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昏君

大宋昏君 第376节


完了,定然是露馅了。赵桓笑着收起长剑:“刘豫啊,你们辛苦了。”说完将长剑扔给了令狐云龙。

太他妈的吓人了,这如同在鬼门关走了好几遭啊。刘豫只感到后背一片潮湿,汗水湿透了脊背。

“传朕的旨意,海州赈灾一事不再有刘豫和苏元忠指挥。让吴革和,和,曹东升,你配合吴革将赈灾粮往下面的县镇发放。”赵桓背着双手。

刘豫更是吃惊,若是将赈灾粮的事宜交给吴革,那自己还怎么能作弊。再者说,这吴革一接手立刻就露馅了。

苏元忠这时也悠悠的醒转,看着眼前一切,只见刘豫还好好的跪在那儿。知道假粮食的事还没有被发现,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陛下不可啊,臣好不容易理清下面报上来的人员名单,再者很多事物若是让吴革接手他们也不熟悉。”刘豫说道。

赵桓皱了皱眉:“不熟悉就学!你与苏元忠都累成这样了,朕怎么再忍心让二位爱卿再操劳。那吴革在大牢内不能让他继续吃闲饭,让他滚出来!”

苏元忠爬过去:“陛下不可啊,韩铁心一案吴革还脱不了嫌疑,怎能让他继续出来主持事物。”

赵桓看着他:“韩铁心一案朕已经派人查了,很明显是有人栽赃。吴革当时也有不在场的证据,再者那侍卫腰牌并不是吴革手下的,因为吴革带来的人他们的腰牌都在各自身上。此事朕会继续查下去,吴革必须戴罪立功!”

刘豫还想再劝:“陛下,就让我和苏大人来吧。我们熟悉海州事物,镇县赈灾事宜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这就开始往下面发放。”

“刘豫!”赵桓大怒:“你想抗旨么!朕怎么能忍心让你们这些忠臣再操劳,什么也别说了。此事交给吴革和曹东升负责!:”

“臣不敢!”刘豫不敢再说,心中却是大急、。

苏元忠心中一动:“陛下,赈灾事宜交给吴革将军也可以,那这粮库的事还是我和刘大人来吧。毕竟出货进货的单子都是我二人做的,臣等深受皇恩,这粮库事情简单,要不我二人闲着也没事可做。”

刘豫大喜:“正是!陛下,就交给我们吧。”

赵桓想了一下:“那好吧,粮库的事就交给你俩。朕将吴革放到下面去,累死他个王八蛋。元忠啊,你好好休息,朕走了!”

“恭送陛下!”

赵桓带着众人撒丫子遁了。刘豫和苏元忠看着赵桓远去的背影二人立刻瘫坐在地上。

“刘大人,陛下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苏元忠问道。

刘豫摇了摇头:“应该不会,若是陛下知道这是假的粮食,咱俩脑袋早就没了。”

苏元忠大急:“那,那眼下怎么办。赈灾事宜一旦交给吴革,那吴革要是来拉粮食到下面县镇,咱们这粮库哪有多少粮食了。岂不是还会暴露?”

刘豫叹了口气:“我早给王爷说赈灾粮这事不要去趟这趟浑水,王爷偏偏不听。陛下可不是吃素的,咱们凑不够这四万石粮食,谁也别想活命。我这就火速通知王爷,就是抢,也得把这粮库的窟窿堵上。”

赵桓乐不可支的回到府衙:“哈哈哈,你们看刘豫和苏元忠吓得那样,尿都快撒裤子里了,哈哈,好玩。”

曹东升还不太明白:“陛下,您为什么不揭穿他们?”

“啥啊你,朕现在若是办了他们。这剩下的粮食怎么弄?看着吧,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将粮库填满。到时候再抓他们不迟。”

曹东升与令狐云龙对望一眼,对赵桓是万分敬佩。这狗皇帝看起来不学无术,玩起心机来当真让人不寒而栗。

刘豫和苏元忠回到住处,二人一夜无眠,心中惊慌。夜班三更之时,门外悄无声音的走进来一个人。

外面都有侍卫把守,这人竟然如入无人之境的进来了。刘豫大惊,以为是刺客。仔细一看后不仅又惊又喜:“王,定王爷!”

