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第356节

  “结果他们迷路了,带着猛哥也在边境那里兜兜转转,一直到六月份的时候,才带着人马回营。”

  信使向陈东笑了笑,之后道:“上个月不是给过主君消息,说猛哥跟一小队辽国骑兵有摩擦吗?”

  陈东眉头狠狠的跳了跳,道:“你们也没说是这么个摩擦法啊!我还以为是跟以前那样扮作土匪跟陈猛碰上的。”

  “不是,这段时间辽国那边似乎有想法,从年初开始就不断的试探,小队人马层出不穷,不过猛哥遇到的那次应该是规模最大的。”

  “后来呢?”陈东问道。

  “因为这件事,猛哥被打了三十军棍。”信使出口的时候,脸上也带着一些荒唐。

  陈东往椅子背上一靠道:“真够离谱的,算了,别这么一问一答了,你还是直接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吧,不然我怕我还没听完就想打人了。”

  “是,主要部署他们认为上次大战已经证明了我们打不过辽人,所以辽人要是假装土匪来,我们可以出手,但要是以军队身份来的话,我们就得向上汇报。”

  陈东点点头,这个倒是有消息传来,当时枢密院和赵祯给出的答案是让保住城池,至于他们掠夺百姓的话不用管。

  反正那边百姓不多,而且每年都有辽国百姓跑过来,也有大宋这边的跑过去。

  信使继续说道:“猛哥被打军棍的时候,那个部署也不知道为啥,把猛哥一顿教训,就是说咱们打不过对面。”

  “猛哥的脾气主君也知道,就憋了一肚子邪火,说他带的兵不比辽人的兵差。”

  “部署就刺激猛哥说,以前他打的都是些不入流的地痞流氓,要是真有本事,就去拿下一座城池,那他才承认刚才猛哥说的话。”

  “然后他就去了?没那么简单吧?”陈东立刻问道。

  他可以相信自己教出来的孩子,脑海里的知识不适合这个时代,但是他不会相信他教出来的人,会因为几句话就去送死。

  “不是,当时陈天在涿州开了商铺,并准备在两地建立钱庄,已经拉拢了涿州不少豪绅做这件事,但是被涿州的小将军得知后,准备把我们踢出局,直接由他牵头来做,而且陈天他们也被扣押了。”

  陈东不由得笑道:“这倒是赶到一起了,那倒也不意外了,陈天跟陈猛关系向来不错,不管是为了生意还是为了自己出口气,亦或者为了兄弟情义,他都得做点事情。”

  “这事儿其实还有点麻烦,说起来我也是来找主君求援的。”

  “怎么说?”

  陈东疑惑的看向对方。

  虽然大宋的军队很弱,领导层也非常软,但那是以后,现在还是有那么几根骨头的。

  如果是打输了,陈猛肯定要受到惩罚,但这可是打赢了,没道理韩琦他们还会为难陈猛。

  “当时光靠猛哥自己的人手肯定不够,所以他就联合的边境的一部分被欺压的契丹部族、两个钤辖一同绕过了部署,直接向涿州秘密进军。”

  “而陈天在涿州内买通了看守他的人,找到了我们在涿州的其余人手,以孔明灯作信号灯互相呼应,并从内部打开了城门。”

  陈东听完之后,嘴角微微翘起道:“这俩人真是王八看绿豆,真就能这么凑巧?”

  信使看着地面,说道:“现在的问题是猛哥属于不遵将令,隐瞒出兵,并且还拿下了辽国一座城池,在我出发之前,部署已经在急令猛哥回兵,但猛哥当时以防备幽州辽兵为由,拒绝回去。”

  陈东点点头道:“我知道,不就是让我给他擦屁股吗?他现在手里多少人?接下来是准备以涿州为诱饵壮大声势,然后让我帮他要官?”

  信使不好意思的说道:“是……主要到了他这个位置,光送钱已经很难上去了,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能让宁远侯出面——”

  陈东打断道:“我怎么做不用你们教我,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是了,朝堂之上自然有我为他作靠山。”

  说着,陈东起身道:“好了,你去休息吧。”

  “谢主君,对了,这个地图是猛哥让我带回来的,是他这些年测量的边境地图,还有我们商队在辽国境内查探的山川重镇地图。”

  陈东接过来,不由得好奇道:“辽国那边真的有这么好进出?”

