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我以天赋聚权柄,铸天庭 第80节

  在加入救民军之前,武平可没有这样的力气,而现在却突然展现出了这样的神力。

  那自然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救民军获得的,甚至就是王朝给予。

  只是,这怎么可能啊?

  嘿嘿

  看着自家兄长震惊的模样,武平不由自得的嘿嘿一笑。

  他在救民军之中,算不得最强的那一列,但也绝对属于中上了。

  “兄长,这是我在我们首领那里获得的神通...”

  话没有多说,但武昌已经明白了。

  “你是说,你是说...贼首...你们首领,真的掌握神通?...

  那,那前几天,真是王朝首领求来的大雨?”

  “嗯,没错!

  只可惜,大哥没有天地位格,所以无法看到我的天地位格,否则也就一目了然了...”

  “没想到,没想到,王朝首领竟然真的是神仙中人...”

  武昌激动的不断拳掌相击,围绕着假山来回走动,口中更是不断的低声呢喃。

  说实话,虽然众人在先前,经过讨论之后,一致觉得就是王朝精通天象之术,知道那天将有大雨,这才赶在那天进行求雨的。

  但是众人的内心之中,真的没有丝毫怀疑吗?

  那怎么可能?

  不过是心存侥幸而已。

  因此,在见到武平搬起假山之后,武昌很快便就相信了,并且还有了其它的想法。

  “这这这,那我有机会获得神通吗?”

  武昌眼神晶亮,充满了说不出的渴望。

  那可是传说中的仙法神通,他自然也是想要拥有的。

  “呵呵,自然是可以的,在救民军之中,像我这样的,至少也得有个千八百的吧...”

  “啊~?”

  这一下,武昌更为震惊了。

  如果有着这么多的掌握神通之士,那么这个天下,还有何人,哪个势力能够阻挡救民军?

  而在知道了这些之后,武昌几乎没有多少犹豫,便就决定加入救民军。

  并且,他还积极的出主意,他觉得以他在渭源县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寻找机会,轻松的拿下知县李文书,以及主簿吴多运。

  知县李文书不用说,那是一县之长,如果攻打渭源县,他是第一个绕不过去的。

  而主簿吴多运,本来是没有多少关系的,但谁让他是吴员外家的长子呢?

  与王朝以及救民军,有着破家灭门之仇,那自然只能让他去死了。

  不过,武平确实直接阻止了兄长的行动。

  王朝他们现在要的是暂时维稳,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直到朝廷再也无法无视,他们这才会正式起义,攻占县城。

  至于现在,他们占不占领县城,有什么关系吗?

  不过,却也不是完全无视渭源县。

  王朝给武昌的命令就是,彻底架空朝廷官员。

  维持在一个表面上是由大明管辖,实际是由救民军掌控的格局。

  只是,还没等武昌行动呢,知县李文书却先找来了。

第70章 向外扩张,伏击官兵

  在见到知县李文书,心平气和的与自己摊牌之后,武昌便也忍不住的出声劝诫。

  本来,他还想要说一下,王朝以及救民军,是真的掌握着神通的事情的。

  只是,若非亲眼所见,恐怕没有多少人相信。

  所以,他也就没向李文书说出。

  事实上,王朝以及救民军掌握的神通,才是武昌对王朝,对救民军有着极大信心的主要原因。

  就算他们最终无法成事,但也必然能够做出一番伟业,至少割据一方不成问题。

  而在听完武昌的劝诫之后,李文书却是有些不以为意。

  只是略带嘲讽与释然的笑了笑。

  “本官想要歇息一段时间,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公务,就要劳烦武昌县丞了...”

  说完之后,李文书猛的一仰头,将杯中酒一口饮下。

  看着对面的李文书,武昌一时有些怔神。

  他没想到,这李文书竟然能够如此放得下。

  或者说,他如果没有同归于尽的决心,那想不放下也不行。

  “好了,本官还要享受美酒佳肴,就不留武昌县丞处理公务了...”