赵易,宋神宗赵顼第十五子,母林婕妤。初授武成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祁国公。哲宗朝,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永宁郡王。是后累换节铖,历任尹牧,封睦王。徽宗朝,历太保、太傅,进封定王,他还是赵桓的皇叔,可谓地位显赫。

赵易冷冷的道:“你们干的好事!”

刘豫与苏元忠吓得跪地道:“求王爷恕罪!”二人心中却骂,明明是你贪图那两万石粮食,怎么又怪罪到我们头上。

定王赵易大大咧咧的进屋坐了下来:“谁让你们私自杀了韩铁心的?!”

原来他是为了这事,于是刘豫就将韩铁心逼死李浩然一事说了出来:“王爷,我们不杀韩铁心,他定会将我们供出来。”

赵易大怒:“哼!供出来又怎样,咱们若是将四万石粮食的空缺补上,那韩铁心又供我们什么?赵桓来海州的目的是什么你们还不知道么,很明显皇帝心中早已雪亮,他知道海州贪腐颓败,于是亲自御驾海州府。本王我本想将罪责都嫁祸到韩铁心头上,你们可倒好,现在将人给我杀了!”

“下官该死!求王爷恕罪,恕罪!”刘豫和苏元忠吓得不住磕头。

“行了,都起来吧。本王就知道你们这几个废物办不成事,是以亲自前来海州。赵桓,哼!咱们走着瞧!”

第八十三章 四万石粮至收网

“王爷,陛下下旨让吴革负责县镇的赈灾事宜,可这粮库只有一万石粮食,还缺两万石,这可如何是好?”刘豫问道。

赵易冷笑一声:“我就知道,本王来的时候已经带来了赈灾粮。这两万石粮食是送江南之地连夜运过来的。你们记住,这四万石粮食你们要一粒不少的全部发下去。赵桓不是要做个榜样么,咱们就成全他。”

定王爷,当年差点就立了太子。后因为群臣拥护赵佶,僵持不下的时候赵易主动放弃。当然其中内情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赵佶登基以后对这个定王爷是恩宠有家。

就连赵桓对这位皇叔也很是尊敬,而且赵易在朝廷中的口碑还不错,没想到他是这么一个人。

“王爷,请恕下官一言”苏元忠低头道:“咱们把四万石粮食都发下去,那王爷您岂不是亏的很多。”

赵易眼角抽搐了一下:“岂止是亏损,单是从别的粮号往这边运的运费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再者加上高价收购的这些,本王近乎倾家荡产。”

刘豫与苏元忠二人大惊,他俩在朝廷中都是靠定王罩着的。要知道朝中之所以都对赵易满是好口碑除了赵易为人低调外,出手大方也是出了名的。他每年都会给朝中官员送礼,这也是他口碑好的原因之一。

赵易聪明之处在于他送礼不会送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那是行贿。对于那些清官或是看起来廉洁的官员,他送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往往又都是对方所喜爱的。

比如枢密院院事喜欢喝茶,他逢年过节就会送上一两斤茗茶,而且茶叶必定是对方平素最喜爱的那种,有的更是花钱买不来的好茶。

若是对方喜欢抚琴弹曲,他又会弄到一幅千年古筝相赠。是以只要定王爷开口,这些官员一般都没有不帮忙之理。

广元粮铺虽然表面上与赵易没有关系,但很多官员都知道官员粮铺与赵易私底下关系不一般。

只有他的心腹知道广元粮铺最大的股东就是定王爷赵易。

赵易面露凶色:“记住,皇帝不可能永远呆在海州。苏元忠,你要好好表现,争取赈灾事宜完毕,让陛下封你为海州知州。到时候咱们给了百姓多少粮食,都得让他们吐出来!”

苏元忠跪地大喜:“谢王爷指点,下官一定尽力而为。”
首节 上一节 376/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下一篇:最强特种兵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