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功夫之王 第820节
徐小明还是李赛凤在原时空的师父,现在阿满跟了杨叶,既是杨叶的徒弟,也是杨叶的女人,没他啥事。
徐小明在原时空还执掌过亚视,并在任期内制作出《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等热门剧集,收视率一度超过无线。
总而言之,徐小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电视制作人,由他来执掌电视公司非常合适。
……
说完制播分离的事情之后,又开始讨论电影频道和音乐频道的事。
杨叶的意思是,两家电视频道都挂在星空卫视的旗下,成为子频道。
但只是挂名,音乐频道由青鸟音乐集团负责,而电影频道则由白杨电影公司负责,它们的盈亏跟星空卫视没关系。
这个音乐频道,实际上就是原时空星空卫视的Channel [V]。
这个台以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为目标人群,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与中东地区的很多国家播放。
Channel [V]是九十年代华语流行音乐的重要推手,无数的华语流行歌手都从这家电视台被人熟知。
它创办的“全球华语榜中榜”,一度是华语乐坛最大的年度盛事。
除此之外,它也推荐欧美、日韩的音乐,有《国际酷》、《台湾通》、《日韩流》、《神州热》等栏目,非常受欢迎。
现在杨叶通过提前举办《中华好声音》,网罗了大量的音乐人才,却面临无法消化的问题。
创办一家音乐电视台,也就迫在眉睫了。
至于具体怎么弄,杨叶只提出构想即可,剩下的交给青鸟音乐集团负责。
从亚视和星空两家电视台调拨一部分电视人才,让他们去弄就行了。
至于电影频道,杨叶手握海量的电影版权,不弄一家电视台,天天放,就是浪费。
当然,也会做一些电影相关的综艺节目,电影预告、明星访谈、电影评论、电影解密、电影首映礼之类的。
像《演员请就位》、《无限超越班》等影综节目,也可以安排一下。
这生意除了CCAV,就只有杨叶能做,因为他拥有海量的版权,版权多就是豪横!
……
制播分离和开辟新的电视频道的事情确定下来后,杨叶又去拜访了一下深圳的领导。
现在光明影视城已经建成了明清宫苑、秦王宫、广州街·香港街、清明上河图五大景区。
由于深圳交通方便,基础设施齐全,很多剧组都乐意来这里拍影视剧。
杨叶拜访市长,是希望市政府能够出面,和光明影视城联合召开一个推介会之类的事情。
邀请内地的一些电视台;台湾的中视、华视、台视;香港的无线;新加坡的新广等电视台。
包括一些影视制作公司,内地的荣信达等民营公司也在邀请之列。
这种推广活动对深圳的发展大为有利,市长欣然应允。
杨叶这么干,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香港电影寒冬,完成影视人才从香港到深圳的转移。
大概在1994年下半年,香港电影行业忽然变得无工可开。
原本忙的要死的电影从业人员,一夜之间,全在家抠脚。
这时候甄子单跟亚视合作拍电视剧《洪熙官》、《精武门》,结果全香港的龙虎武师都来帮忙。
那两部电视剧也是打得最好看的武侠剧之一,因为参演的全他妈是高手。
随便一个跑龙套的,也是之前炙手可热的龙虎武师。
这时候,如果光明影视城开工开得热火朝天的话,很容易就把这些人转移过去了。
为此,杨叶策划了一系列的大型电视剧。
之前杨叶跟小谢苗说让他演小展昭的《少年包青天》,就是其中之一。
少包分为三部,演包拯的分别是周杰、陆义和邓操,还有个王学兵演的《壮志凌云包青天》是凑数的。
总体而言,周杰演的那部口碑最好,评分最高。
后世的网友讨论起来,也大多说的是第一部。
周杰的包拯,平时贱兮兮的,但遇事的时候,马上就会变得思维缜密起来,很符合侦探小说的人物特点。
而且,他将包青天那种正义凛然,不畏权贵的气势,也展示得淋漓尽致,不枉观众对他这部少包念念不忘,后来的陆包,邓包,都没那味儿。
周杰这个人,你去看他的访谈,尤其是跟易立竞的那次对话,就会发现此人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都非常强,简直就跟他演的包拯一样,太他妈的牛逼了。
周杰为什么不演第二部,一个说法是这厮性格不好,得罪了陈道明,所以换人。
一个说法是周杰觉得第二部剧本不好,再演也难以突破,就拒演了。
杨叶之前在上海拍《功夫》的时候,周杰还在上戏读书,他在《功夫》剧组跑过龙套,演了一个路人甲。
他还在张曼钰的经典电影《阮玲玉》里出现过。
杨叶之前让刘小庆签了一票人,包括周杰、雪姨、徐真、宁静等,现在这些人要毕业了,也该出道了。
杨叶很早之前就想过《少年包青天》的事情,他甚至希望能够用原班人马。
所以91年在上海义演的时候,他就邀请过陈道明,希望能和他合作。
如今开拍,周杰、李彬彬、任权三大主角都可以找齐,释小龙才六岁,年纪小了点,用十岁谢苗替换也很好。
刘小庆对杨叶想要将香港的影视人才转移到深圳来这件事,感觉是大手笔,牛逼极了。
但是对《少年包青天》的班底有点疑虑:“都是新人,也没有港台明星,这样行吗?”
