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都诸天了,谁还纯爱啊? 第81节

  “行长叫我们来有什么事?”淮海路储蓄所的所长探头探脑的问道。

  大家心里都有些猜测,而秦行长接下来的话也验证了他们的猜测。

  “找你们来当然是为了认购证。”

  秦行长说完,大家的心都提起来了。

  “行长,我一个月工资也就三百多块钱,我已经搭了半个月工资进去了,不能再让我买了吧?”还是淮海路那位。

  秦行长瞪了他一眼道:“急什么,把我想成什么人了。”

  众人心里疑惑,难道不是找我们来搞摊派的吗?

  那就没事了。

  众人心想,只要不让我们掏钱就行。

  看到秦行长似乎挺轻松的样子,有人问:“秦行长,你就别藏着掖着了吧,咱们都是自己,还卖什么关子。”

  秦行长也不是个喜欢嘚瑟的人,只是困扰了他这么久的事情突然有了轻松、圆满完成的希望,当然忍不住在下属面前亮个相了。

  “行了,你们别问,等会儿人来了就知道了,我让你们把各分行的认购证留十分之一,剩下的全部带来,都带来了吗?”

  “带着。”大家一起回答,虽然这段时间因为认购证的事情大家情绪不高,但是行长的吩咐到底还是要干的。

  秦行长满意的点点头,顺着窗户看过去,刚好看到那辆熟悉的上海760汽车,于是跟秘书说:“小苗我们下去迎接宝总。”

  秦行长话刚说完,办公室里一阵哗然。

  “刚才行长说谁?宝总?!”

  “没听错吧?宝总要买认购证了!那岂不是说这批认购证肯定能赚了?”

  “我等会儿就花一个月工资买。”

  屋里说什么的都有,刚才还避之不及的认购证,马上成了“发财证”,所有人都跟着跑下去见宝总。

  楼下陈东已经跟秦行长寒暄结束,正要上楼,就看到黑压压的十来个人跑下来。

  男女老少都有。

  “宝总好。”他们齐声打招呼。

  陈东失笑,右手举起来摇了摇,道:“你们好,商业银行的同志们,今天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有个年轻点儿的家伙,脸色涨红问道:“宝总,认购证能赚多少?”

  陈东还没说什么,觉得丢人的秦行长已经大骂起来:“都给我回去!谁让你们下来的!银行职员守则都忘了是吗!”

  秦行长指着问陈东的家伙,大骂:“你这个家伙是不是太不把宝总放在眼里?赚不赚都不问,直接问宝总赚多少?你以为你是老几啊?要不要我告诉你哪里能发财啊?!”

  秦行长发了火,解了陈东的围,也让他们没有再敢缠着陈东。

  因为数量巨大,秦行长叫来的这些人本身都是业务精英。

  陈珍带来的也都同样是跟着她走南闯北的舰队精英,两边都是高手,陈珍和秦行长居中指挥,一百万本认购证的核对事项进行的非常快。

  到了下午,一部分上海市民,特别是那些关心股市的市民心中有了疑惑。

  怎么今天这些信贷员和柜台的销售员都不给推销了。

  有心眼多的人,好奇地问:“同志,今天怎么不推销那个认购证了?”

  柜台里的女人翻了个白眼说道:“阿拉怎么知道,前几天让你们买你们都不买,现在来问做什么呀?你要买呀,要买我现在就帮你办。”

  那人有些尴尬,但是想到可能错过发财的机会,他继续问道:“我不买,我就想问问是有大户买走了吗?能说说是谁吗?”

  女人上下审视了他一会儿,那眼神把男人看的抬不起头,等女人不屑的扭过头去后,男人尴尬的说:“好,麻烦你了。”

  男人走后,女人的同事靠过来挤眉弄眼,问道:“他讲什么啊?我没听清。”

  “小赤佬过来打秋风,想稳赚,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女人扬起脑袋说。

  这样的事情在三大券商的柜台和商业银行的销售点频频出现,认购证销售遇冷不代表没人关注。

  实际上现在很多上海市民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正是认购证。

  甚至有新闻报纸开设了专栏,请来专家讨论认购证买了是赚是亏。

  尽管秦行长已经严格要求了手下不能说出去,但是商业银行的认购证被大买主买走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大户们纷纷打听到底是谁买的?

  到底买了多少才能让现在的储蓄所的购买点都没有多少本认购证。

  第二天,新闻报的专栏发布了专家的判断:券商和银行失算了,他们现在正在召回这批认购证,可能会重新以十二月份的方式发行认购证,再不济也会把认购证价格降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地步。

  市民们充满希望,静待新的认购证发行方式。

  原本想着既然有大户买了,那现在买肯定是不吃亏的,毕竟大户肯定不会做赔本生意……吧?

