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大巴黎除名后,我带英格兰夺冠!

大巴黎除名后,我带英格兰夺冠! 第181节

  球队的韧性、新老结合的框架、以及严渊作为核心的抗压能力与决定性,都在这一夜经受住了考验。

  两场国际冠军杯,一场酣畅大胜,一场充满挑战的客场逼平巴萨,让阿森纳球迷有理由期待一个充满希望与可能性的新赛季。

第134章 阿森纳的进步

  国际冠军杯进入尾声,阿森纳迎来了最后一个对手,英超老对手曼彻斯特联。

  与前两场对阵多特和巴萨不同,这场“英超内战”虽然也是热身性质,但双方球员和球迷都多了一份熟悉的火药味。

  穆里尼奥的红魔与温格的枪手,这对老冤家在任何场合相遇,都免不了擦出火花。

  开场后,双方排出了各自的阵容。

  比赛开始,节奏明显比前两场更快,对抗也更激烈。

  曼联试图利用卢卡库的支点作用和拉什福德在左路的冲击力打快速反击。

  阿森纳则依靠罗德里的稳健控场和麦迪逊的创造力组织进攻。

  比赛的焦点很快集中在了阿森纳的右路。

  严渊作为右边锋,直接对位的是曼联的左后卫阿什利·扬。

  扬经验丰富,但毕竟33岁,速度和爆发力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而严渊这边,不仅拥有顶级的启动速度和盘带技术,更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他对拉什福德太熟悉了!

  在英格兰国家队的世界杯集训和比赛中。

  严渊与拉什福德朝夕相处,一起训练,一起比赛,甚至偶尔一起复盘录像。

  他对拉什福德的跑位习惯、带球特点、喜欢内切还是下底的倾向、甚至处理球时的一些小动作,都了如指掌。

  这种“队友变对手”的熟悉感,在顶级对抗中往往能转化为巨大的优势。

  曼联的进攻很多时候由左路发起,拉什福德拿球试图突破阿什拉夫。

  但严渊在拉什福德接球前,就已经开始预判他的下一步动作。

  当拉什福德习惯性地想用速度生吃阿什拉夫时,严渊会提前移动,卡住他内切的线路;

  当拉什福德试图下底传中时,严渊又会迅速回追协防,压缩他的空间。

  严渊把拉师傅完全拿捏了。

  拉什福德踢得非常别扭,感觉自己的每一步都被严渊提前预知,有力使不出。

  几次尝试突破未果后,拉什福德显得有些急躁,失误也开始增多。

  防守端压制了拉什福德,进攻端严渊则和阿什拉夫、前腰麦迪逊形成了非常有效率的进攻组合。

  第28分钟,罗德里在中场断下埃雷拉的传球,迅速将球交给回撤接应的麦迪逊。

  麦迪逊脚下技术细腻,视野比较开阔。

  他拿球转身,抬头观察,捕捉到右路严渊已经启动前插。

  阿什利·扬正试图跟上严渊,

  麦迪逊送出一记精准的斜长传。

  皮球带着强烈的旋转,越过曼联中场弗雷德的头顶,精准地落向曼联左后卫阿什利·扬的身前空档。

  严渊如同猎豹般启动,瞬间甩开了扬的盯防。

  他胸部将球向前一停,几个大跨步带球杀向底线。

  阿什利·扬拼尽全力回追,但速度差距明显。

  严渊带球到底线附近,没有选择盲目传中,而是冷静地观察禁区内队友的跑位。

  他看到拉卡泽特正从中路高速插向小禁区前点,而曼联中卫林德洛夫被其吸引。

  严渊看准时机,右脚脚弓送出一记力道和弧度都恰到好处的倒三角回传。

  皮球绕过前点防守球员,巧妙地滚向点球点附近。

  麦迪逊插上的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麦迪逊迎球不做调整,右脚内侧一记冷静的推射。

  皮球如同离弦之箭,直窜球门左下死角。

  德赫亚虽然反应神速,但鞭长莫及。

  进球后的麦迪逊兴奋地冲向角旗区,严渊和阿什拉夫也第一时间冲过去与他拥抱庆祝。

  这次进攻从罗德里断球,到麦迪逊策动长传,再到严渊突破传中,最后麦迪逊后插上破门,行云流水,配合默契,将阿森纳右路的进攻威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阿什利·扬在这次防守中完全被严渊的速度和麦迪逊的传球所碾压,显得力不从心。

