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第463节

  没错,这是一只霁蓝釉胆瓶!

  霁蓝釉,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

  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

  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

  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

  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这只胆瓶为直口,细长颈,溜肩,腹身圆鼓,通体施霁蓝釉,以金彩描绘通景式花鸟纹图案,浅圈足,底施白釉,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这只胆瓶器形周正,胎体细腻,纹饰绘画精美,富丽堂皇,华丽大气!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

  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

  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这只乾隆霁蓝釉描金花鸟纹胆瓶,整器造型规整周正,蓝釉色如深海,呈色稳定,釉面匀净,制作精良。

  色泽妍亮深沉,宝光内蕴,端庄挺拔,气息神圣,美得大气磅礴,堪称霸气。

  霁,乃天空放晴之色,会随着时间、季节、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霁蓝,也会随着钴料的不同、胎釉的差异、窑温的高低或气氛的偏差而产生变化。

  蓝釉瓷器之所以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有新发展。

  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

  霁蓝,烧造成本非常高昂。

  由于当朝皇帝喜好,才得以不惜工本地烧纸。

  而且不仅追求高质量,数量也很客观。

  尽管如此,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大规模的战争、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等政治风暴……易碎的霁蓝釉瓷器能有幸完好无损留存到今天的已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眼前这只胆瓶若是大开门之物,一旦放出去,必然会得到多方争抢!

  黄烟烟都看痴了,乾隆的审美绝大部分都很迷,唯独这单一釉,着实美的不可方物。

  它那如大海、如蓝天、如雪花的容颜,无不激起人们的情怀。

  它深沉如蓝宝石,更是釉色瓷中的“宝石”。

  明代永宣时期官窑生产了不少祭蓝釉瓷器,其釉水质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被后人称为“宝石蓝”釉。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蓝釉瓷传世器物极少,几乎见不到完整的器物。

  嘉靖、万历时期,蓝釉瓷烧制较为盛行,此外,嘉靖时期还创烧了回青釉瓷。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

  明代,蓝釉瓷以宣德朝为最佳,主要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其釉色如蓝宝石,釉面匀净,呈色稳定,比清朝蓝釉多了几分甜美。

  是的,很少有人在瓷器上用到甜美这样的形容,但事实就是如此。

  眼前这只是乾隆时期的霁蓝釉。

  经过明末清初近半个世纪的沉寂之后,康熙时期蓝釉瓷再度兴盛,此后历朝均有精品传世,且存世数量远大于明代蓝釉瓷。

  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的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年纪年款的。

  眼前这只显然是官窑,或者说仿官窑!

  之所以判断为赝品,其实是犯了跟钧瓷笔洗一样的问题,太新了!

  “这是从哪弄的?”黄烟烟问。

  “从津门一个混混手里弄来的,罗局应该跟你说了经过吧?”

  “他提到了傅贵!”

  “嗯,就是抓傅贵那个混混手里的,傅贵是从郑家村的渠道搞到了这几种赝品。”

  “郑家村...”黄烟烟嘀咕了一声。

  “他们的造假技术几斤完善,若是再给他们几年时间...”

  高斌摇了摇头,后果不可估量啊。

  “渠道呢?造假最重要的一环是渠道!”黄烟烟突然想到了什么。

  “所以我不信任五脉的人就在于此,我深度怀疑郑家村跟老朝奉的关系密不可分,而老朝奉就藏身于五脉之中,利用五脉的渠道销赃。”

  顿了下,他补充道:

  “当然,属于老朝奉的造假窝点绝对不止郑家村一处。”

  黄烟烟倒吸一口凉气,现在她能理解高斌的顾虑了,万一他说的是真的,五脉真的烂透了。

  而她现在想的是,爷爷会不会知道这件事。

  高斌看出了她的想法,不禁道:

  “我感觉黄老爷子应该看到了些蛛丝马迹,他也在暗中调查,但还没有正面跟老朝奉碰上。”

  “那他岂不是很危险?”黄烟烟不由揪心。

  “是啊,不仅是他,我们也很危险,老朝奉的眼线就在我们身边,所以烟烟,谁都不要信!”

  她突然想到高斌这次只带了她,而没带药不然,这岂不是意味着:

  “你怀疑药不然?”

