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游戏红尘 第19节
下一秒他们就听到王总工说道:“这是一份完整的新型炼钢技术和完整的设备制造图纸,怎么可能行不通呢?
只是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推断,炼钢效率对比我们现在的炼钢技术,到底可以提升多少倍,钢铁质量是否可以达到图纸上的数据。”
“那就是说,如果按照图纸上来,这项全新的炼钢技术,是真的?”工业部王部长深吸一口气,问道。
王总工点头说道:“严格来说,转炉炼钢的技术,和平炉炼钢是同一时期发明出来的,距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转炉炼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都采用顶吹技术,缺点很多,炉子大一点,炼钢效率极大降低。
提出顶底吹练技术的这位前辈,并不是发明了转炉炼钢,而是将转炉炼钢的技术缺点,完全攻克了,采用炉底吹练技术,这样炉里的铁水就能够充分搅拌,浇灌出来的钢铁,也不存在孔洞,空气缝隙等问题,可以极大提升钢铁的质量。
这项技术对我们的坦克装甲,简直就是革命性的成果。
简单来说,以这项技术提出的可行性,练出来的钢铁,相当于之前百炼捶打之后的钢铁。
另外,转炉炼钢最大的一个缺点,那就是炉子太小,而这项技术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哪怕一炉五千立方米的钢水,理论上也是可行的。
而这位前辈给出的图纸,就是一座能够一次容纳两千立方米钢水的巨大转炉的完整图纸。
只需要根据图纸建设,完善相应的吹炼设备,一炉就是两千立方米的钢水!”
说道这里的时候,王总工已经是一脸崇拜之色,又道:
“能够想到这项技术的前辈,真的太了不起了,这项技术一旦使用,那么我们种花家的炼钢技术,将甩开西方国家最少五十年。”
两千立方米的转炉?
一立方米的钢水,那就是七点八吨,一炉下来就是一万五千六百吨的钢铁。
也就是说,一天的产量,就是现在整个种花家现在一天的钢铁产量。
只需要二十座这样的转炉,一年就是一亿吨的产量。
等这个数据出来的时候,整个工业部的会议室,所有人全都是倒吸一口气。
“这件事情,所有人全都需要签署最高保密协议,哪怕是说梦话都不行,这件事我会亲自向首长汇报,哪怕工业部砸锅卖铁,也要将这份设计图建设去来。”工业部王部长忍着激动,严肃的说道。
这份技术真的太重要了。
甚至比得上正在大西北那边的蘑菇蛋项目了。
在经济上,还是发展前景得需求上,更是超过了种花家现在所有的项目,没有之一。
“领导,什么时候可以让我们见见哪位前辈,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想要当面请教。”王总工急忙问道。
看着胡子都白花花的王总工,还有一脸崇拜的其他工程师们。
在场的所有工业部领导,全都纷纷露出了苦笑。
一个将近七旬的老者,叫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前辈,这场面,怎么想怎么怪异。
但是这种事情,王部长又不好拒绝,说道:“我会安排一下时间,不过哪位前辈,可能和你们想的不太一样。”
当王部长在大掌柜面前,说了这项技术,并且也专门说了李卫东的事情后。
大掌柜激动的说道:“李卫东同志,可顶十个装甲师,真乃国士无双啊!”
这些事情,李卫东自然不清楚,自己拿出来的技术,第一时间就引起了极大的重视,甚至连首长都对他做出了评价。
要是知道了,李卫东估计会激动的睡不着觉。
第18章 碳纤维材料
李卫东早上起了床,吃了个简单的早餐,就来上班了。
来到了工厂,张书记就过来通知,自己的秘书还有厂长,都还在工业部那边,最快也要到下午才能回来。
对此,李卫东明白,应该是转炉顶底复合吹练技术图纸的原因,也就没在意。
李卫东就去了车间,去看技术部的设备改进了。
一上午,李卫东就在车间,看他们改进设备。一开始技术员们还有点不确定,需要李卫东指点,改进了几台设备后,就基本不用李卫东了。
吃完中午饭,李卫东就没有去车间,而是来到了技术部边上的小仓库里,李卫东要求的设备也全部按照李卫东的要求安装到指定位置了。
工业部那边,本来是计划派出六个警卫,现在直接来了二个十二人的警卫班,并且都是全副武装,每个警卫员都是人手一把冲锋枪,背心上插满了弹夹,手榴弹。最离谱的是还有两把重机枪,摆在门口的两侧。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打仗呢。
两个班分两班倒,每个班十二人。
李卫东和警卫班的战士交接了一下,就进入小仓库。
小仓库里原本的东西都被搬走了,只有李卫东需要的设备,和材料,现在叫小仓库就不怎么合适了,应该说是李卫东的小实验室。
李卫东在实验室检查了下设备,看了下材料,确认没什么问题之后,就开始工作了。
李卫东打算先将碳纤维制作出来。
碳纤维,指的是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耐高温居所有化纤之首。用腈纶和粘胶纤维做原料,经高温氧化碳化而成。