杨叶解释道:“以后咱们拍的电视剧,挑大梁的必须要有内地的演员。
如果一个剧组,从上到下都是香港的班底,那只能纵容他们的骄横之气。
而时间久了之后,也会让内地观众生出怨气,产生排外情绪,非常麻烦。
我们手里握着星空卫视和亚洲电视两大平台,只要电视剧制作精良,拍得好看,用不用香港明星,其实问题不大。
你别忘了,我们本身就拥有造星的能力,捧谁不捧谁,我们说了算。
不仅仅是这部《少年包青天》,后面的《太极宗师》、《穿越时空的爱恋》,男主角都要用内地演员。”
第676章 没有小生意
香港电影人坑台湾投资人,搞得丢掉台湾市场的前车之鉴,他们并没有汲取。
十年之后,大陆和香港签订服贸协议,香港电影人集体北上。
当时的画风是这样的:你们这群土鳖煤老板,把投资拿出来,要捧哪个女明星告诉我,其他的事不要问,等着赚钱就行了。
虽然有点生草,不过话说回来,对于电影人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投资人。
编剧王海林就说过:“到今天我还怀念煤老板做投资人的日子,他们除了要求找女演员外,没有别的任何要求,从不干预我们的创作……”
王海林还说,那时候投资人找他们编剧谈剧本,要么就是在洗脚房里面谈,一边捏着脚一边谈。要么是在夜总会里面谈,一边喝酒一边谈。
全场的消费都由煤老板买单。
煤老板也不傻,为什么还心甘情愿被人当凯子呢?
因为他们的钱多少有点来路不正,借着拍电影可以把钱洗白,玩女明星其实只是顺带的。
另一方面,香港电影人北上,虽然坑了投资人,但对内地电影产业的升级,是起到了正面意义的。
内地著名的电影人魏君子后来拍过一部记录片叫《龙虎武师》,清晰地表明了内地的武指几乎都是香港武指带出来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工种剪辑师,林安儿、胡大为他们也带出了很多内地的剪辑师,比如凭借《推拿》获得过金马奖的剪辑师孔劲蕾等。
杨叶并不需要这些投资人,煤老板那点钱他根本看不上,他投资的影视项目,基本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这些年,杨叶投资拍摄的电影不仅大多票房大卖,还在国际上斩获大奖无数,人人佩服他的眼光毒辣,想跟着上车,分一杯羹。
但杨叶并不是什么人的投资都要的,在海外,他一般选择和大公司,大财团合作。
比如日本的角川春树,韩国的李美敬,美国的达纳·怀特,这些人本来就是富豪,手上掌握着大型企业,在该国拥有一定的能量。
杨叶没被台湾封杀之前,就只和台湾的中影合作。
之后解封,也接受八大片商的投资,只是为了巩固台湾市场。
所以八大片商虽然和香港电影人闹翻,但和杨叶的关系一直很好,杨记的电影进台湾依旧畅通无阻。
到了内地,杨叶就只和各地政府和国营电影厂合作。
所以这一次,杨叶打算吸引香港电影人到深圳来拍戏,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不会让这些人乱来。
……
杨叶见过市长之后,光明影视城的推介活动就开始筹备。
他就继续在光明影视城拍他的电影。
白天开工,晚上就回香港去陪家人。
偶尔也留在深圳陪陪何晴她们。
何晴很喜欢拍戏,她希望孩子大点之后继续复出拍戏,杨叶也随她。
傅艺伟对拍戏没兴趣,她只喜欢钱,想要做生意。
她在原时空做生意,空有热情,没有规划,她觉得林清霞的老公很有钱,就决定代理他的产品,最后赔了个倾家荡产,只能又出来拍戏。
不过她后来又创业了一次,这次汲取了教训,从小做大,一步步经营下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杨叶对傅艺伟想做生意这件事,没有反对,琢磨了一阵,说道:“要不然,你就做餐饮业吧!”
明星创业,最好就是做餐饮业,没有门坎,有钱就能开,还可以利用自己的名气割韭菜。
傅艺伟问道:“你是说,让我去你的避风塘餐厅?”
杨叶摇摇头:“避风塘餐厅另外有人在负责,经营得好好的,怎会让你空降过去?”
“那做什么?”
“做快餐!”
“快餐?”
傅艺玮懵逼了,老娘好歹也是个大明星,你让我去卖快餐?
“你不要小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就是快餐,麦当劳可是世界五百强的,连锁店开得全世界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