  但是看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原本蠢蠢欲动的心安静下来。

  看着专栏上的特邀股票评论家言之凿凿的说:这次认购证一定会被召回重发。

  他们决定下次的认购证要是一本十块以下就可以买十本试试。

  没人抱着靠认购证发大财的想法买认购证,都是想着赚份小钱改善生活罢了。

  所以让他们投入一个月的工资进去买认购证,实在是为难。

  有些企业效益不行,员工一个月才赚一百来块,一本认购证就能让他们的生活难以为继。

  在陈东没有掺和进来之前,很多购买认购证的都是之前就已经通过国库券或者股票赚了不少钱的职业者。

  在九二认购证的发售期间,很多原本的小市民经过计算觉得能赚,跟身边人说了也没人信,甚至他们身边的人反过来劝说他不要浪费钱,有人意志不坚定,或者家里人反对,最终放弃。

  等第一次摇号过后,他们的懊悔成为他们此生再也拔不掉的刺。

  然而机会,就是在悄无声息中来到你身边,等你反应过来想要抓住它时,为时已晚。

第115章 他飘了,迟早摔……他怎么上天了!?

  三天后,1月31日,距离认购证销售截止日期还有一天。

  黄河路不远处的一个空旷的房子里。

  巫医生在泳池边上的凳子上坐着,和旁边的朋友讨论那位神秘买家。

  “这个人吃进去的数量肯定超过五十万,以现在储蓄所的认购证数量推算,应该是五十万到七十万之间。”巫医生虽然已经退休,但是那双眼睛却更加有神。

  虽然不及爷叔的老谋深算,但也已经是不俗的人物。

  自86年西康路第一张购买股票的柜台开张时起,他就开始炒股。

  在五年时间里,逐渐吸引了一部分和他一样的退休人员组成了联合舰队——麒麟会。

  在上海股市中,麒麟会的名头比宝总的名头要大的多。

  和他说话的是以前在银行工作过的梁唯,同样退休多年。

  头发花白的两个老头在泳池边上,不断的给出自己的猜测和根据。

  当然了,两人都不相信报纸上的说法。

  他们都是老人精了,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知道召回认购证重新设计没有希望,这是一杆子买卖。

  再一再二不再三再四,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文化使然。

  很多人身在其中,却无法看破这样的文化对事情的影响。

  巫医生他们知道,银行和券商不会打自己的脸两次。

  就算要召回,也不应该是这个时间点。

  猜测了几个上海大户之后,梁唯主动说起一件事:

  “黄河路几天前有传闻,宝总回到上海滩了,并且当晚去金凤凰吃饭时闹了不愉快。”

  梁唯说完,巫医生摇头说道:“你认为是宝总?”

  巫医生否定道:“宝总的盘子从来不在上海,他除了起家时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买老八股里面的那只电真空,后面就没有在上海股市亲自入场过。”

  “而且他那次还是给27号工作过的那位老法师跑腿。”

  梁唯反驳道:“宝总自己有没有亲自下场我们说不清楚,但是宝总的资金在那位老法师的操持下,一直没有离开过上海股市,现在那位陈珍小姐同样在上海股市中闯出了一些名头。”

  “呵,他们两个没有这样的魄力的,你以为我没有关注过他们的动向吗?以他们的水平,是不会趟认购证这趟浑水的。”巫医生依旧持反对意见,他对这位声名远扬的宝总并不喜欢,一个年轻人走了运气发财罢了。

  现在被捧的越高,将来就摔的越惨。

  老朋友这么说,让梁唯有些不高兴,他说出了真正的原因:“那天是蔡首长跟宝总见了一面,好像就是奔着认购证去的。”

  “当时宝总不给准话,蔡首长有些着急,就跟宝总的发小陶陶起冲突了。”

  “金凤凰这个时候插进去骂了宝总的兄弟陶陶,被宝总扇了一耳光。”

  “这之后的两天,商业银行包括证券公司的认购证才开始吃紧的,如果不是阿宝,我想不出来其他人有这样的胆子吃这么多。”

  “阿宝的胆子你我是知道的,罐头换飞机,都过去两年多了,照样能在报纸上看到这段报道。”

  梁唯说到这里停下来,他看到老朋友眼中的不屑,立刻想起阿宝在全国声名鹊起之后老友的评价:

  一个运气好的小开。

  他不明白为什么巫医生会对阿宝有这么大意见。

  听到梁唯这么说,巫医生反倒不屑的问道:“你现在这么清闲?不盯着南京路的消息,反倒把黄河路上的事情打听的这么清楚?”

  “南京路是重要,但是阿宝却一直在黄河路,你不要忘了,阿宝不只是做外贸,他这几年在鹏城、日本的战绩,是我们拍马不及的。”

  梁唯说完,巫医生依旧不认可这个看法,言语里充满了自信。

  几分钟过后,桌子上的电话突然响起。

  巫医生看了老朋友一眼,示意休战。

  他拿起桌子上的电话接通,听到里面传来的麒麟会会员的声音。

  “嗯,我是巫医生,你说。”

  电话那头的声音响起,听完之后,巫医生皱起眉头道:“什么?宝总承认是他买的!?”

  旁边的梁唯脸色一变。

  电话那头还在说话,梁唯观察到巫医生刚才有些紧张和难堪的脸色渐渐舒缓下来。

首节 上一节 81/4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影视:从奋斗开始,一路狂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