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港娱:功夫之王

港娱:功夫之王 第821节

  四年前,深圳第一家麦当劳开张,至今依旧是深圳最赚钱的餐厅。”

  这么一说,傅艺伟顿时不好意思起来,她意识到自己刚刚有多蠢了。

  像杨叶这样的首富,他的嘴里哪有什么小生意。

  杨叶随意说道:“麦当劳能够卖遍全世界,就是因为他们标准化的管理。

  他们的拳头产品,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味道几乎都是一样的。

  咱们就按照这个模式,做一个标准化的中式快餐连锁品牌。

  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拥有我们的门店,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快餐托拉斯,随后就往海外扩张。”

  虽然杨叶只是吹牛逼,但是傅艺伟已经两眼放光了。

  因为她觉得杨叶老牛逼了,既然这么说,那就一定能成。

  杨叶见她热情高涨地样子,便给她泼了盆冷水:“不过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你先照顾好咱们的儿子,等事情有眉目了再说吧!”

  开玩笑,这件事就算真的要做,也不会直接交给傅艺玮这个商业小白去做。

  而且也不是这么简单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中餐难以标准化的问题。

  只不过对于别人来说是个难题,对杨叶而言却最简单不过。

  只要设计一款电脑程控一体化蒸柜,卖蒸菜就行了。

  总部制作好料理包,发到各大门店,热一下就可以出餐了,连厨师都不需要。

  而且最赚钱的其实不是卖快餐,而是搞房地产。

  麦当劳就是这么发财的,卖快餐的利润只是小头,门店的价值才是大头。

  如果杨叶在全国各大城市盘下商业门市来做快餐生意,二十年后,这些门市就是一笔巨额财富。

  不过这些打算,杨叶并没有跟傅艺伟说。

  不是相不相信她的问题,说了她也不会懂。

  总之她给杨叶生了个儿子,杨叶也不会亏待她。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杨叶在这个世界走了一遭,不来白来。

  他的身后之名,还要靠他的儿女们、弟子们去传颂。

  ……

  三部套拍,周期漫长,但好处是可以省很多制作费用。

  不过连续拍这么长的时间的戏,对演员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光明影视城的摄影棚内,杨叶正在拍摄电影中最经典的子弹时间。

  在《黑客帝国》之前,子弹时间早已出现。

  香港电影中的《侠盗高飞》、《中南海保镖》都出现过子弹时间,不过那都是比较粗糙的。

  在《黑客帝国》中,尼奥在旋转的运镜中缓慢地倾身躲过子弹,让人们真切地看到了子弹运行的轨迹,以及子弹凝滞旋转的360°全景场景。

  这种用“慢速”来体现“快速”的视觉效果,非常有冲击力,被后世许多电影模仿。

  在拍摄的时候,先按照电脑追踪系统,把122台相机精确地放在一条线路商,再同时把所有快门集中起来,用以控制相机。

  然后再按照电脑预先编辑好的顺序和时间间隔,拍摄360°的全景照片。

  在起始的地方,还放了一台高速摄像机,可以调整摄像机的拍摄速度,来配合拍照片的相机。

  等到正式拍摄的时候,杨叶的身上绑了一条威亚来辅助他完成整套动作。

  这个动作,其实就是一招简单的铁板桥。

  铁板桥是武术里面的一种救命绝招,用于闪避敌人暗器。

  通常是暗器来得太快,不及跃起或向旁避让,只得身子僵直,突然向后仰天斜倚,让暗器掠面而过,双脚却仍牢牢钉在地上,以此来躲避敌人的暗器。

  当然,这种动作通常只存在于武侠小说里。

  人家真拿飞镖扎你,你是没工夫在那装逼的。

  这套动作拍摄起来非常麻烦,非常费胶卷。

  需要拍摄好几种不同的速度效果,整个过程就是先把实拍的相机速度、位置、镜头焦距等数据全部传送到运动控制系统上。

  然后再把实际拍摄的真实场景传送到电脑上,通过图像识别模式程序重新建模。

  生成360°下主角连贯、丝滑的动作镜头。

  最后将连贯的动态图像和背景融合,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电影中惊艳的效果了。

  这个躲子弹的拉风动作,属于是传统武术和最新的电脑技术的完美结合。

  进入九十年代,绿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一些人们看起来很普通的场景,其实都是用绿幕技术拍摄的。

  比如《阿甘正传》这部电影,开头的时候,阿甘坐在长椅上,说他的著名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哪种。”

