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105节
等刘华下班,刘菲菲把自己的担心跟刘华一说,刘华笑着摆摆手:“没事儿,这什么年代了,都八十年代了,跟以前不一样了,国家都开始鼓励大家赚钱了,咱房子多也不是什么犯忌讳的事情。”
“那邻居们要是闹了。”
“闹就有用了?”刘华不屑的说:“做人做事都要以法律为准则。不是前几年了,闹,只能给他自己增加麻烦。”
这种八卦事件流传的最快,邻居们现在很多人也都知道刘华家里面被奖励了一个四合院儿的事情。
于是,有些人就开始泛起了小心思,有人家里住房紧张,那既然刘华的房子这么多,说不定就有便宜可占。
其实能这么想的人,那都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看清楚了,今时不同往日,十年前,也许你能闹一闹沾点便宜,如今那是一切向钱看。
当然了,想要空手套白狼的也没别人,只有那个贾家的贾张氏,虽然屡遭打击,但是异想天开的她从来没有气馁过。
第233章 对对对
贾张氏知道刘华很厉害,她一般不敢惹刘华,但是这一次是房子,是她们家极度稀缺的资源,再怎么冒险,那也是值得的。
长久以来,自从看见刘华有枪,他就一直只敢在家里面蛐蛐刘华,连在外面说刘华坏话的胆量都没有。
所以这一次,为了能够争取到房子,贾张氏也是做了很久的心里建设,一直自我暗示的进行催眠。
“我六十多了,他不敢打我。”贾张氏在家念念有词:“他现在房子那么多,随便给我们家一间两间,就够我们家棒梗结婚生子了。”
之前贾张氏做过自我分析,当年易中海图谋刘华房子的时候,刘华曾经说过,他也就那么三间房,将来结婚生子不一定够住。
现在刘华有一整个院子,别说他只有两个娃,就是他再生两个娃,那也是够住了,那么院里这三间房就空出来了,自己可以顺势讨要,刘华肯定拉不下脸面拒绝,那不行的话,自己还可以提出租房子,只不过租金少一点而已。
经过一番自我催眠,贾张氏鼓足了勇气,趁着刘华在家,就登门了。
难得她还知道今天是有求于人,还特地提了一斤桃酥,陪着笑脸冲着刘华说道:“华子,听说你们单位分给你一套四合院儿啊。”
刘华抱着闺女稀罕个没够,头都没抬的说道:“是啊,这事儿街坊四邻早就已经知道了,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我这不是来祝贺的吗?看我还提了点心。”贾张氏把手里的桃酥扬了扬:“华子,你也知道我们家四口人,三个女的一个男的,孩子多大了,这么点大屋子不够住啊,你现在房子多了,能不能给我一两间啊。”
“你拿着一斤破桃酥,就想换我两间房子?”刘华没好气的说:“要说算计,你可比闫阜贵会算计多了,他都没敢这么占便宜呀。”
贾张氏尴尬的笑了笑,不过这么被拒绝也在她的意料之中,于是陪着笑说道:“我的意思是,租一两间给我们家,我们付你租金。”
刘华笑眯眯的问道:“给谁住啊?”
看见刘华是笑眯眯的,贾张氏觉得这事稳了,刘华肯定是答应了,要不然不可能给自己笑脸儿啊。
“我们棒梗住。”贾张氏赶忙说道:“我们自家三个女人,棒梗一个男的住的不方便,就让他搬过来住。”
刘华摇摇头:“那还是算了吧,你们家棒梗可不是个讲究人,这每天出来进去我都能看见,天天邋里邋遢的,我这么好的房子,让他住简直糟践了。”
贾张氏刚刚还有笑容的脸顿时僵住了,她也知道自己这个孙子不讨人喜欢,以前是不讨外人喜欢,现在全家估计也只有自己还看重这个孙子。
但是她万万也没有想到,刘华竟然用这样的借口来拒绝,而且没毛病啊,现在的棒梗每天出去鬼混,一天到晚喝的醉醺醺的,天天在外面惹是生非再加上没什么钱,浑身上下破衣烂衫,还有味道大的不得了,是个人都会讨厌他。
“我让秦淮茹勤打扫不行吗?”贾张氏依然不放弃,做着最后的争取:“有了房子,我们家棒梗就能结婚了,到时候讨了媳妇儿就不会这么邋遢。”
刘华摇摇头:“贾张氏,不是我说你们家棒梗坏话,他一没有手艺,二没有工作,还整天惹是生非,哪家人眼睛瞎了,才愿意把闺女嫁给他,你们要当务之急不是解决房子的问题,是先得解决你们家棒梗工作的问题。”
贾张氏低声嘟囔起来:“工作工作你不愿意帮忙,房子房子你又不给。”
刘华耳朵好的,很自然听见贾张氏嘟囔,本来就离得近,听的那是一清二楚。
“我凭什么帮你们家的忙?”刘华反问道:“你我非亲非故,作为邻居关系又不好,你为什么觉得院子里面的人都欠你们家的,都得帮你们家忙了。”
“我们家困难啊?”
