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混乱大道

洪荒之混乱大道 第264节

  相传姜原在娘家时,因出外踏上巨人脚印而怀孕。

  因无夫生子,所以把生下的孩子三次弃于深巷、荒林与寒冰上,均得牛羊虎豹百鸟保护不死,所以起名叫“弃”。

  后来长大喜欢农艺,教人种五谷,被尊为后稷,成为周民族的祖先。

  次妃简狄,是有松国君的女儿,相传简狄在娘家与其妹子建疵在秋分时到玄池温泉洗浴,有燕子飞过,留下一卵,被简狄吞吃,后怀孕生契,便是商族的祖先。

  三妃庆都,相传她是大帝的女儿,生于斗维之野,被陈锋氏妇人收养,陈锋氏死后又被尹长孺收养,后庆都随养父尹长孺到今濮阳来。

  因庆都头上始终覆盖一朵黄云,被认为奇女,帝喾母闻之,劝帝喾纳为妃,后生尧。

  四妃常仪,聪明美丽就,长垂足,先生一女叫帝女,后生一子叫挚。

  挚与尧都继承了王位,作了帝王。

  由此可见,轩辕一脉开枝散叶,自轩辕过后历经五帝、商周世代都是他的骨血后裔掌控天下,因此后世不少人尊轩辕为炎黄始祖。

  ……

  帝喾在位期间,深受太乙真人影响,而太乙真人性情温和,因此,帝喾治理人族之时广施仁政。

  帝喾对内与民生息,对外停止征战。

  许多偏荒蛮族受其感召接受和平,人族进入了一个平静而又蓬勃展的时代。

  于是,帝喾有感太乙真人的大德,大力宣扬阐教,使得阐教在人族一时间威望再度大涨,远远盖过人教。

  ……

  时光悄然而逝,转眼便已数十年过去。

  帝喾在位已七十年之久,如今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帝喾也是功德圆满,之后便隐居东海蓬莱阁。

  在其离去之时,天降功德,太乙真人得一份,修为直接提升到了大罗金仙中期。

  五帝证道虽有功德,但却远远比不上三皇,太乙真人只是得了一份功德,修为自然不会提升很多。

  然而,帝喾也有私心,他喜爱自己的四妃常仪之子挚。

  因而退位之后传位于挚,挚志大才疏,又有暴虐之性,曾治理天下九年,为政不善,民怨沸腾,又因其背后无人辅佐,威望不足以震慑族中各方势力。

  于是,挚迫于各方压力,在与众人商议之后,便退位让贤与西方教弟子药师的弟子尧。

  ……

  尧乃是挚的弟弟,尧,姓伊祁,名放勋,十五岁时被封为唐侯。

  他在唐地与百姓同甘共苦,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领的赞许。

  放勋即帝位,帝号尧,因初封于唐,即以唐为朝代号。

  此乃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号,后人称其为唐尧。

  相传帝尧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

  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

  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着,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

  唐尧即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借鉴其兄挚之过失,在老师药师的支持下,迅安定人族。

  唐尧又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史载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

  在这么多的人才辅佐之下,人族在尧的治理之下兴旺了起来,唐尧当政初期,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经常耽误农时。

  因此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

  羲、和两族掌天文,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

  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

  帝尧又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将诸事处理妥当,如此施政之下,人族再次迎来一波高展的浪潮。

  而这时,帝尧在位已有七十余年之久,自感功德圆满,所以便欲寻找一位大贤,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

  于是,帝尧召集群臣,向他们询问何人可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

  群臣听候,相互议论了一会,才回道,“共主之子丹朱通达事理,可以接任人皇之位。”

  帝尧不屑的说道,“哼!丹朱么,其人愚顽、凶恶,用之不妥。”

  众人听了,尽皆沉默,丹朱可是帝尧最心爱的儿子,如今帝尧排除在外,众人一下子失去了推荐对象。

  稍稍沉默片刻,众人再次开始讨论人选,最终,众人终是达成共识,众口一词道。

  “圣皇轩辕陛下有一孙名鲧,此人见识广博,本领不凡,为人处世世人无不称道,足以担此重任。”

  帝尧一听,低头思考一会儿,刚要答应,心中突然一动,只见帝尧眼珠一转,接着抚须说道,“此人的确不错,但尔等还是多举荐几个,莫要错漏。”

