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昏君

大宋昏君 第173节


“去了你们就知道了。”赵桓并没有直说。

“陛下,奴婢这就去通知殿前司。”曹东升躬身道。

“站住!”赵桓叫住他:“叫殿前司干什么,朕这次是微服出宫,叫尚衣间给朕准备件老百姓的衣服。”

曹东升退出文德殿去找尚衣官去了。李纲等人更是摸不着头脑了,皇上不说又不好问。

“这里没有外人,你们三个没有对朕说什么的吗?”赵桓问道。

皇上越来越神秘莫测了,说话都这么高深。李纲忍不住道:“陛下想让臣说什么?”

“你们五个曾经的辅政大臣,”赵桓指着这三人:“如今白时中被贬回家种田去了,那是他咎由自取。陈过庭嘛……”赵桓没有再说下去。

孟谷饶突然跪了下来:“陛下,老臣认为陈大人无措,陛下应该为其昭雪。”

李纲与何栗对望一眼,二人也跪了下来:“陛下,臣等恳请陛下为陈大人平冤昭雪。”

赵桓哈哈一笑:“嗯,你们不怕朕责罚,也要给陈倔驴申冤,足见陈倔驴确实有点儿冤枉。不过,”赵桓话锋一转:“朕想知道,朕赐死陈过庭,你们心里有没有骂朕?”

三人互相对望一眼,竟无一人敢应答。若是从前,李纲定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何栗早就公开对赵桓指责了。

可现在这个皇帝变得越来越有威严,越来越让人惧怕,李纲等人竟不敢吱声。

赵桓有些扫兴:“这要是陈倔驴在这,他肯定敢跳出来指责朕。陈倔驴这脾气,不给强权低头,呵呵,朕倒是有点想他了。”

“陛下,臣等不敢骂陛下。可陈大人之事,陛下有错。”何栗跪地道。

“朕知道,知道陈过庭无罪。可朕若不然如此,这虎衙司能这么快建立,这税收能这么顺利?”

李纲等人沉默无言。

不一会儿尚衣官带了一件衣服,早有宫女过来服侍。赵桓一边穿外衣一边道:“朕这就带你们去见见一位老朋友,朕保证见了他之后你们就不会再对朕有怨言。”

……

京城西南的九仙山真是个好地方,这里风景秀美,景色宜人。

赵桓等人来到九仙山下,旁边一条小溪从山涧流淌而下,溪水清澈见底,溪水旁住着几户人家,有户人家的柴门外面几只小鸡在捉食。

“龙公子,我们来这里干什么?”李纲擦着汗问道。

山路崎岖,五人走来后已然额头冒汗。

赵桓笑道:“这里山明水秀,咱们来游玩游玩。”

孟谷饶不乐意了:“我开封府尹还一大堆事要处理,要玩你们玩吧,我先回去了。”

“你敢。”赵桓叫住他:“有为,这老东西敢下山,回去你就打他的屁股。”

曹东升有些不知所措,离开京城,再无君臣之防,几人放松自在了许多。

“朕好久没出来散散心了,你们陪朕爬爬山,咱们君臣之间说说话。”赵桓说完头也不回的自顾往山上走去。

李纲等人互相对望一眼,虽万般的不情愿,但也无奈。各人摇着头跟了上去。

“李纲,你觉得当今天下,最需要的是什么?”赵桓问道。

李纲快步跟上:“当今天下最需要的是一位明君,治国之君。”

“别将我的军,我问的是老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老百姓最需要的是能够吃饱穿暖。”孟谷饶突然插嘴道。

“嗯,”赵桓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何栗叹了口气:“却不知百姓连吃饱饭都是奢求啊,赋税沉重,再有个天灾人祸。加上贪官搜刮敛财,再就是土地贫瘠,种粮收获甚微。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百姓这小麦一亩地产多少?”赵桓突然问道。

孟谷饶答道:“小麦不足一石。”

赵桓皱眉:“这么少?”

“这还是肥地产量,贫瘠土地更是稀少。”

正言语间,五人来到了山腰下。

这山腰中间是一大块平地,平地中间有座小屋。

小屋旁边一头裹毛巾的老人正在收拾土地,他用耙子细心的翻着。

李纲等人看到他的背影呆住了,老人直起腰摸过头上毛巾擦了擦汗,他一回头发现了赵桓等人。

何栗大叫:“陈大人!”

第一百五十五章 摊丁入地不加赋

那农夫赫然就是陈过庭,陈过庭扔掉耙子,慌忙过来行礼:“陛下。”

赵桓笑着问道:“怎么样,这种地不容易吧。”

陈过庭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这不下地不知百姓苦啊,老夫一辈子也没出过这么多力气。”

孟谷饶遇见了鬼一样看着他:“老倔驴,你不是死了么?”

陈过庭瞪着眼:“怎么,孟炕头,你死了我都不会死。”

旁边曹东升笑着道:“孟大人可不会这么想,奴婢看到他下朝时经常念叨你。”
首节 上一节 173/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