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437节
给陈平江看的直吐血。
按照快播的数据部门估计,第二期的收看人数估计会是第一期的至少五倍。
“显然,大家希望在综艺里看到更多关于你的镜头。”万雨倩笑眯眯道。
好使是好使,但这玩意就像是嗑药。
上瘾了就停不下来。
一旦连着几期没有陈平江露面,反而要受到反噬。
花钱充快播会员的观看者肯定要大呼“骗子退钱!”,甚至会面临收看人数大幅度滑坡。
“再说吧!”陈平江丢下一句话就跑路了。
开玩笑,他又不是老马,骚包的跑去拍电影。
把一大串打星都请了过来,结果三下五除二给人KO了。
…………
柳青这几天不管走到哪里都志得意满,迎来了事业的第三春。
第一春是在高盛任职高管;第二春是带领滴滴拿下快的,而现在则是第三春。
“人民优步上线半个月以来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我们的私家车司机人数翻了整整五倍。四大一线城市都已经打开局面,是时候继续下沉市场了。”会议室内,柳青对着PPT讲究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数据展示。
结束后,会议室内一众中高层管理纷纷起身鼓掌。
李文卓笑着感慨:“还是柳总你有办法,我们之前有些小打小闹了。”
“李总不用妄自菲薄。uber之前的打法是不错的,在国际上获得成功也是有目共睹,只不过中国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做高端虽然能够树立品牌形象,但是对于扩张市场而言太慢了。”
uber之前做的就是高端用户,目标是上下班白领。
专车司机的服务更是相当好。
但是昂贵的价格同样也劝退了不少人。
现在人民优步一上线,凭借着疯狂补贴,局面发生改观也是正常。
烧钱嘛!
柳青熟啊!
她可是帮滴滴烧了不少钱。
更让柳青觉得感觉良好的是,最近各种采访络绎不绝,自己的名字连同Uber一起频繁登录各大财经新闻媒体。
更绝的是,还因此上了热搜。
“网约车补贴大战2.0,人民优步先下一城。”
“优步方面豪言:誓要打破高德在国内市场的垄断。”
“国际巨头来袭,狼来了,高德是否能够顶得住。”
“用户须知,Uber薅羊毛攻略。”
“人民优步重新定义共享经济。”
“……”
鲜花、掌声、赞美……
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
柳青第一次走上如此重要的职位,获得如此多的殊荣。
在高盛的时候,虽然地位不低,但无法成为媒体的宠儿,无法获得曝光。
在滴滴的时候,她只是二号人物,别人一提起来,说的更多的还是程维。
而现在她终于站在了舞台上,站在了镜头前。
这种感觉不要太良好。
以前柳青总是羡慕马云、陈平江那样的商业明星。
现在她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
初尝滋味的柳青,动作更加迅猛,迅速派出了十支团队,同时开辟战场。
以三天进驻一座城市的速度高歌猛进。
每到一处,都挥舞着支票,邀请当地合作商加盟,招揽司机。
给用户补贴,也给司机补贴。
花多少钱完全不在乎,不心疼,只要拿到成绩,就是完美的。
在外界看来,人民优步的势头真的很吓人。
但高德的动作却不多,虽然跟进了快车,但总有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错觉。
价格战倒是也在打,但补贴没有Uber疯狂给力。
“柳青,我们潼南的团队刚进入,就被人给揍了,起码要在医院里躺上几天。要不要再调遣一支队伍去那边。”
柳青皱眉:“报警了吗?”
“报警了,也做了笔录,但目前没得到消息。这批人说什么也不愿意留下,刚到潼南就被高德叫车来的司机绕路加价,坑了一笔,现在又遇到了这档子事情。”
“会不会是高德那边人做的?”
“这……不会吧?毕竟派去的人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哪有算计好了等着上门的。”下属犹豫。
“最好不是,立即将长洲的团队调遣过去,他们那边的队伍搭建的差不多了。”柳青当即拍板。
一切都是为了快!
