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神诡大明,我是人类之主帝皇 第350节

  很多东行的船只显然抱的都是和李舜臣等人一样的心思。

  想要借着明人的威望,去躲避那些横行各地的海寇。

  李舜民和两名日本浪人见没有什么事情。

  也就坐在这里同朱厚熜聊了起来。

  此时已到正午,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从船头走来,给了李舜臣和两名浪人各发了两贯干鱼片,两名浪人各分半张大饼,而李舜臣则一个人就吃了一张。

  朱厚熜婉言谢绝了渔夫的好意。

  看着把咸鱼同卷饼夹在一起,大快朵颐的浪人们。

  朱厚熜问道。

  “朝廷早在半年前就下令清剿周边海寇,难道这些海上盗贼在大军的打击下竟然还能如此猖獗?”

第435章 海盗

  “主家有所不知。”

  李舜臣用袖口擦了擦嘴,朱厚熜看着那满是油渍和补丁的袖口,十分怀疑这是这位朝鲜渔民某种另类的储备营养,应对不测的方式。

  “这些海寇常年驰骋海上,纵然朝廷兵多将广,船坚炮利,但若是这些海寇执意避战,海域辽阔,而且这些海盗与海上诸多势力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遁入深海群岛之中,朝廷纵使有大军百万,又往何处去寻?”

  “就拿最近崛起的那海寇王恒来讲,其麾下有倭兵数千,乃是一等一的精兵,与日本近海诸多大名都有贸易往来,上一次他拒绝了大明的招降之后,为了躲避追捕的大军,便引船向东在那些日本大名的掩护下躲藏了起来,朝廷舰队苦寻了三月,最后也只能在顺路打击一些消息闭塞的小型海盗和野人酋长之后班师回朝。”

  听到面前朝鲜渔民的话,朱厚熜若有所思。

  看来礼部虽然通过海贸聚集了大笔经费,开始大造舰船。

  但是到底根基尚浅。

  对明廷周边各地卫所的辐射范围的力量还尚可,但若是到了明廷能够直接控制范围之外。

  则立刻就会面对无兵可用的困境。

  “这王恒势力很大吗?”

  朱厚熜听到李舜民的话,有些好奇的问道。

  “当然,在这东方海域之内大大小小的数百支不同的海盗势力中,这王恒麾下的浪人大军足可以排进前十。”

  看着眼前对这海盗排名津津乐道的渔夫。

  朱厚熜有些好奇的问道。

  而身旁张法维第一次见到大海,对于波涛之中的这些奇事也是很有兴趣。

  也竖起耳朵在一旁旁听。

  “据说此人原本是东南商贾出身,屡试不中,因而愤而出海试图寻找出路……靠着国内的关系,成功的在对马济州等地招募到了一支上千人的浪人大军,正德十余年间靠着帮大明东南豪打击明廷海防官兵,走私丝绸茶叶火器等物,贩给弗朗基和东夷,获得巨利……”

  这个时期的海寇的首领为何大多数都是明人和为什么他们手下军队主力大部分是女真人和倭寇的原理大致相同。

  大明是这个时期最大的贸易出口商,而且出口贸易大头是非法的走私贸易。

  官方能够控制的贸易相比于东南的巨富豪商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而女真和日本则常年进行着惨烈的内战,生产因为战乱而停滞。

  养活不起那么多的人口。

  因而大量的青壮年武士只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远走他乡另寻出路。

  而这个时候,王恒出现了。

  海贼并不像是故事中的那样浪漫。

  甚至于海贼的主要收入并不是靠着打劫过往豪商和王公的服务。

  相反,大部分海贼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沿海走私集团的佣金,大明的浙江广西一带的商团是他们主要的供货商。

  或者说这些海盗头目干脆本就是大明内地的商人,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或是因为明廷苛刻的法令条文,还是官吏的盘剥生意做不下去,带着一帮兄弟们下海创业。

  而日本朝鲜等地王公通常就像大明内地的王公一样,是绝对不能得罪的。

  他们是海盗们最大的主顾,大部分的违禁品都被他们通过海盗等间接的方式得到。

  比如说——从朱元璋时代开始,明廷就进行严格管控火器。

  弗朗机人的火器传入日本还要等到三十年后某位为自己取名为“儒生五峰”的大明海盗为割据南方的萨满家,从葡萄牙人手里搞来了日本最初的两柄铁炮。

  最后在铁炮仙人八板清定以献祭了自己年轻的女儿为代价,终于研究出了铁炮的制作技艺。

  但早在忽必烈东征,甚至更早的以前,日本岛民便已经见识过了中原火器的厉害,并开始逐渐有意识的将其应用于战争之中。

  不过由于这个时代朱厚熜治下的大明火器技术并没有像历史那样开始科技靠考古。

  兵器越往前越可靠。

  要是还像历史上那样二十杆火枪只有一根能正常发射,震惊戚继光一百年。

  朱厚熜就该考虑让锦衣卫们在诏狱里请大明各地卫所军镇的指挥使们好好的深入交流一番了。

  掏心掏肺的那种。

  朱厚熜静静的听着,时不时的提出一些问题。

  而李舜民则表现出了渔民的健谈,这个身材健壮,精通多国语言的老渔民在谈话中展现了他的见识广阔非一般长期困于土地之上的农民可比。

  而旁边的两名日本浪人时不时也会用蹩脚的江苏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都说自己在日本的时候便从高级武家的口中听说过此人的威名。

