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黎除名后,我带英格兰夺冠! 第10节
那里清晰地显示着:
霍芬海姆 3-1 热那亚
进球:严渊 23' 83',格纳布里 41'
通道两侧还有不少球迷留着等待。
有个穿着霍芬海姆没有号码的球衣的小男孩骑在爸爸的肩膀上大叫着:
“严!能给我签名吗?”
“当然可以,小朋友。”严渊停下了脚步,接过笔给他认真签名。
小男孩看着签名的严渊,有点自责的说:“很抱歉,严,你的球衣还没有开始售卖,下一次找你要签名,我一定会穿你的球衣的。”
这句话让严渊心里一动,他的心里莫名感觉暖暖的。
“没关系,小朋友,如果有需要,我们还可以合影。”
“好!我爸爸带相机了,你等等!”
最后,严渊抱着这个小孩子,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张和球迷的合影。
霍芬海姆的球场虽然不如王子公园球场那般豪华,但这里对于严渊来说,这里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家了。
赛后,更衣室里还弥漫着胜利的喧嚣,严渊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低头解着脚踝上的绷带。
队友们三三两两地冲完澡,有人哼着歌,有人大声复盘着比赛中的精彩瞬间。
格纳布里光着膀子走过来,往他旁边的椅子上一坐,咧嘴笑道:“怎么样,首秀梅开二度的感觉是不是很棒?”
严渊笑了笑,还没来得及回答,更衣室的门被推开。
纳格尔斯曼站在门口,西装外套已经脱了,白衬衫的袖口卷到手肘,领带也松开了些。
他环视一圈,目光落在严渊身上。
“严,过来一下。”
严渊起身走过去,纳格尔斯曼把他带到走廊上,顺手关上了更衣室的门。
“一会儿的新闻发布会,你不用去了。”纳格尔斯曼开门见山。
严渊一愣:“教练,是我表现不够好吗?”
纳格尔斯曼失笑:“恰恰相反,你表现太好了,但你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面对那群饿狼般的记者。”
他拍了拍严渊的肩膀,“面对采访比比赛还难,我不想让你被那些刁钻的问题搞得晕头转向,以后有的是机会。”
严渊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他确实还没准备好应付那些长枪短炮的媒体。
接着,莱茵内卡竞技场的新闻发布厅里,镁光灯闪烁个不停。
纳格尔斯曼整理了一下西装领口,在长桌前坐下,面前摆着几瓶矿泉水和俱乐部标志的话筒。
他瞥了一眼身旁空着的座位,原本那里应该坐着本场MVP严渊,但他特意让这个17岁的小子先回去了。
台下的记者们早已迫不及待。第一个提问的是《踢球者》的资深记者迈克:“教练,您如何评价今天球员们的表现?特别是面对热那亚的反扑时,球队展现出的韧性?”
纳格尔斯曼双手交叉放在桌上:
“整体来说我很满意,球员们把战术执行得很到位。
我们赛前分析了热那亚三中卫体系的弱点,球员们完美贯彻了边路渗透的战术。”
他顿了顿,“至于韧性?这支球队正在形成一种特质,领先时不骄躁,被追分时不慌乱。这是比胜利更珍贵的收获。”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肯定了球员,又没透露具体战术细节。
《图片报》的记者紧接着举手:“关于格纳布里,拜仁将他租借到霍芬海姆是希望他获得更多出场时间,您认为他在球队的定位是?”
这个问题里藏着陷阱,任何关于"拜仁"的讨论都可能被曲解成对豪门的评价。
纳格尔斯曼是个异常谨慎的人,他当然能看出记者的意图,他说:“塞尔吉(格纳布里)今天打进了一记精彩的角球直接破门,这展现了他的技术和胆识。”
他巧妙地把话题转向具体表现:“至于定位的话,他是球队重要的进攻选择之一,就像其他球员一样。”
现场响起几声轻笑,记者们意识到,纳格尔斯曼的确实不好对付,他的话没有拉踩任何球队,回答很中肯。
终于,有人问到了那个所有人关心的话题。
《南德意志报》的女记者举起录音笔:“严渊今天首发就打满全场,还获得进球两个,您如何评价这位17岁小将的爆发?”
纳格尔斯曼的表情突然生动起来。他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
“说实话,我至今无法理解巴黎圣日耳曼的决策,他们宁愿花费将近4亿欧元引进内马尔和姆巴佩,却免费放走了严渊这样潜力无限的球员。
如果你们只看了今天的比赛,或许会认为这孩子只是灵光一现。
但那些见证过他日常训练的人都知道,严渊拥有成为顶级球星的一切特质:技术,球商,更难得的是他有着亚洲球员特有的自律,以及欧洲球员的战术理解力。”
他停顿片刻,嘴角扬起意味深长的弧度,“目前的巴黎圣日耳曼现在坐拥世界上最昂贵的锋线组合,但我敢说,五年后当人们回顾这场转会操作时,免费放走严渊也许会是最让人铭记的决定之一。
对了,说个题外话,除了天赋外,他还有着能让赞助商疯狂的市场价值,精湛的球技配上这张东西方通吃的面孔,我想这赛季我们的市场部应该会比较开心。”
“那您觉得他目前有什么缺点吗?”有个记者问。
“如果非要找缺点的话…”纳格尔斯曼耸耸肩,“他的庆祝动作实在太糟糕了,第一个进球后那个挥拳,简直像在打蚊子,我在考虑着要不要给这孩子安排个庆祝动作的训练课。”
他模仿严渊僵硬的动作,又引发一阵笑声。
气氛轻松起来。
《霍芬海姆日报》的记者趁机问道:“这场胜利是否让您对新赛季更有信心了?”
