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日记 第480节
而赶来的军备局局长与副局长……怎么说呢,局长姓付,副局长姓郑。
总之,付局长是一个王八精——这是长唐特有的兽人种,他们的脸部有不同分布的鳞片,看起来像人,其实却是能活两百年的人造生物。
他们唯一的缺点就是脾气太稳,属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类型。
这么一介绍,杜林算是明白之前那个白头的倒霉蛋为什么说话那么‘欠’,把那家老头气的都红温了——合着他只是在实话实说。
而姓夏的局长听说了杜林的事迹,报了一串数字:“帮我打开这个坐标。”
“行。”杜林总觉得既然你这位老王八精要验一下货色,那杜林自然要成人之美。
杜林打开了传送门,夏局长探头看了看,然后收了回来:“真的是我家上空的坐标。”
正准备迈过传送门的郑局长闻言收回了脚:“下次能不能先说一下,我差点就摔下去了。”
“没事,十米的高度,你来得及做动作平安降落,你可是鸟类兽人种啊,我相信你。”
“你信个屁啊!”
好吧,这就闹上了,杜林翻了一个白眼,心想能不能别让王八精出来闹心啊。
………………
幸好局长与付局长虽然看起来像是电视里特有的活宝组合,但在工作方面还是非常意外的令杜林感觉到可靠。
听说杜林是来给他自己定制战斗法师装备的,这两位还带着杜林与罗相国前往仓库——听说杜林干的是杀头的买卖,这两位是真的一点都不藏,他们带着杜林看了十几种装备,甚至还有只存在于他们图纸上的新货。
但对于杜林来说,这些装备还是……太小巧了。
比如机炮舱,杜林的东部领设计局现在都已经在设计150毫米的重型炮击舱了,东土的大老爷们还在用20毫米,这点口径打什么呢。
你们家的傀儡骨真的就是结构抗不带一点装甲,那你们也不应该用20毫米啊,用80毫米或是100毫米的榴弹近炸引信它不香吗。
算了,杜林现在也懒得说这些同行,他只是拍出了一堆图纸,然后开始现场制作炮击舱。
首先整体铸造的就是炮管。
为了经用一些,杜林使用的是滑膛炮,150毫米45倍径。
不过这都不是问题,舔地舱,只需要炸得大就行,精度都不是什么太过重要的玩意儿——反正150榴弹一发一个足球场的杀伤范围,偏一两米在杜林看来无所谓。
………………
罗相国看着眼前这个来自西陆的年轻人开始制造兵器,他觉得从来没有人将工业化展现的如此华丽——你看,所有的结构生产都是如此的令人赏心悦目,小老儿之前说这个孩子是神匠,他还觉得小老儿这老祖宗应该是给他的这个后代吹牛了。
但现在他看着整根炮管一体成型,看着两位局长用看神仙的眼神看着杜林的时候,他突然觉得——小老儿的确说谎了。
可他不是吹牛,而是谦虚了。
不是,你这老家伙,怎么连你的后代也骗啊,你什么意思啊!