  王恒在日本因为与各个大名交好,且为了方便从日本募兵而频频赈济钱财给日本武人,因此在沿海颇有威望。

  称是明廷残暴,科举腐败,才留不住这样的能人异士。

  而看到朱厚熜沉默不语。

  李舜民以为他担忧此次海上出行,便笑着说道。

  “主家莫慌,那王恒虽然在海上颇有势力,但却不像其他海盗那样早早便将祖坟搬出海外,据说其仍有科举仕途的念想,平日里对明廷的商船也不会过度勒索,今天有大明天使的船只在此,想必我们此次航行定能无恙——”

  李舜民对此自信满满。

  毕竟就他不知道哪里论起在王恒身旁当幕僚的亲戚所说。

  王恒如今也算在海外小有事业之后,满脑子想着的都是如何的被朝廷诏安,然后成功洗白上岸,衣锦还乡。

  有着大明使团在前面探路。

  恐怕王恒不光不敢来犯,还要严格约束自己手下,让他们在这段时间内少生事端,不要冲撞到天朝使者。

  李舜民荡起了双桨,对此,他的心中自信满满。

  不过令他感到意外的是,那名一多半时间都坐在船上静静聆听,少有的几句话也是问问题的年轻人此刻不知为何突然起身。

  来到船头,目光紧紧的盯着前方。

  “我看未必——”

  朱厚熜淡淡的说道。

  不远处的海面上骤然出现了一层黑点。

  而以朱厚熜超凡的眼力,自然能够看见那为首旗舰之上悬挂的大大的“王”字。

第436章 黑幕

  “列阵!列阵!迎敌!”

  “各舰队环绕旗舰布阵,炮手就位,瞄准,等待命令!”

  “使团和诸位大人还在船上,不可令敌人靠近,放下小舟,禁军随我乘快艇击破敌舰!”

  “刘大人!还请速速入船舱内躲避!”

  伴随着天边那些黑压压的直向明廷使团冲来的船只。

  在牛毛镇便同天子分别的李长寿,眼看着随着仇鸾一声令下,开始纷纷跳入海中,乘坐着轻舟向着不远处的海盗的前进的禁军。

  敲响了那位在自己成为游侠之后,在调查海盐一案的时候,没少给自己帮助的刘清源刘御史的房门。

  不,现在要改名叫刘侍郎了。

  在游侠和禁军的协助下,刘源清和李长寿一同破获了天子自登基以来一直十分关注的海盐大案,并揪出了背后的邪教妖人。

  在朝廷的授意下,刘清源得到了东南朝廷刚刚设立的水军节制司的配合,以暂代水军节制使的名义征调安徽福建浙江苏州等地的卫所水陆兵将,开始逐步清理潜藏在明廷已久的罗教势力。

  但表面上刘清源虽然看似调动的军队和物资颇多,但一来罗教诞生不过十余年的时间,虽然几经上述朝廷陈述此教的危害。

  但朝廷所要应付和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

  罗教这些年在漕帮中发展势力,与官府的冲突不多。

  而有时候南京往京师运输的官银物资还都需要他们在路途中为官府的船队充当打手和保护。

  所以对于刘清源的上书,朝廷并没有过多的重视。

  刘清源无奈之下,也只能按照现有的证据去追查逮捕那些可能与叛乱有关的罗教邪党。

  但辽东事变过后,情况便又有不同。

  在明廷境内的白莲教几乎被尽数驱逐出大明国境的时间点上。

  罗教袭杀朝廷命官,此种胆大包天的行为几乎形同造反。

  明廷中的许多人迅速的意识到了这种难得的机会。

  例如新任的工部尚书梁钧就立刻上书,请求朝廷和内阁下令将罗教徒定义为朝廷需要集中全力应对,像白莲教一样危险的“大逆”和“首恶”。

  然后调集各路精兵,在南方开始进行大搜捕,大排查,务必要将这些胆大包天的邪教贼人尽数绳之以法。

  而见内阁欣然同意后。

  梁钧紧接着又提出罗教在地方盘踞多年,根基已深,朝廷应派遣特使前往协调各地军马,清剿贼寇。

  并自告奋勇,表示自己愿意为了朝廷深入南方烟瘴之地,追剿惨贼,并以自己身为文官,只知道忠于君父,教化庶民为由,推荐广东都指挥佥事梁次摅统帅此次具体剿灭白莲邪党的事宜。

  当然,这位新任工部尚书和广东指挥佥事都姓梁并不是巧合。

  他们不光出身于同一个显赫的家族,而且有着同一位显赫的父亲,此时正在内阁协助天子总领天下万机。

首节 上一节 350/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只是在破案,怎么成仙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