纳格尔斯曼收敛笑容,正色道:“信心是球员们通过场上表现一砖一瓦垒起来的,今天严渊、格纳布里、阿米里都展现了实力,但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表现。”
他低头看了眼手表。
“路还长,不过这赛季我们至少有个不错的开局,好了,先生们,女士们,发布会结束。”
第9章 新绰号,机器人严渊
友谊赛首秀惊艳全场的第二天,霍芬海姆的训练基地比往常热闹了不少。
场外多了几台摄像机,霍芬海姆当地的记者们偷偷架着长焦镜头,试图捕捉昨天那个17岁新星的新闻。
准确来说是糗闻,他们理所应当的觉得,17岁的小伙子第一场比赛就成了mvp,在隔天的训练场上肯定会出丑,这样的新闻素材拍出来绝对卖爆。
然而,当他们真正看到严渊时,却有些恍惚了。
这个昨天还在球场上肆意戏耍对手的年轻人,此刻正独自坐在场边,低头翻看着平板电脑,手指时不时在屏幕上暂停、回放、做笔记,同时拿着纸和笔,在不断的写写画画。
记者们没有拍到他们想要的新闻,最后被保安大叔赶了出去。
纳格尔斯曼双手插兜站在办公室窗前,远远望着这一幕。
他原本以为,今天的严渊会像大多数年轻球员一样,带着点飘飘然的兴奋劲儿走进训练场,或许还会被队友们调侃几句“新星驾到”。
但现实恰恰相反,严渊甚至比平时来得更早,而且一来就调出了昨天的比赛录像,开始逐帧分析自己的跑位和决策。
“这小子……”纳格尔斯曼喃喃自语,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助理教练推门进来,递上一杯咖啡:“听说严渊今天六点半就到了?保安说他进门时天还没完全亮。”
“他昨晚肯定没怎么睡。”纳格尔斯曼接过咖啡,目光仍盯着窗外,
“赛后采访结束时都九点多了,他居然还能这么精神。”
旁边的助教压低声音说。
“教练,更离谱的是,他刚才找我要了下一场友谊赛对手博洛尼亚的三场比赛的战术分析报告,说是想研究一下他们中后卫的防守习惯。”
纳格尔斯曼挑了挑眉,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这哪像个刚踢完首秀的菜鸟?倒像个三十岁的老油条。”
训练正式开始后,严渊的表现更加让人意外。
常规热身结束后,他没有像其他年轻球员那样急着展示个人技术,而是主动找到队长福格特,询问自己在防守反击时的选位是否合理。
福格特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的老天,我没记错的话,你昨天可是两射一传,你现在来问我防守问题?”
严渊认真的说。
“队长,我自己其实很清楚,第二个进球是有很大运气成分的,并且,如果那次反击我的跑位再提前一会儿,或许能创造第四个关键机会,但可惜我没做到。”
这番话恰好被路过的格纳布里听到。
拜仁租将瞪大了眼睛,转头对身旁的阿米里嘀咕:“这小子是不是被什么职业球员灵魂附体了?我17岁时踢完这种比赛,满脑子都是‘我太牛了’,他倒好,跟没事人一样。”
阿米里耸耸肩:“这算什么,严刚才还加练了半小时长传,马上又要练无球跑动了,你看他那稳定的训练安排,就跟机器人似的。”
于是乎,“机器人”这个外号,就这么在队内传开了。
午餐时间,严渊端着餐盘坐在角落,一边吃饭一边用手机观看德甲的比赛集锦。
纳格尔斯曼故意端着咖啡坐到他对面,假装随意地问:“怎么样,严,首秀之后感觉如何?”
严渊抬起头,眼神平静得不像个孩子:“教练,顶级联赛职业队的节奏确实会比训练快很多,尤其是攻防转换时的决策时间,我依然需要适应,对了,教练,我正好想请教一下…”
他放下刀叉,在手机上很快调出一段视频,这个问题本来他是下午打算再问的,现在趁着教练在这,就直接问了。
“就是这段,您看这次反击如果我选择分边而不是直塞,是不是更合理?”
纳格尔斯曼差点被咖啡呛到。
他盯着屏幕上定格的那个瞬间,正是严渊的那个妙传。
绝大多数球员在回顾精彩时刻时都会沉浸在喜悦中,眼前这个少年却像个外科医生般冷静地解剖自己的“手术刀传球”。
“理论上分边确实更稳妥,”纳格尔斯曼放下咖啡杯,语气不自觉地变得像老师在给学生讲课。
“但当时你捕捉到了对方后腰的重心偏移,这种直觉很难得,有时候,天才和普通球员的区别就在于敢不敢赌那0.1秒的机会。”
严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记了几笔。
纳格尔斯曼瞥见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战术图解和时间标注,终于忍不住问道:“严,你每天花多少时间研究这些?”
“嗯…应该有四小时吧,因为我的比赛阅读能力还是差的太多了,这个提升起来可一点也不容易,要比提升球技难多了。”严渊抬头回答了教练的话后,继续低头记笔记,笔尖仍在纸上沙沙作响。
四小时,这句话让纳格尔斯曼瞳孔微缩。
他想起自己21岁时刚成为慕尼黑1860梯队教练的日子,那时候他被媒体称作“数据狂魔”。
但和眼前这个少年相比,当年的自己似乎也比他强不了太多。
难不成这孩子也想当教练?
上一篇:国运:队友仨熊孩子,白月魁崩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