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洪荒之天帝纪年

洪荒之天帝纪年 第442节

“哈哈哈,龙皇之言深合我意。颢天域虽远在西极,只是中央钧天域玄妙莫测,虽处上天界中心,却又不完全在同一片时空之中,反倒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各地途径此地的距离,如此说来,准提道友反倒捡了便宜,却作小人之态,行卖乖之事,此君子不为也。”

准提接连被嘲讽,但面皮早就厚到一定程度,如同清风拂面一般毫不在意,笑意盈盈的看向几乎和龙皇敖沂同时间到达,倏然亮起,在昆仑山中撑起无边紫气和金光的两团光影。

“孔丘道友、轩辕道友联袂而来,贫道有失远迎,倒是失了礼数。”

元始天尊和敖沂见礼过后,再次向孔丘和伏羲稽首。

“元始道友客气了,只是散落在人网中的两道神念化身,倒当不起道友迎接的排场。”

轩辕说完,目光扫过在坐的众人,落在敖沂身上,赞叹道:“道友身上水韵外漏,龙运勃发,但气势沉凝如渊,法则凝练如一,隐隐透漏着不朽不灭的混元意象,看来传言不虚,果真触摸到了混元的真谛,大道在望啊!”

他话中赞叹有加,却无丝毫羡慕嫉妒之意,显然胸怀坦荡,自信非凡,不以自己暂时落后于人而耿耿于怀。

敖沂和轩辕同为人道皇者,又是人龙盟约的签订,自然打过很多叫道,交情早非泛泛,闻言嘴角露出矜持的笑意,但不掩饰喜悦之情,笑道:“只是道行人稍有进步,对混元大道有了一点皮毛的理解,现在说大道在望,仍嫌早了。当年伏羲道友和镇元子道友在两界分离时便已得道,却又耗费了数百万年才正式证道,可见得道和证道之间,仍然有一道巨大鸿沟。”

说着,忽然又露出惭愧,感慨道:“说起来,孤皇出生于龙凤大劫中期,比诸位道友出世更早,更是在很早以前就追随陛下,可如今当年同在紫府洲为臣的同辈们都以先后证道,唯有孤皇拖了后腿,到如今才摸到混元的门槛,倒是愧对陛下的栽培。”

众人闻言亦多有感慨,紫府洲和敖沂同一辈老臣中,真武、紫光、青童君甚至应龙早就证道混元,连后来在传播武道过程中追随了黄帝玄明的镇元子都证道了,她担任龙皇无数年,享尽龙族气运,此时才证道,这般看的话,的确算不得多厉害。

只是证道混元,讲究的是机缘,根脚亦同等重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所能达到的上限。

敖沂气运昌隆,机缘深厚,但唯独根脚上差了一点,无法和同时代的三清等大能相比。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开天辟地以来来,跟脚上能媲美三清的不超过十指之数,莫说是她,就是祖龙复生,也要甘拜下风。

敖沂作为祖龙公主,根脚又差了一线,虽在后期通过种种神通秘法以及天地奇珍弥补,以壮大先天本源,达到了和第一梯队大能并列的程度,却也耗费了无尽岁月,迟滞了证道时间。

这一点上,轩辕深有同感,所有有志于混元大道、但根脚不足,限制了上限的大能,都在努力做着和敖沂同样的事情,包括他自己、帝鸿、雷逆、神农、释迦牟尼、折单、瑶池、玄都等人,都在做着种种努力。

只是三界之中,能够壮大先天本源的必为先天之物,又要和自己属性契合,实属凤毛麟角,故而每有天地奇珍出世,总是引起各大势力哄抢。

“龙皇是陛下的旧臣,曾为陛下立下过汗马功劳,三界谁不景仰?陛下乃念旧之人,龙皇证道,他必然欣慰有加,岂会怪罪?道友何必觉得惭愧?”

准提笑着安慰了一番,接着道:“这倒是。若非陛下顾念旧情,也不会将龙凤三族合并为一,以龙族执掌皇印,这就是对龙族当年鼎力支持的回报。”

“准提道友所言甚是,龙皇忠于陛下之心天地可鉴,贫道佩服。”元始天尊微笑着接茬,略微停顿,等众人看过来后,接着道:“本来邀请了七家势力,今次只来了道、佛、儒三教,人族、龙族等五家,虽未为完美,却也无可奈何,只是未知巫皇、摇光神女心意若何?”

谈到正事,敖沂收敛笑容,淡淡道:“孤皇和巫皇也算相熟,对他的态度略知一二。虽然众祖巫回归之后,仍对天地主角之位充满野望,但巫皇本人并无野心,只醉心武道,一心要追赶陛下的脚步,故而对争霸一事并无兴趣。”

轩辕浓浓的剑眉舒展开来,笑道:“巫皇自出世以来,一直未曾停止过对道的追求,几乎对三界一切强者尽皆挑战过,戟转万战、未尝一败,其诚于武道之心,孤皇最为佩服。他若无心争霸寰宇,孤皇毫不奇怪。”

准提羡慕道:“巫族有后土娘娘这尊太始境祖巫,本就万古长存,先天不败。又有巫皇威盖寰宇,玄冥祖巫悍勇非凡,成不成为天地主角,对他们倒也没有什么影响,反正巫皇绝不会缺少气运支持。”

元始天尊点头道:“有巫皇在上面镇着,刑天、九凤、相柳、风伯、智慧古树、地心之母等强者忠心追随,祖巫即便曾经统治巫族一个时代,如今却也翻不起大浪了。现在看来,巫族势力暂时可列入中立阵营,未来如何,还要看情况发展。”