要在高德整合完自身力量之前,拿下尽可能多的市场。
一旦高德整合完毕,就来不及了。
这场补贴大战,在外界看来,拥有霸主地位的高德似乎在疲于奔命,像是一个臃肿的胖子。
而uber则像是手持利刃的刺客!
一个大开大合,一个小心谨慎。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全国二十个城市同时开启了补贴大战。
刷单的事儿,Uber内部也不是没有察觉。
毕竟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
不过经过内部数据筛查和会议讨论后,uber得出的结论是一切整体可控。
虚假帐号在订单中的占比不足10%,“远低于”竞争对手,与该公司在其他市场的起步阶段的比例相似。该公司还在电子邮件中预计,虚假订单比例将“很快降至0.5%以下”。
但实际情况…似乎不是那么乐观。
反观高德这头,几乎没有什么虚假订单,在陈平江上线了新版平台后,通过大数据和智能分析,拥有“十分强大的反欺诈系统”,严格打击刷单行为。
而且,高德为司机提供的奖励也远低于Uber。
刷高德的单远远不如Uber的挣钱。
在司机眼里,一个是精明的国内企业,一个是人傻钱多的外国佬。
不薅你薅谁?
柳青这次算是估计错误了。
这条利益链已经能够帮助驾驶员使用所谓的“工程手机”和改版软件下达虚假订单,欺骗Uber的系统,使之为“幽灵订单”支付费用。
虽然没有可靠的数据能够估算这种刷单行为的具体规模,但对Uber驾驶员和设备供应商的采访,以及发表在专门的网络论坛上的评论表明,Uber向中国市场承诺的10亿美元推广资金中,至少有一部分被虚假订单攫取。这些虚假订单可能也被计入了Uber在中国市场的订单总量。
“这项数据绝对被夸大了。”易观国际分析师张旭说,“Uber的虚假订单问题众所周知。”
面对这个论调,柳青很快出面澄清:“uber没有虚假订单的问题,如果硬说我们有,那不如问问我们的竞争对手。”
好不容易平息了一部分Uber虚假订单的论调。
柳青刚闲下来给自己放个一天假,就被下属找到了家里来。
“柳总,出事了。京城、沪上、广州、成都四个城市同时开始查处网约车。”
第443章 网约车被查抄
听到这个消息后,柳青第一个念头是“这是高德干的?”
不然怎么会同步行动。
“具体怎么回事,你说说。”这段时间过的太顺了,一直活在聚光灯下,让柳青几乎忘记了挫折的滋味。
下属面色凝重:“我们广州和成都办公室遭到查抄和没收手机,沪上更是‘钓鱼执法’转业不少专车司机,至于京城……交通执法总队直接敲碎了司机的车窗。”
听到这个消息的柳青,顿时头晕目眩。
怕什么来什么。
如果只是放出消息要查处网约车,还有时间去斡旋。
结果没想到四个地方一起动手,反应时间都没留给自己。
“这估计不是高德的手笔,陈平江只是商人,没这么大的影响力,能干预这么多地方的决策。况且,如果只查Uber,不查高德也太难看了。”柳青皱眉思索半天后继续道:“估计更上层的决策。”
这就难办了。
这段时间柳青出风头,人民优步大肆扩张的时候,同样也带来了各种乱象。
这些乱象只不过都被隐藏在水下,暂时没有爆发出来罢了。
诸如:快车司机恶意加价、安全问题、没有纳入监管、出租车司机刷单、拥堵火车站汽车站。
换言之,优步的定单量的确是上去了,带来的问题可一点没少,快速膨胀的订单和不匹配的管理能力,形成了巨大的差异。
而这种不匹配更加加剧了乱象。
但uber方面丝毫不以为意。
用柳青的话说就是:“我们只是提供订单的平台,无法有效监管司机,司机怎么做是个人行为。”
上一篇:从神秘复苏开始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