  “我不知道,但这个人给我的感觉不好,所以我不会对他报以信任。”

  高斌站起来,突然问:

  “你吃饭了吗?”

  “啊?”黄烟烟闹了个大红脸。

  “你刚刚肚子在叫。”

  “哎呀,你别说了。”黄烟烟这么英气的女孩,难得又害羞的一面。

  “等着,我给你下碗面,正好剩的羊肉,给你做个羊肉汆儿面怎么样?”

  “你还会做饭?”

  “家常菜而已,很快就好。”

  看着高斌进入厨房,黄烟烟拿起霁蓝釉胆瓶静静的看着,她心里早已掀起惊涛骇浪,怎么也没想到老朝奉的势力到了这种程度。

  眼前这只胆瓶若是拿到市场上,至少也是5万的价格,可实际成本呢?恐怕不到500。

  这还要算上中途运输和人力成本呢,万一被老朝奉彻底打通渠道,想想多不寒而栗。

  更恐怖的是,黄烟烟对于自家被渗透了多少全然不知。

  未知的东西才是最恐怖的,她有种回去把家查个底掉的冲动,还好,理智告诉她不能这么做。

  如果想要解决,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源头掐断,灭了老朝奉,万事皆休!

第294章 鬼市

  第二天一早,高斌和许愿带上黄烟烟,先去宾馆接上木户加奈,随后直奔城外,朝豫省疾驰而去。

  路上,黄烟烟和木户都没什么话,倒是高斌和许愿一直在商量计划。

  资料上显示,郑家村是个非常封闭的村子,如果没有郑家人带路,外人根本进不去。

  “斌哥,我看还是以收购商的名义去接触吧。”许愿说。

  “可以,到时候分一下角色。”

  “你还是当老板吧,我当个跑地皮的,黄小姐做秘书,加奈做外商客户。”

  许愿的计划不错,高斌点头表示同意。

  “到了以后先找找同行,看看能不能把郑家人钓出来。”

  “没问题,实在不行就搞点大动静出来。”

  ...

  安阳。

  高斌开了一路的车,有些疲惫,先找了个高档宾馆住下,许愿马不停蹄的出去打探消息。

  睡了几个小时,精神抖擞,许愿正好赶回来吃晚饭。

  “也是巧了,明天凌晨,四里河交易市场有鬼市。”

  “哦?”高斌惊讶,这可确实是巧,安阳是郑家村的主场,如果他们想要直接销售赝品,鬼市是最好的地方,而且这个鬼市极有可能在郑家的控制下。

  到时候要是能搞出点事情,很有可能引出郑家的负责人,那可就方便多了。

  凌晨三点半,鬼市开锣,高斌他们到的时候,市场里已经人声鼎沸,几乎所有的边角空地都支起了摊位,各种照明设备齐上阵。

  有的摊子围满人挤不进去,走起路来都有些摩肩接踵的感觉。

  真是难以想象,现在是凌晨三点半,感觉半个安阳的人都来了。

  不过这会儿气温有点低,随处可见军大衣的打扮,头戴毛线帽,手电筒夹在腋下,双手插在袖口,怎么看多有种很猥琐的感觉。

  木户加奈已经算是华夏通了,可对这鬼市也是只闻名没见面,因此一进来,就像老鼠进了米仓一样,哪哪都好奇。

  “高先生,请问这鬼市是由何而来?”

  此时,黄烟烟扮做高斌的秘书兼情人,正挽着他的胳膊并肩前行,而木户加奈则在另一边,许愿紧紧跟在几人身后当跟班儿。

  听到木户加奈的问题,高斌莞尔笑道:

  “唐代后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和别国的交易也很密切,商人们往返于大唐和其他藩国之间,带来了很多新奇的事物,鬼市就是这么传来的。

  当时唐朝实行的贸易政策是坊市制,商业和居住地严格分开,而且也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市场到点儿就关门,有专门的宵禁人员值守,再想买点什么东西十分费劲。

  鬼市一说传入中原之后,某些聪明的商人们就想到建立自己的鬼市,私下进行贸易。

首节 上一节 463/9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让你当检察官,你韩剧里当曹贼?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