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重生:大学里的亿万富翁 第537节

  “TikTok在美国的运营注重本地化,我们要引入美国流行音乐、舞蹈和文化元素,吸引本地用户创作和分享内容。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广告、网红合作和病毒式传播,快速扩大用户基础。最后则是建立创作者社区,提供流量扶持和变现机会,激励用户持续创作。”

  “停停停,这些内容就别具体的说给我听了。总之,你注意点,压力别太大了。当然,也做好心理准备,我估计要不了多久你上面就有人空降下来了。”朱骏顿了顿继续道:“毕竟,你也不是美国当地人,在美国商界关系也没有。”

  陆育则表现的无所谓:“我巴不得有人来分担压力呢。”

  “呵,我还不知道你,你就嘴硬吧。”

  ……

  挂断电话后,陆育实际上并不轻松。

  做为职业经理人,谁不想爬上山巅呢?

  只是这次机会注定不会给他留。

  “不管了,总之做到问心无愧就好。并且我也想证明下自己的实力,那不过是个小失误,TikTok在我手里一定能做起来。”陆育心想着。

第574章 Uber中国最终章(1)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两三年过去了,上次我们在这家餐厅吃饭还是年前聚餐吧?”柳青把玩着手中的玻璃杯,目光炯炯的盯着对面的程维。

  程维无奈的耸耸肩:“你喊我就为了说这个啊?我猜不是吧?”

  “怎么?难道非得要带着功利的目的来见你程大老板你才满意?就不能单独的叙叙旧?”

  “别人我相信,但是你柳青我是不信的。”

  柳青的来意,程维知道个八九不离十,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柳青也是无奈,程维明明知道自己此行目的,可偏偏装模作样,让自己将难以启齿的事情剖开。

  “以前我们可是留下后背的好队友,没想到这才过去两三年,你就这么冷漠。”柳青幽怨的道:“好啦,我来是希望你做做陈平江的工作,尽量让两家公司合并了,这其实对你对我都有好处。”

  果然……

  说来说去,还是合并的事情。

  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Uber找了几波人不断的试探,但无一例外都被毫不犹豫的拒绝。

  这让uber方面头疼不已。

  这半年来,高德旗下产品滴滴打车走出国门,正在南美和澳新市场对uber发起挑战。uber虽然是优势,但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在国内混了这么久,它知道高德知道滴滴是怎么样的对手。

  卡兰尼克已经受够了uber中国的糟糕表现,卖又卖不掉,退又退不了,只能看着一直亏损。

  反而将滴滴给放了出来。

  再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了。

  看到程维想要说话,柳青抢先一步道:“你先别忙着拒绝,这是我们最后一次征询,如果不成,我们会另外找买家,或许是神州或许是其他网约车公司,当然也可能是阿里百度。只怕到了那时候,你们不但对手没有变少,反而变多。”

  程维淡淡一笑:“我听出你的威胁了,不过你可能不知道陈董是怎样的性格。而且说实话,我并不认为uber现在能找到合适的伙伴。要价高了,别人不答应,要价低了,怎么向股东交差。”

  “这就不是你们需要担心的事了,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反正总是要退出中国市场的,既然如此倒不如低价卖给高德的竞争对手,既能牵制你们,还是能顺道恶心一下。”

  “这是最后通牒?”

  “是!”

  随后两人陷入沉默,眼神在没有交汇,脑海里同时在思考。

  Uber退出中国已成定数。

  他们本想寻找最上策,同高德合并,那样不但不会亏,反而可能会小赚一笔,股东也满意。

  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陈平江是最难啃的骨头。

  找政府人士、商界人士从中牵线,都没作用。

  人家一门心思就想干仗!

  但是Uber已经打不下去了。

  拖的这半年,又亏损了三亿人民币!

  去年2014年全年度,uber中国亏损超过10亿美元。

  简直是天文数字!

  公司上上下下都很不满,柳青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偏偏她还不能一走了之。

  而反观高德,通过资本和资源双重整合以及更高效的补贴策略,从头到尾牢牢把控着优势,根本不给Uber半点机会。

  uber的失败对柳青的打击巨大,甚至这半年她感觉自己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已经有了躯体化的表现。

  海归高材生,商界巨擘之女,职场前半段意气风发,但自己遇上了陈平江,输的底裤都快没了。

  有段时间,柳青将自己关起来不断思考uber为什么会失败。

  她想透澈了几点:

  Uber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存在明显缺陷。例如,客服系统仅支持邮件沟通,不符合中国用户习惯;核心工程师团队位于美国硅谷,导致技术支持和决策效率低下。

  同行不光有人工电话客服,甚至有微信小程序客服,你敢信uber居然还指望用户通过邮件联系客服人员投诉。

  柳青自己想想都感觉绝望。

  但又无可奈何。

  uber中国只有运营地推人员,没几个技术人员,app的维护都是交给海对面的工程师。

  这边白天,那边是晚上,人家下班了就关了手机,上哪联系去?