第854章 蓼花时
“这是什么。”付局长看着图纸上的长长炮管陷入了沉默,王八精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有了名为表情的波动。
“这是炮,我怎么感觉这玩意儿比陆军的野战炮都要粗啊。”郑局长看着图纸上的数据有些啧舌:“好家伙,150毫米45倍径,还是滑膛。”
“150毫米滑膛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也能造,甚至人们还有150毫米口径七十倍径的大玩意儿,这玩意儿在要塞炮里不算大,但野战炮中这绝对算重炮了,陆军还有一款200毫米的,但那东西是用车载的,把它带到天上,它的重量和装弹机构怎么解决。”
很快的,他们看到了图纸上的新内容——下压式装弹机,结构简单——炮弹激发之后,炮壳被自动抽壳机抽出,并从位于炮击舱中间的抛壳口抛出。
然后压入下方的炮弹会在复进过程中被推入炮膛,按照图纸来看,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
“非常不错的效果,让我们先休息一会儿,看看他到底能造出什么玩意儿。”
两位局长讨论到了这里坐了下来。
并开始期待一个奇迹。
………………
五分钟之后,杜林看到两位局长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叫来一些很不错的苗子来观看杜林的制作过程。
偷师不算偷,杜林也不藏着,你们要看就看,能学多少就看你们自己的造化。
而罗相国出于好奇心,时不时问杜林一些关于炮弹的问题。
“怎么补给啊,这个简单,我将炮弹放到我的空间里面,随用随打,我相信这样一来,炮弹数量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你的空间能装炮弹?”两位局长像是听到了有人发现新大陆:“你能装多少。”
“两百发甚至更多,如果我整理一下情况,差不多能放三百吧。”杜林实话实说道。
“我们的法师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两位局长对杜林的答案有些过于手足无措——毕竟这年头真的没有多少人能在自己的空间装三百发150炮的炮弹。
装一点子弹或是20毫米机炮炮弹倒是没问题,但装炮弹,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这仿佛像是一个笑话。
“我们的法师也做不到,除了我之外,应该没有多少人能装这么多,不过倒是一部分人能装二十发左右。”杜林说到这里看向两位局长先生:“我相信东土长唐的法师们也能办到。”
“二十发的话,的确有些天赋异禀的年轻人可以办到,那我们到时候看一看效果,如果对地攻击很有效的话,您能给我们生产权吗。”郑局长问道。
“没问题,你们现在就能造,不过我的建议还是你们先看看这东西的效果。”杜林一边说,一边看向了罗相国,后者微笑着点了点头:“你这孩子,真的如小老儿所说的那样令人欢喜,我先代表军方感谢你。”
………………
“看到了吗,他在说话的时候,所有的零件还在继续加工,而且没有一丝一毫的错漏。”郑局长看着那些零件被分门别类的制作出来,他看向了他的顶头上司:“我昨天听说这孩子在烛龙局那边点化孩子,我都以为那是烛龙馆给这孩子脸上贴金呢,没想到这孩子真的有本事,看那个炮尾机构,真的太完美了。”
“我看到了,比车床还要精细。”付局长眯着眼睛,他看着这个名叫杜林的孩子,仿佛像看到了一个会走路的车床。
“对了,两位局长先生,你们有150毫米口径的炮弹吗。”这时,杜林突然开口问道。
“有,你问这个干吗,你难道之前不知道吗。”付局长不解的问道。
“不知道,我还在想如果你们没有150毫米的炮弹,我就自己造了,现在你们就有更好了,能给我看一看实物吗,我好针对化的进行整体修改。”
杜林这么一说,两位局长立即让人去仓库拿,郑局长还特意做了吩咐:“记得拿没装引信没装药的模型弹,别把真家伙搬出来。”
听到郑局长这么说,杜林噗嗤一声:“局长先生,难道你们这儿发生过这样的乌龙事件吗。”
“的确有一次,仓库管理员拿错了拿了一个真家伙,幸好那天教学的都是一年级,孩子们就是看看模型,不像二年级已经学会怎么拆引信了,要是让二年级拆错了,那天真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郑局长说到这里也是心有余悸。
