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286节

  在他们看来,朝鲜的人民一向温顺服从,尤其是朝鲜语雏形的出现,更是进一步隔绝了底层民众和中原文化接触。

  让其永远的保持温顺愚昧的姿态。

  虽然中原王朝在漫长的历史中同样身处于专制王权的压制之下,但至少相比于朝鲜,他们的政治和文化却依然称得上尚算开明。

  能够为人民的反抗提供诸多反抗的依据。

  然而他们却并没有预料到,虽然红巾军已经撤离了这片土地,但是他们却将他们的经书永远留在了朝鲜。

  饱受欺凌和绝望的朝鲜民众如获至宝。

  他们念诵着弥勒降世的箴言佛法。

  在繁重的劳作中静静的观察着那些奴役他们的妖魔权贵。

  并静静的等待着红巾军重新回到这片弥勒指定的佛国的净土之中。

  而两年后,随着红巾军再一次南下,本以为这次能够成功将红巾军阻挡在城墙之外的高丽人绝望的发现。

  再坚固的堡垒也无法抵挡内部的敌人。

  短短数月,进入高丽的十万红巾军的规模便膨胀到了三十万人,大量的高丽农民和劳工加入到了红巾军中,红巾军兵势大盛,势如破竹,在抚州、博州、泰州、价州和延州等地接连击败高丽军,夺取了高丽的大量土地和人口。

  “尽管红巾军接连招降高丽的降将为己所用,希望能借此吸引更多的高丽将领不战而降,但奈何,此时已经基本上肃清北方的元廷已然注意到了这支深入朝鲜半岛,插入自己后方的红巾叛军……”

  “于是元顺帝亲自下诏,命元廷筹备军械粮草由海上支援高丽朝廷,避免其在短时间内被红巾军彻底击破,让半岛局势陷入不可收拾的困境,另一方面则命大批元军进入辽东,截断红巾军的补给和退路……就在双方的联合绞杀下,红巾军决心回师辽东同元军决战,但辽阳之战红巾军惨败主将潘成被俘虏,超过十万人被元军所杀,红巾军最后一支可战之兵被彻底消灭在了辽东战场。”

  “但此战之后,弥勒信仰却在朝鲜流传开来……并成为诸多密教结社之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一支。”

  高林缓缓说道,为这场元末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刀兵战乱画上了一个句号。

  “诸位可切勿小瞧白莲教在朝鲜国内的影响力……”

  说到这里,高林看着眼前诸人,语气突然变得诡谲了起来。

  “据说当年李成桂之所以能借着击退红巾,收复京城之功,撺掇高丽王位,建立李氏朝鲜,背后可不乏有他昔日的老对手,红巾军在朝鲜残部的影子在其中……而且白莲教在朝鲜有些地方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朝鲜官府,诸位行动之时还需慎重行事。”

  听到这话,不光是郭勋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棘手,就连冯保此时也有些理解为什么单单是为了抓捕几个白莲教的小毛贼,朝廷却不惜兴师动众,在明朝边境上布置重兵以备不测了。

  “这件事情谢迁谢大人知道吗?”

  冯保问道。

  他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要是早知道白莲教在当地的势力如此之大。

  甚至和朝鲜王室都隐隐有些关系。

  他是断不会如此轻易的就孤身前来传达朝廷诏令。

  最起码也要让干爹给自己多安排些厂卫高手随行才是。

  不过考虑到干爹对于朝鲜国内的情况也不了解。

  冯保也没有任何怨恨的情绪。

  即使吕芳知道,冯保也不敢表现出任何怨言。

  毕竟内廷不像外朝,纵然得罪了皇帝也要三法司共审之后才能定罪,皇帝如果不想自己名声太臭的话,也不能随便给朝臣罗织罪名——

  当然,像太宗皇帝朱棣那样直接不走程序派锦衣卫直接暗杀内阁高官这种盘外招就另说了。

  内廷,但凡犯了错误,只要大太监有心处理掉你,是真的有各种方式在无声无息间让你人间蒸发掉的。

  听到朝鲜国内白莲教的力量如此之大。

  领了这次差事的冯保顿觉有些骑虎难下。

  而且更让他担心的是朝廷派到朝鲜国内的礼部官员谢迁的安全。

  万一这老家伙因为自己这边的行动,让白莲教狗急跳墙,小出了什么事情。

  以谢迁三朝老臣的身份,面对悠悠众口,自己一个办事不力的罪名是绝对跑不了的。

第354章 动身前的准备

  想到这里,冯保不由得愈发忧虑了起来。

  不过一旁高林看冯保的样子及时安慰道。

  “谢迁谢大人德传四海,乃一代儒学宗师,纵然在朝鲜本地也颇有盛名,白莲教妖人不到最后关头大概是不会选择袭击谢大人,和朝鲜的儒教团体撕破脸的。”

  “就算如此,我也依旧担心……”

  冯保叹息着,想到义父临行前的叮嘱,眉头不由得紧皱了起来。

  “不如这样,公公可修书一封,我可持之调三百女真猛士入朝鲜以核定海西和朝鲜两国边界的名义保护谢迁谢大人,公公你看这样可好!”