  “整个辽国现在都沉浸在上层斗争中,他们的皇太叔耶律重元和耶律洪基现在都互相恨不得对方一觉醒来就死掉,相对的边境周围他们不是特别关心。”

  “呵呵。”

  陈东摇头笑道:“咱们大宋打仗不行,但是这消磨其他王朝的手段还真是有一手的,好好的一个游牧民族,也玩上皇权斗争了。”

  等信使走后,陈东将晴儿叫了过来。

  很快密室中,就多了包括晴儿、陈六在内的十几个人。

  一番安排下去,一直到一个时辰之后,众人才先后离开。

  晚上,如兰发现陈东兴奋异常,与平时有所不同。

  几次征战之后,如兰气喘吁吁的叫人进来换掉了床铺,不然湿腻腻的没法睡。

  等换好干净的床铺,如兰抱着陈东问道:“就因为我答应你跟六妹妹的事儿,你就这么勇猛,早知道我说什么都不答应,你摸摸我的腰,现在都还发抖呢。”

  “你就是太虚了,平时多跟晴儿他们运动运动。”陈东捏着如兰的白皙胳膊说道。

  “哼。”

  两天后,陈东上朝的时候,朝堂之内的气氛忽然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思。

  “陛下,臣工部侍郎应友平请陛下早立太子,以保我大宋福泽延绵,国运昌盛。”

  “臣兵部尚书牛子椿附议,兖王殿下聪慧过人,孝悌兼备,堪当储君之重任。”

  “枢密院同知季昌白请陛下立兖王为太子,以固国本。”

  兵部、工部、枢密院,甚至还有御史台的人,好像早就商量好了一样,一开朝,就给赵祯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

  赵祯大清早的估计还有起床气呢,一听到又催着他立太子,顿时眼神一变,脸色难看到极点。

  只不过相比以前,却是少了那么一丝孤寡老人的悲伤。

  要说立太子,那没有一个皇帝是开心的,朱元璋除外。

  立太子,那就相当于是立遗嘱,只要太子没有被废,要是皇帝突然死了,太子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那要是太子觉得皇帝活的时间太长怎么办?

  前朝的例子就在那儿呢!

  赵祯本来年龄就大,这么搞不就是在光明正大的催他去死吗?

  而且这些跪下来的臣子安的什么心以为他不知道?

  不全都是提前投靠了兖王的吗?

  “韩相公你怎么看?”

  韩琦原本低着头不说话,好像老态龙钟听不见似的。

  闻言抬起头,眯着眼睛首先看向了斜后方,之后才拱手仰头对赵祯道:“老臣以为此事倒也不用操之过急,前些日子邕王之乱,不就是因为有了不该有的心思吗?而在这之前,却没有人察觉。”

  “所以老臣觉得,此事既然事关国本,那就不得不慎重,兖王的品格如何臣倒是不清楚,只是兖王迟迟不肯去藩地,这确实是有待商榷。”

  季昌白闻言立刻反驳道:“韩相公此言差矣,兖王不回藩地,正是兖王孝顺的体现,若非如此,怎么能常常进宫拜见陛下,为陛下膝前尽孝呢?”

  “季同知,藩王不许在京中逗留是祖上的规矩,而且之前邕王也是用着这个理由留在京城的,此二者你不觉得颇为相似吗?”

  季昌白皱皱眉头,连忙拱手向赵祯解释。

  而韩琦一看季昌白不敢跟他就此事讨论,反倒乘胜追击,不断的列举兖王和邕王的相似之处,搞得季昌白满头大汗。

  赵祯原本一肚子气,一看韩琦把季昌白弄得服服帖帖的,顿时放下心来,心情也不自觉好了很多。

  韩琦这种的老臣子,只要没有实锤的证据,他们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更何况赵祯这个裁判明显向着韩琦,工部、兵部和枢密院的人加起来也说不过他。

  不多会儿功夫,跟韩琦辩论的就全都跪在地上,嚷嚷着说韩琦老糊涂,胡搅蛮缠,请赵祯为他们做主,顺带着请韩琦告老还乡。

  赵祯都快压不住上翘的嘴角了,看向韩琦斜后方的一人,脸上浮现一抹奇怪的笑容,道:“陈郎中你怎么看啊?当初邕王党羽是你着手处置的,你看看兖王和邕王到底有何区别,又有何相似之处?与季同知和韩相公他们说的有何不同啊?”