孔丘道:“巫族暂且不说,那魖族只有摇光女神一人撑着,下层势力在两界大战中死伤殆尽,这些年虽恢复了不少,不过比起洪荒五大皇族仍相差甚远,是以他们不敢轻易下场,暂时持观望态度也可以理解。”

元始天尊淡淡道:“既然如此,倒也不能强求巫皇和摇光女神参与会谈。不过这两方中立,咱们五家势力也足够了,是时候激浊扬清,让三界一切妖魔鬼怪出局了。”

第四八零章 元始话大劫

昆仑山之中,道、佛、儒三教,人、龙二族,共计五家势力在此秘密会谈,为即将到来的量劫提前布局。

元始天尊作为东道主,首先开门见山道:“量劫将至,无量杀机渐渐罗网众生,以因果蛛中积累的因果和劫气,一旦爆发,必然是天地翻覆,三界一切势力无一能够超脱于外。我等确需提前做好准备了。”

下方轩辕、敖沂、孔丘、准提尽皆心头威震,脸色更显沉肃。

道门作为天庭之外的第一势力,气运昌隆无比,元始天尊作为三界中修为有数的强者,再加上老子和通天的帮助,道门无量气运的加持,能够看到的信息自然远非寻常混元能够媲美的,如今说出这番话,如果所言非虚,信息量可就太大了。

话说自鸿钧老祖证道后,虽耗尽了道门无数年积累的造化灵机,使得道门在可预见的未来几乎不可能再出一尊太始境大佬,但他证道太始后,反哺回来的气运和另类福德亦羡煞众人。

当年东王公证道太始时,恩泽惠及三界一切无量众生,其中受惠最大的就是几位太子,玄霄、玄明、青童君立地证道,玄微、玄罗亦在后期证道,可见其恩泽磅礴绵延。

鸿钧老祖作为玄门始祖,三清作为嫡传弟子,传承老祖道统和衣钵,所得到的眷顾是最深的,元始天尊是天帝钦定的道门至尊,收获比老子和通天更多,本是混元元始第七重,此时已经臻至第八重巅峰,成为三界混元强者中继摇光、罗睺之外的第三人。

通天、老子亦各自突破至第七重初期。

如此强大的组合,可谓三界混元强者中的独一份,三清联手之下,再辅以天地玄黄玲珑塔、天地烘炉、诛仙剑、五方旗、暮鼓晨钟五大至宝,可谓威盖寰宇、震古烁今,即便是太始之下第一人的摇光女神也忌惮无比,不敢有丝毫小觑。

元始天尊的话立刻引起了另几位的重视,准提目光微微闪烁,暗自沉吟。

佛门中斗战第一的帝释天佛首也有这方面的提示,不过他正处于深度闭关,将佛界一切事务尽数交给九界佛皇折单师利如来,自己炼化虚拟道果最高层次的力量,故而所说不深。

准提原本还心存疑虑,以为佛首多虑了,但如今元始天尊也这么说,那就需要认真对待了。

眼见气氛有些沉凝,轩辕和孔丘对视一眼,直接问道:“道友言外之意,是说这次大劫连天庭中担任要职的诸神都会牵涉其中?”

元始天尊平静道:“天庭虽至高无上,但作为三界中心,既是一切权能的巅峰,也是万界因果汇聚之地,大劫一旦产生,几乎不可能绕过天庭。”

轩辕目露疑惑,“此言诚然有理,但也不尽然。天庭衍生于人道兴起之时,利于巫妖大劫前期,但首任天帝便就在此劫中应了劫数。”

“不过后来的封神大劫,道祖言明是三教的劫数,天庭本身并没有入劫。天帝陛下本人也是主动转世入的劫,与道友所说并不相同。”

元始天尊眼神扫过众人,淡笑道:“天庭至高无上,统治诸天寰宇,是天地人三道汇流之宇宙道之体现,超越一切众生意志,虽因果汇聚,但却万劫不磨。但天庭中的诸神却不是完全超然物外、因果不沾、万劫不磨的,故而历次大劫,皆无法完全绕过天庭,只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

孔丘若有所思道:“天庭亘古长存,但诸神却多有变动,或遭贬黜、或陨落、或在不同神位转迁,虽是天庭的一份子,却无法代表天庭本身,故而若在自己神职之外有巨大因果,或自己主动入劫,也有应劫的风险?”

天尊点首道:“然也。要说天庭诸神管理三界众生,维持天地有序运转,于洪荒功莫大焉,自然是超然物外,与神庭同耀不朽,不涉一切劫数的。只是这是恪守本职,不在本职之外滥结因果;不在大劫期间沾染因果劫气,偏离众生守护者和仲裁者的公允立场的情况下成立。”

“若有神灵自己主动入劫,背离天庭维护三界的公正无私之意志,自然不再受天庭气运庇佑,所行之事,也无法以天庭神灵的身份进行,更不能在涉入量劫期间私自调动天庭力量为自己谋私,否则必受天规严惩。”

众人点头,对这些道理很是清楚,自然知晓神灵虽不朽不死、超然众生之外,但因所背负的责任重大,所受到的约束也极为严格,并不能随心所欲行事。

哪怕是堂堂帝君,行使权利也要在天宪赋予的权能范围之内,若违背了天规律法,也会承受天庭意志的反噬,若违背天庭宪法,则更加严重。

话说当年东王公在登上天帝之位后,为了使天庭高效运转,将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层层划分,立下四御五帝辅佐,每尊帝君的职责范围都有明确划分,并记载在《天宪》第一卷之上,以此明确各权能职责。

这份天宪第一卷所记录的条文,既是天庭帝君们权力神圣性、正统性的证明,也是约束各大帝君行止的枷锁,一切不符合天宪规定的权力都不被承认,属于无效权力,下属机构可拒绝执行。

首节 上一节 442/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召唤大佬

下一篇:天庭越狱计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