙,基本上重伤员都是没能带走,不是自杀了就是被俘又或者被枪杀。

  所以对于日军而言,阵亡的两万八千人和被俘的六千余人差不多就是总损失兵力了。

  而中国部队因为是进攻方,所以很多伤员都能够被转移到后方得到治疗,如果说把重伤员和阵亡人数都加起来的话,那么兵力损失是超过了日军的。而这里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那就是这次的作战中国部队可是总兵力接近三十万人,而日军的主力第二军却是十万人不到,就算算上后面增援的一个师团又一混成旅也就十二万人左右。而且火力上,有着装甲集群存在的中国部队绝对是占据了火力优势。

  在火力和兵力都占据了优势的情况下己方的损失还超过了敌军,这对于沈纲以及马成这些陆军大佬来说有些接受不了,虽然战略上取得了胜利,但是马成依旧担心陈敬云看到了这伤亡报告后会大发雷霆。现在的这支中国陆军可不是前清新军,也不是北洋军,自从国民军建立以来,国民军就从来没失败过,而在插手俄国内战后在鄂木斯克也和前列强之一的苏军干过,两者算是互有胜负,这支打了十几年仗的部队并没有害怕日军或者列强部队的心里,国民军的高级将领也不是那些北洋将领也不是国民革命军的将领,他们可从来没怕过日军。

  所以这种情况下己方遭受了如此大的伤亡让马成有些忐忑,可是他不知道,陈敬云对于日军的印象还来之于后世二战中的日军,以前总是觉得兵力损失对比能够有二比一甚至三比一都算不错了,所以今天听到说己方的伤亡数日也不比日军大多少的时候就是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陆军的伤亡虽然大了点,但是总体来说陈敬云对陆军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的,这支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部队已经慢慢具备了一支强军的素质。

  等把火力以及装备等硬件条件提上去后,跻身世界一流强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旅顺那边情况怎么样了?”朝鲜方向的战事比陈敬云预料的还要好一些,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要担心的就是旅顺那边!

  马成道:“旅顺那边现在采取的是稳扎稳打的战术,虽然进度慢了些,但是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拿下旅顺是迟早的事情!”

  陈敬云点头道:“旅顺那边不用急,我们有时间可以慢慢耗着!”

  旅顺战略性实际上是很小的,因为国民军空军的存在,旅顺港早在一个月前就算是被炸成了废墟,现在那伊势号战列舰和日向号战列舰还在旅顺港内的海底下慢慢生锈呢,加上日本海军历尽了一场东海大海战后让日本海军内部出现了反思的情况,然而根据东海大海战的经验迅速得出了现今的海战中那些低速的战列舰已经无法发挥出主力舰应有的作用,哪怕是火力和防护再强,但是永远都赶不到战场又有何用。而第二舰队里的第4战队沉没了两艘战列巡洋舰,另外两艘战列巡洋舰也是重伤现在正在紧急大修,以至于短时间内日本可用的战列巡洋舰只有天城号一艘。而天城号和两艘长门号以及加贺号这日本为数不多的四艘高速战舰也不能轻易动用,因为要随时防备着中国的两艘炎帝级战列舰。日本的情报部队早已经是确认中国的两艘战列舰受伤不重,并且已经是抢修完毕,随时都能够再一次出海袭击日本舰队,所以日本就是把那些慢速的战列舰一股脑的派出去给货船护航,而天城号和长门号、山城号以及加贺号则是游弋备战,准备随时和中国的两艘战列舰进行决战。

  现在日本海军是一门心思备战,想要一雪前耻把那两艘中国战列舰彻底击沉,此外还得派出大量兵力对海运进行护航,如此一来就是更分不出足够的兵力进行陆上轰炸了,毕竟那些重要的沿海城市、港口都是有着诸多岸防炮的,日本海军要对这些城市进行岸上轰炸的话,不派出主力舰来可不行。

  短时间内日本海军也就用不上那个旅顺港,也是没有能力进入渤海湾地登陆作战,日本陆军的兵力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朝鲜和旅顺,而朝鲜正是需要大量兵力增援的时候,日本人又不傻,不会在朝鲜没有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就贸然登陆渤海湾沿海地区。

  旅顺虽然扼守渤海湾,但是在这场战争当中,却是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来,中国也就没有击破攻下旅顺的要求,这上头不急,梁训勤没有来自上头的庞大压力所以也就慢慢来,用大口径火炮慢慢炸,空军方面也是天天去轰炸,而地面上面对那些乌龟壳一样的堡垒,梁训勤没有用步兵去硬攻,而是用挖地道一路爆破上去,虽然进度缓慢的同时也耗费了无数炸药,但是胜在安全伤亡小。

  按照这样下来花上五六个月,梁训勤的第三军拿下旅顺是迟早的事情,不过也不能等的太久,时间一久了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意外。

  日本东京,上原勇作和陆军的其他几位大佬们也是忧心忡忡,面对着朝鲜战局的败坏,日本陆军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不但有来之于海军的指责还是来之于政府方面的风言风语,此外更有来之于广大国民的责难,甚至不少人已经是喊其了白川义则是卖国贼的口号。

  说起来白川义则也满倒霉的,开战两月来他的表现算得上是不错了,当中国的装甲集群突破了古楼子防线后,白川义则的种种战略决定都算得上是没有错误,即使放弃丹东和益州郡保存实力突围的做法也不算错。但是这场战争中左玉刚的装甲集群的出现却是让他的正确做法都出现了失误,最后是损兵折将退守清川江。

  兵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反坦克力量,更加没有装甲力量的白川义则败的不冤,此战失败的责任并不在他身上,这一点是上原勇作等陆军大佬们都是承认的,但是丹东战役的失败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而这个人除了白川义则外还能是谁。

  七月八号,白川义则被日本陆军召回,虽然表面上说的是述职但是撤换的意思已经是一目了然了,日本派遣皇族将领梨本宫守正大将前往朝鲜,接任日本驻朝部队的最高司令官并兼任第二军司令官。

  日本方面除了高层将领的调动外,还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外交联络。

  东京的某栋小院子里,一个日本人正在和一个满脸胡子的斯拉夫人轻声交谈着,那日本人轻声说着:“现今我们两国都有着共同的敌人,从这一点上我们两国是有着合作的基础的!”

  而那斯拉夫人也是点头道:“不错,中国帝国主义强行插手我国内政,至今还霸占着我国诸多领土不走,更支持那些白军!如果可以,我们是非常愿意和贵国展开合作的!”

  “不过!”话到这里那斯拉夫人停顿了后会才道:“至于要怎么合作?战后如何安排这倒是个问题!”

  那矮小的日本人呵呵一笑不以为意:“只要有了合作的基础和诚意,剩下的那些都不算是问题了,您说是不是!”

  这两个接头的外交人员一番密谈后迅速回报给各自的政要们,以至于东京和莫斯科都是发生了一场小小的争论。
首节 上一节 403/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