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游戏红尘 第18节
而李卫东此刻设计的就是顶底复合吹练技术。
顶底复合吹练工艺,是经过几十年的实验及实践,才基本成熟的新型炼钢技术。
即转炉在冶炼过程中炉顶顶吹配合炉底底吹惰性气体,对熔池进行均匀搅拌,可使熔池反应接平衡。
不仅提高了钢水的质量,降低了顿刚成本,还可增加转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转炉融化废钢的能力。
从而可按市场废钢和铁水价格的变化灵活改变入炉废钢量,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该技术能够更好更快的提炼出钢材,而且钢材的性能更好。
对比现在轧钢厂的平炉炼钢技术,其产量高了不知道多少。
而且一炉钢水,多一点的,可以达到一两百吨,这不是平炉技术可比的。
关键是,该技术并不复杂。
几十年积累的成功经验,加上一点点改进,最终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稳定了。
以李卫东的知识积累,进化之后更加聪慧的大脑,再加上对机械设备的了解。
李卫东也花费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到了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才将推算的图纸画出来。
同时也在图纸的空白位置,写上了该技术的一些详细细节。
种花家现在每年的钢铁产量,也就是五六百万吨。
可是有了转炉顶底复合吹练技术,在不增加目前炼钢厂数量的情况下,种花家的钢铁产量,翻十倍那时轻轻松松。
如果建造更加专业的大型钢铁厂,那不需要四年,种花家的钢铁产量就可以超过一亿吨。要知道,种花家也是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才有一亿吨的钢铁产量。
而现在,只要这项技术推广开,在七十年代之前,就可以实现一亿吨的钢铁产量。
李卫东画完之后,才注意到这是在车间,技术部的技术员们一直站了好几个小时。
“不好意思啊,刚才突然来了灵感,没注意。大家先回去把讲解的看一下,明后天就准备改进设备了,大家先回去准备一下吧!张工、王工、陈工和我去一趟厂长那里,商量下改进的方案。”
李卫东说完,就带着小王秘书和三位工程师去找厂长了。
走到王厂长办公室,敲了下门,就被王厂长请来进去。
李卫东进来之后,也没有废话,就和三位工程师,王厂长,说了下车间设备的情况,又说了下改进的方案,四人又商量了先改进那个车间设备实验一下,如果成功,再把剩余的车间依次改进。
敲定了改进方案后,李卫东有对王厂长道:“麻烦厂长去一趟工业部,我这里有一份十分重要的图纸,必须要交给大领导。”说着把记录转炉顶底复合吹练技术的笔记本,递给了王厂长。
王厂长脸色立即严肃了起来,看了看手里的笔记本,上面是看不懂的设计图,还有密密麻麻的说明。
王厂长看不懂,但不妨碍他看到了一些东西,很明显,这是一款超大型设备。
那尺寸都是用米来标注的。而且都是数十米,甚至上百米。
“李工,这是?”
“这是一项新的炼钢技术,如果我设想的成功的话,能提高我们炼钢产量的十倍左右,厂长你带给大领导,让大领导找人看一下是否可行。”
“十倍!我现在就去工业部。”
王厂长一脸震撼的拿着笔记本就出了办公室。
李卫东:……
离开了办公室,王厂长直接去了保卫科,让保卫科找来一个带锁的箱子,把笔记放到箱子里锁好,并且拿来一个手铐,把自己的手腕和箱子拷在一起。然后带着两个持枪的保卫员去了工业部。
李卫东则是带着三位工程师回了技术部,在技术部分好了明天改进设备的分组,又说了下明天改进方案。就准备下班了。
这个时代的上班时间,每个礼拜上六天,休息一天。每天工作八小时。
这年头,很少加班,除非是特殊情况。
到了下班,李卫东就步行的朝四合院走去。
一路上有很多工人跟李卫东问好。
工厂的大字报上,已经贴上了李卫东的照片,还有他的一些成就都写在上面。而且这段时间李卫东领着技术部在车间了解设备,很少有工人不认识李卫东。
对此李卫东也微笑的和大家打个招呼。
一些大妈甚至还问李卫东有没有对象,看意思是要介绍对象了。
李卫东也都客气的以年纪还小为由,给婉拒了。
第17章 上级单位的重视
李卫东走到四合院所在巷子的时候,一个身影追上了李卫东,一脸馅媚的说道:“李主任,不知道今晚有没有时间,我准备一些酒菜,咱们喝点。”
李卫东看了一眼许大茂的马脸,说道:“大茂,现在是下班时间,叫我名字就可以了,不过不好意思,我一会还有点工作。心意我领了,都是邻居,没必要这么客气。”
说完,李卫东就加快了步伐,走进了四合院。
然而找李卫东的可不止一个许大茂,这不刚进四合院,就“偶遇”二大爷了。
二大爷也是一脸馅媚的说道:“李主任……”
刘海中一开口,李卫东就立即打断了他,说道:“二大爷,现在是下班时间,有事叫我名字,而且我也没兴趣去你家吃饭,大家都是邻居,没必要来这套。”
说完,也没刘海中继续开口的机会,脚下的速度又加快了一点,朝着后院走去。
刘海中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最终无奈化作一声叹息。
