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233节
苏武意外的发现。
它的强度又进一步的获得了近乎质变的提升。
不是从1米厚的混凝土,变成20米厚的混凝土那种简单数量上的增长。
而是类似于由土壤到钢铁的那种材料性质上的变化。
在这种新特性的加持下。
即便仿照上一次,江河市遇到的那场超级地震震源处的强度,进行模拟。
都无法将其真正撕裂。
而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苏武将避难所的外墙,全部用快速水泥加厚到一米的程度。
那他就将彻底不用再惧怕地震这种灾难。
“一立方米的快速水泥墙壁,扣除合金框架和水以后,需要的快速水泥刚好是一吨。”
“这么算下来。”
“将农家小院避难所直径100米的核心区。”
“全部换成一米厚的快速水泥外墙。”
“大约需要2.6万吨的快速水泥。”
“也就是目前两三天的产量,消耗不到30吨的橡胶原材料。”
苏武快速默算了一下。
发现按照这种建筑标准,在核心区推广起来难度并不大。
甚至,就连当前正在建设的第二环区域。
也使用一米厚的快速水泥作为外墙。
每一层也不过只需要不到2万吨的快速水泥。
供应起来同样没有什么压力。
而另外一种原材料,和外骨骼装甲同款的合金。
对苏武来说也不是难事。
有现成的实物参考在。
根本不需要消耗多少灵性,就能直接将其原材料配方解析出来。
第232章 交通隧道
“等到构成外骨骼装甲的合金,被逆向研究出来。”
“就开始进行相关的强化吧。”
对于这种能够让苏武的避难所,由普通转变为堡垒的事情。
自然没有拖延一说。
每提前一秒完成,就意味着能早一秒变得更加安全。
而在挖掘出了快速水泥这一项潜力之后。
暂时来说。
苏武能做的事情已经所剩无几。
接下来。
就是看江河市这台由数百万人构成的庞大机器,按照他规划好的路线。
一点一点的开始往前运转。
10月22日,上午。
景园避难所。
梁黎阳提着一个装有一套换洗衣服的包裹,排着队进入了站台。
站台内,一辆二十来米长,看起来如同游乐园里游乐设施的小火车,早已停泊在那里。
“请在两分钟内坐上火车。”
佩戴在耳朵边的蓝牙耳机里,响起人工智能没有感情的声音。
梁黎阳没有在意。
这些天里,他已经习惯了所有事情都按照人工智能的提示去做。
虽然说不听话,或者超时后的惩罚很严重。
但是一般情况下。
人工智能给的时间,其实相当充裕。
只要不是故意拖拉,基本都能按时完成。
而且就算有意外,被复审确认不是自己主观原因,往往也能得到谅解。
这种看似严厉,内在相当宽松和公平的管理风格,让梁黎阳过得十分舒坦。
甚至感觉比以前上班的时候,还要更加轻松。
保持着平静的心态。
随意的往四周一瞥。
梁黎阳几步走到最近的那节火车面前,一步跨坐了上去。
这种小火车可没有什么标准的座位。
所谓的坐,其实就是骑在迷你的车厢上罢了。
一节车厢只能够坐一个人,看起来既滑稽又有点可笑。
不过,梁黎阳知道。
在末世里,能挖出这么一条供小火车通行的通道,本身就已经极其了不起。
再去追求什么宽敞和舒适,就纯属妄想了。
这个时候。
距离人工智能提示的两分钟,仅仅才过去了一半。
在梁黎阳附近。
另外一条小火车,比他这边早一步载满了人,开始缓缓驶入隧道之中。
不要看隧道和火车都相当袖珍。
但这里,却也是不打折扣的繁忙交通枢纽。
每隔一分钟,就会有一列小火车出发。
每列火车之间衔接的相当紧凑。
又等待了一会儿。
伴随着滴的一声轻响。
梁黎阳坐着的火车开始缓缓启动。
抬起头,望着不远处那不断接近过来,宽不过一米,高1.7米的漆黑隧道。
梁黎阳心中多少涌出一点儿紧张。
在避难所中的时候还没有感觉。
这即将离开,却让他不得不多想。
那隧道可没有避难所里的坚固结构。
随便来点动静,说不定就会坍塌。
到时候,埋在地底几十米深,宽度不到一米的狭小空间里。
除了等死,没有其他可能。
惴惴不安中。
火车驶入了隧道内部。
梁黎阳视野一暗,随即又看到了几点绿色的微光。
那是火车本身自带的指示灯。
也是隧道中唯一的灯光来源。
“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同。”
“除了空气略微阴冷又沉闷了一点。”
度过了最开始的适应期。
梁黎阳开始有心情观察四周的环境。
这隧道看起来狭窄。
真的置身其中,却也并不算难受。
反倒是有一种正在探险的新奇感觉。
这个时候。
梁黎阳眼前又忽然一亮。
这是坐在他后面的乘客,将手中的手机照明打开。
借助这明亮的光线。
梁黎阳看清楚了隧道两侧灰色的墙壁,以及标注在墙壁上的里程数。
“速度大概是20公里每小时。”
“下一站距离这里好像只有5公里吧。”
上一篇:升一级等于别人升十级,无敌了
下一篇:什么卡崩副本?我在正常玩游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