  这边晚上,那边倒是白天了,但是提交过去的方案,要审核再审核,修改再修改。

  时至今日,Uber中国都要关门了,还是没解决问题。

  

  此外,美工总公司推崇的“铁三角推广模式”,在全球其他地方是成功了不假,但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其他地区没遇到像样的对手。一旦到了国内,前期推广速度的确是快,但之后问题接连暴露。

  扁平化管理模式,城市经理之间缺乏协调,导致资源分散和重复工作。

  城市经理之间相互拆台,抢资源都是常事。

  而高德呢?对方则拥有集中决策权,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可谓是全国一盘棋!

  当然,柳青也认为自己有问题。

  或许自己的能力很难真正的独当一面驾驭一家大集团,更适合当临阵冲锋的猛将。

  只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如果你决定不了,我希望你能帮我引荐下,我想见见陈平江!”

  程维一怔,狐疑的看了眼对面的柳青,想从对方表情中分析出她的心理活动。

  “有这个必要吗?陈董的态度早就阐述的很明确了,你去见他也改变不了什么结果。况且,你不是对当初的事情耿耿于怀吗?”

  程维指的是,高德吞掉滴滴后,陈平江没留下柳青,而是将柳青扫地出门。

  柳青婉约的笑了笑,捋了捋鬓角的散发,多少显露出些女人味来:“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想看看陈平江是怎样的人啊?外界关于他的传说不少,都快夸成了超人,这样的人物怎能不见一见呢?或许我能通过三寸不烂之舌让他改变主意?”

  “这……”犹豫片刻后,程维点了点头:“那我帮你问问,事先说好,成不成都不关我事。现在说起来,我也就是个高级打工仔。”

  柳青秀眸白了一眼:“你要这么说的话,不如辞职来uber,我去找投资,我们一起东山再起。”

  程维:“……”

第575章 Uber中国最终章(2)

  前后不过5分钟,出去打电话的程维再次返回餐厅。

  只是他脸上表情谈不上自然。

  柳青自然也看了出来,一颗心渐渐沉了下去。

  程维面露赧然之色:“抱歉,陈董近期都比较忙,没有时间见你,他委托我和你谈。”

  闻言,柳青冷笑一声,手里的调羹搅动汤汤水水:“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啊,即便不是为了Uber高德合并,求见一面也不至于拒绝的如此干脆,何况我还姓柳。”

  在柳青看来,这简直等同于羞辱了。

  如果陈平江站在面前的话,刀了他的心都有。

  “咳咳,言重了,陈董今年的确有几个大项目要推进。你也知道他手底下产业很多,经常当空中飞人到处跑。”

  “不必说了,既然做不了自己人,那就继续做对手吧。不管如何我都不会让你们高德让陈平江得意下去的。”

  几乎是在程维错愕的眼神中,柳青拎起自己的喜马拉雅鳄鱼皮包起身就走。

  转身的动作看似萧洒,但是手指却出卖了柳青的内心,死死攥成拳头,差点把包带握变形。

  这款包是柳青最喜欢的,平常精心呵护。

  此包来头也不小,去年初在港岛佳士得的春季拍卖中,柳青花了294万港币拍下,算是全世界最贵的“包王”。

  程维苦笑着摇头。

  这可不是他认识的柳青该有的样子,印象里的柳青是个极其冷静干练的女人,现在却是怎么了?

  然而他哪里知道,这次来找程维是柳青花了极长时间心理建设才达成的,就是为了给uber留一条退路,不至于满盘皆输。

  个人情感上她自然不想见陈平江,但出于一位经理人的职业素养,她不得不来。

  哪知道刚坐下没多久就被打脸了。

  人家压根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她,让柳青准备很久的说辞和方案都没机会说出口。

  所谓让程维做主,在柳青看来根本就是屁话。

  程维再能做主,到了陈平江那里也能被推翻,毕竟他也不过是个高级打工仔加小股东罢了。

  看着柳青留下的背影渐渐朦胧,程维才重新坐下。

  “可惜了,这么一大桌好菜都还没来得及品尝呢,浪费。”

  自言自语完后,程维拿起筷子就大快朵颐。

  如果要问他的意见,那就是他也不想合并。

  不光有之前提到过的几点,而且,两家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共同投资者,合并的基础压根不存在,强行合并只会让彼此陷入反复的利益谈判中,反而牵扯了高德和滴滴的经历。

首节 上一节 537/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从神秘复苏开始加入聊天群

下一篇:影视世界最后的赢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