  曼联的左路成为了枪手的主要进攻通道。

  拉什福德虽然被严渊限制,但曼联尝试将球更多地转移到他们的右路,同时利用中场的个人能力冲击坎塞洛和阿什拉夫镇守的右路。

  阿森纳左路坎塞洛在这场比赛表现积极,进攻端几次插上很有威胁,

  但防守端面对曼联的冲击,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几次被博格巴利用速度和变向突破成功。

  幸好有佩佩和蒙雷亚尔及时补位化解险情。

  穆里尼奥在场边看得眉头紧锁。

  他当然看到了阿什利·扬在左路的狼狈。

  穆里尼奥转头看向替补席,健康的卢克肖正坐在那里。

  卢克肖的正面防守能力,无疑是应对严渊和阿什拉夫这对“超跑组合”的更好选择。

  穆里尼奥的手几次抬起又放下,内心在激烈斗争。

  真的要换上卢克肖吗?

  说实话,有点不至于。

  毕竟,国际冠军杯赛只是一场商业性质的热身赛。

  而且,卢克肖的伤病史让穆里尼奥很担心,尤其是2015年的那一次的腿部重伤。

  英超新赛季开打在即,曼联需要健康的卢克肖来应对漫长的赛季。

  如果在这场无关紧要的杯赛中让他去硬扛状态火热的严渊和阿什拉夫,万一卢克肖再受伤……

  穆里尼奥不敢冒这个险。

  最终,他咬了咬牙,没有做出换人调整,只是大声在场边指挥球员加强协防。

  另一边,温格教授也敏锐地观察到了场上的局势。

  阿森纳目前领先,且右路攻势如潮,左路虽有坎塞洛的防守隐患但暂时无碍。

  教授同样考虑到这只是一场热身赛,胜负并非首要目标。

  更重要的是保护球员,避免无谓的伤病,尤其是像严渊、萨卡、厄德高这些核心和希望之星。

  看到曼联并未换上生力军全力反扑,温格也做出了姿态。

  教授走到场边,向场上的球员们做出了手势。

  他让球员们控制节奏,减少不必要的冒险进攻,保持阵型稳固。

  场上的球员们心领神会。

  之后,严渊在右路依然保持威胁,但减少了个人强行突破的次数,更多地与队友进行传递配合。

  阿什拉夫的插上也变得更有节制。

  阿森纳整体攻势收敛,但控球和防守阵型保持得不错。

  双方都在收着踢,最终,这场比赛以阿森纳1-0小胜曼联结束。

  国际冠军杯三场比赛,阿森纳取得了两胜一平(胜多特、曼联,平巴萨)的不错战绩。

  更重要的是,球队在新援融入、战术磨合、核心球员状态等方面都收获了积极的信号。

  严渊在三场比赛中贡献了进球和助攻,展现了核心价值;

  萨卡收获了处子球;厄德高、罗德里、阿什拉夫等新援也都有亮眼表现。

  带着国际冠军杯的积极成果返回伦敦科尔尼基地,温格教授和教练组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教授认真复盘三场比赛录像,尤其是对阵巴萨和曼联时暴露的问题,一个清晰的短板浮出水面。

  那就是左路防守!

  尤其是坎塞洛,这位以进攻见长的葡萄牙边后卫,在防守端的稳定性令人担忧。

  坎塞洛对进攻的投入度极高,但回防的及时性和防守选位存在明显问题。

  面对顶级边锋的冲击时,他显得办法不多,容易失位,需要中卫频繁补位,这给整个防线带来了额外的压力。

  萨卡虽然天赋异禀,但毕竟年轻,在防守端的经验和位置感也需要提升。

  温格教授召集教练组开会,说道,

  “若昂的进攻天赋毋庸置疑,他是我们边路进攻的重要武器。

  但要想在英超和欧冠走得更远,我们必须提升左路的整体防守能力,尤其是若昂的防守意识和萨卡的协防默契。这需要专门的、高强度的训练。”

  一个大胆而有效的方案很快被提出并实施。

  教练组打算以严渊为顶级陪练,打造左路防守铁闸!

  温格当然知道,提升坎塞洛防守能力最好的提升方式就是实战对抗。

  很幸运,阿森纳正好有一位世界顶级的右边锋——严渊。

  他的速度、技术、突破能力、节奏变化,都是检验和提升左路防守的绝佳标尺。

  于是,在接下来的队内分组对抗训练中,温格教授进行了特别的安排。

  分两组对抗。

  平时,坎塞洛和严渊都是在同一组的。

首节 上一节 181/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国运:队友仨熊孩子,白月魁崩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