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大巴黎除名后,我带英格兰夺冠!

大巴黎除名后,我带英格兰夺冠! 第66节

  温和,说明不会加重伤势;疗愈,说明能帮助恢复;最重要的是提升下盘稳定性!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总积分:7680。2700不算小数目,尤其对他来说,每一分积分都是比赛以及训练辛苦攒下的“血汗钱”。

  但想想莫斯科的痛,想想未来在球场上更激烈的对抗……

  他一咬牙,用意识锁定了那个技能图标,点击了确认兑换!

  【兑换成功!消耗2700积分,获得生活技能[太极宗师]。当前总积分:4980。】

  【技能下发中:太极拳理(宗师级)、桩功理解(宗师级)、云手(宗师级)、步伐与身形要诀灌输完成。】

  【强烈建议宿主结合每日实际训练进行修习,技能效果将随时间推移逐步融入身体本能,坚持方可见效。】

  系统说完后,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流过严渊的四肢。

  这东西不像兑换其他技能时那种知识灌顶的感觉。

  反而是一种深沉的、与身体深层骨骼、筋肉、乃至呼吸节律产生共鸣的指引。

  严渊的脑海里已经多了太极拳动作的要领,他的身体本能地渴望去舒展、去缠绕、去感受那股内在的“气”与“意”。

  严渊站在房间中央的空白地板上,深吸一口气,放松全身。

  “呼……”他做好了起手式。

  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系统灌输的那些动作:起势、沉肩坠肘、松腰敛臀、双脚开立与肩同宽……意念下沉至小腹。

  他开始缓缓地动了。

  动作极其缓慢,手臂抬起、外划、收回,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粘稠的空气中探索前行。

  他的呼吸变得深长而平稳,努力去感受重心在双脚间的流动,身体的每一次微小倾斜都由腰胯主导去稳住根基。

  第一天晚上训练,他练了不到二十分钟,感觉没什么特别,就是一种缓慢的、别扭的拉伸。

  第二天一早,趁着大清早,他又在宿舍旁的绿化带里悄悄试了起来。

  他格外专注在系统强调的“太极核心技能”——站桩。

  也就是俗称的扎马步。

  按照系统指引的“浑圆桩”要求:双膝微曲不过脚尖,臀部下坐如坐高凳,尾椎骨微微前卷,脊椎如旗杆笔直向上,百会穴仿佛轻轻领起,双手在胸前抱元守一。

  看似一动不动,实则全身上下的骨骼都在细微调整对齐。

  他的筋膜在无形的张力中被拉伸、整合,核心区域的每一块肌肉都在以一种既放松又高度警觉的状态对抗着微小的晃动,不断寻找着绝对的平衡稳定点。

  第一次尝试时,坚持不到一分钟,严渊的大腿前侧就开始酸胀发抖,腰腹也感到吃力。

  但他咬牙坚持,严格按照系统纠正的姿态调整,每一次重新站桩,他都尽力多坚持几秒。

  渐渐地,这成了他恢复日程之外,私底下最重要的一项“训练”。

  清晨薄雾中、午休无人的角落、晚饭后夕阳西下,霍芬海姆基地的各个安静的角落里,都开始出现严渊沉稳如山的身影。

  他穿着寻常的训练服,静静地站立着,微曲的膝盖下,两腿已经扎根地面了。

  严渊也会练习云手,体会那种流动中的平衡,感受身体作为枢纽在化解力量时精妙的协调。

  这奇特的画面很快引起了队友的注意。

  “严,你这是在干嘛?练习罚站吗?” 格纳布里第一个发现,夸张地模仿着他的姿势,结果没几秒就摇摇晃晃地差点摔倒。

  许布纳看得饶有兴趣:“看起来……很平静?像在冥想?这是中国功夫吗?”

  阿米里观察得更仔细:“嗯……这姿势看起来…对腿和腰要求很高啊,核心要保持得非常稳才行,就像……站立的平板支撑?”

  纳格尔斯曼有次在回办公室的路上,远远看见了草地一角独自站桩的严渊。

  他好奇地停下脚步,观察了良久。

  严渊正在专心站桩,他整个人沉静下来、精神专注、呼吸绵长,身体姿态舒展又不失挺拔。

  “你这是…在干什么?”纳帅挠了挠头,问道。

  严停下动作,笑着对恩师说:“教练,这是中国功夫里的太极拳。”他拍拍自己的腿,说道,

  “尤其这个站桩功,对增加核心力量和下盘力量很有帮助,它很温和,不牵扯肋骨,但又能活动全身的筋骨,帮助我们提升身体的稳定和平衡感,还能调节呼吸放松精神,我正在用它配合恢复。”

  纳格尔斯曼点点头,眼神中带着赞许:

  “嗯…很有意思的方式,严,我也试试。”

  他好奇走到严渊刚才站桩的位置,也模仿着严渊微屈膝盖,收敛臀部下坐,

  “是这样吗?动作重心在身体中间?”纳帅问道。

  接着,严渊像一个太极拳老师父一样纠正着恩师的细微姿势:

