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第357节

  而这办法,无非就是准备好柴火、衣物等取暖物资,设置救济机构之类的。

  等他们说完之后,赵祯听到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话,于是看向陈东问道:“陈郎中,你一向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想法,怎么一言不发呢?”

  陈东出列道:“臣最近倒是发现了一种无毒的煤炭在市面上有出售,不过百姓们都担心此物有毒不肯使用,陛下何不考虑一下此物?”

  “无毒的煤炭?诸位相公可知道此物?”

  韩琦出列道:“倒是有听说西市有商户卖这个,只是煤炭毒死人的事情屡见不鲜,臣之前也并未放在心上,等下朝之后臣亲自前往查看。”

  “嗯,若是真的无毒的话,对百姓倒是好事,此事验证之后再说。”

  朝会进行了一会儿,忽然有甲士急匆匆进来。

  其他人顿时看了过去,这个时候忽然进殿必然是有大事发生。

  “陛下,莫州有重要军情!”

  赵祯皱眉道:“莫州?信使呢?带上来!”

  很快,一身灰土的信使被两个甲士带着上殿。

  “陛下,边军哗变!”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陈东也深深皱起眉头。

  这跟他听说的不一样啊。

  “哗变?怎么回事?”赵祯问道。

  信使连忙道:“莫州同知巡检陈猛不遵将令,带兵闯入辽国境内,并于涿州城大战辽兵,占领了涿州城!”

  “什么?占领了涿州?”

  韩琦面色大变道:“陛下,请尽快给辽国去信,表明此事与我朝廷无关,并联合辽国共同绞杀此贼。”

  枢密院枢密使李文渊也跟着拱手道:“我朝与辽国修好多年,此事若不处理好,恐怕又要给辽国那边理由增加岁币了,陛下,韩相公所言极是,必须尽快向辽国解释清楚此事。”

  赵祯皱了皱眉头,心中同样震惊不已。

  陈东前脚说完天下有将星降世,现在边境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陈东是早有预谋还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

  他看向陈东,陈东没有任何的表示,面无表情淡淡地看着其他人。

  此时朝堂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所有的文臣都慌乱不已,只有几个老臣前仆后继的拱手陈述自己的建议。

  但是大家态度都如出一辙,此事根本不值得高兴,甚至有可能变成一场大祸。

  赵祯不是没有过雄心壮志,当年他也变法,他也要肃清吏治,甚至还打过西夏,可惜全失败了,甚至还让辽国趁虚而入,发生了屈辱的庆历增币。

  现在忽然来了个消息,说一个小小的巡检拿下了燕云十六州的一个城池。

  兴奋!

  甚至担心都要放在后面。

  赵祯知道这是一次巨大的机会,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成为他的又一次屈辱。

  他被架在火上烤。

  认同老臣们的建议,以后他在史书上的名声会好听吗?

  手下将领进攻燕云十六州还胜了,拿下了祖先都没有想过的燕云十六州之一,结果被他杀了?

  反对老臣子们的建议,就必然要出兵,辽国不可能就这么看着宋国拥有涿州,一旦被撕开一个口子,宋国的目的就是司马昭之心。

  无论是为了利益还是国家尊严,耶律洪基都不可能放任不管,恐怕现在辽国已经在调动军队前往镇压了。

  陈东,陈猛,都姓陈。

  皇城司曾经汇报过,陈东的各处生意之中的伙计,跟正常百姓完全不同,他们的能力简直比一般的大臣都要出色,而且全都姓陈!

  目前陈东在外的,生意上的大管家陈悦,据说只需要看一眼账册就能知道里面有没有问题,算数的时候,刚刚说出来数量和批次,就能瞬间给出答案,没有一丝错漏。

  这个忽然冒出来的陈猛,跟你陈东又有什么关系?

  在赵祯犹豫的时候,宁远侯顾偃开站出来抱拳道:“臣宁远侯恭喜陛下!”

  “宁远侯!你不要蛊惑陛下!一旦让辽国因为此事以为我大宋有争雄之心,你知道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吗?一旦生灵涂炭你承担得起这个后果吗?!”

  韩琦已经带领了一众文臣向赵祯鞠躬,请他下令。

  在宁远侯冒出来的一瞬间,就知道宁远侯要干什么。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不知道谁?

  顾偃开冷哼道:“你们何必这么紧张,自古以来我中原王朝与胡人的长期战斗就没有输过,只不过过程会艰难一些罢了,辽国以前确实厉害,但是现在你们看到了,一个小小的巡检就能拿下一座城池,我大宋有百万战士,这难道不是一个机会!?”

  英国公上前大笑道:“正是,看看你们都慌成什么样子了?这么多年我什么场面没见过,但是我大宋拿下辽国的城池我还是第一次见,结果你们这么害怕,简直跟刚出嫁的小姑娘一样,就算你们是读书人,也不至于这么没有钢骨吧?!”

  “英国公此言差矣。”

  欧阳修捋着胡子走到中间说道:“我大宋有天下文章锦绣,自然不能跟这等蛮夷在刀剑上争雄,虽然每年要给辽国岁币,但是这边境互市,早就把这些钱赚回来了,甚至还比岁币要多得多。”

  “此消彼长,辽国会自己灭亡,我们为什么要以百姓的生命去换取无用的城池呢?”

  “我等站在这紫宸殿,就是要帮助陛下用头脑战胜蛮夷,刀枪是长久不了的。”

  “你敢说我没脑子?”

