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道万千,从任家镇开始 第23节
九叔笑笑,接着忽然一脸正色。
“不过这么一来,我确实可以带你们回师门了。”
“回师门?”
“茅山!”
三人相视一眼,回过神连忙看向九叔,都是满脸激动。
九叔也没卖关子,当即将事情说了一遍。
其实并不复杂,这次九叔回去,主要是为了授箓。
授箓之前,拜见师门长辈,九叔的师父,也就李昆山他们师爷,现任茅山掌教提起,九叔等师兄弟下山多年,第三十六代弟子已经渐渐成长,也该回来拜拜祖师爷了。
天下大乱,妖邪滋生,第三十四代掌教命茅山众弟子下山,伏魔诛邪,拯救天下苍生于水火。
一个人毕竟力量有限,现在急需人手,所以特许第三十五代弟子,也就是九叔他们这一代,开门立户,择其良善质高者收入门下。
一转眼,已经十几年过去,茅山众弟子谨遵掌教法旨,在各地降妖诛邪,并且招收教导门徒。
到了现在,这第三十六代弟子也算有些成长。
这次授箓,许多师兄弟回去,索性趁着这个机会,掌教发话,让大家把各自弟子带回茅山,算是寻根问祖。
“原来是这样。”
听完之后,三人点点头,不禁又是一阵兴奋。
不论入门最晚的李昆山,还是已然入门十多年的秋生,都还没去过茅山。
茅山名气这么大,作为茅山弟子却没去过,实在可惜,现在终于有机会回去一睹风采。
“原本我还觉着,你们道行太浅,回去给我丢人,不如不回。”
九叔笑笑,话锋一转说道。
“但是没想到,你们竟然能够降服僵尸,这么看来,带你们回去也不是不行。”
“我们当然不会给师父丢脸!”
“师父您放心,我们一定乖乖听话。”
“师父,这次回去只是认祖归宗这么简单吗?”
秋生、文才一脸兴奋,唯独李昆山若有所思,开口询问一句。
“果然还是你机灵。”
九叔笑笑,接着正色说道。
“除了拜祖师爷之外,自然是要对你们进行一番考校!”
“考校?”
“不错!你们既是茅山传人,肩负茅山未来,此番一齐回山,又岂能不对你们的所学做出一番考察。”
“啊,不会又要比武吧。”
文才当即苦着脸,一阵犯愁。
“师父,你刚才说你们,是不是除了我们,还有其他人。”
秋生眨眨眼睛,也询问一句。
“这是自然。”
九叔点点头,直接说道。
“这次乃是大考,除了你们三个,比如你们四目师叔、千鹤师叔的徒弟,所有三十六代弟子,都会回去。”
“哇,这么大阵仗!”
“确实,所以,到时候都别给我丢脸。”
“是!”
“既然是考校。”
李昆山想了想,又问道。
“如果表现好,有没有奖励!”
“就知道要好处。”
九叔白了一眼,笑着点点头。
“毕竟是所有弟子集结,师门也不会小气,表现好当然有奖励。”
“还有奖励?太好了!”
“什么奖励!”
李昆山连忙追问,目光灼热的看着九叔。
九叔略微停顿,这才悠悠说道。
“表现优异者,可予以授箓。”
“太好了!”
果然是授箓,李昆山一声欢呼,满脸兴奋。
第22章 缩地符?
一个月后,过完中秋节,九叔处理完一些事情,准备带弟子们回茅山。
“师父,我们怎么去啊。”
难得出趟远门,秋生、文才几天前就激动的睡不着觉。
至于到了茅山要考校所学,到时候再说就是了。
“用缩地符。”
九叔开口说一句,从口袋掏出四张出来。
“缩地符?!”
“师父你还会这种法术!”
秋生、文才一脸惊讶,连忙将‘缩地符’拿到手里。
李昆山也颇为意外,凑过来观看。
“切~!什么缩地符,这明明是船票嘛!”
“就是了,不坐船难道用走的啊!”
敲一下秋生、文才的头,九叔轻哼一声,接着说道。
“拿好各自的船票,如果弄丢了,那就走着去茅山吧。另外,一张船票五百文,都自觉点把钱付了。”
“不是吧师父,这你也要钱,太抠门了吧。”
“你们现在个个肥得流油,我不榨点出来怎么成。”
“师父,我没钱了。”
文才苦着脸,有些委屈。
任老爷就给他两个银元,他原本是想存着的,但奈何天天和秋生一起,各种潇洒各种消费。
等回过神,两块钱早就花光了。
至于秋生,他得了五十块钱,现在兜里还鼓鼓的。
“没钱就去借!谁让你平时胡乱花钱!”
九叔白了文才一眼,接着回屋去睡觉。
三个徒弟撇撇嘴,各自收好船票,也回去睡觉。
第二天清晨一早,师徒四人背着大包小包离开义庄。知道他们要出门,任发特地让人准备了马车。
坐马车走了两天,这才到达福州海港码头。
“辛苦阿才你了,回去替我向任老爷道谢。”
谢过车夫,九叔带着徒弟们去坐船。
中午十二点发船,现在十点半,时间刚刚好。
“哇~!好大的船!”
站在岸边,看着前面近百米长,上下四五层,甲板上大烟筒足有十几米高的巨大轮船,秋生、文才都是满脸激动。
他们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坐上这样的豪华巨轮。
就连作为穿越者的李昆山,也是一阵诧异,在这个时代,第一次感觉看到了前世的影子。
“哇什么哇,那艘才是啊。”
九叔白了一眼三个白痴徒弟,指向大船左边。
三人一怔,沿着九叔指向望过去,瞬间傻眼。
“不是吧!”
如果说刚才那艘巨轮是鲸鱼,这艘顶多算是一只大海龟,差太多了。
不但小得多,而且圆圆扁扁的,一点也不好看气派。
“这艘船能跑的快吗,再耽搁了日期。”
“这种船的船票也要五百文,师父你也太黑了。”
文才和秋生一阵抱怨,满脸不情愿。
就连李昆山也不由得叹口气,有些失落。
不得不说,凡事最怕对比。
如果不是先看到那艘巨轮,也许他们此时也不会这么失望。
船票早就买好,是没法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