  众人一听,深觉道理,便又开始讨论,突然,大臣四岳对尧说道,“有一人,名为虞舜的人流寓在民间,他的德行很好。就是不知其是否能够胜任共主之位。”

  闻言,帝尧点头道,“嗯,此人我也是听说过,就是不知究竟如何,你且仔细说来,我可考量一二……”

  帝尧对于虞舜倒也有所耳闻,但是具体不知,此时既然有大臣推举,便也可列入考量的范围,若是可以便可下决定了。

  ……

  ……

第九十四章 五帝时代(三)

  第九十四章五帝时代(三)

  听到了尧的话后,四岳点了头,回答道,“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瞽叟是个盲人,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

  弟弟象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

  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

  尽可能给予帮助,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与家人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

  听候,尧沉思片刻后说道,“那我就先试试他吧!”

  ……

  下了决心要试探虞舜的帝尧将他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

  舜让她们降下尊贵之心住到妫河边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

  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舜制作陶器,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

  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

  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瞽叟仍然想杀他,与家人合谋,多次谋害于舜。

  但舜却总是如有天佑一般,能够奇迹还生,即便如此,舜还像以前一样待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

  这样,试完舜的品行之后,尧便开始让舜去接触政务,尧让舜试任司徒之职,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

  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毫不紊乱,

  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

  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

  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经过多方考验,尧见识到了舜不凡的才能以及高尚的品德,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于是帝尧便命人准备,将共主之位传与舜。

  ……

  帝尧在位期间,没少宣传西方教,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早在三皇五帝之前,人阐截三教便已经开始在人族传教。三教他们传教所占的地域广阔,人族众多,所以人族多是知晓三教。

  但是西方教却是仅限于西方大陆,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之上,只有寥寥的一些部落罢了,人数并不多。

  此番虽有帝尧的宣传,但西方教相对于人族来说太过偏远,不过好在也还是有一些人信奉西方教的,这也让西方教在东方小小地兴盛了一把。

  而舜的师父则是截教通天教主门下的金灵圣母,至于截教大弟子多宝道人则被通天安排在了最后一尊人皇之师。

  舜在即位人族共主之位后,金灵圣母自然也是相伴其旁个,为他排忧解难,并且教导他修行之法。

  在截教的支持之下,帝舜便开始放手施为,先从星辰开始。

  帝舜通过观测北斗星,来考察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运行是否有异常。

  接着举行临时仪式祭告诸圣,用把祭品放在火上烧的仪式祭祀天地四时,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名山大川,又普遍地祭祀了各路神祗。

  他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种玉制符信,选择良月吉日,召见四岳和各州州牧,又颁给他们。

  舜去东方巡视,到泰山时,用烧柴的仪式祭祀东岳,用遥祭的仪式祭祀各地的名山大川。

  紧接着,他就召见东方各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月之大小、日之甲乙,统一音律和长度、容量、重量的标准。

  修明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规定诸侯用五种圭壁、三种彩缯,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种动物。

  士用死雉作为朝见时的礼物,而五种圭璧,朝见典礼完毕以后仍还给诸侯。

  舜向诸侯们普遍地陈述治国之道,根据业绩明白地进行考察,根据功劳赐给车马衣服,舜开始把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疏浚河川。

  规定根据正常的刑罚来执法,用流放的方法宽减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官府里治事用鞭子施刑,学府教育用戒尺惩罚。

  因灾害而造成过失的,予以赦免;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要施以刑罚,这时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

  这时舜巡视,便把驩兜流放到崇山,以便改变南蛮的风俗,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山,以便改变西戎的风俗,舜的所作所为,天下悦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舜在位后期,洪荒之中发生暴雨水灾,而且灾祸越来越严重,这次倒不是龙族在兴风作浪,而是真正的天灾。

  舜对此道却是不甚精通,不得已之下,便将治水重任交予人族另一位大贤,鲧。

  鲧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

  鲧当初都是名满人族,是争夺人皇之位的有力人选,可惜后来他们都给挚做了大臣,结果帝尧成为人族共主后,他便被罢黜了。

  鲧幼时曾得神人传授,习得一身本事,自从接到治水之大任以后兢兢业业,劳心劳力,然而鲧即使再强。

  区区一人之力又岂可拦得住这无匹的洪灾,即使人族聚集在一起群策群力也扛不住这可怕的天灾。

首节 上一节 264/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独步成仙

下一篇:逆天红包神仙群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