  这时候,一片羽毛绕着他飞啊飞。

  这片羽毛,实际上是一个穿着绿衣服的工作人员,捏在手上,走来走去。

  事后用电脑技术把这个绿人去掉,就得到一片随风飘荡的羽毛了。

  在片场,杨叶和紫气公司鼓捣的东西,让许多人大开眼界。

  比如他们在拍摄公路大战那一场重头动作戏的时候,居然先用动画片的形式,把整场动作给制作了出来。

  实拍的时候,在根据动画演示,来设置机位和镜头角度,演员照着演就行了,这样弄出来的效果会更加真实流畅。

  人们从来没想过,拍电影还能这么玩,一时之间,许多人都跑来探班。

  不过杨叶这么玩的成本太高了,一般人也就看看,玩不起。

  原版的飙车大战,沃卓斯基真的修了一条公路来拍,花了好几百万美元。

  杨叶就不需要,他在还没通车的京港线上拍就行了。

  ……

  一直拍到六月份,就到了第一届珠海电影节正式开幕的日子了。

  随着杨叶的名气越来越大,世界各地许多电影节都邀请他出席。

  大多数他都婉拒了,但是珠海电影节是不能不去的。

  珠海电影节在原时空之办了两届就嗝屁了,杨叶觉得这是非常可惜的。

  最开始的时候,它是两岸四地电影人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到了第二届,更是立志要把电影节办成一个国际华语电影节。

  两届电影节都非常成功,后来国家忽然觉得国内的电影节太多了,要去掉一个。

  金鸡百花,上海影展肯定是不能去掉的。

  就只能在珠海和长春中选了,长春是曾经的电影之都,长影厂是中国电影的摇篮,珠海拼不过,就嗝屁了。

  其实从发展前景来看,珠海节远远好过长影节。

  长影节的问题就在于它定为不清晰,虽然后来一直在办,其实也没人当回事,影响力等于无。

  就连那些拿了长影节影帝影后的人都懒得发通稿宣传。

  而珠影厂致力于全球华语电影人的交流沟通,就是一个很好的噱头。

  如果发展得好的话,甚至有机会顶替掉金马奖的位置。

  因为珠影节成立之初,珠海政府就表示除了会对入围的电影进行审核之外,不会干涉影片的评奖,由电影节的评委们自行商议决定。

  有了这个大前提,事情就好办很多,最起码,涉及到海外电影人,你手段不能太黑吧?

  况且杨叶现在在深圳大搞影视基地,如果珠海再有一个电影节,两座城市相得益彰,是很好的。

  珠海后来的定为是一座旅游城市,如果珠影节办得好的话,珠海未尝不可以成为亚洲的戛纳。

  所以杨叶就希望,最终能够把珠影节保留下来。

  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就是要把珠影节的声势搞大。

  其实没必要非得撤掉一个,大家一起办不就行了,谁会嫌奖多啊?

  ……

  六月,杨叶返回香港过了一个端午节。

  然后便呼朋唤友,一起从澳门入境,抵达珠海,为珠影节助威。

  知道他们要来,珠海专门搞了一个欢迎活动,还有不少群众跑来看明星。

  更有上百家媒体前来报到,除了两岸四地,还有来自美国的华文媒体。

  一时之间,拱北口岸的广场上人山人海。

  杨叶、林清霞、陈龙、洪京宝、许鞍华、徐刻、张曼钰、黎明等一大票香港影坛的大导演、大明星出场,给足了珠影节面子。

  他们上了车,两旁全是夹道欢迎的人们,杨叶感叹道:“他们也给足了我们面子啊!”

  到了下榻的酒店,台湾的李行、侯孝贤、金成武等导演、演员已经先到了。

  内地也出动了凌子风、谢晋、陈道明、张一谋、姜闻、葛悠、巩莉等人。

  两岸四地加起来,共有一百多位明星出席,红毯上星光熠熠,绝对算是一场电影盛事了。

  第二天,珠影节便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本次电影节参展影片,是否代表了大陆、台湾、香港的最高水平?”

  担任本次评审的三地评委均给出了一致的肯定回答。

  杨叶并没有担任评委,他是来给珠影节助威的,但他是华语电影一哥,也坐在了台上。

  关于这个问题,他唱了个高调:“三地电影现在有合流的趋势,香港电影要想更好,一定要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我们白杨电影公司今后将致力于和内地的电影公司合作,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一起向世界弘扬我们中国的文化!”

第677章 亚洲新星导

  一千多名嘉宾莅临珠海,参与盛会,使得这座小城像过年一样喜庆。

首节 上一节 821/9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美娱之花瓶影帝

下一篇:港综:我无敌你随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