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第436节

  陈敬云对斯密特医生一直都是很客气的,斯密特医生早年虽然只是个名不经传的苏格兰医生,不过却一直都是担任着陈敬云的私人医生,基本上陈敬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虽然深得陈敬云的信任,但是斯密特同样知道假如因为自己的医术而导致陈敬云或者陈敬云家人而出现问题,恐怕现在的信任就会成为他的催命药,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医术的研究,毕竟他除了是陈敬云的私人医生外,同样还是南京医院的特聘副院长,常年坐诊南京医院的。

  斯密特医生的确也是有能力,这两天后,林韵的病就已经去了一大半,看着坐在床边的陈敬云,林韵露出歉意:“都怪我这身子,让你的行程都拖延了!”

  陈敬云把削好的苹果切了一小块后拿过去:“不碍事,反正现在时间也多,在天津这边多停留几天也没事!”

  说是没事呢,但其实上陈敬云的全国巡视行程都是安排好了的,在这个城市待几天,路上要多久下面人都是有着周密安排的,如今陈敬云在天津多待了好几天后,后面的行程全部都得往后推,不过却也没人敢为此抱怨什么。

  三天后,密斯特医生仔细的检查过后道:“得益于夫人平日里的保养较好的身体,现在这病已经是好了!”

  这病好了也终于是让陈敬云送了一口气,既然林韵没事了,而陈敬云也不好继续留在天津,他还得去东北四省巡视呢,那边的官员为了等待他的这次巡视,可是从年初的时候就开始准备了,他也不好继续这么拖下去。

  “你先留在天津这边疗养一段时间,我先去东北那边看一看,等我回来了后再看你。接下来的南下行程你也不要陪着我走了,先回南京休息。”陈敬云如此说着,他的全国巡视一是漫长的路途,可是会持续很久的,继续让林韵跟着他走也不好。

  说到这里陈敬云想了想后又道:“我让罗漓和雨薇也和你一起回去!”

  陈敬云如此安排,林韵自然是低声说好,虽然心里因为陈敬云一路上就和蔡凝那个女人待在一起有些不舒服,但是也没说什么。

  次日,陈敬云说过让林韵好好休息后就是再一次启程去东北,这一次他身边的女人就只剩下了蔡凝一人了,至于其他的军政要员也是有些替换,李连阳和燕井邝这两个人是继续跟着,而洪子泰则是留在了北平。

  一路上燕井邝却是有些不太甘心,原本他都打算着要花些心思把陆小曼送到陈敬云床上去的了,但是没有想到林韵的生病让陈敬云提前离开了北平,这人都走了他自然也就不好继续把这事办下去了,不过现在的燕井邝却是没有死心,因为根据陈敬云的全国巡视安排,等去了东北四省后,他还得往南边去,到时候是沿着京广铁路走,那时候还得再路过北平一次。燕井邝就想着,等到了北平后自己再想想办法,把那女人送到陈敬云床上去。

  陈敬云可不知道燕井邝心里的这些小心思,因为林韵的生病,让陈敬云这些时候的心情也是不太好,到了东北后也是懒得去看什么风景名胜了,基本上剩下的全都是工作行程。路过唐山的时候,陈敬云去了唐山钢铁厂,这个唐山唐铁厂乃是唐山钢铁公司的主要钢铁厂,虽然唐山钢铁公司在北平、天津都有着另外两家的钢铁厂,但是唐山钢铁厂无疑才是最大的那一家。

  这家钢铁厂同样是华夏银行和伯利恒公司合资企业,号称是好建设亚洲第一家钢材产能超过两百万吨的超大型钢铁企业。

  不过这家钢铁厂还没有完工,现在还在施工建设当中,陈敬云去到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一片工地而已,所以匆匆看了一番后就是继续奔赴东北四省。

  这一次来东北,陈敬云不但要看当地的军事国防,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支持东北的工业发展,在陈敬云还没有到沈阳的时候,经济发展司的司长刘大均、工商部总长周学熙等一大票重要官员已经提前抵达沈阳,为发展东北工业已经提前进行了多项的准备工作。

