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04节
接下来还有其他的报纸,大老美的,有约翰国的,还有高卢国的,小东洋的,刘华只看得懂英文的,法文和日文的看不懂。
“就奇了怪了。”刘华好奇的说:“他们能说咱们的好话,对于咱们东方,他们不是一贯污蔑加抹黑吗?”
“我也觉得奇怪啊,我想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在里边儿?”领导挠挠头:“反正咱们不可不防,这些人可是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刘华拿着报纸回去的时候,他忽然想明白了,为什么西方报纸要对他大加赞美?为什么没有一点污蔑之词?
大老美现在正在加紧拉拢咱们,他们的头号死敌是大毛熊,现在是所谓的蜜月期,为了能够拉拢咱们,大老美甚至连黑鹰直升机都卖给咱了。
媒体是配合他们政府发声的,大老美现在需要体现出跟咱们友好的意思,那么报纸上就不会无端的抹黑。
不过,刘华想到更深层次的东西,他虽然不知道上辈子运十大飞机因为什么停的,但就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停的,估摸着十有八九跟大老美脱不开关系。
上辈子运十为什么会折戟沉沙,除了因为本身有很多问题以外,那就是大老美忽悠咱们,要把麦道的一款飞机授权给咱们生产。
白菜价,还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飞机,咱们自然是乐意的很,索性就停了还需要耗费很多资金的运十项目。
可惜咱们运十项目停摆以后,大老美一拖再拖,就算是授权技术,今天给一点无关紧要的,明天给一点不相干的。
一直拖到了蜜月期结束以后,麦道也没了,所有的一切协议都死无对证,我们也没有拿到整个飞机的技术资料,而运十项目也解散了,马先生也去世了,再次重启的话,咱们又没有那么多资金,只能在若干年以后,资金充裕的时候,开启了C909的项目。
原本以为这件事情就算告一段落了,大家各发展各的,大老美资金充裕,可能在互联网上首先腾飞,咱们只能等以后发展的稍微有点起色了,再后来者居上。
没想到还有第二波人要访问刘华,之前给刘华申请了那么多专利都下来了,大老美很多半导体企业敏锐的看到这些专利的最大价值。
于是这些企业纷纷派出谈判专员来要求刘华授权,当刘华知道这事的时候,也只是愣了一下。
“这事国家谈就行了。”刘华笑着说:“虽然说专利持有人是我,但是没有国家的支持,我也研究不出这些东西啊,专利费往海了要,能要多高要多高,多赚一点儿外汇支持我们国家的建设,最好是除了专利授权费以外,还要有销售分成,咱们长流水不断线。”
“上面领导有批示,谈判你必须在场,因为你毕竟是专利持有人,我们不能让老外污蔑,到时候他们会说,我们国家占有私人的利益,而且那些人也希望跟你见一面,虽然知道他们不怀好意,但既然人家是来送钱的,那就让他见一面也无可厚非。”
于是这帮人顺利的见到了刘华,刘华也不客气,直接抛出两个基本点,专利授权费还要每年的销售分成。
这帮人原来是准备墙角的,想用高薪高福利把刘华吸引到西方去工作,但是一听刘华的条件这么离谱,顿时也暂时先熄灭这个心思,先谈判,把授权的事情搞定。
刘华不参加谈判,但是他全程在场,偶尔会冒出一两句话,每一句话都打在大老美半导体企业的七寸上。
经过半个多月艰难的谈判,服务器、南北桥架构、滚轮鼠标等一系列的专利授权,光是专利授权费就收获了将近三亿美金。
这在八十年代就已经是天价了,当然也有保障条款,那就是刘华保证未来二十年,这些技术不会被替代,否则的话会退回一部分费用。
至于每年的销售分成,他们是肯定不答应的,但是却不得不答应每年最起码缴纳一部分费用代替分成,总的加起来也有两千万美元。
要知道,当时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不足九十亿美元,刘华这一把就给国家赚了三十分之一。
达成合作之后,按照咱们的传统,自然是要吃一顿喝一顿,咱们设了丰盛的宴会,隆重的款待着他们。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谈判代表想起了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使命。
于是,他们在刘华的耳边蛊惑起来:“刘先生,无论是你的智商还是能力,又或者才学,都是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
第231章 你高兴就好
按照他们事先接受的培训,种花家的人一贯比较谦虚,会连连否认,因为种花家的人从小就接受这样的礼节教育。
然后他们再戴高帽唱赞歌,让一个从小没受过多少赞扬的人物,接受无休止的吹捧,然后他就会飘飘欲仙,这样他们顺势再用高福利高待遇来勾搭刘华。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华的认知和现在的种花家人是不一样,他确实很谦虚,但只对自己人而言,所以那些外国人,刘华知道,他们压根儿没有这样的美德,谦虚也是对牛弹琴,索性就高调一点。
刘华理所当然的点点头:“这是肯定的,不是我过于自信,我不相信还有人能在半导体方面超过我。”
这一句话都把俩老外给干蒙了,这个和临来之前他们请教的种花人研究专家说的也不一样啊,他这种自信,就算咱们大老美都很少有人有啊。
几个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到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愣一会儿,有个人说道:“没错,所以你们国家现在硬性条件配不上你的才学和贡献。”
