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第360节
“这事儿我们的人倒是没说,牛尚书,你们兵部也设有情报机构,怎么没提过这事儿?”韩琦皱眉问道。
牛子椿当即说道:“韩相公,我们兵部的情报部门主要收集的是国内的情况,这事儿您得问枢密院啊。”
枢密院枢密使李文渊当即道:“辽国皇室之事我们也很难探查到,不过陈郎中知道此事,我们却不知道,确实是我这个枢密使失职了。”
他倒也直接承认,并不甩锅。
因为这个并不重要,这么多年大家都是这个样子,谁也不比谁好到哪里去。
韩琦倒也没抓着不放,而是点头道:“之后的情报重点可以放在辽国皇室上,这件事我们能利用的余地很大,不过陈郎中,要是这事儿是假的,或者他们一致对外,你有什么办法?”
陈东笑道:“那就还是朝堂上说的那样,我们一个巡检都能做到这种地步,此时集众位的力量,难道还会比不上一个巡检吗?”
韩琦抚须笑道:“这倒也是,看来辽国的国运不行了,此事确实可以好好谋划一番。”
说着,韩琦就对赵祯拱手道:“臣虽老矣,但也尚能饭,愿为陛下先驱平辽。”
赵祯想也不想就拒绝道:“韩卿,国内事务众多,还是留在国内为朕分忧吧,至于辽国那边,朕有意挑选一文一武,配合枢密院的臣子一起过去。”
英国公当即要抱拳,赵祯赶紧问道:“宁远侯,你可愿意为朕去一趟?”
原本顾偃开想着有英国公,他恐怕没有机会。
而且他现在已经逐渐在往文臣那边靠拢,虽然朝堂之上言辞激烈,但那也只是心中憋了一口气,如今眼看进入到实际商量的阶段,以为没他的事情,却没有想到赵祯会忽然这么说。
可他到底也是武人出身,因此并不推辞,拱手道:“愿为陛下效力!”
赵祯看向陈东道:“朕准备调延州和京东禁军各一万,配合河东的军队前往辽国边境,从府州到莫州沿线铺开,这样即便无法求和,也能保证边境不丢,你觉得如何?”
陈东微微思考着,而赵祯同时开口道:“取舆图来。”
在太监去取舆图的时候,陈东却已经摇了摇头道:“不妥,步兵打骑兵本身就要有人数优势,府州和莫州的距离太远了,这样一分散,我们反倒没有优势了。”
赵祯当即不悦的闭嘴,等人取舆图过来,其余人也都默默思考着。
只有顾偃开问道:“可要是辽国从不同地方南下怎么办?”
陈东笑道:“他们要分兵我们拍手还来不及呢,当然是换家战术。”
众人都是一楞,英国公立刻好奇问道:“什么叫换家战术?老夫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陈东见众人都不太理解,于是解释道:“简单来说呢,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若是辽国分兵,我们不与他们缠斗,只需要让各州坚壁清野,等他们骑兵攻城消耗他们,而我们则集中兵力,将幽州、姒州等地拿下,收集他们的战马,随后再掉头南下,将无法得到补给的辽国骑兵两面夹击吃掉。”
顾偃开立刻道:“你想的过于简单了,且不说坚壁清野的难度,就说万一他们直接绕过坚城,直接南下汴京怎么办?”
陈东却冷笑道:“孤军深入为兵家大忌,他们那样做只会死的更快,我们的军队分布是典型的重内轻外,汴京周边的军队数量甚至超过了边军,我们怕这个?”
这也是整个大宋一直无法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原因,整个国家的军队全部集中在腹地忙着平叛,哪还有精力收复故地呢?
正巧此时,太监们将舆图送来。
展开后,陈东重新将他关于后续可能爆发的战争中,宋军的思路阐述了一遍。
众人不由得豁然开朗,就连赵祯也不由得承认道:“确实不能分兵,集中优势兵力,说的好啊,人多打人少,不愧是陈郎中,我现在可以原谅你当初鹿鸣宴上不作诗了。”
陈东不免多看了赵祯一眼,合着他还记着呢。
那中秋节不给你做了吗?
真是小心眼。
陈东心中腹诽,不过却也觉得有趣。
有了舆图,讨论起来果然方便了很多。
之后,陈东又把几个后世几个著名案例,针对性的结合。
众人顿时安心,连韩琦也说道:“真想多活几年,亲眼看着陈郎中为我朝收回幽云十六州,老夫从未见过有人将军事战略讲的如此透彻的。”
连枢密院枢密使李文渊也连连拍手道:“此种战法,与孙子兵法不谋而合,而且颇有楚汉相争之时那彭越的作战精髓。”
陈东却心中一动,他也想去一线看看,毕竟除非核弹落下来,他基本上是没有性命之忧的。
于是陈东主动请缨道:“既然我的想法各位都没有异议,眼下就只有实践看看是不是纸上谈兵了,陛下,我愿与宁远侯一同前往莫州。”
“胡闹!”
赵祯原本看到他们胜算这么大,而且一点都不是自夸,顿时眉开眼笑,原本的紧张也都消散了大半。
可一听陈东要去莫州,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你自己什么身份你不清楚吗?
哪儿有让太子去边军的?
哦,倒是有个差不多的,秦朝的时候,扶苏不就去了吗?
结果呢?
结果就有了汉朝。
韩琦等人原本还在思考让陈东去的可行性,骤然听到赵祯如此激烈的反对,都有些诧异。
就算陈东要去,可也不至于说他胡闹吧?
