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第310节

  盛纮已经气晕头了,道:“你不要再说了。”

  “要是道理是对的,为什么不让说?若是错的,那我更应该说出来,让大家批评,若是没有批评,则赞美毫无意义,若是没有批判,那臣作为陛下的臣子要怎么进步呢?陛下,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陈东说完,还有模有样的拱手行礼。

  现在决定权交到了赵祯手中,眼看着这件事要无法收场了,赵祯在韩琦爆发之前,向陈东问道:“那你觉得厢军应当如何改?”

  扯皮扯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正事,陈东也是无语,不过皇帝的话还是要回的。

  “臣已经提出了问题,那么解决的办法其实也就简单了,既然年迈者无法承担厢军应有的作用,那么这些人就应当被分出去,臣以为可以定一个规矩,四十以上的,从厢军中除名。”

  “其实不只是厢军,所有军队都可以按照这样的办法来。”

  “军队的属性应该明确,那就是保家卫国,若是只为了混一口饭吃,这样的军队就算看起来声势浩大,面对敌人却只有缴械投降的份儿。”

  “臣的话说完了,陛下和各位相公若是觉得臣说的没有道理,臣听候陛下发落。”

  换句话说,各位要是觉得我说的不对,随时整死我。

  陈东就是这么狂。

  反正我说的是国事,你要干我就得用道理来说。

  陈东提出的在后世流行不说,在封建王朝也是适用的。

  因此除了诡辩,根本没有可能否定他。

  而诡辩有个特点,那就是能被轻易听出来,哪怕能辩赢,也算是胜之不武。

  除了讲道理,那就是攻击私德,但陈东年纪轻轻,青楼都没去过几回,你怎么攻击?

  也就是大宋不杀士大夫,所以陈东就肆无忌惮了。

  韩琦已经积攒好了怒气,刚才被赵祯提前打断了,所以没能放出来大招,这个时候正等着挑刺呢。

  结果陈东说完之后,他却忽然露出思索之色。

  这陈东说的好像有点儿道理啊。

  那种老迈的作战做不了,干活也干不好,留在厢军中干什么呢?

  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还会给军队拖后腿。

  但是唯一的一点,韩琦觉得欠缺考虑,见皇帝没有评论,便主动道:“可厢军之中有很多人本身就是因为造反才被收入厢军的,这些人要是放回去的话,到时候岂不是又会生事?”

  又是这种话,跟某个群体天生有劣根性的话一样。

  陈东立刻反驳道:“他们为什么生事相公可想过?”

  “难道他们天生爱生事?活着不好吗?”

  “韩相公可知道‘饭’字怎么写?”

  韩琦不假思索的回道:“乃‘食’字之下添一‘反’字,寓意饮食之后,反哺之恩。”

  “可换个方式想想,要是没有‘食’,那可不就是剩下反了吗?”

  这话颇有没文化的嫌疑,不过陈东一向不是个咬文嚼字的,因此笑着说道:“百姓们没有饭吃了,当然要反了。”

  “大逆不道!”立刻有人出来喝骂。

  陈东看向对方道:“那你说那些百姓为什么要造反?为什么造反的地方几乎都是出现灾情的地方?”

  对方偃旗息鼓,陈东继续说道:“厢军现在无非是把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收进去给一口饭吃,那为什么非得等他们造反之后再解决,如果每个地方出现灾情了,都能第一时间处理好的话,百姓为什么要反?”

  “哪怕有野心家想要行不臣之事,那到时候百姓们估计一个也不会响应,反倒会把那人拿下送入官府定罪。”

  “说的轻巧。”沈云逸此时出列道:“各地每次出现灾情,朝廷总会第一时间处理,但是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根本看不到朝廷对他们的好,只想着有一口饭吃,就全然忘了礼义廉耻,打家劫舍,跟匪徒没什么两样。”

  此时出声应和之人,只有户部的人,其他人有的眼观鼻鼻观心,一副等着赶紧下朝的打工人模样。

  一部分却默不作声,但视线却看向了陈东,等着陈东继续说下去。

  只要十个人,他总归是有一部分良心在的。

  陈东说的有道理,哪怕他们碍于自己的利益不能支持,却不妨碍他们期待着陈东的办法。

  若是一般的朝臣提出来这种意见,他们倒也不至于太过惊讶。

  主要是陈东今天第一次参加朝会,就能表现出如此气派,面对陛下和相公韩琦都不落下风,一副愣头青的模样,让他们都忍住不侧目。

  一个人平时发表意见,和面对大臣甚至皇帝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

  陈东对沈云逸出来反驳倒是挺意外的,毕竟从盛纮的话来说,这个人还算不错。

  而且儿子被打之后,除了那天在朝堂之上跟盛纮一番辩论之外,竟然连赔偿都没要,还是盛纮主动送了三次才送出去的。

  因此陈东也没有直接硬怼,而是笑道:“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如何改变百姓的生活,如何加快朝廷赈灾的速度,如何控制赈灾过程中的贪腐问题,不过这些总归是能够慢慢解决的。”

  “而且除了可能变成厢军的人之外,这些老兵从军队出去之后,还可以通过另外一个办法来解决他们后续的生计问题。”

  “怎么解决?”韩琦已经听进去了,因此立刻好奇的问道。

  相比于他们之前搞得直接对官员升迁、地主赋税以及科举内容的改革来说,陈东只是提出了一个年龄方面的限制,并不算过于离谱,而且难度与他之前所说的改革厢军而言,其实并不大。

