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01节
没想到,竟然没找到我国的五万吨水压机资料,如果说我国都没有建立五万吨的水压机,那其他国家估计也没戏。
竟然没有五万吨水压机技术,那咱们国家以后大飞机用的是什么铸造技术呢,刘华非常纳闷。
于是他兑换了C919龙骨压铸技术,不算多,一千积分,因为只是针对C919的,所以少一点。
没想到C919使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八万吨大型模锻压机,这个大家伙2012年才试验成功。
考虑到2012年的工业基础和现在肯定不一样,刘华在系统里检索起大型模锻压机的资料,就发现大漂亮有款四万五千吨的大型模锻压机。
于是刘华决定就是它了,大漂亮波音公司肯定也是使用这种模锻压机,那么运十用起来差不多也是绰绰有余。
这玩意是大漂亮五五年就建造的,估计十有八九还有汉斯国科学家的设计,品质应该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五千积分,虽然只是五五年的产品,但是一点没少花费,可见大漂亮工业鼎盛时期,肚子里面确实有不少好货。
在一次碰头会上,刘华发表意见:“咱们开发五万吨水压机有很大的难度,难道就没有想过舍弃这个技术,转向其他技术吗?”
“什么其他技术?”
刘华挠挠头:“我记得一机部以前转给我的一切国外技术期刊当中就有一个介绍,大漂亮五五年建设了两座四点五万吨的大型模锻压机,那时候大漂亮的航空业鼎盛,所以我想应该足够我们现在大学里面需求,最重要的是,我是六十年代看到的这篇报道,好像大漂亮在这方面没有发展,这就说明,四点五万吨应该是足够他们使用的。”
江南造船厂的总工程师皱着眉头想了想:“好像有点道理。”
刘华笑了笑:“反正目前技术咱们没有前进,不如先停一下,搜集一下国外的资料,我想五五年生产的东西,现在总不至于还保密吧,应该能收集到不少有用的情报。咱们就摸着大漂亮过河。”
第223章 回忆录
项目组停是不可能停的,大家继续埋头闭门造车,但是不妨碍收集大漂亮这方面的信息。
国家机器一旦开动起来,那能量是恐怖的,关于四点五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回国内。
五五年建成,到现在也有三十五年了,哪怕当时保密程度很高,但是到了现在,也就那样了。
即使大漂亮上面要求对外严格保密,底下人也会不当回事儿了,因为都保密了三十五年了,还有什么好保密的,再说了要保密的是高层,又不是底下人,保密的再厉害,跟底下人也没有一毛钱关系啊。
一开始传回来的还是胶卷,都是偷偷摸摸的弄,后来不知道谁去图书馆一查询,发现这里的资料更多。
直接就大鸣大放的放在书架上供人查询去,甚至到周围的相关企业去查一下,可以查到大型模锻压机的维修记录,零件儿定制记录等等。
等刘华再一次来到江南造船厂都时候,这里的资料已经能够堆满一个集装箱了。
江南造船厂的总工程师和刘华站在这么多资料前面,他疑惑的挠挠头:“上面说把资料给我们送过来,我也没想到有这么多呀,按照道理说,这么重要的机器,难道不应该是他们的绝密吗,我们是怎么收集到这么多资料的?”
“都三十几年了,还要想怎么保密?”刘华笑了笑:“再说了,那是个资本主义国家,保住秘密那是为资本家赚钱,普通人又占不到一点儿好处,他凭什么给资本家保密呀?”
“那倒也是,万恶的资本家,咱们无产阶级没义务为他们保密。”
总工信手拿起一本资料,看了一眼惊讶的说:“不对呀,这怎么还有回忆录啊?咱要的是工业资料,回忆录跟工业资料有什么关系?”
“我听说外国人不记录历史,所以他们很多的资料都是写在个人回忆录里面的,不少外国老头、老太太退休了以后,都会在图书馆里面写一本自己的回忆录,印个几十本儿,然后捐给图书馆,也算是自己到这个世界的一点纪念。”
说完,刘华拿过这个回忆录看了一眼,指着回忆录说道:“你看看道格拉斯回忆录,一个大漂亮重工业奇迹的缔造者,说明这个写回忆录的道格拉斯也是重工业的从业人员。”
说完刘华翻开回忆录,看了一眼目录:“你看看大漂亮铝业克利夫兰工厂工作经历,据我所知,这个四点五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就是在这个工厂的。”
“是吗?”总工接过回忆录,开始翻阅起来:“还真是啊,这家伙在克利夫兰工厂从事过维护工作,写的真详细呀,连参数和图纸都写进去了,有了这些记录,咱们复原四点五万吨大型模锻压机要轻松很多。”
“这里还有大型模锻压机零件的定制记录,这个配套工厂的设计,照抄都行啊。”
刘华兴奋的扬扬手中的书:“瞅见没有?知道这是什么吗,一九六零年四点五万吨大型模锻压机使用手册。”
“这玩意都有。”总工笑着去翻资料堆,过了一会儿笑着说:“这儿还有宝贝呢,波音737龙骨锻造工艺记录,按照道理来说,这都是绝密资料啊。”
“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刘华不屑的说:“我们不能因为他的强盛而忽略很多问题。”
“什么问题?”
