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202节

  “但愿你能尽早的做出选择,如果拖得太晚,我不能保证历史上无数次重演的天命眷属之间的征杀不会再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上演——”

  在安抚了头顶的火德之后,面前的水德天命缓缓的开口,祂凝视着朱厚熜,宛如再看着顽石中突兀出现的良才美玉。

  朱厚熜感觉周围的压力正在缓缓消退。

  他并未回答眼前这天命的招揽。

  毕竟——自家大哥还在头顶盯着自己你呢?

  而且你这跑路的速度是不是有点太快了点——

  眼前的水德天命在如今尚且还算完整,并没有完全陷入沉睡之中的火德天命的威胁下,祂终究还是选择了退却。

  一束幽蓝色的光亮从佛头之上缓缓升起,但并没有向东坠落入无尽的深海,相反,祂竟然向着西部,穿过世界的屋脊,伴随着从雪原而下的季风,向着那个已经汇聚了最多天命残片的地方飞去。

  很快……很快……

  按照这个速度,不过百年而已。

  祂就将聚齐原本散落在各地,超过三分之二的残片,真正的从漫长的分裂和休眠之中醒来。

第240章 侯景

  虽然如今东方的深海之中,同样有势力已然窥见了下一个时代的天命所属。

  并早在很久以前便开始为了水德天命的复苏而进行准备。

  但它们供奉的却是千年之前那协助暴秦平定天下,扫除当时盘踞这片土地无数可怖存在的古老水德,乃是真正隐藏在历史背后的极致腐朽堕落之物。

  祂可不愿意成为那深海龙宫之中,那真正古老可怖之物补全自身的口粮。

  于是它选择向西前行,避开海底那些早就对自己垂涎三尺的东西觊觎的目光。

  也正因此,它才放下了所有的骄傲,与火德天命在瞬间便达成了一致。

  毕竟它已然失去了它沉睡期间所获得的最珍贵的宝物,千年来积累的人性在朱厚熜一剑一矛之下已然彻底破裂。

  现在,为了维持自身的独立,它必须尽快寻找下一个人性的锚点了。

  事不宜迟!

  ……

  “陛下——”

  张法维迅速来到朱厚熜面前。

  刚要汇报之前的关于成华年间失踪的那些锦衣卫们的踪迹,朱厚熜摇了摇头,看向了前方。

  不远处,梁武帝怀抱着蛟龙,身上原本尚算明亮佛光此时有些黯淡。

  刚刚经历了和天命残片惨烈的战斗,他怀中的蛟龙此时也已经伤痕累累。

  梁武帝抚摸着他爱妻的鳞甲,发出了悠然长叹。

  “辛苦你了~等我,我很快就会去找你的~”

  听见萧衍的话,伤痕累累的蛟龙终于闭上了眼睛,伴随着周围星星点点的佛光,化作流光逐渐消逝在天地之间。

  “明皇——”

  送别了自己的发妻,萧衍抬头,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明显是有话要说的明廷天子,他伸出手掌。

  刚刚在驱逐天命的战斗中十三颗琉璃佛珠大半都已经损毁,只剩下三颗琉璃佛珠状态还算完好。

  伴随着萧衍意念的挪动,那三颗佛珠飞入萧衍手中。

  经过了刚刚天命之间的交锋。

  万佛寺中原本快要成型的弥勒降世仪式不知为何却迟迟未能成功。

  只剩下空中那些金色的尘埃依然在不断的从尸佛的体内升起。

  打在三颗琉璃珠上,散发着七彩的光芒,美丽异常。

  萧衍看着眼前的佛珠,满眼都是追忆与留恋。

  但最后,还是将这些佛珠递到了朱厚熜手中。

  “这佛珠原本有十八颗,是太清元年,同泰寺取了自东汉以来十八位公认最强的汉地高僧的舍利炼制而成,原本是为了驱逐海族之祸,保卫金陵的安定……我生前征战南北,平定四方用去了五颗,后来水德现世,为了镇压此不该此刻出现的绝世大凶,又取了万佛精血配合此珠方才趁其封印。”

  “本以为事成之后,凭借这尊沉睡的天命,可以借此庇佑我梁国千秋万世,乃至一统天下,收复四夷,谁料想最后却反而为国家招来了灾祸——”

  说到这里,萧衍忍不住苦笑。

  自己自诩佛学修为冠绝南朝,但最后却依然逃不过贪嗔二字。

  只看见了眼前之利益,而忽略了背后的危机。

  似乎是明白了萧衍的意思。

  佛珠刚一入手。

  朱厚熜便能感觉到一股暖流从佛珠流入四肢百骸,温暖的佛光入骨,不断自发的修补着朱厚熜的肉身。

  虽然对于朱厚熜而言效果相当微弱,效果几乎没有,但是如果给其他的习武之人使用想必又是一件难得的修行至宝。

  “此珠有定水之能,制造之初便是为了降服海族,我知你有降服四海之志,想必征战海族,此珠定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说到这里,萧衍看着面前少年英武,雄心勃勃的明廷天子,恍然间似乎又看见了建武二年的那个秋天。

