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昏君

大宋昏君 第370节


突然一影一闪,那名衙役又站在了自己身前。

老汉终于知道对方是猫耍老鼠的戏耍自己,吓得跪地大叫:“官爷饶命!官爷饶命啊!那,粮库那袋子里是稻糠和沙子,小人绝不会说出去。求官爷饶命,饶命啊!”

仇天霸长鞭挥起,卷住老汉的脖子,老汉气为窒息。

对于仇天霸这种人来说,杀人是一种享受。他用鞭子将老汉吊在了树枝上。亲耳听着鞭子在老汉脖子上越缠越紧,就跟蟒蛇缠住猎物一样。

终于这名老汉舌头伸出,两眼突出双腿发直不再动弹。仇天霸这才松开鞭子,然后冷笑一声消失在树林中。

过了两天,吴革又带人来到府衙:“刘大人,你说赈灾粮已经全部发到了粮库,不知可否带本将军去粮库看看?”

韩铁心笑着道:“吴将军,下官叫你来正是为了此事。这就烦请吴将军跟我们到粮库走一趟,只要吴将军验收完毕,下官这就开始按照登记人头开始发放粮食。”

吴革一抱拳:“韩大人,本将军也是公务在身。以前若有得罪,还请海涵。”

韩铁心回礼道:“吴将军说哪里话来,吴将军是奉了陛下之命而来,自当如此。咱们这就到粮库去吧!”

到得粮库,只见粮库门口派了重兵把守,韩铁心与刘豫等人命令打开粮仓。

随着粮仓大门打开,映入眼前的是一摞摞,一堆堆,数也数不清的粮食。吴革暗暗吃惊,他们是怎么快弄来这么多粮食的?

刘豫一摆手:“来人!打开粮食,让吴将军查验查验!”

刘豫几名手下掏出匕首将一袋粮食切开,‘哗啦’一声,里面的粟米撒了一地。

吴革捧起一把粟米,放在鼻端闻了闻,又捏了几粒放到嘴巴嚼了嚼最后点了点头:“嗯,这粮食还不错!”

刘豫手下的苏元忠在一旁笑着道:“那是自然,这可都是当年的新粮,没有一粒是陈粮。这些不但可以给灾民当口粮,也可以直接做种子。”

韩铁心凑过去:“是啊,刘大人带来的圣旨下官已经看了。下官这就颁布告示,海州的百姓可以免费领一年口粮和一季的稻种。”

吴革看着堆成山的粮食,初步计算四万石粮食应该不会少。这些粮食若是能全部发到百姓手中,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吴革的手下,那些御前侍卫也跟着在粮库转了几圈,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四万石赈灾粮,埋在里面的两万石沙子都被外面的粮食盖住了,看外表绝对看不出来。

吴革拍了拍手:“刘大人,韩大人,本将军想自己亲自查验一下!”

韩铁心面露难色:“这个...”

刘豫走过来打个圆场:“吴将军谨慎小心,这是应该的,请!吴将军可以随便看。”

吴革使了个眼色,手下的几名侍卫跑到一边,有的爬到粮仓顶上。他们挑了几袋粮食割开一看,果然都是粒粒饱满,都是上好的粮食。

几名侍卫冲着吴革点了点头,吴革心中一动:“不知可否将这袋子底下的翻出来看看?”

韩铁心吃了一惊,他想上前阻止。被刘豫拉住了手:“吴将军想查看,可以随便看。”

吴革吩咐手下:“你们几个,将上面这些粮食搬下来!”

手下侍卫开始一袋袋的搬运,韩铁心额头见汗,刘豫却是镇定自若。

“韩大人,你为何流这么多汗?”吴革问道,他早已看出不对,这韩铁心似乎是害怕担心着什么。

韩铁心假笑了一下:“哎,这粮库狭小。热,太热了!”

他说的没错,这里确实够热的。整个粮库确实也堆满了粮食,吴革手下的侍卫搬了上面几层就发现这些袋子没地方放了,而吴革并没有要停手的意思。

眼看再搬下去下面的沙子就露馅了,韩铁心更是紧张万分。就在这个时候刘豫笑着说道:“吴将军,这粮库狭小,再搬下去就要将搬出来的这些放到外面去了。本官刚得到琅琊县来报,陛下已经到了琅琊县,现在正往海州来的路上。想是离着海州已经不远了,吴将军先在这里搬着,我和韩大人去府衙准备准备,迎接陛下。”

韩铁心擦了擦汗:“是是是,吴将军且先在这里忙着。我们先回府衙了。”

吴革这才明白,韩铁心之所以紧张原来是知道陛下要来了。于是一拍手:“你们几个,看看这几袋有没有问题?”

几名侍卫划开几袋粮食看了看,均摇了摇头。

吴革一抱拳:“如此叨扰了,本将军告辞!”挥手对部下道:“我们走!”

韩铁心额头的汗水滴答而下,吴革要是再往下翻,下面的一摞就是沙子了。刚才真是危险,差点就露馅。

第七十七章 日本传来加急信

赵桓一行人处理完琅琊县的事宜就开始往海州赶,他们现在扎营休息。赵桓他们围着火堆烤着獐子肉。休息的时候曹东升还是忍不住问:“陛下,您任命高二为琅琊县代县令,这合适么?”

“高二,李浩然将琅琊县交给了他,他处理的井井有条。你没有发现,琅琊县的百姓现在对他都很敬佩么。朕用的是治世的人才,而非只会四书五经的书呆子。李浩然是个好官,可他不适合做官。”赵桓将一条獐子腿放在火上烤着。

南宫怜儿好奇的问道:“陛下,你为什么这么说?”

“李浩然这个人,朕没有看错他。确实也是个好官,可为官之道只想做个好官也是不行的。贪官要奸,清官更要奸。只有这样才能对付那些贪官。你看孟谷饶,他够清廉的吧。可大宋若都是孟谷饶这样的清官,天下会大乱。”

曹东升吓了一跳:“陛下,没有那么严重吧。”

赵桓笑了笑:“孟谷饶做得好一个开封府尹,可他做不好一个户部尚书。这其中的区别你知道是为什么么?”

曹东升恍然大悟:“陛下的意思是物尽其用,什么样的人才适合什么样的位置。”

赵桓点了点头:“朕相信高二能做好这个县令,虽然他不是举人出身,原只是衙门一无名小卒。就当是朕破格提拔吧,朕看的是政绩。只要你有这个能力,贩夫走卒朕都可以用。”

“话虽这么说,陛下。臣妾觉得还是读书人才能为官。”南宫怜儿劝道。

赵桓将手里的烤獐腿寄给她:“怜儿,你大病初愈,多吃点补补身体。”

汴京皇宫,李纲等四个辅政大臣人慌慌张张的来到了仁明殿。

朱琏正在和小皇子赵昕玩游戏,见到这面色沉重的四个大臣吃了一惊:“李纲,你们这是?”

李纲寄上来一封书信:“娘娘,陛下不在京城。臣等四人奉命处理政务,可这份奏折上的事情太多重大,臣等不敢私自做主,还请娘娘做个决断。”

朱琏讶异的接了过来:“李纲,陛下曾经说道,大宋一朝后宫不得干政。这些政务还是你们处理吧,你们处理不了的就等陛下回来再做决断。”
首节 上一节 370/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