  陈东出列拱手道:“以臣之见,二人的行为虽然相似,但之所以相似恐怕是因为这些行为可以博取陛下的好感,至于他们心里如何做想臣倒是不知。”

  赵祯点点头,心里倒是一乐,这些人吵的太子位置是你的,你还想稳坐钓鱼台,让朕一个人头疼么?

  不过正当赵祯准备和稀泥结束这次逼宫的时候,陈东却拱手道:“对了陛下,臣今日离家上朝之时,听家中的小仆说起一件趣事,说如今坊间都在传唱一个歌谣。”

  赵祯不知道陈东要搞什么,但他倒也不妨听听。

  “能让你陈文煜感到有趣的歌谣,肯定有意思,正好让韩相公他们歇一歇,你来跟朕与爱卿们唱来听听。”

  陈东笑道:“臣不会唱,但可以念给陛下和诸位听。

  “从前天下多风雨,连连败仗心凄凄……圣皇点将披金甲,豪取燕云归故乡。”

  陈东正色念道。

  这歌谣只有八句,算得上朗朗上口,大抵在说以前是奸臣当道,皇帝也不行,所以一直吃败仗。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圣皇和将星下凡,到时候必然能成就大业,收复燕云,完成当年宋朝军民的未竟之志!

第360章 战和之争

  赵祯龙颜大悦的同时,又很疑惑道:“哈哈,乡间孩童戏言,竟然也能让陈郎中在朝会上说出来,这是要给朕拍马屁吗?再说哪里来的将星?你是要说宁远侯还是英国公?可他们都已经在朝多年了啊。”

  陈东拱手道:“既然是将星,肯定早晚会出现,不过臣想起此事,只不过是觉得立太子当然要立,但陛下正值壮年,无需着急,还要好好相看皇家弟子的品德和能力,这二者缺一不可。”

  “正是如此。”

  韩琦点点头对兵部那些跪着的人冷哼道:“太子的人选吾等作为臣子只有建议的权力,决定权在陛下手里,你们现在让陛下必须给答复,我看这不是为了国家着想,就是为了逼宫!”

  “陛下,吾等不敢!这都是韩相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兵部那些人顿时叫屈。

  赵祯是个宽厚的性子,即便邕王给了谋反的罪名,也没有斩尽杀绝。

  面对这些人的求饶,他也没有深究这里面到底有多少人投靠兖王了,终究要给陈东自己成长的空间。

  “好了,你们起来吧,此事就像韩相公他们说的,还要慢慢相看,你们跪在这里,朕也不好拒绝,这不是让朕为难吗?”

  因为陈东在暗处不被注意到,赵祯的心态和以往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一样。

  他就好像看霸总剧的观众一样,他知道陈东是未来的太子,但别人不知道,反倒为了太子之位吵的死去活来,陈东在一旁稳坐泰山,想想就觉得好笑。

  这也是他特意让陈东出来发表看法的原因,你别光顾着看戏,也得帮韩相公解围一下啊。

  韩琦虽然在军事上的能力不足,但这是跟他一起走过来的老臣子了,忠诚度相当高,也是他未来觉得可以照顾陈东的大臣,当然要陈东出来与韩琦站在一起。

  眼下刑部尚书因为谋反案战战兢兢,所以对负责邕王谋反案的陈东百依百顺,沈云逸和韩琦以及不怎么关心政治的欧阳修,都对陈东很看好。

  赵祯看得出来,他们都是想要把陈东培养成继承人。

  只是他们眼里,将来可以做重臣的陈东,实际上是未来的太子乃至皇帝。

  让皇帝为难自然是不对的,眼看赵祯态度如此坚决,兵部、枢密院的人也就都站了起来。

  赵祯看他们偃旗息鼓了,便说起其他议题:“今年的天气已然变得寒冷,对冬季百姓们的取暖可有所准备?”

  话音落下,朝臣便不断建言,给出了应对这个寒冬的多种办法。

首节 上一节 356/4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