毕竟他的军事方针,可是得到了所有人一致同意的。
他们想到的困难陈东想到了,他们没想到的困难陈东也想到了,那为何不让陈东去试试呢?
更何况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陈东给出的办法最为稳妥,难不成还能卸磨杀驴吗?
赵祯压根没有注意臣子们的眼神,而是瞪着陈东说道:“你不许去,汴京这边还离不开你!”
陈东立刻明白了赵祯的意思,眼下兖王那边正虎视眈眈的等着当太子,要是他离开了,万一出点什么事怎么办?
当然,这纯粹是多想了,要是陈东离开汴京,出事的绝对不会是陈东,反倒是赵祯。
没有了顾廷烨跟赵宗实的关系,赵祯还真有可能被兖王搂了。
陈东想了想说道:“陛下,此事请稍后,由臣亲自向您陈述不得不去的理由。”
“哼,你说破天也不行,不许去就是不许去,你再说去莫州的事儿,就是抗命!”赵祯吹胡子瞪眼道。
其他人不由得觉得,这怎么像是他们在家教训孩子呢?
孩子要去哪个地方玩,或者去找名声很差的衙内,他们就要瞪着眼,严厉的说:“不许去,老子不让你去就是不让你去,敢去打断你的腿!”
陈东也不跟他犟,反倒提起另外一个人:“那臣可否为陛下举荐一个军事奇才?”
这个评价,令赵祯心态稍缓,道:“哼,说罢。”
陈东说道:“孙子有云,以正和以奇胜,宁远侯守正有余,而这位却是难得的会出奇招的。”
“既然能得到你这么高的评价,老夫怎么想不出你要说的是谁?”
英国公对陈东的战略也是相当佩服,他是真打过仗的,知道陈东刚才说的并非纸上谈兵,而是真的有实际操作价值的。
但他想来想去,自己带过的麾下也没有能承担得起陈东如此评价的。
陈东并不卖关子,直接道:“宁远侯之子,顾廷烨。”
“顾廷烨?朕想起来了,是那个曾经随宁远侯入宫,给朕耍了一套枪,还找朕讨要赏钱的娃娃?哈哈哈,那孩子是挺机灵的,可他后来读书考功名了吧,却不知道还能有几分勇武?”赵祯笑吟吟说道。
顾偃开却看向陈东,眼中闪过疑惑。
他万万没想到陈东会给赵祯推荐自己的儿子。
不过他也不会怀疑陈东是要害顾廷烨,他们两个情同手足,顾偃开看得清清楚楚,儿子顾廷烨是真心把陈东当做兄长对待的。
而陈东对顾廷烨也是实打实的好,上次要不是陈东,恐怕顾廷烨就要落榜了。
可既然帮着儿子考取了进士,为何还要推荐他去带兵呢?
顾偃开并不想让顾廷烨再走他的老路,眼下顾廷烨正是该在官场好生沉淀的时候,忽然去边军不仅有危险,而且也不利于他官场成长。
作为老子的顾偃开对顾廷烨可是相当了解,知道顾廷烨是个很不安分的家伙,陈东说的没错,他的儿子确实是一个能出奇招的人。
但战争不会因为一个人聪慧与否,来选择是否夺去对方的性命。
聪明的军事家马失前蹄的故事,在历朝历代屡见不鲜。
顾偃开当即摇头道:“启禀陛下,臣子从十多岁开始就进入白鹿洞书院读书,如今已经在翰林院任职,恐怕早就耍不了花枪了。”
赵祯笑了笑道:“好吧,看来陈郎中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陈东倒也没有再说什么,人家顾偃开都拒绝了,他也不能太不给面子。
几人继续商量了一会儿后续的安排,最终经过讨论,赵祯拍板让李文渊和顾偃开搭配前往莫州总理谈判相关事宜。
而这些臣子们离开后,陈东和赵祯单独来到了福宁殿。
福宁殿是赵祯的寝宫,平日里很少用来接见大臣。
陈东倒也很少来这里。
一进门,赵祯就沉下脸道:“陈猛跟你什么关系?
陈东原本还以为赵祯要教训他刚才想要去莫州的事儿呢,短暂的惊诧后说道:“他跟我有旧,算是朋友吧。”
“我就知道。”
赵祯哼道:“说吧,你刚才特意暗示朕,到底要跟朕说什么?”
“这莫州,我必须去。”
“为什么?”
陈东笑道:“引蛇出洞!兖王这边迟早要动手,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我们给他机会,他要是动手,我们就可以顺势将这个唯一的威胁给铲除,剩下的禹王赵宗全一向安分,不足为虑。”
赵祯思考了一会儿,道:“可他未必知道你,而且他也不像兖王那么跋扈,等你当了太子,他说不得还会好好辅佐你呢。”
陈东正要说话,胖太监却进来,在赵祯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并呈上一封奏折。
赵祯当即打开,看完之后长叹一声道:“说说你的谋划吧。”
一日之后,李文渊和顾偃开都已经准备好出发了,赵祯却忽然在朝会上宣布,命陈东为河东路经略使,统筹莫州、涿州事宜。
此事引起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二十六岁的经略使,这也太魔幻了!
而且陈东他是个文官啊,之前从无用兵经历,怎么就忽然跳到经略使这个位置上去了。
然而兵部众人,以及大半的枢密院众人,却纷纷支持赵祯的决定,将陈东夸的绝无仅有,仿佛此事非他不可一般。
第364章 卖艺
枢密院联合兵部共同上书,以兖王为首,纷纷表示既然这个策略是陈东提出来的,那他不去,其他人如何能把握好其中的分寸?
上一篇: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