  最关键的是,陈东能够提出问题并不算太过令人惊讶。

  大宋的问题每年都有国子监的学生在说,但是那些学生都是真正的纸上谈兵,面对问题要么根本没有解决办法,要么就是高谈阔论,提出来的解决办法根本没有可行性。

  而陈东却能够给出可实行的解决办法,而且从他回答沈云逸的答案来看,陈东也是知道一个举措所带来的连锁反应的。

  这样的人,这样的状元郎,令韩琦忍不住想起当年的他。

  那个时候他也是信心满满的跟赵祯,想要开创大宋的盛世,虽然失败了,如今也认清了现实,但是心中总归是有遗憾。

  陈东并没有注意到韩琦的唏嘘,只是看他似乎没有刚才那么生气了,倒是有些意外。

  此时因为韩琦的搭台,所有的目光都向他身上集中,陈东却已经习惯了这种被人围观的情况。

  当年的上宝集团和韩世集团都是几万人的大公司,做演讲的时候陈东面对的人何止这点儿,而向那些电视上都经常出现的大领导做汇报的次数也不少。

  因此陈东表现的愈发淡然自若,这样的气质自然令许多人包括赵祯,在心中对他的评价又提高了一个台阶。

  并不歇斯底里,而是不卑不亢不紧不慢,虽然只是翰林院修撰,但是与宰相相比,气质都已然不弱。

  盛纮更是怒容消散,在韩琦开口之后,已经是惊愕了。

  显然,为官多年的盛纮知道韩琦现在的语气,已经是在认真考虑陈东的提议了。

  作为大宋最高会议的朝会上,陈东能够有所建树并得到看重,盛纮自然开心,毕竟陈东已经是他板上钉钉的女婿了。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原本以为今天只是走一个过场,没想到事情会到这一步,更没想到今天的朝会,竟然变成了陈东的独角戏。

  虽然到底还是有些担心陈东,但此刻众人的反应中,盛纮已经可以推测出来,只要陈东的回答不要太错漏百出,那就不会造成之前所想象的那种严重后果。

  因为他并没有侵犯太多人的利益。

  只要没有动别人的利益,那么反对的声音必然会小,甚至那些有心做事的人还会因此看好陈东。

  尤其是皇帝!

  在许多人的目光注视下,陈东缓缓开口道:“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农闲时节安排百姓练武,或许可以作为裁减厢军的补充。”

  此言一出,所有人心跳一滞。

第322章 可让他闭嘴吧

  保甲制是如今还是舒州通判的王安石大佬的杰作,几乎陈东现在的一切都是抄他们的。

  不过陈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些东西的提出本身其实用处有限,关键是怎么用,敢不敢用。

  王安石的改革无疑是失败的,他空有一腔热血,跟当年的韩琦一样。

  但是陈东有自信在他的手里,这些伟大的理想能够真正实现。

  原因无他,陈东足够没人性……

  这样说当然是有些难听的,不过以大秦举例子,大一统的思想是韩非子提出的,但是真正发扬光大的是秦始皇嬴政。

  对于中华大地来说,大一统思想的实现是非常伟大的,但是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死的人何止是十万百万?

  多少人的家国破灭?

  又或者各种改革,总会令一方的利益受损,当触及到根本利益的时候,这些阶级的人拼死反抗,不管说他们是否正义,人的死亡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改革是无情的,在改革举措出现之前,确定了站在哪个立场上之后,执行的过程中,就不能再考虑人情,不能再考虑对利益受损的一方人的肉体摧残。

  陈东对这些非常清楚,不然改革为什么要叫时代大潮呢?

  在陈东的解决办法提出之后,上至皇帝相公大学士,下至各部侍郎,眼神纷纷变得凝重而惊恐。

  在陈东所说,一个思想的提出其实没有特别重要,关键是执行。

  但这是建立在他已经见过足够多伟大的思想的基础上,对朝堂上的这些人来说,陈东提出了一个之前从未有过的制度,这样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一个制度的提出者本身,就足够他们这些混日子的官员佩服了。

  盛纮这样的,也是第一次见到陈东在真正的政见上的表现。

  以往他固然对陈东在思想上的精深见解佩服,但他能分得清楚,思想再厉害,真正做官却不一定。

  但是陈东提出的这个东西,要是真的能落到实处的话,那就相当于一鸣惊人了。

  所有人都会知道状元郎是真正的真才实学,没有半分水分,而陈东正是他盛纮的女婿!

  赵祯听完陈东的说法,简单思考一下确实是有可行性的,因此没有反驳,看向了韩琦问道:“韩琦,你觉得如何?”

  韩琦也在思考,听到赵祯的问话,立刻看向沈云逸问道:“沈尚书对陈东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陈东看他们一个推一个的,倒是有些好笑。

  沈云逸没有再找别人,直接了当的问道:“这个办法倒是解决了裁撤兵员身上的不稳定因素,并且训练民兵,也可以保护当地百姓不受匪徒侵害,不过这里又得多一项支出,这里又应该怎么算呢?谁来出这个钱?”

  陈东笑了笑,再次扔下一道惊雷,“当地富户是受益最大的,这钱粮当然得他们来出,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姓们已经承担了自己的责任,那让他们为了自己的财产安全出一点九牛一毛的钱也不成问题吧?”

  “不行!”韩琦当即说道:“说是让本地富户出钱,且不说他们愿不愿意出,要是他们真的愿意出的话,那民兵到底算是朝廷的力量还是他们的力量,这样很容易让豪强做大。”

  陈东道:“那就多走一道程序,让他们先把钱交上来,然后由当地县衙发钱。”

  韩琦想了想道:“这样的话倒是可以,只是其中出现的贪污损耗……”

  陈东拱手道:“那就是监察方面的问题了,韩相公可是想要我继续说下去?”

首节 上一节 310/4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