刘海中很后悔得罪了李卫东,现在想要挽回,看李卫东的态度,基本不可能了。只能摇着头,有些失落的回了家。
走到中院,就看到提着饭盒的何雨柱,和秦淮如在院子中说着什么。
看到李卫东过来,秦淮如一把拿走何雨柱的饭盒,扭着水蛇腰就走了。
何雨柱回头看了李卫东一眼,目光有些复杂,然后回到了自己屋里。
这就开始了吗?李卫东心想。不过也没有在意。
李卫东不知道的是,在他通过中院的时候,贾家的窗户后面,秦淮如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他身上,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回到后院,工程队也下班了。不过还没有走,正在收拾工具。
工程进度很快。
在李队长的介绍下,李卫东也知道了明天这两间屋子就完成了,钢管前几天就送来了,今天已经把这两件铺设好了,明天就需要李卫东把东西搬到这两间完成的屋里,改造李卫东现在住的耳房了。
后院的两间也盖完了,准备走下水管道了。
李卫东又问了下李队长,大概还需要几天完成,李队长说最快还需要三天。李卫东对这样的进度很满意。又问了下中午吃饭的情况。李队长回答很满意。
没聊多久,李队长就和工程队离开了。
告别了李队长,李卫东就开始做饭了。
吃完饭,李卫东就开始考虑明天的工作,他准备上午去看一下技术部的设备改进工作,下午去自己的实验车间去弄一下碳纤维和特种钢。碳纤维好弄,特种钢就不太确定了,结合前世的记忆,在大学期间也推演了几种特种钢的配方,具体能不能行,还得实验一下。李卫东又想了一会,就躺下睡觉了。
而在工业部这边,王厂长被禁足了。
工业部很多人也没有下班,工业部的会议室内,聚集了不少领导和工程师,甚至还有工业部的两个三级总工程师,以及多个四级工程师。
以这些工程师为核心,都在看着手中的设计图。
剧中的大领导还有其他工业部的领导,甚至是工业部王部长,都在人群之中。
一众大佬之中,王厂长这样的小卡拉米,都有些瑟瑟发抖。
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天也黑了,只有工程师之间小声的议论,所有的领导都没有说话,只是安静的等待。
在会议室的大门外,甚至有警卫在站岗,不让其他人靠近。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这些工程师身上。
这些高级工程师,可都是工业部的宝贝。
并且都是从各自的项目之中,被紧急叫回来的,都是机械和冶金方面的专家。
主要是王厂长带来的这份图纸,太重要了。一旦可行,绝对可以惊动整个蓝星的那种。
转炉炼钢技术,早就有了。
但是转炉炼钢的缺点也很明显,而这份技术图纸,不但有更加先进的转炉炼钢技术放下,关键的是,怎么实现这项技术,全都画的明明白白,各种说明也全都详细阐述了技术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实现这项技术。
甚至连吹气的气体种类,有什么样的效果,也全都写清楚了。
还详细到连具体如何炼钢,该技术在炼钢工业中,可以创造多少价值,都列举了数据。
这份技术,一旦是真的,且可以实现的话,那给个一百亿,一千亿都不换。
因此连工业部的领导,都跟着在这里等待着。
甚至都没有不耐烦,大家都太清楚,这项技术的重要程度了。
这是种花家直接超过西方世界,在炼钢领域走在世界最前面的关键时刻。
一旦这个技术是真的,那连王部长都要第一时间去汇报给首长知道。
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消息,有了这个技术,毛熊的那八十六亿的债务,算个屁。
没有人说话,也就只有王厂长觉得压抑,他甚至都不能打电话回家。
在结果没出来之前,都不能离开。
不过王厂长也没有后悔,上面如此重视,就越说明这份图纸的重要性。
关键是,这是李卫东拿出来的技术和图纸,是人家花了三个多小时的成果。
这件事情,工业部也第一时间找李卫东的秘书了解了解情况。
因此就连王秘书都来到了工业部,只不过没有在会议室里,而是在外面的隔离室内等待进一步的通知。
对于他们的工作来说,这都是常态了。
信任是一回事,而是这种事情,本身就有严格的工程流程。
事关种花家的重点工程建设技术,哪怕一丝一毫都不能泄露。
而这场讨论,也足足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有了结果。
工业部的其中一个三级总工开口说道:“真是天才般的设计,这份技术,很成熟,方方面面也都考虑到了,这完全不像一份新的技术,而是千锤百炼之后完善起来的成熟技术。
拿出这份技术的人,绝对是个超级天才,也绝对是一个在冶炼和机械领域有超前见解的伟大工程师。
领导,这是哪位前辈的杰作?能不能让我们亲自去请教一些问题?”
听到三级总工的话,工业部王部长笑着说道:“王总工别着急,先说说看这份图纸的可行性多高?”
王总工摇了摇头,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难道是不行吗?
上一篇:四合院:我在两界当倒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