  除了政界高官外,此外还有大批的国内实业界和金融界的人也是组团陆续抵达沈阳。所为者就一个,那就是开发东北。

  “东北的资源丰富在前清时代就已经被初步发现,主要集中在铁矿和煤矿,此外其他的铜、金、锌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国内统一后虽然也初步开发了东北的资源,但是受限于国内技术和资本,此外以及国防安全的缘故,所以开发力度一直不大!只重点开发了抚顺煤矿和辽宁铁矿!而这两处的开发在力度上也远远不如国内其他矿产的开发!”刚到了沈阳,新任工商部总长周学熙就是开始对陈敬云解释着东北现在的初步概况。

  周学熙,这个人算得上是老北洋了,在前清时代就是重要实业界的强人,随后在北洋政府里也担任财政部总长这个要职。后来北洋崩溃后,他跟在段祺瑞等人后面主动投诚了南京共和政府,由于他主要涉足的是实业经济方面,并不像段祺瑞那些军方大佬一样让陈敬云忌惮,所以段祺瑞等一大批北洋的重要角色被陈敬云安排了虚职,不久后更是陆续退出高层位置。但是周学熙却是一直活得滋滋润润,国民军攻占北平后,他就是担任北平特别市的市长,对国民军初步控制北平局势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后来在发展北平的工业经济上也是卓有成效。

  对于有能力而没有威胁的人,陈敬云向来是大胆用的,所以很快就被调任到了浙江省任职副省长,不久又是调任工商部任职商务司司长,并在1921年调任上海任职上海市市长,任期里为发展上海工业经济可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凭借着这些资历以及他的能力,才能够在1925年筹备第三届内阁的时候,被陈敬云看重调入内阁任职工商部总长。

  周学熙也算得上是老北洋派系里仅次于唐绍仪的重要角色了,而担任工商部总长后,陈敬云就告诉过他,他的任期里重要的事情就一个,那就是把东北的工业给发展起来。所以刚上任不久就是他就是开始研究东北的资源概况以及发展的方向,并且在陈敬云到达东北沈阳之前,提前半个月到了沈阳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

  站在周学熙身边的乃是新任经济发展司司长刘大均,这人可比周学熙年轻得多,不过三十四岁,对于一个经济官员而言,这是很年轻的年龄了。

  “东北这边不但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农业资源也极为丰富,现今国内其他省份移民来的新移民虽然已经开发了不少东北土地,但是还是可以继续移民的,如此不但能够解决关内省份人多地少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最大程度上开发东北的土地资源,假以时日东北成为我国的重要粮仓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刘大均的年龄虽然比较轻,但是他资历也不算浅了。他辛亥年前往美国留学,1915年从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回国那会国内刚刚统一,对各方面的人才都紧缺无比,他这些的人才自然是能够轻易被得到重要的,先是在东南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随后受时任经济发展司司长的马寅初的邀请,进入经济发展司中任职,担任经济发展司经济调查处主任,1921年升任经济发展司副司长,成为国内的少数几个政府经济学家中的一员。马寅初在今年的内阁换届后进入内阁担任财政部总长,他刘大均也是顺势起来担任经济发展司司长了。

  经济发展司司长这个职位在中国现今的政府体系里一直都是较为特殊的,虽然没有明确的权力,表面上指示经济顾问,智囊团的角色,但是实际上呢,经济发展司可是掌控着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大方向,里面是的虽然说都是官员呢,但是清一色是经济和工业方面的专家出身,做的也都是经济研究之类学术性的工作,和周学熙、庄楠这种传统性质的官员不同。

  而现今政府体系里大批重要官员都跟着陈敬云汇集在沈阳,而且还有大批财团的人员也是汇集到沈阳,可见政府开发东北资源的决心已经彰显无遗。

  就在陈敬云刚抵达沈阳的第三天,就是召开了一个扩大规模的会议,不但有着诸多政府官员出席,还有着大批的商界人士出席,会中陈敬云明确表示,国家开发东北资源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

  而为了吸引金融在东北进行投资,当天就是宣布政府将计划把抚顺煤矿、辽宁鞍山铁矿建设成超大型的矿区,并计划在这一地区兴建一做超大规模的钢铁企业。

  两开发这两个超大矿区,并且建设一个超大型的钢铁厂,所需要花费的资金自然是天文数字,但是在巨额投资的背后所代表着的却是海量的利润。

  中国的经济发展一天比一天好,尤其是1924年下半年开始,受益于美国经济摆脱战后经济危机影响并进入繁荣增长阶段,哪怕是隔着万里大洋也是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极大的好处。如今中国到处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他工业产量先不论,但是这钢铁的需求却是一天比一天大,要不然人家伯利恒公司嫌钱多了要和华夏银行合资兴建唐山钢铁公司啊,不就是看中了中国日益增大的钢铁市场嘛。

