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第464节
以前有句老话——西海有市,贸易不相见,值直物旁,名鬼市。
所以西海的鬼市贸易双方是不能见面的,这也正好与夜深人静私下贸易相吻合。
于是商人们就把鬼市定在了深更半夜。
到了宋朝时期,经济文化进一步繁荣,早先的宵禁制度被取销,自由贸易盛行。
鬼市也逐渐走上了正轨,成为市场贸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的鬼市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就连售卖的物品也分门别类。
比如说宋朝开封府东面街区的鬼市专门卖衣服、首饰等女性的用品,东面街区卖古董、金银珠宝等贵重的物品。”
话音落,木户加奈面露崇拜:
“高先生博学,受教了。”
“加奈小姐客气了,一会儿跟紧我们,别乱说话,鬼市规矩不少,每给地方也有自己的规矩。”
“我明白的高先生。”
在鬼市淘货有个特别的叫法,叫“趟鬼市”,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鬼市售卖的物品不一定是真的,很容易买到假货,这个市场的水很深,要自己摸索着过。
二是“贸易不相见”,不知道卖货的人是什么身份,长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他所卖物品的来源,所以就不能完全信任他们。
这相当于是在赌,赌卖方的人品,也是一种“睁眼瞎”的方式,就有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所以去淘货得说是“趟鬼市”。
在鬼市卖什么的都有,能不能买到真货全靠自己的经验,卖方也不会跟你多说什么。
看中了一件物品,如果你真想要就直接付钱拿走,要是买到假的了就只能自认倒霉,说明你的眼力不行,不适合来鬼市交易。
这时候找任何第三方来鉴定都无济于事,因为规矩就是买定离手,只能自认倒霉。
而且,如果你看上了一个物品,但是已经有人在把玩问价,那你必须等这个人放下之后才能仔细盘问。
不能过去跟别人一块讨论,也不能从别人手里把东西拿过来细看,需确定对方是真的不要,你才能得手。
鬼市之所以称为鬼市,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安静。
鬼市不像其他市集一样,商贩吆喝着宣传自己的商品,他们从头到尾安静得像不存在一样,不会跟你多说一句话,有的甚至不说话。
如果你看上了一件物品,不能开口问价,用眼神和老板交流。
老板看你有买的意图,就会和你握个手,在你手心比划一下价格。
如果你觉得合适,就可以付钱走人,觉得不合适,就可以放下了。
因为鬼市多半卖的是不能见光的东西,卖家和买家都鱼龙混杂,保不齐里边就有什么重要的人。
如果这时候你和卖家大声地讨价还价,被有心之人听见,会带来祸患。
去鬼市淘东西的人多半也都明白有些物品来路不正,一般不会开口询问。
当然,这是京城鬼市的规矩,在安阳,保持安静这一条似乎没用,随处可见高谈论阔,面红耳赤讨价还价的场面。
“老板,您看这边。”
本来高斌正往左边看热闹,刚刚有个小胖正因为一件玉器跟老板争论,许愿忽然从后头凑上来,指着右手边的地摊说道。
高斌知道他肯定是发现了什么,便拉着黄烟烟的小手来到地摊前。
老板穿着军大衣,毛线帽裹住整张脸,只露出一双漆黑的眼睛,捂的要多严实有多严实。
靠过去之后,发现地上蹲了一人,手里拿着一把香炉,用手电照着端详。
高斌瞄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标准的宣德炉器型。
传说明朝宣德年间,暹罗国进贡了一批“风磨铜”。
宣德皇帝朱瞻基命工匠参照宋代瓷器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反复提炼8至12次后铸造出了3000件香炉,这一批香炉被称为宣德炉。
宣德炉被认为是明朝铜器的代表作,是明代技术与智慧的结晶。
但经历多次历史浩劫,已千不存一。
并且由于宣德炉缺乏实物、文献的佐证,明史中也不见记载,后世各大博物馆馆藏中也没有一件公认的真正的宣德炉。
这3000件宣德炉的真实性尚有待商榷,现在能看到的宣德炉通常是指流行在明清时期的铜香炉。
即便如此,也是价值不凡。
蹲在地上的大叔,手里拿着的铜炉为栗褐色,在手电光照射下特别清晰。
正好他翻到了底座,高斌依稀看到了宣德款。
整体款式之大雅,铜质之精粹,如良金之百炼,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淡淡穆穆,就像后世的led照射灯,打在二八少女肌肤上一样的观感。
好美!
高斌感觉到黄烟烟抓自己胳膊的力度都加大了。
显然她也看出了这把铜炉的妙处。
是真的吗?
单单远观还没办法下最终定论,但长期鉴古的人,对于古董有一种极其微妙的第六感,真与不真往往在一念之间便可判断。
蹲地大叔终于端详完毕,抬头看着摊主,用袖子遮住手开始出价。
老板却摇头道:
“客官还是再看看别的吧。”
言外之意,我没有还价的必要,太低了!