  那时他还未陷入南朝士族门阀相互之间的倾轧攻讦之中,身旁也并无那么多的佞臣奸党环绕,那时的他还不是天子,也是像面前的朱厚熜一样满怀热血,希望能建立功业绝世少年郎。

  那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亲率领精族三十万渡江而来,欲要一战覆灭南齐。

  南朝君臣见北魏来势汹汹,兵势滔天,纷纷起了惧怕之心,甚至有人已经做好降表,等前线一旦兵败,便迅速携带家小投靠北朝。

  平北将军王广志奉朝廷诏命,救援义阳,但见北魏大军旌旗遍野,军威之盛,自苻坚南下之后再未有也。

  竟驻军于义阳百里之外,按兵不动,畏惧北魏兵势,裹足不前。

  那时的萧衍奉诏随同王广志一同救援义阳,见三军畏缩,大怒,于是召集麾下部众,请命前锋。

  只率精卒三千星夜疾驰,驰援义阳,在义阳城外的贤首山上广树旌旗,义阳守军以为援军已至,遂出城迎战。

  萧衍遂亲披坚甲,手握大矛,率众从背后袭击魏军。

  北魏军队因为得知南齐主力尚在百里之外,因为没有防备,被两面夹击之下,十万之众竟被萧衍千余人击败,魏军狼狈北逃,来不及带走被丢弃的辎重堆积如山,义阳之围遂解。

  萧衍也因此战而名动天下。

  看着面前少年,萧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年轻的自己。

  因此,当他听到朱厚熜询问起当年侯景之乱的真相时,他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他知道,王朝中业,面前之人面对的困难丝毫不会比他曾经遇到的那些要简单。

  自己踩过的那些坑,不管是为了此时天下百姓,还是为了曾经那个倒在纸醉金迷和权谋倾轧之中自己,他是绝不愿意让眼前这个有着大好前途的少年再踩一遍。

  他必须做出提醒,尽管有许多事情至今他对此也只是猜测。

  “侯景啊——”

  他又回想起了当年自己听闻北齐内乱,侯景难逃,欲率部归顺自己的欣喜。

  他热情的招待了侯景,并封其为河南王、大将军。

  那时他和侯景惺惺相惜,南梁群臣也纷纷上表,称赞梁武帝不费一兵一卒扩图开疆的功绩,将其与历代的那些千古名君作比,一派太平盛世,国安民乐的盛景。

  只不过后来,因为北伐接连失败,南梁和北齐议和,南梁诸王内讧等原因,侯景感觉自己遭到了背叛,于是毅然率兵突袭采石,并一路势如破竹攻破金陵。

  并围困台城,最终攻破,梁武帝萧衍被其活活饿死。

  虽然每每想起侯景的叛乱和自己那些混账儿子们,哪怕是过了这么久,萧衍都不由得怒火中烧。

第241章 尸解仙

  但萧衍很清楚,关于自己这段绝对会被后世的历代统治拿出来教导后代子孙,要懂得识人用人,前明后昏的反面经典案例,明廷的天子肯定在登基之前就已经在身边各种大儒学士的谆谆教诲中听过无数遍。

  面前的朱厚熜想听的肯定不是这些。

  虽然结果是对的,但可惜他完全不知道明廷对宗室的养猪式教育。

  作为藩王之子,朱厚熜从小压根不是按照帝王的方向培养,而妥妥的是快乐教育,平时王府授课的周诏为了不给自己惹麻烦,最多让朱厚熜背背四书五经培养良好的道德,不要欺男霸女,好好效忠天子效忠朝廷,压根不会讲这些古代帝王成败得失。

  更何况,儒家士大夫在写历史的时候有着一套自己的写法和解法,很多时候外行人就算有机会阅读,也顶多只能看看古代帝王将相的故事,根本看不懂这帮儒生们到底在说些什么。

  “侯景之乱,就算是我也不能窥见其全貌……”

  萧衍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影逐渐变得单薄,五官都开始变得模糊了起来。

  “采石乃金陵屏障,精兵骁将皆陈于此,侯景八千人夜袭采石,临川太守陈昕和王质的水军舰队距采石只有半日路程,为何没有及时赶来,截击侯景的大军,采石坚城有精兵近万,为何一夜之间便被攻陷——”

  “当时负责京城城防的平北将军萧正德是我胞弟之子,但自幼被我养在膝下,与我情同父子,为何要与侯景等人勾结,引北虏劫掠京师——难道在他眼中,皇位虚名真的比我等萧氏子孙骨肉亲情还要重要?哪怕是沦为侯景等北虏邪魔掌中傀儡也在所不惜?”

  说到此处,萧衍的言语间满是痛苦。

  他周身的光芒愈来愈微弱,显然是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他定神,感受着自己的状态,知道如今时间紧迫。

  “侯景之乱,唯有羊侃之死令我惭愧,日后若有机会,还请你替我寻找他的骨肉,好生栽培,我感激不尽——”

  朱厚熜闻言点头。

  “自然——”

  历史上羊侃忠贞之名朱厚熜自然也有所耳闻。

  若是有机会,朱厚熜自然也不介意保护下羊侃子孙的骨血不至于断绝。

  现在,朱厚熜面前萧衍的身躯变得几乎透明。

  他看着面前的朱厚熜,做出了最后的叮嘱。

  “当年侯景之乱,疑云重重,同泰寺全寺僧人被侯景乱兵杀绝之前,智云禅师曾有密信传达宫中——”

  此时,萧衍的身形已经在朱厚熜眼前完全消失。

  就连最后的声音都变得断断续续,虚无缥缈了起来。

  “智云禅师在信中言道,这些侯景乱兵可能真实的目的便是冲着水德天命而来——而且,智云禅师认为侯景背后,除了北方邪魔暗中操纵之外,那些邪魔背后恐怕还另有主谋指使——”

  此时,萧衍,这位年轻时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梁武帝,回忆起当初智云禅师的密信,密信中歪歪扭扭无一不透露着震惊和绝望的字体,透露着写信者内心三观瞬间崩塌之后的惶恐和震惊,此时的语气中不由得露出了一种哪怕是时隔千年都无法压抑的恐惧。

  “同泰寺山门被攻陷的那一刻,智云看到了理论上绝对不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之物。”

首节 上一节 202/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只是在破案,怎么成仙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