“十多年前就有人这么说过。”笑着说:“那时候我刚发明PLC,有西方媒体记者假装不会中文来采访我。最后突然邀请我去西方留学、研究,还承诺我高薪,可惜让我给拒绝了。”
“可以理解。”另一个人笑着说:“十多年前,你才二十岁左右,正是一腔热血想要报效国家的时候,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也是这样。但是现在你已经将近四十了,你得为自己的家庭考虑。”
第三个人接茬说道:“据我们所知,你到现在还住在你们所谓的大杂院里面,这样的居住环境远远配不上你如今的身份和才学,我们背后的老板承诺了,如果你愿意去西方,我们可以给你提供庄园别墅。每年过千万的研究经费以及过百万的年薪。”
他们这番话可没有避着咱们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想避开,那也是徒劳,在人家地盘上,人家有一百八十种办法,想知道他们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科学部的人很着急,实在是这几个老外开的价码太高了,他们真的怕刘华贪恋荣华富贵,一个不注意就溜到国外去了。
刘华笑着摇摇头:“你知道吗?我这双眼睛是一双慧眼,可以看透时空。”
几个老外不明所以,呆了好一会儿,有个人不解的问道:“刘先生,你很幽默,但是我不太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我的这双眼睛能够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五十年以后,这个世界上有且仅有一个超级大国。”
其中一个老外骄傲的说:“那就是我们大老美,除了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潜力成为超级大国,哪怕是现在的大毛熊都不可以,只有我们才能成为自由民主的超级大国。”
刘华笑了笑:“只要你高兴就好,我没有意见。”
招待晚宴之后,外国佬走了,那位亲耳听着外国佬挖墙脚的工作人员,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做了汇报。
前面的都可以理解,但是最后这个什么慧眼什么你高兴就好,领导有点不大理解。
于是科学部的领导也向上请示,一直到有明白人,品味清楚了什么叫做你高兴就好,这才乐呵呵的做了指示。
“资本家都知道为了发展,会高薪去聘请那些人才,那我们也不能让那些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寒了心,以往我们只注重精神奖励,我觉得这一次我们树立一个榜样,除了精神奖励以外,也要有物质奖励。”
领导说了,要有物质奖励。那下面的部门就开始商量,究竟要给予什么样的物质奖励。
商量来商量去,他们决定奖励刘华一万块钱,于是就把这个方案报了上去。
领导大手一挥,写了个数字,然后批评科学部的领导:“小家子气,刘华这一笔专利授权就给我们带来了三亿多美元,相当于我们国家三十分之一的外汇储备,你们就奖励1万元,九牛一毛的奖励,说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呀?”
于是刘华就拿到了领导写的那个数字,整整三百万元,当拿到这张存单的时候,刘华都吓了一大跳。
“怎么这么多钱?”
领导意味深长的说:“上面要树立一个榜样,厚待科研人员,你就是这个榜样,这是领导特批的。”
“三百万,我花到死也花不完。”刘华笑着说:“这也给的太多了,这样别人会有意见的,等于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不是刘华小家子气,实在是他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二十多年了,他已经习惯现在的经济规模了,不要说三百万,就是三百块都是一笔巨款。
“放心吧,你这个事情会登上报纸头版头条的,领导也会写评语的。”科学部领导笑着说:“外国人给你过百万的年薪,过千万的研究经费,咱们没有啊,只能略表寸心,另外人家有一点说的对呀,你住在大杂院儿里,配不上你的身份,咱们新的家属楼再有一年时间就能盖好了,到时候分你一个大房子。”
刘华皱皱眉头,三百万就已经够惹人眼红了,还要分他一间新房子,新家属楼,他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挤破了头想要去分。
“算了吧,领导要树立榜样,给我300万,那我只能接受,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刘华摇摇头说道:“但是这个新的家属楼,我是万万不敢再要了,咱们部里面有多少困难家庭,就指着家属楼住的宽敞一点,我不能剥夺别人的机会啊。”
“这也是部里决定的,鼓励那些科研人员,凡是能出成绩的,部里都有重奖。”
刘华摇摇头:“算了吧,你让我住楼房,我还住不习惯呢,我住大杂院挺舒服的,我们家现在一共就两个大人俩孩子,现有的房子住的挺宽敞。”
领导敲敲桌子:“俗话说,好吃不如爱吃,既然你不喜欢楼房,那我们再商量一下,总之,你的居住环境是一定要改善的。”
第232章 票子 房子
经过集体商议决定,科学部在南锣鼓巷附近有一套二进的四合院,将近七百平方米的面积,原来也是科学部安置科学家住的宿舍,后来很多科学家都搬到楼房里面去了,这个四合院里就空了出来。
于是所里面顺手就把这套房子送给了刘华,同时帮他办理了土地使用权证,这就是刘华的私有房产了。
当刘华把三百万的存单拿给柳霏霏的时候,柳霏霏整个人都傻了,就六个零,她愣是数了十二遍才数清楚。
数清楚之后,她结结巴巴的问道:“刘华,你给我说清楚了,这些钱都是哪儿来的,整整三百万啊,这算得上是全国首富了吧?”