  李文书再次饮下一杯酒,淡淡的笑着说道。

  “那好,下官这就告辞了!”

  看着李文书,武昌推杯站起,拱手一揖之后离开了酒楼。

  完全不担心如此放着李文书不管,会不会被其逃走报信。

  整个渭源县周边,那可都是被救民军掌控了的。

  如果武昌再掌控了渭源县县城,李文书又能往哪逃?

  李文书嘲笑武昌看不清形势,小小的一县土匪,又如何与大明朝廷抗衡?

  而武昌则是感叹李文书不明就理,只将王朝与救民军,当做了普通的匪徒,却不知人家乃是仙家中人,天兵天将般的军队。

  接下来的时间,武昌便开始频频接触救民军,许多救民军的人,都被安排到了渭源县各处。

  甚至城防守卫,都由王二牛接管了。

  可以说,虽然渭源县的知县,依旧是由大明派遣的李文书担任。

  但是,其已经在实质上,落入了王朝救民军的掌控之中。

  不过,王朝却是没有进入县城,而是指挥农社、救民军,开始进入其它县的乡村。

  其实,在临洮府与渭源县交界的,也就是西北的临洮府府城了。

  除此之外,那就是巩昌府陇西县的首阳关以及漳县了。

  在综合考虑之下,王朝还是决定先攻首阳关以及漳县周边的乡村。

  不过,对于临洮府,乃至是巩昌府的其他县,王朝也并不准备放弃。

  当然,以他们现在的军队,肯定是占据不了那么大的地盘。

  但是,他却可以提前准备。

  在军队、农社社员,开始进入首阳关以及漳县附近乡村的时候,军情司的情报人员,以及一些农社社员,也开始进入其他的县城,乃至是府城发展。

  当然,他们的任务并不相同。

  情报人员自然就是主要探听情报。

  而农社社员,则是进入乡村,讲述王朝,讲述救民军以及农社的宗旨,拉人进入农社,帮助他们进行耕作。

  乃至组织他们,对抗地主老财,员外里长的压迫,抵制种种苛捐杂税等等。

  如今,王朝的种种事迹,已经是在临洮、巩昌二府,彻底的传扬开了。

  当然了,只是王朝乃是神仙中人,能够行云布雨,以及建立了救民军以及农社之类的种种传说。

  至于具体的,将渭源县知县架空,实质掌控了渭源县之类的事情,可就没有传扬出去了。

  因此,外界对于王朝以及救民军,大致就是分为了两种看法。

  诸多的普通百姓,大致觉得王朝就是神仙中人,现在乃是临世救苦来了。

  而世家大户,大明官府中人,却是根本不相信的。

  在他们的认知中,王朝以及救民军,就只是一伙盘踞渭源县的土匪而已。

  只不过,他们可能掌握着一些奇巧戏法之类的手段。

  用来糊弄那些愚昧贱民还行,但他们是不信的。

  事实上,在王朝看来,那些百姓也不一定真就多么相信了。

  但是,在这个悲苦的世道,王朝以及救民军的出现,无疑成了这艰难世道之中的一缕光。

  他们自然是要牢牢的抓住的。

  哪怕有所漏洞,他们也会自行脑补原因,强迫自己相信。

  因为这可能就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是心中最后的一抹寄托。

  而那些世家大户、官府中人,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好,可不需要谁来拯救。

  对于这种似是而非,模糊不定的传闻,在没有亲眼见到之前,他们自然是嗤之以鼻的了。

  不过,他们信不信的不重要。

  毕竟,如今的农社,可不会发展他们作为社员。

  而大部分的普通百姓,却是相信的。

  因此,救民军还没有占领首阳关、漳县周边乡村,军情司的情报工作,更是刚刚展开。

  而农社,却已经率先铺展开了。

首节 上一节 80/2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开局成为禁区之主,大帝只配看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