刘华轻蔑一笑:“实际上,他们整个国家管理存在很多很多问题,错漏百出,国家管理是要在前人错误的管理方法上改良出正确的方法,他们就这两百多年的历史,能有多少经验供他们吸取的。”
“那倒也是,靠发战争财强盛起来,按咱们的想法就是这样的国家强盛不了多久。”
刘华点点头:“没错儿,掐指一算,不会超过百年。”
总工程师大手一挥,原先五万吨水压机项目组停顿,只保留少量人员继续进行研究,其余的人给我来整理资料,甚至还专门儿调集了一大批的翻译人员,专门翻译这些资料。
随着资料越翻译越多,总工脸上的笑意就止不住了,凭这些资料把图纸复原出来都不是什么问题了,给他半年到八个月,保证能制造出一台合格的四点五万吨大型模锻压机。
江南造船厂这边传来的好消息,让马先生稍微松了一口气,现在还剩下唯一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发动机。
运十项目开会的时候,马先生笑着问道:“现在龙骨、蒙皮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就剩下发动机了,动力研究方面大家有没有信心解决?”
然而,还是没有人敢提出保证,这也在马先生的预料当中,咱们发动机本来就是个硬伤,别说是现在,再过二十年,发动机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解决。
马先生点点头:“哎,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啊,现在上面有设想,跟西方进口发动机,已经初步跟约翰国的罗罗开始接触了。”
罗罗发动机就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生产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那也是名闻遐迩,就连波音也会采购罗罗的发动机。
大家既高兴又悲伤,高兴的是运十飞机终于可以成功生产了,悲伤的是飞机的发动机,最重要的心脏竟然不是咱们自己国产的,以后还会受制于人。
八一年春节,比八零年还要热闹,人多了,百万下乡的知识青年回城了,国家又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所以马路上多了很多小摊小贩,卖茶叶蛋,卖炒瓜子儿,卖大碗茶的。
刘华跟媳妇带着刘国栋,还有一个抱在怀里的刘巧彤逛庙会,这名字是刘爸取的,哪怕刘华都三十多岁了,也没有任何反对的余地。
现在这个庙会上已经有人撂地说相声了,要说这话,说相声儿的也挺有本事的,紧跟实事,即使刘华的笑点很高,也依然被逗得哈哈大笑。
从庙会出来,刘国栋吵着要去王府井买玩具,刘华不缺钱,所以也就欣然同意了,一家人又去了王府井百货大楼。
第224章 十八寸大彩电
给儿子买了一把紫铜做的砸炮枪,左轮样式的,刘华又慷慨的给了他五块钱,让他买砸炮儿,把儿子鼻涕泡儿都给乐出来了。
甭管他今年多大,枪是一个男人的浪漫,玩儿不了真枪,还不能玩玩砸炮枪,对于儿子玩这方面,刘华还是放的很松的,只要学习成绩好,品德好,淘气一点无所谓。
把砸炮枪塞到自己的腰带里,刘国栋站在电视剧柜台前面,看着柜台上的电视里放着霍元甲,刘国栋怎么都挪不动步子了。
刘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家里到现在都没有电视机,只有一个收录音机,可以放磁带,可以听收音机。
十年之前这玩意儿很抢手,但是现在大家已经觉得不新鲜了,现在人流行买电视机,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就那么一丁点儿大。
这种大小的电视机,上一辈子刘华上大学的时候,宿舍人凑钱买了一个,放在宿舍里消遣用的。
刘华碰碰媳妇:“要买个电视机吧,你看儿子那眼睛,都转不开了。”
“没必要吧。”柳霏霏摇摇头:“家里有收音机,既可以听收音机,又可以放磁带,多好啊。”
“这都八十年代了。”刘华哑然失笑:“收音机落伍啦,你看人家现在电视机卖的多火。”
确实很火,很快刘国栋的眼睛就不能盯着电视机看了,因为货架上电视机都被卖光了,连展示用的那电视机都被卖光了。
“电视机买回去,国栋会不会着迷呀,到时候再影响成绩。”
刘华摇摇头:“这个世界的诱惑很多,影响孩子成绩的不止是电视机,我们不能把孩子的成绩下降归咎到电视机、小说这些上面来,关键还得看他们的自制力,我们家国栋这方面做的很好呀,该玩儿的时候玩儿,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从来不影响。”
“那就买一台。”
刘国栋耳朵尖啊,立刻蹦蹦跳跳的回来:“妈,你真的愿意买电视机吗?”
