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341节
不过,事情没有绝对。
尤其是在战场上。
完全控制带来的那少量战斗力的提升,就显得相当重要。
很可能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
“正常情况下。”
“没必要完全控制那么多数量的机器人。”
“量子计算机的巨额算力。”
“真正的用处,在于管理农家小院的日常事务,以及负责位于秦岭山的前线战场。”
随着在过去的一周内。
又陆续的完成了两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整个农家小院避难所内。
总人口数量已经正式突破4000万。
如此众多的人口,产生的各种需求和问题。
复杂程度远胜于过去。
仅靠过去10个基数的算力。
人工智能处理事务的时候,已经显得隐隐有些迟钝。
这也是苏武在获得了上千点的生存点收入之后。
那么迫切的想要一次性提升算力的原因所在。
升级完毕。
唤醒人工智能,重新激活对农家小院各处的掌控。
苏武稍微上手测试了一番,很快发现。
人工智能的运行变得更加流畅。
整体处理事务的效率比以前至少提升50%以上。
并且即使如此,它也只占据了总算力的千分之一点二左右。
让苏武深深感受到了剩余算力的广阔和充沛。
“有这么多的算力。”
一时间,苏武心中既有暴富后的满足感,又有一丝不知道该如何将它用出去的茫然。
那种感觉,就如同穿越前,给电脑配上了最顶级的显卡,日常玩的游戏却还是原来那些网游一般。
思索了一会儿。
他打开农家小院避难所的结构图。
如今的避难所,虽然完成了最后的封顶工作。
从外边看,已经是一座完全体的建筑。
但内部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进行完善和改造。
不少人甚至连标准宿舍都没得住,只能用帐篷临时凑合一下。
至于建造优先级排到后面的种植园和活动区,就更是没影的事。
而除此以外。
避难所内恶劣的空气质量,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苏武自己活动的避难所区域。
因为有最早使用生存点升级过的空气循环系统。
质量始终保持在堪比末世前最顶级的自然景区的水准。
但核心区以外的地方。
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仅仅依靠苏武花费了两位数生存点打造出来的空气循环系统,可没有办法供应4000万人的所需。
只能先安装一些从其他附属避难所里拆下来的相关设备。
进行替代。
这些从设计之初,就没考虑过会用在一座超级避难所里的通风设备。
实际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整个避难所中,超过一半以上的人。
都因此或多或少地感觉到胸闷难受。
只不过,在连安全和温饱都不太容易保证的情况下。
这种并不致命的问题,没有被人太过关注。
至于高高在上,又和底层隔离了太久的苏武。
要不是因为偶尔出去探亲的柳茜茜,向他随口提过几句。
他同样也不会注意到这方面的事情。
“低劣的空气质量。”
“更容易滋生病菌,影响人类的精神状态。”
“不利于长久发展。”
“现在,到了重新设计一套空气循环系统的时候了。”
“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投入一定的生存点,为其补齐缺陷。”
晋升为超级避难所后。
每天超过10点生存点的固定收入。
让苏武有了些许底气,把它们应用在这些没有涉及到战斗和安全,看似没什么明确回报的民生项目上。
而除了空气以外。
向来与其密不可分的水,也自然同样被纳入了需要改善的范围。
直径高达7公里的超大型避难所。
每天仅最基础的饮用水,都需要消耗7万吨左右。
如果再算上洗漱,卫生等等日常生活所需,最低起码要消耗百万吨以上。
就这,还是进行严格管制后的结果。
如果像末世前那样放开了让人使用,消耗最起码还得再增加个七八倍。
如此巨量的用水需求。
让避难所内的水循环系统,一直处在极限的负载状态。
并且水储量也严重不足。
很多时候,前一天才刚刚冲进下水道的污水,第二天就得变成生活用水,重新输送到千万人面前。
这个过程中。
但凡有一环出现意外,稍微延迟几个小时。
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需要增加更多的储水设备。”
“不能全部依靠净化装置。”
目前的农家小院避难所。
采用的是在地下7层的超级仓库里,建造一座30万吨储量的水库。
前边6层,每一层建造一座10万吨的净化水厂的模式。
为整座避难所4000万居民供水。
按照苏武的思路。
接下来,在具体到每一层的居民区之中。
还会按照每5万人一片的居民区,再建设一座水塔的方式。
增加近千座储量在1000吨左右的水塔。
然后,在正在扩建的地下第8层,继续新增一座800万吨级的超大型水库。
以降低每个环节水循环的速度。
避免出现意外。
只不过,这样一来。
就得再想办法外出寻找水源了。
单单依靠地下水,可填不满那些新增的水塔和水库。
“水源好找。”
“地面上的积雪,还有不远处宽江支流河道上,已经彻底冻结的河水都可以利用。”
“不过,根据检测。”
“它们大多数都带有轻微的辐射和毒性。”
“需要进行深度的净化才行。”
这是一个耗资巨大的工程。
净化辐射,可没有单纯的过滤那么容易。
但目前除了从这个途径获取水以外,去外地运水也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上一篇:升一级等于别人升十级,无敌了
下一篇:什么卡崩副本?我在正常玩游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