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第431节
埃拉特港,是他赛伊德指挥人炸的!
虽然用了别人的计划,用了别人给的装备,但动手的人是自己的人。
而且执行能力很强,强到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强到所有人都没把这件事怀疑到他头上。
可是,他不敢!
他怕!
怕以色列人干他。
但是现在,经萨勒这么一提醒,他想起了那位朋友,那位帮他们出谋划策的朋友。
官方不会下场,那民间呢?
总不能说不允许民间下场吧?
或者说,朋友之间互相出谋划策,难道也会有问题?
想到这里,赛伊德右手一拍大腿:“快,快联系一下我们的林先生,先试探一下他们官方的态度,然后再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如果这一次以色列人要动手,那他正好可以跟进他的课题。”
下一秒,萨勒当头一盆冷水给赛伊德泼了过来:
“现在人家那边是凌晨,应该已经睡了!”
心中已经有了想法,赛伊德一扫刚才的沮丧,很平静的说:“那明天早上再问吧!”
…………
“第1批5颗卫星的零件已经准备就绪,并且已经全部送到空间技术研究所。”
“这是鲁教授带人验收的验收报告,您看一下。”
“空间技术研究所的人,也完成了不下于30次的模拟安装。”
“只需要等老板你一声令下,就可以开始安装。”
“第1颗卫星可能需要2~3天,人工一旦熟练起来,后面的卫星安装速度就会加快。”
“但具体有多快,我也不清楚,毕竟我只是个采购零件的。”
“如果没问题,我就搭乘下午的飞机去燕京。”
刘大能汇报完工作,双手将鲁敬辰写的报告捧到林易面前。
报告页数并不多,只有20来页,但这是工科人写的报告,里面全是卫星零件的数据,测试结果,还有照片,没有一句废话。
花了快一个小时,林易才将这份报告看完。
随后拿起笔,在报告末尾写下自己的意见:
【可以组装,尽快发射!】
在报告上批注好自己的意见,他转手将报告扔给刘大能:
“等这一次燕京的工作结束,你从你手下找几个合适的人。”
“如果找不到,就让王博和廖湘君去找。”
“找几个合适的人,好好培养一下,把你手里的工作都分一下,以后你就居中调度。”
“有重要任务的时候,会让你亲自出马。”
三两句话,刘大能就知道自己高升了。
欢天喜地地接过报告,对着林易嘿嘿一笑,将报告装进公文包:
“老板放心,工作交给我,绝对不会出错!”
表完忠心,刘大能哼着歌,拎着公文包快速离开。
办公室里,将早上遗留的工作做完,林易正准备收拾一下,去电池工厂的工地溜达一圈,桌上的手机突然就响了。
上面闪烁的名字,是一个很久没有出现的名字。
萨勒。
看清楚来电人,林易立马将板着的脸切成笑脸,拿起手机,接通电话。
人家投了20亿美元,而且还没怎么管自己,这就是财神,面对财神,要学会笑脸相迎:
“萨勒先生,一大清早打电话,想必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吧?”
电话对面沉默几秒,紧接着就是严肃的声音响起:
“林先生,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以色列官方发的公告。”
“也就是他们要增加军费,把军费增加到1100亿新谢克尔的新闻。”
伴随着话语,林易脑海中浮现出了大前天看到的新闻,还有更早的新闻。
把这些新闻联系到一起,萨勒在这个时间点联系自己的目的,也就呼之欲出。
轻咳一声,将声音调成严肃,林易平静地问道:
“是因为以色列有可能发起新一轮的中东战争吗?”
“是的!”萨勒没有选择藏着掖着,很直接,直接开始试探:
“我们刚刚完成了一次讨论和军事推演,在这一次推演里,我们的胜率为0。”
“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联合周边国家,胜率都是0。”
“所以我们就将目光放到外面,想寻求外界的帮助!”
“哦——”林易发出一声恍然大悟的回应,然后又立马住了嘴。
两世为人,他很清楚这帮阿拉伯人的想法。
那就是五常赶紧干一架。
谁赢了,他们就向着谁说话。
最好干赢了的那个五常不过多的干涉他们,如果过多干涉他们,他们也会在背后搞事。
如果五个一起泯灭最好!
对方联系自己,估计也是想试探一下官方的态度,毕竟不管是从明面还是暗面,自己都挂着官方的牌子。
但自己没法帮助他们,有人可以帮助他们啊!
将电话放到嘴边,林易长叹一声,可惜道:
“萨勒先生,对于你们的遭遇,我只能以个人的角度,向你们表示同情。”
“我也很想帮助你们,但我们华夏有一句话叫做鞭长莫及。”
“我们之间终究隔着距离,隔着6个小时时差,隔着几个国家。”
“不过……”林易停住话语,开始给对方留悬念。
果然,他这边话语一停,萨勒立马上钩,迫不及待的问道:
“不过什么?”
听出对方话语中的急切,林易自然没有啰嗦的想法,将自己想好的方案,顺口说了出来:
“我知道你想寻求帮助的原因,那就是你们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和你们付出的国防经费不成正比。”
“既然如此,那你们就可以谋求雇佣兵!”
雇佣兵这个词汇刚说出口,另一边的萨勒就忍不住开口纠正:
“林先生,我想你也知道,中东最不缺的就是雇佣兵。”
“那帮雇佣兵是什么样,你或许比我更清楚。”
“所以我觉得你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把对方反对的理由听完,林易笑了笑,笑声随着话筒传到对面,听筒里随之传来一阵说话声,似乎是对面的人在争吵。
听了一会儿争吵,林易加大音量,很平静地说道:
“那是小股雇佣兵,我要说的是国家雇佣兵!”
“在中东活跃的雇佣兵,大多数来自周边国家的部族,来自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没有受过正规训练,也无法正面作战。”
“但是你把目光放到俄罗斯,你就会发现这是小问题。”
“08年和格鲁吉亚的战争结束之后,俄罗斯加快了合同兵和义务兵之间的比例调整。”
“现在政策已经明朗。”
“义务兵只服役12个月,薪酬只有象征性的津贴,那一两千卢布,塞牙都不够,更别说很多士兵还有家庭。”
“合同兵通常需要服役两年以上,自愿签署合同,接受长期训练,最起码都是一个技术兵,而且,还可以派往海外作战。”
“你们直接派遣人员,前往俄罗斯,找到他们的那位总统,告诉他们,你们想大量雇佣俄罗斯的合同军人,或者是退役人员,雇佣他们作战!”
“重要的是你们给钱!给他们配装备!”
“再加上俄罗斯一直想在阿拉伯半岛部署军事力量。”
“你猜俄罗斯的那位总统会不会同意呢?”
“甚至你们都不需要发生实质的交易,你只需要给他们一部分钱,让他们配合你们演出,就有可能把以色列吓退。”
“这些人的武器装备,你们手里那些老式的苏联坦克,苏联装备,可以一股脑扔给他们。”
“至于现代化的一些装备,我可以帮你们联系。”
“到时候几千个全副武装的大兵往你们西部边境一放,是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办。”
“听明白了吗?”
沙特,利雅德。
轻飘飘的话语从电话中传出,电话这边的三个人,听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直到把整个计划听完,把电话挂断,三个人脸上都露出了轻松的表情。
果然还是专业人员更适合解决问题。
在他们眼里是很棘手的问题,在林易这个专业人士眼里,完全不叫事。
甚至,他为了沙特的安危,居然愿意引入俄罗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