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儒道诸天

儒道诸天 第527节

培养人才,标准化,是必不可少,但是人文和情怀,同样必不可少。两者结合,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才是最理想。秦至庸讲学,给所有的学生讲的都是一样的学问,因为学问,就是真理,是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改变。同时,秦至庸也要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

一路走来,李世民见过太多的饿殍。

关中一带,是李家统治的区域范围,情况还算好点,出了关中,百姓们简直就是民不聊生,都已经活不下去。

李世民说道:“秦先生,您博古通今,知识渊博,不知可否教世民兵法和治国之术?”

秦至庸说道:“二公子少年从军,看过不少的兵书,李靖将军更是兵法大家,以后你们可以相互交流。至于治国……秦某一介书生,会点拳脚,没有治理过国家。到底该如何治国?其实秦某也不知道。”

治国,从某种程度来说,比起做科研更难。

科学,就像是数字,有一就是有一,不会变成二,物质能量是守恒,只要发现了某种规律,就能运用规律。

不像是人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随着心境越来越高深,对心理学更深入的研究,秦至庸已经逐渐体会到了“治国”的难度。

如果是以前,有人问秦至庸如何治国,秦至庸或许会夸夸其谈。可是他现在不敢了。

《道德经》记载:“治大国如烹小鲜”。

可见,就算是圣人谈到治国,都要小心翼翼,谨慎再谨慎。

秦至庸再厉害,精神境界也没有达到圣贤的境界。

秦至庸说道:“半炷香的时间已过,休息好了吧?走,咱们继续赶路。”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已经休息好了。对了,秦先生,世民有个疑惑。”

秦至庸道:“二公子请说。”

李世民说道:“秦先生不是朝廷官员,没有和杨广见过面,为何决定要去吊唁杨广?”

秦至庸沉默了一下,说道:“杨广在位期间,功过我不予置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咱们华夏的皇帝。秦某好歹有些名气,是大家公认的大宗师强者。我应该去吊唁。”

杨广三征高句丽,开凿大运河,功绩算得上是利在千秋。

单凭这两条,秦至庸就要前往江都去参加杨广的后事。

…………

徐子陵带着五百多人,赶到了大隋和高句丽的边境。

一个身材高大的光头汉子说道:“徐公子,咱们算是到地头了吧?”

徐子陵道:“到了。你们在这里等着,我越过边境,去见高句丽那边的人。”

光头汉子点头道:“徐公子放心,既然我们已经跟着您到了这里,就绝对不会再逃跑。”

没有人手,徐子陵当然会自己想办法。他独自去了一个山寨,降服了山寨中的强盗。

强盗们自称是绿林好汉,其实是乌合之众。

打仗,强盗们肯定不行。但是押送货物,这些身强力壮的强盗们,还是能胜任。

徐子陵施展轻功,进入高句丽境内。

不到半里路程,就见到了关隘。

徐子陵手握长剑,站在了城墙下。

傅君婥站在关隘上,对身后的一个人说道:“打开关隘大门,让他进来。”

徐子陵进入关隘,见到了傅君婥,说道:“娘……”

傅君婥脸蛋上露出了一丝尴尬,说道:“子陵,你又长高了,以后,别再喊我娘了。你已经是大宗师的弟子,可不能再这么随意。”

徐子陵当着关隘中的高句丽官员喊傅君婥“娘”,令她很不好意思。徐子陵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不再是当初的那个小乞丐,说话需要注重言辞。

徐子陵说道:“我拜秦先生为师的事情,已经传到高句丽了吗?”

傅君婥说道:“秦至庸那么大张旗鼓地收下你和王玉嫣为弟子,高句丽和突厥都知道了。我没有想到秦至庸会让子陵你来押送货物。看来,秦至庸对你很重视啊。”

徐子陵说道:“先生创了‘平安商号’,打算做买卖。我现在是商号的掌柜。以后,商号的事情,由我来管。”

傅君婥心中暗骂,秦至庸拿高句丽的财富来做生意,真不是东西。

傅君婥说道:“子陵,我已经让人安排了饭食,你填饱了肚子再走吧。”

徐子陵说道:“吃饭不急,先清点货物。”

和傅君婥做了交接,清点了货物。

当傅君婥看着徐子陵他们押送货物远去,顿时感觉到,徐子陵和寇仲已经长大,不再对自己依赖。

自己和他们的关系,再也回不到以前。只希望以后双方不要成为敌人。





第334章 先生的面子真大

到了江都。

皇帝杨广的后事根本就没有举办,宇阀和独孤阀正忙着争权夺利。

李世民说道:“宇阀和独孤阀有些过分了。杨广毕竟是皇帝”
首节 上一节 527/9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诸天之碑镇万界

下一篇:我给万物加个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