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419节
对方是集团公司老总,而且对方刚才也问了,这种事给他回一声,省得有时候对方还要打电话过来。
他这边在发消息,另一边,海军的代表高海,也开着车向空间技术研究所前进。
冯振华这边的电话刚挂了没多久,他就接到门卫室的电话——有海军的人找。
听到这个消息。冯振华只觉得呼吸一滞,感觉整个人都像是被按了暂停键一样。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和过来,然后迈步往外走,准备亲自去迎接海军的代表,也就是高海。
没多久,他就见到了人。
见到空间技术研究所的人,高海把语言组织好,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我们这一次来空间技术研究所,不是为了别的,其实是为了小米重工。”
“我们海军现在有一整套完整的装备发展计划,我们现在正朝着这个完整的装备发展计划一步步前进。”
“而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些东西,如同拦路虎一般,拦在路上,在制约着我们的发展。”
“这些阻碍的拦路虎,就是那些生产要求极高的零件。”
“我们从小米重工那边拿了一些零件进行测试,发现从小米中出来的零件,质量都很不错。”
“于是呢,我们的人就突发奇想。”
“我们可不可以把这些零件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外包给小米重工。”
“由小米重工的人,来完成这一切……”
“停!”冯振华忍不住打断了高海的发言。
高海的这一番讲解,成功将冯振华的思绪搅成一团乱麻。
在高海讲解的间隙,他就在思考,思考为什么会找自己。
可此刻听了解释,他变得更迷茫了。
想要让小米重工来接业务,直接承接就行,为什么要绕一圈找到自己头上?
自己负责的可是官方研究所!
搞这种需要投标业务直接发包,是要被审查的。
对面,说话被打断,高海并没有生气,他也猜出可能是自己的话太密,导致了冯振华的不耐烦,导致对方打断了自己的话。
轻轻吸一口气,他索性直接说出重点:
“我们给领导提了方案,而领导那边在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后,没有多余的话,只是说要一份正规研究所出具的报告。”
“也就是要证明小米重工的设计,比别人更优秀。”
“同时小米重工的零件质量,更要比别人优秀。”
“一说到设计,我们立马就想到了他们即将发射的卫星,然后又想到了你们。”
“如果要问谁有资格来评价小米重工的设计,那必然是你们的空间技术研究所。”
悄悄拍了一个马屁,郭海小心偷看着冯振华的脸色。
眼见这人没有生气,他才松了一口气。
随后身体前倾,朝冯振华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等待对面的回应。
搞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冯振华忍不住用手按起了脑袋:
“要证明小米重工的设计确实超前,比其他同类型公司的质量更好。”
“我现在就可以写一份这样的证明,很简单。”
“但是,如果后续小米重工设计出问题,生产的东西质量有问题,那该谁来负责?”
“所以这个证明,我不能写!”
“最好的证明,其实是一次正常的拍摄。”
“我们研究所有车间,我可以让我们的总工带着你,到我们的车间闲逛,看看因为小米重工而发生的改变。”
“你可以写一份客观点的报告,来把这件事报告出去。”
“比你直白撞上去,然后撞一鼻子灰更好。”
这几句话,成功将高海从牛角尖里拉了出来。
仔细一想,他发现冯振华说的话很对,这边出了证明,如果后续出问题怎么办?
一旦追责,谁来背锅?
脑袋里想着,高海嘴比脑子更快,直接就开始向冯振华道歉:
“对不起,冯所长,是我唐突了。”
“我现在就回去,把东西整理一下,然后看看要怎么写报告。”
听他准备回去,冯振华又把他拦住,“我不给你签证明,但不代表你不能进我们研究所看东西啊!”
“我带你先去看图纸,然后再看看我们的人的现场模拟实操。”
“你就可以写报告了!”
“你咋这么轴呢?动不动就要跑路!”
第303章 来自海军的单子!
在冯振华的再三邀请下,高海还是决定去车间看一看。
时间不等人,如果看完这边能找到说服大佬们的理由,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在冯振华的带领下,他第1次走进空间技术研究所的组装车间,然后,看到一群人在磨洋工!
也不能说磨洋工,这些人正在调整设备,调整生产线。
在模拟生产。
但说到底,没有产品产出!
“冯所长?”高海回头,满脸不解地看向冯振华,冯振华缩了一下脖子:“如你所见,整个航天航空集团的人,都在忙着生产小米重工的卫星零件。”
“我们也不例外。”
“小米重工自己生产的零件,已经送到我们仓库了。”
“但其他零件还没到,我们也没法整装,现在就处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状态。”
“随便看看吧!”
这几句话,如同一瓢冷水,将高海内心的激动浇灭,他长叹一口气,从冯振华身边离开,如同一个幽魂一样,飘在生产车间这些人身边,看他们操作。
高海是军代表,主要工作是负责驻扎工厂,监督相关零件生产。
但他主要负责的零件,是船体结构零件。
全是一些大铁坨子。
而航天技术研究所生产的东西,全都是精细电子零件,他看了半天,只知道那是个零件,知道那有电路板,至于这东西干什么,他啥也不知道。
他不想知道,也不想问,知道多了就有可能泄密,还是不要给自己找麻烦。
看了一会儿,他就很干脆的提出告辞。
从航天技术研究所离开,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总装处,找到海军装备部门的负责人朱靖垚。
双手往对方桌上一按,高海迫不及待地说道:
“我觉得不应该要报告!”
“我觉得要!”朱靖垚不咸不淡地回了一句,抬手指了一下旁边的饮水机:
“自己去泡杯茶,然后我们慢慢聊,你说说为什么不要。”
茶水泡好,高海端着茶杯回到面前朱靖垚面前:
“我们只是一次尝试,把一些不那么紧要的零件外包给这个公司,让这个公司尝试制作。”
“如果质量好,我们就要,如果质量不好……”
“打住!”朱靖垚抬手,将高海剩下的话全部打回肚子里。
眼见面前的人还不理解,朱靖垚整个人往椅子上一摊,双手对着自己的脸一顿拍,随后就是恨铁不成钢的话:
“我从来不怀疑小米重工生产的产品质量,就那个航母阻拦索的测试视频,现在整个海军系统的高层都在看,都高兴,都欢喜。”
“你提出让小米重工生产我们所需要的一些零部件,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揣着明白当糊涂,都想这么搞。”
“但是……”
“舰船是国之重器!”
“在这上面要慎重!”
“我让你弄报告,是让你把流程走好!”
“如果是我们自己体系内的工厂,我们都不需要打这个报告,直接下任务就行。”
“但这个小米重工不是。”
“虽然上面已经批示过,可以和小米重工合作开发装备,但是,该有的流程必须要有。”
“这是为我们好,也是为他们好!”
“流程走好,你别说那些无关紧要的零件,就是那些核心零件,也可以委托他们尝试生产。”
“结果你倒好……”朱靖垚开始龇牙咧嘴,学着高海的动作:
“我们应该抛弃成见,我们要着眼未来,我们要大胆……”
“大个球!”
“明天早上之前报告不交上来,以后你再说这事,我就直接把你扔出去。”
被朱靖垚指着鼻子骂了一通,高海没有生气,只是欢天喜地的将热茶一口喝掉,转身,回属于自己的办公室写报告。
这一写,就写到了凌晨。
写完,把报告又审查了几遍,确认里面没有问题,他这才放下紧绷的神经,将目光投向窗外。
窗外的天空出现了一缕红霞,那是早上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