  所以这年代在中国投资钢铁行业,基本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所以东北要大规模开发煤矿和铁矿的时候,国内的大批金融财团都是闻风而来,不但有着金融老大华夏银行,还有着东南银行以及华兴银行等国内一大批金融资本。除了这些金融资本外,国内固有的数大钢铁企业也是跟在一边,意图扩大规模。

  不但有着国内的资本,就连国外的资本也是跟了进来试图分一杯羹。

  而陈敬云的到来,正式拉开了大规模开发东北资源的序幕!

第〇六二二章 财团垄断

  就在陈敬云抵达沈阳短短三天不到的时间里,东北大开发就已经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首先的自然是煤矿和铁矿方面的开发,由国内数大企业联合投资对抚顺的煤矿增资开发,并获得了由华兴银行提供的大批贷款,融资后抚顺煤矿资本一举摆脱了之前紧缺资金的局面,获得了资本投入的抚顺煤矿发展为国内数大煤矿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除了芜湖煤矿外,本溪湖、阜新这两个煤矿区也是得到里大规模的投资,根据经济发展司的预计,假如东北地区的主要煤矿基地得到了大规模开发,那么到时候东北的煤炭产量轻轻松松都能够突破两千万吨以上,而要知道现今整个中国的煤炭产量也不过四千多万吨而已。

  正所谓煤铁不分家,东北的煤矿得到了大规模融资进行开发时,东北的铁矿资源也是同时得到了大批的资金投入,而和煤矿的投资较为分散不同,对于铁矿的投资则是比较集中,由国内的其他数家大型铁矿以及钢铁企业联合成立的鞍山矿务公司可是一次性就获得了超过三百万元的巨额资金,而且这还只是启动资金而已,后续鞍山矿务公司还会继续向资本市场融资。

  东北要大规模开发煤铁矿,那么自然不去可能说只建了煤矿和铁矿就可以的,这些资源挖出来的总需要用掉的,所以政府打算用原来日本满铁投资建设的鞍山制铁所为基础,进行大规模的扩张,建设一个超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而这个筹备中的公司也被命名为鞍山钢铁公司。

  根据经济发展司的招标规划,这个依旧在筹备中的鞍山钢铁公司初步的投资金额就是高达三千万之巨,而后续第二期投资视情况还会高达两千万。单单是这前面的两期投资就是超过了五千万元,丝毫不比当年开发芜湖铁矿的力度弱上多少,甚至还更强。因为当年的芜湖铁矿开发是钢铁厂和铁矿加起来的投资才是五千万左右,但是这个鞍山钢铁公司单单自身的投资就是超过了五千万元,而鞍山矿务公司和芜湖矿务公司,本溪湖矿务公司这些说白了就是给鞍山钢铁公司配套用的,这整个鞍山铁矿的开发计划所涉及的资金少说也得七八千万以上。

  当然这么庞大的资金自然是不可能一次性就拿出来的,而是分成了多期投资,先投入一部分后获取了利润后,一边用企业自身的利润扩大生产规模,另外一方面则是投资方继续追加投资,整个开发计划可是会持续五年以上的。

  不过这些年来经济发展司已经意识到了国内的财团影响力太大,所以这一次对鞍山钢铁公司所采取的都不是直接股份投资,而是采取贷款的模式。在经济发展司的主导下正式成立了鞍山钢铁公司工商部下属的矿务司占据百分之三十,东南钢铁占据了百分四十,芜湖钢铁公司占据了百分二十,剩下的鞍山矿务公司占据了剩下的百分之十。

  而建设资金则是从国内外的银行中贷款,第一期投资所需的三千万资金中,华夏银行就是单独提供了半数一千五百万元,财政部控股的交通银行提供了五百万,外资的英国汇丰银行提供了六百万,而剩下的四百万则是美国花旗银行所提供。