刘华笑了笑:“困难还能把你养的这么胖?这个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强则强,弱则亡,你们家棒梗要是还这么继续下去,将来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可不是刘华吓唬他,很快就要开展专项行动了,扫黑除恶,像棒梗这样成天在外外惹是生非的,那就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是挨收拾的头等目标。
贾张氏气呼呼的把已经放到桌子上的桃酥又给拿了回去,气急败坏的说:“不愿意帮就不愿意帮,你咒我们家棒梗干嘛,我孙子也就是运道不好,将来肯定会翻身的,到时候比你们所有人都要有钱。”
“对对对。”刘华哈哈大笑:“让你孙子去妙峰山拜一拜,说不定就能时来运转了。”
妙峰山,拴娃娃的地方,老娘娘特别灵验。
贾张氏被刘华这句话差点儿气的破口大骂,刘华可不会让她骂出口。接着玩笑的说道:“不想去妙峰山啊,那就去雍和宫,那也特灵验。”
贾张氏还真往心里去了,雍和宫过去,可是皇家祭祀的地方,肯定灵验,据说尤其是求事业,最为灵验了,得空真的可以去拜拜。
刘华跟他想的可不一样,后世网络上关于雍和宫的事比比皆是,灵验是灵验,但是主打一个献祭流。
有人求高升,结果真的升了,第二年公司从九楼搬到十七楼,第三年搬到二十一楼。
有人求减肥,还真的减肥呢,因为口腔溃疡吃不下东西,真的减了几斤。
还有人求财,出门就被车给撞了,赔了一大笔钱,因为属于工伤,还天天拿工资。
主打一个肯定灵,事情给你办了,但你总要损失点儿什么。
拒绝贾张氏的第二天,刘华就飞往了魔都,刘华也不怕自己不在的时候,贾张氏会做什么幺蛾子。
他们家附近派出所所长,得叫刘华师叔,是刘华他爸徒弟的徒弟,这个所长也是刘华他爸临退休之前出了把力才给提上来的。
这位所长跟刘华、跟柳霏霏都熟,早就拍着胸脯说过了,有事只管言语,只要不违反纪律和法律,能办的他都给办了。
第234章 爱国者
据说是罗罗公司的发动机已经谈好了,这次马先生准备开个碰头会,把事情再重新清理一下,之前的缺点需要改正一下,然后就开始建造第二架样机。
一到魔都飞机设计所,刘华就让马先生请到自己办公室里,亲自给刘华泡了一杯大红袍。
“这茶叶可难得,是领导送给我的。”马先生笑着说:“你立了大功,要不然我可舍不得把这茶叶拿出来给你喝。”
“什么大功?”
“就是用了你的策略,才把发动机给谈下来的。”马先生笑着说:“我是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啊,好好的买卖不好好的做,非要掺杂这么多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我也就是瞎想的。”刘华摇摇头:“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所以知道了一些不在台面上的事情,没想到还真的有用。”
“谁能想到呢。”马先生摇摇头说道:“一个普普通通的罗罗公司的代表团,其中有一半人竟然不是罗罗公司的人,一半是约翰国的人,一半是欧共体的人,真的是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跟咱们做买卖,他们能不小心翼翼吗?”刘华不屑的说:“历史上咱们的手下败将他们给打的屁滚尿流,对于咱们,他们骨子里面其实是害怕的。”
“一方面瞧不起我们,一方面害怕我们,这些人还真是奇怪。”马先生笑着说:“我听了他们汇报的整个谈判过程,一说到空客可以优先波音进入咱们市场,欧共体的人就激动坏了,一说到咱们会给波音使绊子,这帮玩意可兴奋坏了。”
“从本质上讲,这就是一群贼的后代,他们没有一丁点文明可言。”刘华嘲笑的说:“这帮人除了掠夺以外,没有一件事情能做成功的,虽然你看他们现在比较发达,但其实自从不掠夺以后,一直在走下坡路,现在也不过是变相的在掠夺,以及在享受后掠夺时期的红利而已。”
“不聊那些了,反正我是知道这些西方人的嘴脸了。”马先生摇摇头:“发动机很快就回来了,价格给咱们打了六折,这帮家伙也算是清库存了,把仓库里的一些老款发动机卖给咱们,还要那么高的价,也就是我们现在生产不出好的发动机,要不然我才不做这个冤大头。”
“现在不做还不行啊,咱们的发动机撑不起这么大的飞机。”
碰头会是第二天召开的,各部门汇报了自己的改进工作,唯有刘华所在的航电部门是一言不发,因为在第一架样机的时候,航电部门就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短时间之内想再有进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预计第二架样机需要半年时间,现在是八二年,刘华感觉时间有些紧迫,因为他感觉上辈子运十项目下马,可能就在这个时间节点,虽然现在有所进步,但整个项目组还是有可能停摆的。