杜林一听,摇了摇头:“这是我听过的最恐怖的笑话。”
这的确是最恐怖的笑话,更恐怖的笑话是军备局竟然就在上京城城内:“你们仓库里放真家伙,就不怕万一出事伤到四周的民居吗。”
“我们军备局一开始建立的时候,这一片根本就没有人,我们提过好几次要搬家,但军方总是说让我们在这儿再等等。”付局长提到这个也是一脸的苦:“我们也知道,前线需要钱,我们军备馆只要没出事就搬不了,可大家又有谁想出事呢对吧。”
杜林一听,一脸肯定的点了点头。
是啊,没有人想出事。
这时,炮弹来了,杜林长了一个心眼,扫描了一下炮弹,发现它的确是模型之后松了一口气。
确认了炮弹的长度之后,杜林开始做修改,同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对了,军备局的靶场在什么地方。”
“往西走两公里,出城就是我们的靶场。”郑局长这么回答道。
而付局长很有郁闷:“以前这儿根本就没人住,我们甚至都不用往西走两公里,直接对着西边打炮就行。”
杜林点了点头:“我理解你们的苦衷,说真的,西陆的人没有你们这儿多,我的故乡卢布林镇,小的时候我花半个小时能就从镇的西头走到东头。现在不一样了,人多了十多倍,我能理解这种大发展带来的拥挤感。”
“拥挤感,这三个字说的实在是太好了。”两个局长对此哈哈大笑。
杜林这时已经开始最后的组装:“你们这儿能飞对吧。”
“呃,不能飞。”
“那城西坐标给我一个,我开一个大型的门。”杜林折中道。
“那你还是飞过去吧。”付局长这么说道。
而郑局长做了解释:“这算是两害取其轻。”
第855章 上京上空的怪物
烛龙馆这几天的空间侦测仪天天啸叫,疑似大魔以上强度的鬼东西时不时撕裂空间,事后确认,都是杜林小先生开门。
时间一长,强度波长甚至都已经被侦测仪记录,以至于刚刚发出的啸叫没响两声,就有AI语音做出提醒——别担心,是杜林先生又在军备局那边打开一个门,这一次他往西走出了城。
刚刚军方有过提醒,说是杜林正在整备他的战斗天师的重型装备。
现在应该出城做测试了。
平首席想了想,决定带着孩子们去看个热闹,他这边打开门倒是不用担心——烛龙馆侦测仪记录他的波长数量要是用纸来做记录,足够压死一个矮妖。
他首先走过传送门,看了看四周,很好,在靶场的安全观看区,他回身把烛龙馆的小崽子们都框了过来。
等到孩子们鱼贯而入,平首席跟着过来。
有眼尖的孩子发现了远处场地上正在做维护工作的人员。
平首席用鹰眼术式确认杜林就在那边,他和十几个工程师正在一个大型天师兵装前不知道在鼓捣什么。
“来,我们过去看看。”既然还在地上,平首席也不介意带着孩子们去看看热闹。
平首席带着孩子们下了观众席,来到整备区,有工作人员见到他,连忙打了一个招呼:“首席,杜林先生正在调整兵装呢。”
“杜林先生的天师兵装好奇怪。”有小家伙带着一丝疑惑说道。
“是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兵装,那个是炮管吗,好大啊。”矮妖种的小东西瞪大了眼睛——那炮管对于他们这样的小体型烛龙来说,简直就是巨物。
“150毫米,这是把陆军炮搬到了天上吗,它怎么装弹呢。”高年级生很好奇它的结构。
“是啊,我看到了抛壳口,可这么抛真的没有问题吗,它不会出故障吗。”还有高年级生带着疑惑。
杜林先生似乎是听到了他们的疑惑,他笑着转过身招招手:“来,我给你们结构解剖图。”
然后一个屏幕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上面事无巨细的标明了所有零件的名字与作用。
甚至它还会用,模拟了抽壳,抛壳,装弹与开火的全过程。
“很精细,杜林先生,这么做真的出故障吗。”有高年级生这么问道。
“的确,这世上没有不出故障的机械,不过别担心。”杜林先生一边说,一边亲自动手打开了兵装的上盖,他伸手往里一掰。
所有孩子都看到那个抽抛结构被他一只手拉了起来。
“你看,只要你们有我的力气,这种卡壳的故障随便处理。”说完,杜林先生还照着另几种卡壳情况做了讲解。
无论如何,在杜林先生的演示下,卡壳问题看起来挺好解决的——除了杜林先生以一个小矮妖的模样一只手将一个巨大的弹壳随手丢到一旁,突出一个力大飞砖。
不过这样也给了平首席一个新的思路——现在长唐的天师武装机炮舱这一类兵装口径还是太小了。这种结构看起来还是挺好复制的,长唐天师的新兵装看起来可以使用4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