  和煤矿乃至铁矿的投资比较分散不同,鞍山钢铁公司的投资方则是比较集中,这不集中也没办法,因为其他的小投资方根本就拿不出来那么多钱投资,能够对这些超大项目进行投资的也只有国内外的那些大银行了,毕竟动则数百上千万的现金投入可不是普通金融资本可以涉足的。

  而从这个贷款的提供中,可以看得出来,国内的重工业发展中,华夏银行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出手就是高达一千五百万元的贷款,这等力量是国内的其他银行所无法仰望的,甚至就连这些年发展迅速的国家控股的交通银行也是远远跟不上华夏银行的扩张步伐,交通银行虽然是财政部控股,在业务上有着天生的优势,后来又是从中国中央银行手中接过了公务员工资发放这项超大规模的业务,更是让交通银行如此日中天。

  这些年来政府虽然一直不主张国家插手工业经济活动,但是有些领域依旧是需要政府进行投资并掌控的。比如银行业,当年政府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把货币发行权从华夏银行手中给拿了回来,随后建立的中国中央银行成为了一个金融监管和普通商业银行于一体的产物,不过这种模式很快就是被国内的经济学家们猛烈批判,认为如此的中央银行依旧违背了最基本的金融活动原则,不得已之下政府只好把中央银行进行再一次的拆分,把全部商业银行的业务转给了交通银行,剩下的中国中央银行就只成为了一个担任货币发行,金融监管的机构。说是银行,但说是行政机构还更恰当一些。

  而接受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业务后,国家控股的交通银行的发展速度是如日中天,现在已经是和华兴银行争夺着国内第三大银行的位置了。

  然而即便有着国家资本支持的交通银行在融资规模上依旧无法和华夏银行相提并论,而融资规模也就代表着这家银行的实力,毕竟银行要赚钱,主要还是依靠向企业提供贷款,融资能力越强,所能提供的贷款越多,那么银行的赢利能力也就越强。

  而直接投资企业这种事情已经慢慢被华夏银行甚至东南银行等银行所抛弃,毕竟直接投资实业的话不但获利较少,而且投资时间太长。而更关键的是现在经济发展司方面已经是严格限制国内外的银行直接投资实业,虽然不是说直接禁制,但是也是设置了重重的障碍,从各种法律条款来说银行直接投资建设工厂等实业是可以的,但是实际上这些投资行为是很难得工商部的批文。

  就算是华夏银行这些年来也是收敛了许多,除了原有的控股企业外,这么多年来也就只和伯利恒公司合资投资了一个唐山钢铁公司而已,而这个合资可以得到了陈敬云亲自批准的,要不然真的很难获得批准。

  当然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这些银行如果铁了心要涉足实业界,也会有诸多的办法可以办到。倒是这些做下来的后果却是很严重的,中国如今的财团垄断已经非常严重,经济发展司和财政部以及工商部等一大圈政府官员做梦都想改变这种局面,尤其是华夏银行垄断了中国绝大部分重工业,东南银行又垄断了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生丝,此外东南银行和华兴银行的下属企业加在一起几乎垄断了国内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纺织市场。这种情况在国内一大票经济学家们看来是绝对无法忍受的。

  只不过陈敬云对财团垄断一直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面的那些官员们也是无可奈何。陈敬云之所以默认了这种局面,因为在他看来现在中国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工业,而这种情况下适当的垄断也是可以接受的,反正陈敬云有自信不管经济怎么搞,都脱离不了他的掌控。在官本位思想浓厚的中国,财团的垄断要是没有自己的默许,不用几年时间就得崩离四散。所以目前来说,财团垄断对中国的经济是好处大于坏处的。

  陈敬云不动,下面的那些官员也无可奈何,但是虽然动不了这些财团,但是给他们制造一些小麻烦却是轻松无比的,就比如说这一些的鞍山钢铁公司招标,按照国内东南银行和华兴银行的实力,拿出几百万里进行贷款也是轻松的,可是愣是没得到提供贷款的机会,反而是两家外国银行得到了提供贷款的机会,只能干看着赚钱的机会溜走,这里头说没有猫腻肯定是假的,很简单,经济发展司里的刘大均在最后关头把这两家银行从候选列表里划掉了。
首节 上一节 436/7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理想年代

下一篇:史上最牛驸马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