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星际工业时代

星际工业时代 第10节

反重力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机器自身所形成的逆向引力场,抵消或阻绝外部环境的引力场而获得推力。

最早提出反重力的科学家正是上个世纪赫赫有名的爱因斯坦,他在广义相对论当中预言了加速的质量可能有引力波的存在,进而推断反重力的可能性。

当然反重力技术真正让大家所熟知还是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当中外星人的飞碟飞船,这一类飞碟状飞船往往可以无视万有引力的存在,既可以轻松的悬浮空中,又可以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一下子突破星球的大气层,快速进入到太空之中。

但是现实当中,反重力技术虽然很早就被科学家们提出来了,并且在全球有很多的研究机构或者企业都在研究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

像美国的波音公司就设立了一个‘先进空间推进技术重力研究’的项目,每年都有一笔数额庞大的经费投入其中。

全球其它的国家、企业等等对反重力技术这一块的研究也是相当的重视,都成立了相关的实验室或者研究机构。

因为反重力技术如果能够研究出来的话,它真的可以改变整个人类的世界,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等你所能够想象到的交通系统都将统统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不过,目前反重力技术仅仅处于理论之中,甚至于连实验的阶段都还没有达到,尽管每年有很多人都声称自己在反重力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可至今这项技术依然只是存在于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之中。

现在手中捧着反重力技术详解的书本,秦毅整个人都显得非常激动,双目死死的看着这本书,恨不得一下子就将本书给吃掉,立刻就将里面的知识给学会,掌握这项足以改变人类历史的科技。

“瞧你这点出息,不就是反重力技术嘛,有什么了不起。”

老头用鄙视的眼光看了看秦毅,土包子,没见过世面,要是以后再学习可控核聚变技术、曲速引擎技术、空间虫洞技术的时候,会不会眼睛都掉到地上去。

“淡定、淡定~”

“不就是反重力技术嘛。”

秦毅笑了笑,深吸一口气,轻轻的打开书本。

ps:新书粉嫩,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票~~( 星际工业时代 )

第13章,反重力技术

科技塔内的书本不同于我们平常学习时所用到的课本,虽然在科技塔内呈现出现的样子是书本的样子,但其实里面传递知识的形式和方法非常的繁多。

比如最简单的,我们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用公式我们都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底乘以高的一半,至于这个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去仔细的思考这个问题。

在科技塔之中,科技塔内如果来向你传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时候,他就会以动态动画的形式,将一个三角形不断的进行变化,让你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只要底长和高一样,三角形无论怎么变,它的面积都是一样的。

科技塔内的书本,它传授知识的时候,不单单是文字,有语言、也有图片、更是有视频,还有推导的过程,再结合这个知识点实用性。

学习起来的时候可能学习的内容会多很多,可是让人的印象就更加的深刻,而且知识面和深度进行了拓展,也同样的可以培养一个逆向推导的思维,并且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此时秦毅翻看的这本关于反重力技术的书本就是如此,它以视频、图画、文字等等的形势直接呈现在秦毅的脑海中,方便更好的去学习和理解其中的反重力的原理。

了解反重力之前首先要了解重力是什么?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有质量的物体都有引力,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在地球上的重力就是地球的引力。

当然这仅仅只是我们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对重力的一个认识,而事实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有很多自然界的现象它是无法解释通。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宇宙加速膨胀的现象与万有引力定律之间存在在相悖论的现象,根据传统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因为大爆炸而不断的膨胀,宇宙的膨胀因为星系间的引力会逐渐减慢。

但是在1998年的时候,科学家通过观测却发现宇宙的膨胀并不是在减速膨胀,而是加速膨胀,其实就是通过星系间的红移来推断出来的。

这个现象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无法解释通的,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观点,认为暗物质和暗能量广泛存在,并且占了宇宙总质量的大部分。

除了无法解释清楚宇宙加速膨胀的现象之外,地球上也存在重力异常的现象,相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海拔高度、相同的维度、不同的地方显示出来的重量是不同的,这就是重量异常现象。

另外在地球上还会出现一些奇特的地方,比如台湾有一个地方有一段河流会呈现水往高处流的奇观;在地球上某些地方重力异常偏大;某些区域的树木会统一倾斜,人也无法站直等等的现象。

实际上我们仅仅知道万有引力,知道重力,可是我们如果去深入的思考,这重力到底什么?

就好比光,我们深入了解之后知道是光子,知道光的传播形式是以光波的形式来进行传播。

同样的道理重力到底什么?它是由那些东西来构成的?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进行传播或者说是运动的?

当然这一方面地球上的科学家很早进行了思考和研究,科学家们提出了‘电场力’的观点,在地球的中心,在360万个大气压和6000k的高温中,地球的‘固态地核’绝对不会是我们常温状态下的固态物质,按物理规律可推知它是一个巨大的正电体。

玻尔理论和量子力学表明,绕核运动的电子吸能(受热)后会向外层跃迁,能量足够大时将发射掉(热电子发射);核聚变反应的原理证明,原子在受到巨大的高温和压力时,大部分核外电子会逃逸掉。

地核在巨大的压力和高温中,逃逸电子在地核宏观正电场的引力和磁场中的安培力的作用下,将在地幔形成负电层,与地核的正电场形成内外极式的电容器。

由于内外电场间电势的抵消和‘几十公里厚的地壳’这个大绝缘层,所以地表总体现出中性特征,地幔层负电场的引力会吸引住整个地壳和地表的一切物质,形成重力。

但是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科学家们的认可,因为有很多地方解释不同,此时,在秦毅的脑海中,关于重力的知识全部呈现出来。

用书上的内容来解释重力却是非常的简单,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有质量的物质就会有质量场。

物体的稳定状态一定是物体的质心与质量场之间处于对称状态时的存在形式。一旦它们之间出现不对称,物体所表现出来的一定是运动状态。

这是物质基本属性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与物体的物理、化学和能量等特性无关。当两个物体同时存在时,每个物体的质心与另外一个物体的质量场之间一定处于不对称状态,因此,它们之间会‘自然地’表现出运动状态,这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原来如此,以前只是知道重力,却是从来没有去思考过重力的本质。”

看到这里的时候,秦毅恍然大悟,脑海中想起自己当初学习重力的时候,只记得牛顿被苹果砸到了脑袋,只记得重力公式,却是没有去深入的思考过重力本质的问题。

“光的运动是光波,声音的运动是声波,电磁的运动是电磁波,没想到这重力的运动竟然也是波,重力波,爱因斯坦还真牛,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清楚的认清楚了重力运动的本质。”

看到重力运动和传播的形式之后,秦毅也是忍不住对爱因斯坦再次膜拜一番,牛人就是牛人,很早就认清楚了重力运动和传播形式。

认清楚了重力,秦毅的脑海中很快就出现了关于反重力的知识。

恩格斯指出“吸引和排斥就象正和负一样是不可分离的”、“只以吸引为基础的物质理论是错误的,不充分的,片面的。”

引力和斥力是矛盾统一的,它们在物质中同时并存,在物体间也同时并存,这是物质结构的基本规律,也应该是宏观星体间结构的基本规律。

微观粒子存在负电子绕正电核公转的运动和自转运动,宏观星体间存在的公转和星体的自转也应该是电磁的相互作用,宏观与微观物质的物理性质应该是相同的。

反重力其实值得就是与重力的相反的一种力。
首节 上一节 10/12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电影世界逍遥行

下一篇:诸天从游戏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