在会后,刘华把自己的担心跟马先生讲了,马先生也陷入了沉思,他明白,刘华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是一时半会,他也没有办法。
这件事情能下决心的只有上面领导,现在唯有拿出成熟的产品,才能影响上面人的决心。
马先生只能笑了笑,然后安慰刘华:“没关系,哪怕整个项目下马也没有关系,至少我们结果是好的,我们设计的新的雷达,有那新的大型模锻压机,还有各种新材料,这对于我们国家以后的航空建设也是有帮助的。”
刘华暂时还没有打算戗行,跨行到航空发动机的设计,但是他未来有这个打算进入这个行业,不过不再是单纯的科研人员,而是以商人的形式,不过那都是后话。
回到京城,刘华做了一个工作计划,当前第一等的要务,就是把个人计算机实现商业化。
他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但是如何商业化还是一个难题,目前实验室里可以实现生产,但是怎么大规模生产需要调配资源。
刘华写了个计划书交给相关方面的领导,立刻引起了极大的重视,个人计算机,这种稀罕玩意现在在西方那也是刚刚起步,咱们没有落后太多,正是奋起直追的时候。
于是在上级的调配之下,主要以798厂再加上京城东风电视机厂为主,配合一些其他的零部件和电子厂生产个人计算机。
刘华作为总工程师,在上级单位的帮助下,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整合了资源、设计的生产线。
就在八二年国庆节前后,咱们国内一家第一台个人计算机正式开始进行生产。
因为产线工人都是新手,从来没有生产过电脑,经过一个多礼拜的磨合,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终于下线。
安装上刘华取名为红旗的Linux操作系统,这台计算机除了简陋和速度比较慢以外,跟上辈子的电脑没有任何区别。
新计算机下线的那一天,上级领导特别参加了仪式,并且大手一挥给计算机提了品牌名:爱国者。
刘华取这个名字就是有一点恶搞的意思,不过其他人并不明白这个名字的意思,因为大老美的爱国者反导系统明年才正式上线。
所以大部分人觉得这个名字虽然直白,但是感情特别强烈。
第二天的报纸头版头条报道了我国第一台个人计算机下线的消息,并且正式对外发售。
经过核算,这台爱国者计算机定价三千四百块钱,在这个时代,这算是妥妥的奢侈品。
刘华给自己买了一台,其余订购的大部分都是科研单位,爱国者计算机在发售的前半年之内,竟然只有刘华这么一个个人买家。
刘华后来打听了,据说第二个个人买家是个外国人,在友谊商店买的,用的外汇券,是大老美驻咱们家的外事人员。
因为798厂成为了个人计算机的生产主体,所以上级决定在798厂成立了个人计算机研究中心,刘华带的第一届学生直接被798厂要走了四个,直接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放下个人计算机研究的工作,刘华顺势开展他之前定的第二项工作计划,半导体方面咱们决不能再落后于人。
第235章 重操旧业
数码相机,这东西贼拉赚钱,关键还被小东洋给垄断了,有句戏言说的好吸什么玩意毁一生,单反穷三代。
由此可见,小东洋这帮玩意把数码相机的价格给抬到了什么程度,一个人玩单反,简直贻害三代。
咱们国家也不是没有好的相机厂,海鸥相机,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海鸥相机,出产的一系列相机和专业的单反相机甚至畅销海内外。
刘华现在当然不懂数码相机的机制,只能求助于系统,好在个人计算机已经反馈了五万积分,刘华的弹药库很充足。
五千积分兑换了数码相机的技术,那会儿感觉有点儿不可思议,这玩意儿都快赶上飞机零部件了。
待到仔细查阅了以后才明白,原来是镜头的技术比较贵,这个镜头打磨技术可不仅仅是用在数码相机上的,还可以用在狙击镜,或者卫星和飞机侦查上的。
咱们国家在这块一直比较落后,有了这些资料,咱们能够在镜头方面突飞猛进,而且等到了智能机时代,海鸥如果能够持续在镜头上面下苦功研究的话,到那时候那可是撅了索尼的根。
刘华联合物理系开始研究起数码相机,好在是华清大学,里面的教授都是一等一的。
而刘华所在的半导体系现在的经费是最足的,第一是因为国家拨款比较多,因为看到实实在在的成绩,确实为国家赚了很多外汇。
第二是因为还有798厂的赞助,798厂的现在个人计算机卖的还是比较火的,除了国内各大院校、各研究所订购了不少以外,在国外也打开市场了。
那个大毛美的外事人员买了一台咱们的计算机,这种可视化的图形操作,那位外事人员顿时觉得简直是鬼斧神工。
恰好他的任期到到头了,于是他就带着电脑回国,这时候大老美国内的计算机发展也是如火如荼。
这位外事人员觉得自己这一辈子也升不上去了,没什么指望了,索性弃政从商,反正原来他也是一个商人。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返回列表