“这是国家奖励给我的。”刘华拿出一张着鲜红大印的文件给柳霏霏:“国家为了奖励我的科研工作给国家创造了极大的外汇收入,所以这才奖励给我的,至于首富这才哪到哪啊,有钱的大有人在。”
“你都拿了三百万了,那国家得赚多少啊?”
刘华竖起三根手指,柳霏霏紧张的说:“三千万?”
刘华摇摇头:“是三个亿,而且还是美元,按照官牌价来算,那就相当于五亿人民币,如果是按照地下市场的规则来说,那差不多能兑换十五亿到十八亿人民币。”
柳霏霏觉得自己的腿脚有点站不住了,可能是缺钙,最近太阳晒少了,这是她想都没敢想的数字单位。
结婚十来年,刘华的工资高,柳霏霏攒下来一万多块钱,就这她已经觉得很了不起了。
没想到,刘华这一出手了,给国家带来天文数字的利益,给自己也带来了天文数字的利益。
夫妻俩去银行存钱的时候,柳霏霏就感觉惴惴不安,好像全世界都是来抢她这张存单的,捂着怀里的存单,看任何人都感觉不怀好意。
“你正常一点好不好。”刘华笑着说:“你这个样子,全世界都知道你怀里揣着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你心大。”柳霏霏没好气的说,声音很低:“这可是钱,三百万啊,把我卖了都不值这么多钱。”
刘华笑呵呵的说:“你只要大大方方的,正正常常的,没有人知道你怀里揣的是钱。”
柳霏霏也感觉好像很有道理,于是挺直的身子,但还是埋怨的说:“咱家出门不远就有个银行,你非不去,非要到远处来,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不怕时间长了出意外啊。”
刘华摇摇头:“那银行的人跟咱们家太熟了,看见咱们有这么多钱,虽然咱们有证明文件,但是免不了会议论,估计没多久群咱周围那一片儿都会知道,到时候咱就别想有安宁日子过了。”
把钱存进银行可是费了一番力气,虽然有证明文件,但银行还是打电话询问了,经过上级单位的证明以后,这钱才算是进了他们家的存折,落地为安了。
因为银行职员不认识他们,再加上本来就有一定的保密规定,虽然市面上有这样的流言,但是没跟刘华家牵扯到一起,没有影响他们家的安宁日子。
柳霏霏觉得安心无比,本来家里有过万的存款,她就已经觉得儿孙有福了,这下子超过三百万,用几辈子也用不完啊,于是接下来的好几天,柳霏霏都是在梦里笑醒的。
过了没几天,刘华把部里奖励的那套四合院的土地使用权证拿给柳霏霏,媳妇又笑傻了。
“不是已经奖励你钱了吗?”
刘华点点头:“是啊,但是领导觉得咱们家住的这个院子太杂乱了,给咱们一个院子让咱们清净清净。”
“两进的四合院?”
“没错,将近七百平米。”刘华笑着说:“虽然比咱们这个院子小一点,但全是咱们的。”
柳霏霏激动不已,当天就要去看看,不过这会儿都已经天黑了,只能作罢。
第二天,柳霏霏一人拿着钥匙去了自家的四合院,看着清堂瓦舍的宅门,真是越看越喜欢。
但是她从自家新院子出来的时候,被其他邻居给看见了。
那人也好奇啊,这院子以前是几个老人居住的,后来搬走以后,这院子就空了,街道上不是没有人打过这个院子的主意,但是这院子归属科学部,街道办也没有处置的权利,最后都不了了之了。
“刘家嫂子。”邻居好奇的问:“你怎么从这院儿出来了呀?我记得这院儿里面没住人家。”
柳霏霏在这高兴的时候,一不小心就说秃噜了嘴:“我们家刘华在单位做出了巨大贡献,单位把这院子奖励给他了。”
嚯,这是什么神仙单位,邻居们都惊呆了,直接奖励一座院子,他可是注意到,刚才柳霏霏的用词,不是奖励这院子里的房子,而是院子。
但是邻居还是追问了一句:“整个院子都奖励给你们家了?”
“是啊。”柳霏霏笑着说:“整个两进的四合院儿,以后都是我们家的。”
“恭喜、恭喜。”
回家以后,柳霏霏发觉自己可能说错话了,老祖宗都说过财不能露白,估计这下子院子里不得安宁了。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