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等等高技术器材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
准备的这些设备,也能够勉强可以制作出来。
开始制作的时候,李卫东打开了摄像机,这台摄像机是进口的,上面还加装了录音设备。
这也是李卫东要求的,因为经常做实验,没有摄像机记录实验过程就太麻烦了。
在实验的过程中,李卫东也要详细的解说计数原理,还有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一旦实验成功,这段影响就是最好的教材。
准备工作做完之后,李卫东就开始了第一次的碳纤维提取。
第一次提取碳纤维丝很成功,然而再输入惰性气体的环节出了问题,第一次实验宣布失败。
第二次…
直到第五次才把碳纤维材料制作了出来。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李卫东显得十分的高兴,毕竟他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制造出这个时代,第一块碳纤维材料。
李卫东一脸激动的夹起了已经冷却固定的碳纤维材料,在摄像机前站定,激动的说道:
“公元1957年9月18日,下午三点十五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块碳纤维材料制作成功。
该材料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新一轮工业和科技技术的革命,即将到来。”
说完之后,李卫东没有立即关闭摄像机,而是开着摄像机,又制作了一块碳纤维材料,才把摄像机关掉。
然后李卫东就开始制作更多的碳纤维材料,他准备用碳纤维给王建军制作一个简易的义肢。
王建军的义肢很简单,因为他的小腿处没有全部切除,只要做一个假小腿,膝盖出加个活动关节,大腿处固定就可以了。
李卫东一开始准备想用钢铁制作的,但是考虑不加动力的话,就太沉重了,加动力的话,能源问题也没解决,加个大电池,充电的话,估计他也用不起。再一个给他加动力也没什么用。考虑也要制作碳纤维,就用碳纤维制作了一个简易的义肢。
在义肢制作完成后,李卫东就出了实验室,找到了张书记。
和张书记说了下义肢的事情,推荐了王建军来做实验,在张书记同意的情况下,李卫东骑着张书记的自行车,就去四合院去接王建军了。
李卫东骑的飞快,直到四合院附近才慢下来。进入了四合院,把自行车放到门口,就风风火火的直奔四合院后院,王建军家。
到了四合院后院,和正在自家干活工人打了个招呼,就直奔王建军家。
“建军哥,在家吗?”李卫东还没到门口就喊到。
“卫东啊,在呢,快进来!”
李卫东直接进入了王建军家。就见王建军正在糊火柴盒,也不见三个孩子。
王建军看见李卫东进来,赶忙把东西放下,拄着拐杖站起来招呼李卫东。
“卫东,赶紧坐,别客气。”
“建军哥,我找你有事。上次跟你说的义肢,我已经制作出来了,你得跟我去轧钢厂一趟,必须在那里实验。”
“啊?卫东,真的吗?我戴上你说的那个义肢,真的能重新站起来吗?卫东,你可别骗我?”王建军激动的差点没站稳,还是李卫东扶了他一把。
“放心吧,建军哥,肯定没问题,因为我上次忘记量尺寸了,可能有点不协调,到时我给你改下尺寸就好了。”
“好好好,卫东走,咱去轧钢厂。”王建军一脸激动的道。
“那好,咱们走”李卫东扶着王建军就准备去轧钢厂。
突然李卫东脚步一顿,对着王建军道:“对了,建军哥,孩子去哪了?”
“嗯,什么孩子?哦哦,孩子去找大毛他们玩的了,就前院梁拉弟的孩子那玩呢。”王建国道。
“那咱先去前院,让孩子等嫂子回来,跟嫂子说一声,别让嫂子回来着急。”
“行,那咱走吧。”
说完李卫东扶着王建军就去了前院。
到了前院正好看到七个小不点从梁拉弟屋里跑出来,李卫东就对孩子们道:
“大毛大壮,你们来叔叔这里,有事找你们。”
大壮就是王建国的大儿子,王建国的三个儿子叫大壮,二壮,小壮。梁拉弟的孩子就叫,大毛,二毛,三毛和秀儿。当然这是小名,大名李卫东也不知道。
七个小豆丁听见喊声,朝李卫东,王建国看了下,就呼啦啦的跑过来了。
“李叔,你和爸爸是出去吗?”大壮问道。
“对,我和你爸有事,出去一趟,你妈回来了,你跟她说一声,别让你妈着急,知道了吗?”
“知道了,李叔。”大壮道。
“嗯,是个好孩子。你们在院里玩,不能出去,知道吗。”
“知道了,李叔。”七个小豆丁齐声道。
“唉,都是好孩子,大壮、大毛给弟弟妹妹分糖,你们两个最大,要找看好弟弟妹妹们,知道吗?”李卫东说着,从口袋,其实是从空间掏出一把糖,放到大壮,大毛手里。
“是,李叔!”说着两个小豆丁还敬了个礼。
“醒了,我们走了,你们去玩吧!”说着和王建军就准备出院。
“谢谢,李叔!”
后面七个豆丁喊到。
李卫东笑着摆了摆手,就带着王建军出了院。
“卫东,你这也太惯这些小子了,太破费了。”
“嗨,我又不爱吃糖,不给孩子,放着也是坏了,再说也不值什么钱,这几个孩子我看着就喜欢。”
上一篇:四合院:我在两界当倒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