那位大叔稍显遗憾的摇了摇头,几次张口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恋恋不舍的放下铜炉,撑着膝盖站起来。
高斌没有着急,等他往旁边挪了几步,确定他已经放弃这件铜炉,这才走过去蹲下来,姿势跟刚才那位大叔别无二致。
那位大叔一看有人拿起自己刚刚看过的铜炉,顿时流露出心痛之色,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竟然没走,装模作样的在附近游弋。
高斌拿起铜炉的一瞬间,微凉的手感沁入掌心,厚重的压手感更是让他心惊,开门儿了?
其实他打心眼里不相信这是一件大开门之物,实在是郑家村势力太大,且技术精湛,他们的地盘能有什么好货?
可这极其真是的触感让他不由心惊。
切记,在鬼市用手电不能照人,只能照物。
鬼市的东西来路不正,有可能是偷来的、也可能是盗来的,卖货的人不一定是什么身份。
如果你拿手电筒看清了卖货人的样貌,万一他是盗墓贼或者在逃犯,这种人心狠手辣,这不就给自己招来祸患了吗。
还有一个原因是出于礼貌,在昏暗的地方突然拿强光照人,会让人瞬间睁不开眼,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高斌看了一会儿,收起手电,没有放地上,直接给许愿过手。
他们是自己人,也就不用太注意规矩了。
也就是一上手的功夫,许愿的震惊之色不亚于高斌,显然,他和高斌的想法如出一辙。
他看完之后是黄烟烟,最后才是木户加奈。
老板倒是很有耐心,完全没有打断几人轮番查看。
高斌见这边都是可以出声问价,他没搞手语那一套,直接问:
“老板,这物件让给我吧,您开个价。”
老板的眼眸很黑,跟上辈子的钟晓芹有一拼。
但钟晓芹的眸子透着清纯灵动,而这位地摊老板的眼睛充满死气和冰冷。
“3,不还价!”
高斌点点头,如果是真的,的确值这个价,而且属于捡了大漏。
清仿宣德炉传世不少,可这等精品必是御用,从哪来的不用多问,这地摊老板一身的土腥味儿,用多少花露水都盖不住。
然而,高斌心里还是坚信一条,这地方没多少真货。
最关键的是,高斌在这件宣德炉上面找到了霁蓝釉胆瓶和钧瓷笔洗的相同特征——新!
“我再看看别的。”
地摊上东西不多,但件件是精品,最关键的是,除了这把炉,其它的东西都很旧,且带着和老板身上一样的味道,显然是刚刚出锅,还热乎着呢。
那么这把宣德炉就值得怀疑了。
高斌随手拿起一只玉佩,上面的土还没刷干净,手电打过去,佩玉质洁白温润。
以蟠龙为环状,龙双角,龙发向后及左右两侧飘拂,发丝细而规整。
龙首须眉上挑,左右长须,龇牙裂嘴。
龙身盘卷,五爪,秃尾,四周缭绕卷草云纹。
环佩背后一侧凸起方拱形穿,上高浮雕云纹。
这件环佩龙纹饰威严苍劲,其镂雕工艺亦有宋元遗风,十有八九为明早期宫廷之物。
此物造型少见,从其背后扁穿看,可能为带饰。
高斌越看越心惊,这尼玛掘了明朝哪个皇帝或者太子的墓?
这种龙形玉佩只有皇家才有资格佩戴,而且必然是皇帝本人或者皇帝的直系亲属。
放下玉佩,又一件一件的拿起,看到最后都麻木了,MB,难怪这人把自己捂这么严实,这摊儿上的东西,除了那把铜炉,剩下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有期徒刑十年起步的宝贝。
这是明朝哪个倒霉皇帝被这人给挖了?
高斌也不知道这个世界的情况如何,反正原本世界中,明朝皇陵基本没被挖过。
清朝皇陵与明朝皇陵比起来,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最有名的就是清东陵,其中埋葬的包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以及相关的后妃皇子之类的,其中就包括臭名昭著的慈禧。
清东陵在被盗的过程中,结局十分惨烈,除了顺治的陵墓没有被盗之外,其余的都被洗劫一空。
尤其是康熙的景陵以及乾隆的裕陵还有慈禧的陵墓,都被盗严重。
康熙景陵到后来依旧浸泡在深水之中,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陵墓经过保护性挖掘之后,成了旅游打卡地,反正都不算什么好下场。
为什么清朝皇帝的陵墓容易被盗?
高斌觉得无外乎炫富二字,清朝这些皇帝,尤其是鼎盛时期的那些位,都不是勤俭持家的主。
上一篇:让你当检察官,你韩剧里当曹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