  听到高林的话,冯保闻言大喜。

  他看着高林,脸上是难掩的喜色。

  作为京城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一,并身兼监军辽东军务之职,理论上他确实有调动辽东军队之权。

  但实际上,虽然他们大概不敢拒绝冯保的命令,但辽东这些边将大爷们接到诏令会不会尽心尽力给自己办事就不好说了。

  有了高林的承诺,无疑能极大程度上确保这些辽东的军头们将自己的命令往下执行下去。

  “那么事不宜迟,这是朝廷赐予我监督辽东印信,你速速去办……若是此次任务成功,引得龙颜大悦,我必然要在圣上面前为你请功……”

  冯保从怀中掏出了一支由内廷和兵部及五军都督府共同认证的印玺。

  虽然朝廷为了推动藩王戍边的政策,已经开始逐渐将边军的调度权利移交给了五军都督府。

  但是边军的人事任免升迁贬谪依然是由兵部负责。

  这也是文官和武将们为了争夺帝国军队,多次争斗之后相互妥协的结果。

  而对于帝国的暴力机器,内廷十二监同样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文官有驻军御史驻扎军中参赞军务以制衡武将总兵以掌控各地卫所。

  内廷也同样可以派出太监监军以制衡武将和文臣。

  而冯保手中的这支官印和一般的监军印还不一样。

  作为奉诏令行事,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在其上做了自己的标记。

  以示意各地随军御史和总兵参将们这是出自万寿宫那位天子旨意。

  让他们遵令行事,不可有误。

  而冯保能将官印交给高林,也是代表他对于其的信任,暗示其只要好好办事,自己也能在京中为其牵线搭桥,方便其日后从地方调回五军都督府任职。

  “多谢大人,那么事不宜迟,我这就动身传令……”

  随着高林手持官印离开。

  屋内也就剩下了郭勋樊河还有冯保三人。

  因为近年连年征战,天子常驻在军中,所传诏令多是由身旁的勋臣武将发出。

  而等战事结束,回到京城,天子又久居深宫,常年闭关,禁军亦是在西苑常伴君侧,传令往往让禁军和宫中太监并行。

  这让宫内的太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来自同为皇权的附庸品,帝国勋贵们对自己地位的挑战。

  双方彼此之间虽然并不明说。

  但明争暗斗却是一直存在。

  这就让两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酵,而愈发紧张来了起来。

  而两者相处,彼此都感觉气氛一阵尴尬。

  冯保和郭勋几次开口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又都停住。

  还是郭勋率先打破僵局。

  “禁军们这些日子搜捕辽东白莲妖人,昼伏夜出,甚是劳苦,既然大计已定,那么我这边就给他们传令,让他们今晚好好休整,明天一早便乘快马入朝。”

  冯保点头,两人拱手道别。

  等郭勋龙行虎步,走出军营,突然回头看向了身后背着长戟牵马的樊河。

  “刚刚高林的话伱也听到,此去朝鲜凶险难测,这个晚上你就不要当差,去和家人团聚道别去吧。”

  郭勋说到这里,拉过战马,取过长戟,飞身而上,动作一气呵成。

  接着便策马远去。

  将时间留给了樊河自己。

  樊河望着山下的小村长,想到了不久之后的入朝之行,长叹了一口气,随即将烦恼尽数抛之脑后。

  想到阔别已久的家人,他的眼中不由得浮现出了几分喜色。

  不过在回家之前,自己倒是要先去集市上买些东西,留给妻子儿女们作为这段时间自己不在铁岭的日常用度。

  ……

  “刚刚卫所里面有来使,给我们家里送来了酒肉,还添置了不少东西,就连颖儿的冬装都备齐了,临走时还留了二十两银子做安家之费……”

  妻子将樊河买好的浊酒热好,端上桌来说道。

  但得到朝廷赏赐,她的脸上非但没有什么喜悦之色,反而愈发的愁苦。

  无功不受禄——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最朴素的道理。

  尤其……崔三娘作为女真猎户之女,农闲时能接一些卫所下派的上山除害的任务,持弓猎虎杀狼的女子,更是能感受到今天来家中赠送钱粮的那两名武夫周身气度的不凡。

  不像是铁岭这种穷苦之地能够养出来的军士,倒像是京城那边宿卫皇城,作为矛头陷军冲阵的那些天子身边的冠军猛士……

  想到那个猜测,这就更让她心中思绪百转,望着桌上已经望着一桌美食流着口水,巴巴望着自己等着动筷的一男一女兄妹两人,心中更加哀愁不已。

  她想要开口全族,但又怕是朝廷钦点让樊河参战。

  事情非但无可更改,反而平添愁苦的。

  破坏掉家中孩子们好不容易能吃上肉的喜悦心情。

  只能在心中默默的叹息一声。

  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农家自酿的浊酒,借着屋内昏黄的烛光,仰头一饮而尽。

  “快吃吧!壮儿,你今年已经十六岁了,也该多吃点了……”

首节 上一节 286/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只是在破案,怎么成仙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