  “教练,你要想象背部靠在一面很舒服的墙上,不要向后弯,也不要太紧张,最重要的是感受那股力量从脚下传到头顶的那种垂直感。”

  纳格尔斯曼试了几下,点点头又摇摇头:

  “噢……这动作做起来比我预想的要难得多!我能感觉到肌肉在轻微颤抖,身体下盘总想晃,看来锻炼核心确实有效。”

  他活动了一下,拍拍严渊的肩膀,

  “这个训练感觉还行,坚持做,只要它不加重你的伤势并且能让你恢复就行,中国的智慧……确实很独特。”

  纳帅对这种融入身心双重修习的方式颇有好感。

  得到教练的默许甚至鼓励,严渊练习得更心安理得了。

  那2700积分的“学费”带来的指引非常精妙。

  每当他的太极拳动作偏离时,身体内部都会自动涌现出一种“需要矫正”的直觉,让他不断调整,姿势越来越接近标准姿势。

  每一次站桩结束,严渊都会感到双腿如同灌了铅般沉重酸麻,但精神却异常清明澄澈,呼吸格外深长舒畅。

  肋部那片淤青区域,在站桩时随着呼吸的深度扩张与收缩,也产生一种暖洋洋的、微带酥麻的舒适感,似乎每一次深沉的气息流转都在冲刷那片阻滞,加速愈合。

  日子在不疾不徐的站桩、太极拳的缓慢推演、不断吸收的比赛分析、以及常规的物理治疗中一天天流过。

  渐渐的,严渊感觉身体轻盈了许多,恢复得比医生预想的还要快一些。

  而更重要的是,在那静如止水的站桩之中,在那日复一日看似单调的“立地生根”里。

  严渊还真能感觉到自己身体内在发生着某种极其细微却不容忽视的变化。

  他的大腿、腰腹仿佛被注入了一种更“韧”、更“凝聚”的力量。

  这种力量不是健身房撸铁练出的鼓胀肌肉感,而是一种深植于筋骨、沉甸甸的“稳”。

  这是一种面对冲击时身体本能的下盘定力。

第61章 目标,帝国理工学院

  十月下旬,窗外的树叶又黄了几片,霍芬海姆的秋意一天比一天浓。

  训练场上,严渊在康复师的监督下,已经可以带着球进行无对抗的慢跑和轻微变向。

  打了几天太极拳后,肋部伤处基本没啥感觉了,下盘也稳了不少。

  距离完全恢复、重回比赛和训练的日子不远了。

  就在严渊专心致志地对着墙壁练习停球和第一脚出球时,青训学院的行政助理米娅找到了他,手里拿着一个薄薄的信封。

  “严,你的模拟考成绩单出来了。”米娅微笑着递过来。

  她对这个学习好的亚洲小伙子印象一直不错,这孩子每次考试都是稳稳排第一。

  “谢谢米娅夫人。”严渊停下脚下的球,擦了把汗,接过信封。

  他的心跳莫名加快了一点。

  他在学院里的课程从未放松,即使他在欧冠上闪耀,但平时学习时,在文化课这方面付出的心血也不少。

  他知道这次模拟考的重要性,这关系到他在德国高考体系(Abitur)中的预测成绩,这成绩是申请顶尖大学的敲门砖。

  他回到更衣室,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坐下,深吸一口气,撕开了信封。

  信封里的纸张打开了,上面写着白纸黑字。

  目光急切地扫过一项项成绩:德语(文学与分析)、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德国史、还有一门经济地理以及其他课程作为补充。

  数字跳入眼帘。

  数学:1分(德国高考成绩1分为满分,离1越近,成绩越好)

  计算机科学:1分

  德国史:1.1分

  经济地理:1.3分

  严渊的手指抚过那几项分数,最后只在经济地理那个“1.3”上短暂停留了一下。

  那是他唯一一个略显瑕疵的地方,问题主要出在一道结合欧洲能源结构的开放式论述题上。

  学院老师给严渊的评价是“论述角度稍欠宏观深度”。

  但还好影响不大,因为他是个学理科的。

  这是他从小接受基础教育开始,无数个夜晚在书桌前伏案苦读,在训练后的疲惫里咬牙坚持换来的回报。

  这个成绩足以让他的心里感到了些许宽慰。

  有了这个成绩,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顶级大学基本都是可以申请的。

  然而,这份欣喜只停留了片刻,就被另一个念头冲淡了。

  今天已经是10月20号了。

  德国统一高考的时间在明年夏天,那是决定严渊未来四年甚至更久学术生涯的岔路口,他必须提前准备。

  大多数院校,特别是严渊心仪的那些世界顶级名校,申请的截止时间通常在明年1月15日左右。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必须现在就利用现有的、极其优秀,接近满分的德国高考预测成绩,进行提前申请。

  假如提前申请通过,严渊将在次年五月份参加德国正式高考。

  如果他的高考成绩和预测成绩相差不大,那么他可以顺利拿到目标大学的offer。

  一种既兴奋又微微茫然的感觉填满了严渊的心。

首节 上一节 66/4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国运:队友仨熊孩子,白月魁崩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