  英国公大怒,上去就要跟欧阳修理论,只是下一秒就被顾偃开拦住了。

  “英国公不要着急,我们还是看看陛下怎么说吧。”

  陈东摇了摇头,这一幕真是让他大开眼界,一个城池,就差点让这些人当场打起来。

  “行了,枢密使,你先来说此事应当如何。”赵祯一声就将朝堂内的争吵喝止,随后点名提问。

  枢密院、兵部等部门纷纷给出了他们的看法,但基本上都是认为不能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得赶紧下令让陈猛撤回,不然就跟辽国一起将他们围杀。

  而且首先得通知辽国,此事是陈猛自己的行为,跟大宋无关。

  “英国公,你现在可以说了。”赵祯没有给出他的看法,而是看向英国公。

  “陛下,既然我们的一个巡检都能拿下一城,说明辽国已经是一栋破房子,只要我们上去一人一脚,就可以将它踹塌,请陛下以我为帅,统兵北伐。”

  英国公从巨大的喜悦中回过神,心里只有建功立业四个字。

  这么多年下来,英国公不是没打过胜仗,就算跟辽国骑兵打也赢过几次,只是大宋整体兵力偏差而已。

  “我们以前打不过他们,只不过是因为要与民休息,现在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臣才想起来陈郎中之前所说的那个童谣,孩童们都这么唱了,说明民心可用啊!”

  赵祯不置可否,看向顾偃开道:“宁远侯有何看法?”

  顾偃开此时已经冷静了下来,他的暴躁性格只是针对顾廷烨,那是望子成龙,但是在外面倒是很谦和,像一个读书人。

  “臣觉得不能寒了武人的心。”

  赵祯点点头,知道了顾偃开的意思。

  随后他的视线在紫宸殿中移动,最后落在了陈东身上。

  “臣郎中,之前你得了状元,在鹿鸣宴上讲你有武人之心,现在你又是进士之首,朕想你说的肯定不会有失偏颇。”

  陈东笑了笑,刚才赵祯的眼神他看的一清二楚。

  是有些忌惮他了吗?

  完全没有那个必要,赵祯只有一两年的寿命了,担心他做什么?

  可能这就是皇帝的通病?

  之前得知他是亲儿子的时候,那叫一个高兴,平日里朝会时常要让陈东出来展示自己,现在怀疑陈东竟然跟军队方面的人可能有关系,立刻就有些坐不住了。

  但让赵祯知道了又能如何呢?

  陈东心中早有定计,不慌不忙的说道:“陛下,此事臣认为可以不急着下决定,我们可以先给辽国照会,说明此事并非我们的意思,但是对那个巡检,暂时我们不能直接出兵围剿。”

  “不着急?朕的文臣武将们都快打起来了,你还说不着急,有点意思,继续说。”

  赵祯毕竟年长了,他不是胸有成竹所以在这儿问,只是脑子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得多听一点意见,加上他还要想陈东在这件事里面扮演什么角色,所以只能先听建议,之后再汇总一下。

  如此才能显得英明神武嘛。

  别以为老人家就无欲无求了,对于权力和别人的尊重,老人反倒是最敏感的。

  陈东拱手道:“相公们和英国公争论的点无非是辽国到底还是不是跟当年一样强,我们要是支持那个巡检,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依我看我们不要做决定,让辽国自己证明他们还有没有当年的武力。”

  众人当即皱眉,一脸沉思看向陈东。

  陈东傲然道:“陈兵边境,照会辽国我们会与他们配合拿下此叛乱之贼,但我方不先出兵,先看看那个巡检能做到什么程度,涿州背靠莫州,我等暗中给予援助,辽国也发现不了。”

  “若是那巡检坚持不住,我们就冲进去将他拿下,顺带把我们的兵带回来,若是他能坚持半月以上,我们就以涿州为据点,向北方进攻。”

  所有人都开始思考陈东的话,若是英国公那边的武人,他们想都不想就直接反对了。

  但是陈东不一样,赵祯看重他,相公们欣赏他,清流也与他交好。

  而且陈东的话逻辑清晰,进退有据,条理得当,值得他们为之思考。

  远在后方的盛长柏眼中精光爆闪,他自认为是天底下最了解陈东的。

  他可以确定,陈东提出的两个计划之中,前者绝对不是目的,后者才是他真正的意图!

  回想当年扬州,他和顾廷烨、陈东一起围绕着燕云十六州的地图,就曾经畅想过未来如何夺回燕云十六州。

  陈东当时就说,涿州战略价值极高,可进可退,能够最大程度给予发挥后续战略的空间,就算战事不利也能鼓舞民心。

第361章 舌战韩琦

  “此法倒算是有两手准备,可是陈东啊,你有没有想过,一旦被辽国发现我们的小动作,到时候势必引来他们的愤怒?我们到时候被人家人赃并获,又如何能狡辩?”

  韩琦别看白发苍苍,胡子花白,可思维比在场所有人都清晰,这宋朝的顶级大脑可不是吹的,在军事之外的事情上他看的还是很明白的。

  盛纮在远处唯唯诺诺不敢出声,他主打一个混日子,等韩琦说完话,一看自己的儿子盛长柏竟然要出列,连忙上去一把抓住了盛长柏的衣服。

  盛长柏惊讶的回过头,没想到有人敢在朝堂上做出这么失礼的事情。

  除了他,旁边观察纪律的太监和左右臣子,也都一脸惊讶,不过臣子们看到盛纮抓的是盛长柏,倒也心里理解,毕竟这种军国大事一旦说错一句话,到时候很有可能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看到是自己的父亲,盛长柏投去疑惑的眼神,而盛纮摇摇头,盛长柏便清楚父亲的意思。

  就在这一拉一扯之间,陈东已经笑着开口。

  顾偃开和英国公看到陈东此时还能笑出来,对陈东的评价却是再次提高。

  所谓每临大事有静气,这句话在陈东身上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首节 上一节 357/4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