“买回来只要不影响你成绩就行。”
“肯定不会。”刘国栋高兴的说:“可惜呀,这里电视机都卖光了。你要早十分钟做决定就好了。”
刘华笑着说:“没事儿,我去寻摸点儿外汇券儿,到时候给你买一台进口彩电。”
“进口大彩电?”刘国栋喜出望外都喊道:“爸,你真的能买到进口大彩电吗?”
“放心吧。”
刘国栋这么一嚷嚷,周围准备买电视机的人都不由自主的看向了刘华一家,心下里都惊讶,这一家人其貌不扬,竟然开口就要买进口大彩电。
要是刘华知道他们的评语的话,都得跟他们急眼,什么叫做其貌不扬,男的不帅吗,女的不靓吗,这叫其貌不扬,你这样的叫其貌扬啊。
刘华自信的说:“不就是一点外汇券儿嘛,很容易就到手了,你爸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第二天,刘华从系统里兑换了两台东芝的彩电,这玩意便宜的很,七个积分一个,刘华直接兑换了俩,一台自己用,一台给父母。
当彩电被拿回院子的时候,大家伙儿都震动了,闫阜贵一直在攒钱,准备买一台黑白电视机,还想着到时候狠狠震动一下全院人,让大家看看闫老抠儿并不是真正的抠,有钱花在刀刃儿上。
闫阜贵站在大门口,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他也不打算改了,反正马上就要退休了。
虽然戴着眼镜,但是这老家伙眼睛尖着了,一眼就看见包装箱上面电视的图画,而且跟他无数次到百货大楼就看的那个黑白电视还不一样。
他拦住刘华:“华子,你手上拎的这是什么玩意儿啊?”
“电视机啊。”刘华很平淡都说道:“孩子想看电视,就给他买一台呗。”
“怎么能孩子想要你就给他买呢?你这样会把孩子宠坏的。”
刘华摇摇头:“只要教育得当,孩子是宠不坏的,再说了,他现在正处于一个对世界很好奇的年纪,买一个电视机有助于他了解这个世界,对他有好处的。”
闫阜贵羡慕的都要发狂,就因为孩子想看电视就给买一个,他们家可没这习惯。
“你这不是黑白电视吧?”
刘华点点头:“严老师,你的眼睛虽然近视,但是真尖,东芝,小东洋进口的,十八寸。”
闫阜贵脱口就嚷起来:“十八寸进口大彩电?”
刘华比划了一下:“就十八寸,你管这玩意儿叫大。”
刘华上辈子在家里虽然不看电视,但也买了个六十五英寸的当摆设,他还专门配了个玩游戏的电脑,那显示屏都有三十七寸。
“这还不大啊。”闫阜贵羡慕的说:“我去百货大楼看了好多次了,就想买个十二寸的黑白电视,你这都十八寸还不大呀。”
经过闫阜贵的宣传,整个院儿里面都来看稀奇,要知道,这可是进口的十八寸大彩电呢,百货公司有,但那也是稀罕物,平常人买不到。
傻柱眼热的问道:“华子,你的电视多少钱呢?”
“百货大楼有的卖一千六百块钱。”刘华笑着说:“不过我这不是在百货大楼买的,我是在友谊商店买的,用的是外汇券儿,合下来大概七八百块钱吧。”
许大茂也羡慕的说:“华子还得是你有本事,能弄到这么多外汇券儿。”
“你们俩人也能弄到啊。”
傻柱点点头:“我是能搞点外汇券,但是搞不到这么多,不攒个一两年,绝对买不到一台电视。”
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好了,傻柱的买卖很兴隆,基本上天天都有人喊他去做菜,以前傻柱是五块钱一次,现在最起码十块起,这还得是熟人价。
在这个年代,有电视你得大家共享,晚上,刘华把电线接到院儿里,大家一起看电视。
要知道这可是彩色大电视,周围院儿里面有电视,但是邻居们也会都跑过来看,彩色的怎么着也比黑白的要好看吧。
那时候人们没有娱乐,看电视成了最喜欢的的消遣,渴望这部电视剧为什么能万人空巷,不就是大家晚上都没事儿做了。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